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奋进一甲子,壮美新广西。11月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中外媒体将镜头、话筒对准广西,在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中解码广西发展之路,感受广西各族儿女奋力前行的决心与信心。

民族团结是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先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先生,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女士,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

下面,先请鹿书记作介绍。

鹿心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非常感谢国务院新闻办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专门举行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广西发展的关心支持。

60年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八桂大地从此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团结一致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富民兴桂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日的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正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广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特别关怀、寄予厚望。2015年3月,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去年4月,总书记又亲临广西视察,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把“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作为广西改革发展的主线,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打好精准脱贫这一硬仗,落实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发挥好生态环境这一优势,抓好党的建设这一保障,加快实现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勾画的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谢谢大家!

壮乡沧桑巨变,交出60年改革发展成绩单

胡凯红:谢谢鹿心社书记。下面,请陈武主席作介绍。

陈武: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十分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各位记者朋友在此见面。首先,我想借这个机会,对海内外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西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非常乐意向大家简要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1958年3月5日,经中央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谱写了祖国南疆繁荣发展的壮美华章。今天的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安宁稳固,人民安居乐业。

解放初期,广西百业待兴,特别是工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基础很弱。自治区成立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支持广西经济建设,支持广西建设了柳钢等一大批工业企业,支持广西推进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在广西建设一大批重大项目,为广西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西发展,情系广西各族人民,亲临广西考察指导,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对广西工作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为做好富民兴桂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区上下深受鼓舞,感恩奋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富民兴桂事业新篇章。

广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2017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是1958年的832倍,财政总收入从1958年的4.6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600亿元,年均增长11.3%。过去,广西产业基本空白,现在已经拥有10个超过千亿元的工业产业。二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2万多亿元,比1958年翻了12.5番。高铁、动车通达全国15个省会城市,全区有12个设区市通达了高铁、动车,89%的县通了高速公路。三是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城镇化率达到49.2%,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号。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广西生态环境总体优良率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超过62%,排全国前列。这说明,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60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和意识深深扎根在广西各族人民心中,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广西团结、和谐、稳定大局坚如磐石,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广西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其中,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商事制度改革、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我们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出路,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中央和国家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广西连续成功承办了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推动一大批中国-东盟合作机制落户广西,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开创了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等国际合作新模式,连接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也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加快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我们坚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面提升。2017年,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了3万元和1万元,是1978年的105倍和94倍。按照党中央部署,广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1980年的1920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267万人,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2017年,全区财政的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1.3%,各族群众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以“四个更加聚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胡凯红:谢谢陈武主席,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听到介绍以后我们了解到,广西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减少到2017年底的267万,但是贫困问题在广西百色、河池等地仍然存在,我们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打赢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以确保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广西的贫困群众,叮嘱我们要把脱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调动各方面力量集中攻坚。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8%降低到5.7%,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到去年年底,广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万,排在全国第三位。也正像刚才记者朋友提的,大部分贫困人口在河池、百色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区56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工作上有“四个更加聚焦”:

一是更加聚焦“精准脱贫”这个根本要求。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确保真正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二是更加聚焦“深度贫困”这个重点难点。以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1490个深度贫困村为主战场,调动各方面扶贫资源,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倾斜支持,加强帮扶工作力量,坚决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同时强化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的帮扶,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

三是更加聚焦“稳定增收”这个长远目标。因地制宜帮扶贫困县、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综合运用“产业+”“旅游+”“电商+”等办法,大力引进有技术、有实力的现代化龙头企业,精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前端有技术支撑,中间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组织带动,后端有市场销售,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是更加聚焦“一线扶贫”这个主攻方向。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实施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法,推动力量向一线倾斜、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成效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激励广大扶贫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我们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大力关心支持广西的脱贫攻坚,助力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谢谢。

多措并举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广西在高质量发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就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陈武:谢谢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广西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推进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西部民族地区,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理清和完善了思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传统发展方式。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粗放的、只讲增长不讲质量、只讲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老路切实地转变过来,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全力推动经济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广西的糖业、有色金属、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在过去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很好的基础,但这些产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落脚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我们提出传统优势产业要进行“二次创业”。所谓“二次创业”,就是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从产品低端转向中高端,推进落后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水平,推进这些产业、企业对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生态化改造,使传统优势产业能够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焕发“青春”、继续发展。另外,我们还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过去,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基本空白,现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2000多亿元规模的产业;广西汽车产业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每年汽车产量约达25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蓬勃发展。

第三,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按照党中央部署,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所以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还专门召开了全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着力通过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所以,我们认真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召开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特别是实施了生态经济十大工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既要发展,同时也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好广西丰富的旅游、健康养老等资源,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优势来推进发展。

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收获累累硕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我们都知道,广西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请介绍一下广西在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谢谢。

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回应时代呼唤,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打造精品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文艺作品的质量作为生命线。我们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在火热的实践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采风,创造出很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讴歌英雄、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这几天广西正在北京举行的系列文化艺术作品展览和展演,都是我们这些年打造精品力作的结果。

第二,在文化惠民上下功夫,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一方面加强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建设和完善了图书馆、文化馆,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建设和行政村公共文化中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现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覆盖全区80%的行政村,同时配备文化专管员,使这些设施能够建得起来、用得上,能够发挥作用。我们还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政府扩大公共购买服务,每年安排相当的财力资金,支持自治区文艺院团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社区进行惠民演出,包括“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优秀经典作品到基层演出,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到高水平的文艺作品。我们还打造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惠民品牌,自治区决定每年“三月三”休息两天,和周末连在一起,有4天的民族假日,全区各地都开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可以说这是民族大联欢。

60大庆看点多多,项目惠及各族群众

香港中外新闻社记者:据了解,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有“八个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是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的项目,请问是什么项目?涵盖哪些内容?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请介绍一下,即将举行的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谢谢。

一是召开一个庆祝大会,就是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二是举办一个成就展,通过举办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和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三是举办一场庆祝晚会,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讲述广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故事。四是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们从今年4月份开始,全方位开展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五是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从今年的“壮族三月三”开始,我们开展了面向基层、主题鲜明的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六是开展一系列慰问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对为广西解放、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和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代表,以及基层各族干部群众进行走访慰问。七是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即召开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八是办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区实施和建成一批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实事项目,让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使大庆成为群众得实惠的大庆。

我们举行这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就是要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这样的时代主旋律,凝聚起全区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庆祝活动一定能够办得隆重、办得精彩,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让党中央满意、让全国人民满意、让全区人民满意。谢谢。

谋划大开放搭建大平台推进大联通

中国日报记者: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但是近几年来广西借助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我想知道广西在未来怎样对“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谋划大开放,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结合广西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具体化,着力从南、北、东、西四个方向来扩大开放合作。南向,就是以中国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载体,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北联,主要是加快畅通联系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大通道,把“一带”和“一路”在中国西部地区连接贯通起来。东融,主要是主动融入对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借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西合,主要是联合云南等省份,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湄公河国家的合作。如果形成了这么一个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

二是搭建大平台,着力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展会之一,已经举办了15届,共有79位中外领导人、3100多位部长级嘉宾出席,举办了200多个专业论坛,吸引了74.6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东博会已成为高层对话、经贸合作和专业交流平台,形成中国和东盟及区域外国家交流合作的“南宁渠道”,在密切我国与东盟的务实合作、促进广西开放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关键、重要的作用。我们正在推动东博会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保

经济日报记者:我和同事都去过广西,对那里的生态环境印象非常深刻。请问广西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未来将如何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谢谢。

陈武:感谢您对广西生态环境的赞誉。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特别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勉励,也是对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广西生态环境总体优良,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离总书记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总书记要求,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保护好广西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始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重点抓几项工作,而且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下去。

首先是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党中央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三大方面的攻坚战。虽然说广西生态环境总体优良,但是这些领域都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我们制定了方案来深入推进。举个例子,水和流域方面,过去九洲江、南流江污染比较严重,九洲江连通广东,广西在上游,近年来我们在广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进行了治理,现在整个流域水质已稳定达标。南流江我们也在全力以赴推进污染治理。二是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美好生态环境。三是强化规划的实施、引领和落实。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有完善的制度建设,做好规划,抓好落实。比方说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红线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划界等等,我们都在抓紧落实,已经制定方案的还将进一步完善。四是完善制度,特别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领导要承担起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职责。我就简单介绍这些,谢谢。

用文学艺术展现新时代更加开放自信美丽的广西

中新社记者:前面有提到广西这几天在北京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文化艺术展览展演活动,请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活动?谢谢。

第一个板块是优秀剧目展演。10月29日、30日广西原创大型民族舞剧《花界人间》成功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让北京的各界朋友欣赏到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11月1日、2日两晚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民族大学演奏交响音乐会《壮乡和韵》,这场音乐会是中西合璧,特别值得期待。11月2日至10日,我们先后在梅兰芳大剧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演出经典剧目彩调剧《刘三姐》、桂剧《七步吟》和刚刚打造的从广西走出去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故事的桂剧《赤子丹心》,还有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和《冯子材》。

第二个板块是文化艺术作品展。11月1日下午起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广西文化艺术作品展的开展活动,这个展览将持续到11月20日。展览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一是汇集60年广西绘画的精品力作,60幅绘画作品反映了广西漓江画派这些年取得的成就,还有近年来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基层、扎根人民采风所创作的60幅摄影作品和60幅书画作品,这些可以展现出广西“八桂书风”的风采。二是有100多件的民族服装和服饰的展览,还有200多种广西好书的推荐。在这里可以看到“文学桂军”“八桂书风”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个板块是电影的首映。10月31日下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为纪念自治区成立60周年打造的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首映式。这部电影描写的是广西边境的贫困村,现代的青年驻村第一书记怎么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表达自治区党委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总的目的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宣传自治区成立6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成功实践,展示广西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和谐的成果,特别是向全国人民、向世界展现新时代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美丽的广西。谢谢大家。

用好北部湾这片海,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中国海洋报记者:请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它的潜力和薄弱点是什么?

陈武:您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北海视察,要求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广西有北部湾这片海,有约1600公里的海岸线,发挥好海洋和沿海优势,对于广西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近些年来,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海洋产业、与海洋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特别是跟东盟的合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海洋渔业现在是广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海洋产业,以及北部湾珍珠等海产品,都非常有名,近年来也取得了新发展。海洋生态保护良好,比如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对红树林的保护非常重视,也做了一系列工作,广西红树林面积在全国位居前列,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专门视察了北海红树林。

无论是海洋产业发展,还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我们都建立起了机制。对于广西来说,一方面海洋经济要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这两大方面的工作可以说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差距也还是比较大。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刚才心社书记讲到广西的开放,讲到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广西沿海优势,充分利用广西面向东盟、背靠大西南、东联粤港澳的独特区位条件,大力推进开放。通过开放,把海洋产业、海洋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同时也使处于国家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北部湾,在国家开放发展格局中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胡凯红:鹿书记最后要不要讲几句?

文件下载: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部门管理机构

南宁市人民政府

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林市人民政府

梧州市人民政府

北海市人民政府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钦州市人民政府

贵港市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

百色市人民政府

贺州市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

来宾市人民政府

崇左市人民政府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THE END
1.中国钢铁新闻网【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http://www.csteelnews.com/qypd/qydt/
2.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招标备注:2025年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彩瓦修复、更换工程流标公告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5日发布媒介:广西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来源渠道:发布工具原文链接地址相关公告2025年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彩 目前,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招投标信息聚合页面仍在完善中,在此只展示了近一年的最信息,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柳州https://www.chinabidding.cn/30100_cw/
3.鞍钢集团网站2024-12-04 鞍钢集团领导到分管领域、基层2024-12-04 鞍钢集团工匠学院光荣入选20242024-12-04 本钢成功轧制薄规格抗氧化免涂2024-12-04 中国共产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第2024-12-02 中国共产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第2024-12-02 中国共产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第2024-12-02 123456下一页尾页http://www.ansteel.cn/news/xinwenzixun/
4.柳钢中金柳钢中金不锈钢一季度生产高效稳定 柳钢中金目前产能及未来产品规划 柳钢中金脱硫脱硝项目1#脱硫塔出口烟道实现贯通 柳钢中金按照500万吨不锈钢和500万吨精品碳钢 柳钢中金2020年炼钢产量达75.3万吨 柳钢中金镍铁冶炼项目建设最新进展 柳钢中金镍铁冶炼项目本月底正式投产运行 柳钢中金奋力打造国内不锈钢全产业链强企 柳钢http://tncsteel.com/list.php?catid=10060
5.登录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登录即表明您同意《隐私政策》及《用户协议》 广西柳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拓数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柳钢域名备案号 桂ICP备[2022006143]号https://www.lgwisdomunion.cn/
6.柳钢智慧物流云平台生产物流系统柳钢智慧物流云平台 生产物流系统登录 用户名 密码 系统记住我修改密码https://pls.gxlgwl.com/
7.柳钢集团首次召开海外市场推介会“云商务”向海外客商推介“柳钢“柳钢集团推行ISO9001及IATF16949质量体系,建立起一整套从原料进厂到成品的控制程序,确保产品品质可靠稳定……”推介会现场,柳钢集团旗下的销售中心、国贸公司、十一冶集团负责人,分别作柳钢集团钢材产品及优势介绍、国际贸易业务推介、工程项目施工业务推介。海内外客商通过线上“云”推荐,对柳钢集团海外市场布局、产品https://www.smelz.cn/article/zixun/detail-55855.html
8.广西柳钢是?家以钢铁?产为主,实?多元化经营的?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在岗职?1.5万?,各类专业技术?员约3100?。从1987年起连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2009年列第162位,位居?业企业之?。 多端融合,全媒传播,多角度提升企业形象 由于柳钢门户网站和柳钢新闻在线后台各有一套系统。这两个网站https://www.cebest.com/cases/4096.html
9.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公告】冷轧板带厂丶维修总厂粗糙度仪传感器等备件项目名称:冷轧板带厂丶维修总厂粗糙度仪传感器等备件 项目编号:BJ241205065E 采购部门:机动工程中心 商务咨询:梁承杰 联系人电话:2592613 1、竞价单位必须在《柳钢客商门户平台》线上报价,并按报价表中的格式完整填写相应的内容 2、竞价采购项目报价方式为线上报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searchyz-65944060.html
10.广西柳州市柳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项目名称及项目标号 项目名称:转炉厂多层吊带等材料 项目编号:BJ241113032E 二、 项目内容 三、 项目要求 采购部门:机动工程中心 商务咨询:蒋钦文 联系人电话:07722595548 内容:1、竞价单位必须在《柳钢客商门户(广西柳州市柳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正文或附件中)查看详情 http://www.bidizhaobiao.com/company_411884388075261952.html
11.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1月27日,柳钢集团3800mm宽厚板产品推介会在防城港市举办,展现广西首条宽厚板产线在布局、产品、技术及区位等方 面的独到优势。 柳钢集团领导阎骏、陈海、卢春宁,副总工程师梁民勤,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终端客户、期货公司等合作伙伴及海外客户 300多人参加会议。 http://www.liuzhousteel.com/news_7184.html
12.时间见证:柳钢集团司库体系是如何“炼”成的?打通司库系统与集团内部业务模块、客商平台等业财系统的连接,实现业财资联动,有效管控支付风险;资金预算与计划双模驱动,确保全集团资金流动性的有效管理;链接金融机构、国资监管机构,构建良好的协同生态圈。 3.资金管理持续创效,资金资源合理调配 打造柳钢特色跨组织、跨类型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归集资金量逐年递增,集团资https://www.treasurychina.com/post/15068.html
13.广东不锈钢平台 专项 签约 有望 反弹 弱势 大会 基地 福建 东特 中金 参加 成本 考察 央行 技术 1月 震荡 柳钢 疫情 年底 冶炼 广青 资金 取消 机器人 以上 抽查 招商 总局 银行 西南 改造 下半年 再度 客商 周边 电热 建言 寻找 工业设计 突围 六大 用地 著名 合一 办法 攻坚战 进场 受理 合力 广发 https://www.gdssmpa.com/tag.html
14.太香了!柳州螺蛳粉刚摆上展台,人就来了……两面针牙膏受到各路客商的喜欢 特别是在柳钢集团展台,企业不仅采用实物展品和图片、视频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企业为产业链、智能化制造搭建的平台,还首次引入工业机械臂、四足机器人巡检展示,为现场参观嘉宾带来了富有科技感、未来感的良好体验。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44280
15.上海工博会:向世界展示“柳钢造”▲柳钢展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驻足参观 此外,柳钢的稀有气体、新材料、文创、螺蛳粉等产品也首次亮相工博会,展现了“柳钢,不止于钢铁”的多元风范。 ▲首次亮相工博会的多元产品 图文:戚慧灵 唐晨晨 秦智 编校:熊汉青 辜姝https://www.cls.cn/detail/xk/66f6be8efa9e56075e3f8e3b
16.金属贸易公司简介(50篇范文)贵金属交易所作为天津产权中心的创新性交易平台,主要为金银等贵金属的现货及延期交收交易提供电子交易本公司经销宝钢,武钢,本钢,沙钢,柳钢,韶钢,济钢材料,主要经营宝钢武钢汽车钢,热轧普卷,高强度中板,而赢得了广大客商的信赖和支持。宏荣竭诚与国内外商家双赢合作,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公司秉承“顾客https://www.1566.cn/gongsijianjie/169832660250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