8.电子政府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是一种以()为辅的管理。
A.分散控制为主整体控制
B.间接控制为主直接控制
C.过程控制为主控制结果
D.控制结果为主过程控制
9.“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是指()
A.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B.各业务部门网上服务及信息的集成
C.网上采购与招标
D.网上办事的审批
10.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与社会公众()。
A.信息交流的窗口
B.办理业务的窗口
C.公共信息发布的窗口
D.提供上述三种服务的窗口
11.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警惕数字鸿沟的现象继续蔓延。
12.下列()模式以政府网站功能的扩展和完善过程为核心,以电子服务的发展规律作为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出发点,以政府系统改革为最终目的。
A.DNI模式
B.PITT模式
C.ASPA模式
D.香港模式
13.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法治理念。
14.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分层建设。
15.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保障。
16.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在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政府与民众互动、提升行政效能和改善公共服务方面积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17.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方向转变。
18.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府不断改进、完善其行政方式的过程。
19.电子政务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
20.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的30-50%在政府的掌控之下。
21.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电子化医疗服务。
22.电子政务的基本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
23.电子政务是传统政务+信息技术。
24.政府只有不断地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才能提高平均社会信息化功效水平。
25.政府信息自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为实现信息的资源价值而进行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活动。
26.电子政务侧重于分析()
A.内政事务
B.国家管理
C.民主思想
27.政府门户网站体现的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28.电子政务为政务活动提供的核心解决方案就是建立政府网站。
29.我国政府为公民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公民日常社会生活管理服务
30.通过整合不同政务职能,形成了响应型政务形态,电子政务模式基本确立起来了。
31.电子政务加速了政府权力体系的再构建。
32.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中,基础设施是关键。
33.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向是以政府为中心。
34.电子社会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35.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公平理念。
36.我国政府为企业个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包括管理与技术服务。
37.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38.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分散化的基本特征。
39.经历了30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实现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部门的全面覆盖。
40.管理型办公自动化模式主要是综合信息及数据会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
41.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42.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自由化的基本特征。
43.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具有知识化的基本特征
44.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应该包括所有的政府信息。
45.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是将信息化的政府服务体系延伸到社会公众和法人。
46.我国电子政务与我国的信息化历程相继发展。
47.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树立起系统理念。
48.一站式网上行政服务大厅对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整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