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揽储进行时,非法中介卷土重来。对此,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表明未曾与任何不法中介进行合作,亦不会向客户收取不正当费用,提醒消费者注意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
一众银行在公告中表示,社会上有中介机构或个人发布介绍办理银行贷款的信息,中介以快速获取贷款为切入点,诱导广大客户办理,并索取中介费用。
银行强调,自身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合作,除办理贷款除收取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以外,用户无须支付“中介费”“介绍费”“手续费”“包过费”“代办费”等任何不正当费用,并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冒用银行名义发布不实信息、实施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均与银行无关,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各家银行同时表示,用户如发现任何机构、个人虚假宣传或索要中介费用、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索要额外费用、各环节经办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可向银行进行举报。
据了解,非法贷款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进行贷款虚假宣传,向借款人收取高额费用并牟取非法利益。话术包括但不限于“”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当天放款”“内部有人、特殊渠道、低息贷款”“洗白征信、免费办理、无条件放款”等等。不法贷款中介宣扬的所谓“低息贷款”“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则隐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诱导洗钱等风险。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包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金融监管局、云南监管局、厦门监管局、上海监管局、海南监管局、山东监管局在内的多地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警惕非法中介的风险提示。
另一方面,多部门联合出手整治不法贷款中介成效显著。公开信息显示,7月,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公安厅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打击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专项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本次专项行动打击整治重点包括违法营销、骗取贷款、非法放贷、非法催收四类贷款中介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