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快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学院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规范我院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述科研平台,包括各级各类研究院所、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等科研载体或科技服务平台。

第三条科研平台应以二级院(系)为依托,学院批准设立,二级院(系)负责管理,科技处负责考核。

第四条科研平台实行分类设立,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滚动发展。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五条申报建立科研平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2个及以上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适当比例企事业单位的校外专家;研究机构总人数原则上应在5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一般不少于2人;具备承担国家、省市及企业科研任务或工程项目的能力。

(二)拥有学术造诣深、作风正派、富有开拓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有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及必需的技术人员队伍。

(三)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承担过一定数量的国家、省市及企业科研项目,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

(四)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应当有实验室及足够的仪器设备条件;科研平台原则上应当有实验室作为科研支撑条件。

(五)科研平台负责人优先选聘国家、省、市级各类优秀人才。

第六条申请建立科研平台的审批程序:由拟建科研平台筹备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科技处审核,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论证,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并正式发文。

第三章科研平台目标任务

第七条面向行业产业,以工程技术应用为方向,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行业骨于企业的强强联合,能为地方行业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提供支撑。

第八条面向区域发展,推动校内外科研资源的整合,与行业骨于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

第九条围绕省、市政府发布的重大课题开展调研,为引领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第十条解决学院发展中重大问题、关键技术等。

第四章管理与运行

第十一条科研平台实行负责任人负责制。科研团队负责人,需学风端正、学术造诣深,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三年内有主持市级以上在研科技研究项目1项以上,并且有5万元以上项目经费。

第十二条科研平台负责人由二级院(系)提名,科技处审核,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上报学院人事处和科技处备案。

第十三条科研平台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展开技术研发工作,制订明确的近、中、远期研究目标,使自身学术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十四条科研平台应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科研平台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并且吸收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参与。

第十五条科研平台应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和成果,每两年应有不少于1项市级及以上课题立项,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

第五章保障条件

第十六条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科研平台,学院给予一定的硬件条件和建设经费支持,例如提供一定面积的用房和必须设备。

第十七条学院对科研平台每年提供一定的运行经费,具体数额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科研平台的管理工作将纳入《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第六章考核与评估

第十九条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

第二十条考核评估主要是对整体完成的科研工作进行检查。

第二十一条考核主要指标如下:

(一)学术方向:根据建立科研平台的条件,检查是否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

(二)研究队伍:研究队伍的年龄、结构、层次是否合理,每个方向人员配备情况。优秀人才引进计划落实情况以及职称晋升、人员流动等情况。

(四)科技服务:承担的横向委托项目、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情况。

(五)学术活动:科研平台内部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情况。

(六)学术兼职:科研平台人员在国内外专家委员会、学会/协会、评审委员会、杂志编委会等的兼职情况。

(七)专业建设:参与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情况。

(八)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第二十二条考核成绩突出的科研平台,学院将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考核成绩不佳的科研平台,学院将提出警告,限期整改;考核不合格的科研平台,学院将给予调整或作撤并处理。

THE END
1.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顺应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依据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创新平台是指通过合理优化、整合校内外相关科研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各类科http://keyan.helc.edu.cn/info/1003/1145.htm
2.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的通知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依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技部 财政部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8/201802/t20180224_138207.html
3.科研平台管理制度第四章科研平台的管理 第十六条科研平台的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科研设施和技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第十七条科研平台的管理应当制定科研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管理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流程。 第十八条科研平台的管理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加强对科研设施和技术资源的保护https://wenku.baidu.com/view/78b48e91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