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医药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职业素质,掌握医药、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药品营销策划、管理协调、药品服务能力,面向药品营销策划、管理协调、药品服务能力,从事药品采购、药品营销、药品销售服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物流管理、零售药店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1)具有正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数学计算、应用文写作、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3、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品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与工作适应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药品营销的基本知识能力;具有药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力;具有对药品市场开发和药品零售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能利用营销与管理理论和技能解决对应岗位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药品不良反应防范、评价和处理的能力;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创业基础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应用文写作、数学统计、公共外语、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健康教育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有:药品市场营销、临床药物治疗学、医药会计学基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等。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要求
课时/学分
1
药品市场营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的技巧,获得客户承诺,展现说服力,迅速促成交易
2.掌握客户营销心理,分析客户的行为、心理、性格特点、决策特点,培养顾客的信赖感
3.理解和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了解国内外药品市场营销的新进展
96/6
技能考核项目
1.药品营销工作所必须的营销学基本知识
2.能够进行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
3.书写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4.书写药品市促销报告、制订药品营销计划
2
临床药物治疗学
1.掌握药物的作用与和作用机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面对作用相似的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似的同类疾病
3.运用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
1.常见病的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知识
2.对常见疾病症状能够拟出药物治疗方案
3.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用药
3
医药会计学基础
1.掌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掌握现代企业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财务运作理论和方法
3.了解企业兼并与收购、破产与重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以及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等财务拓展问题
72/4
1.完成实地调查企业和网上查阅企业资料的任务,初步认知企业理财
2.核算药品经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
3.完成企业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管理目标知识导图
4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1.掌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2.熟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
3.了解国内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新要求、新进展
4.掌握药品经营企业宏观管理架构与运作体系的专门知识
5.熟悉管理学基础理论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在药品经营企业管的应用,熟悉药品经营人员的管理职责等
1.药品经营企业组织、经营理念、战略管理、科技管理、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及管理人员职责等知识
2.能独立完成进货质量管理、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储存与养护的质量管理、出库与质量管理工作
5
药品储存与养护
1.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效期药品及特殊药品的保管养护等知识
2.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基本方法
3.掌握药品入库前、后的检查,保管期间的库房检查及重点检查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4.掌握各类药品仓库的建筑要求和药品仓库的分类、性能与技术要求
5.了解仓库的类型和国内外药品储存与养护的新进展
1.完成化学药品、中药材、中药炮制品的储存、保管和养护岗位工作
2.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3.药品仓储验收、养护及出库
七、学时安排
学分与学时的换算。一般18学时计为1个学分,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40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以1周为1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的25%。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内容和总学时数。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不少于10%。
学生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际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证书名称
发证部门
等级
备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四级)
*必须取得一证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12人,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7人,本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为1.1:1。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3人,占比25%,中级职称5人,占比50%,“双师型”教师达80%。兼职教师来自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医药工业集团,陕西众信医药超市等药品经营及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学位
职称/职务
双师素质
专兼
蔡云波
男
55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是
兼课
樊晨
35
硕士研究生
硕士
讲师
专
白洁宇
女
54
教授
刘永红
43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否
何竹青
6
行冰玉
31
7
冯飞艳
25
助教
8
杨蒙
37
9
李曼
44
研究生
10
王静
副总经理
兼职
11
魏阳
董事长助理
12
乔元辉
董事长
教学设施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1200m2、实训设施基本达到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基本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实训基地名称
占地面积m2
课程实训任务
专业共享
中药综合实训室
60
基础化学,药物分离纯化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药理学
园艺技术
药物检测实训室
20
基础化学,药物制剂技术,仪器分析,药物制剂检测
畜牧兽医
药品生产(仿真)实训室
GMP实务,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与工艺,药物制剂检测,仪器分析
园林工程
组织培养实训室
100
药物微生物检查,基础化学,
中药标本室
中药学,中药鉴定技术
畜牧兽医检测实训室
仪器分析,药物制剂检测,药物微生物检查,中药鉴定技术,药理学
实训大棚(实验田)
667
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技术
化学实验室
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药品经营管理、畜牧兽医
中药技能实训室
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
药品经营与管理
模拟药房
药品营销,药品调剂,药品储藏
(三)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
学生用书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高职规划教材,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材,鼓励校企联合开发根据学生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的校本教材。
2.图书资源
3.数字化(网络)资源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型合作式教学法
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实践教学,适合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以及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
组建异质合作小组,即由性别、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不同的人(人数根据需要来定,一般不超过5人)组成小组,围绕某项任务的达成,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共同研究讨论,最后进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2.自主型学习法
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实现自主创新,适合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共同制定方案,学生主动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教师示范法
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4.视频教学法
将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作流程和重点工作步骤,将教学和实际有机结合,这适合于GSP、药物制剂技术、商务礼仪等课程的教学。
(五)教学评价
1.考核方法
专业基础课程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对于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对于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可从“综合素质、岗位技能、专业知识”三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专业核心课程鼓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引入行业、企业评价机制
(1)建立行业、企业方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评价的制度。
(2)引入企业项目,将项目完成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将完成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如某同学的设计方案是否能被企业采用,以此确立成绩等等。
3.建立双证书制度
把学生获得购销员、保管员、营业员、储运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建立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六)质量管理
实施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
九、毕业条件
1.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必须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不低于143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2.学生职业素养达标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达合格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