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中医药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都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当前,中医药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基地—网络”的中医药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但当前中医药科研体系和重大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限制了重大标志性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二是高端人才团队缺乏。中医药人才结构还不合理,领军骨干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短缺。三是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不足,“缺乏好药大药”问题持续存在。中药制药水平落后,距离习近平总书记“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的指示要求仍有差距,迫切需要越代升级。

为此,建议:

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围绕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国家实验室,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布局一批重大慢病防治的国家医学中心,强化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的融合整合。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与引进,强化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此外,希望在人才评审中,将中医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或设置一定比例,以激发和释放活力,增强中医药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重视中医药原创性科学研究。一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中医药研究领域重大战略问题,产出原创性重大成果;二是提升临床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临床诊治水平;三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改造中药制药传统产业,研发生产出一批好药大药。

THE END
1.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能力西京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学术诚信教育等措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以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https://news.xijing.edu.cn/info/1012/35101.htm
2.加快广东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依托科技领军型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与高校、研究院所、重大科研平台共同发力,通过建设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加强国产替代突破,提升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在关键领域全方位突破“卡脖子”技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jQ4OTYyNQ==&mid=2247504633&idx=2&sn=48855116a082af239793de9ba874e04d&chksm=faf7e90fcd806019508d9923f3d589dfd2df44fbd75bf8d33298e15d720b795d2db6c7119bd7&scene=27
3.台盟中央: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建立科技成果对接平台。科创平台与企业建立对接机制,发布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提供研发、检测、技术诊断等服务,促进企业与科研平台精准对接。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风险投资、孵化器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龙头企业参与科创平台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平台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706793204135495&wfr=spider&for=pc
4.中国科学报:建设高效的科研平台—新闻—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建设高效的科研平台 三论学习习近平在中科院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钟科平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是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考察期间,肯定了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作出以上重要指示。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7/280383.shtm
5.需要打造五大关键要素——顶层体系设计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五、总结 推进科研体系建设需要打造五大关键要素,分别是顶层体系设计、资源投入、平台建设和人才保障。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推进科研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要注重顶层体系设计,加强资源投入,完善平台建设,提高人才保障水平,才能推动科研体系建设的持续发展。http://www.yfdly.com/5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