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日语听说(日语听说2、日语听说4)
开课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授课教师:韩兰灵、于亮、毕杨、时春慧、刘艳伟
授课班级及人数:日语听说2:软国1901~1908(含重修复修):226人
日语听说4:软国1801~1807(含重修复修):213人
授课日期及学时:每(单、双)周二、四,共4学时
使用的在线资源平台:
日语听说2:
大连理工大学金课建设平台-“初级日语听说(中)”
日语听说4:
大连理工大学金课建设平台-“中级日语听说”
【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
《日语听说2》侧重对学生词汇运用、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培养主动听和说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要理解日常生活会话等一般性谈话,同时能够用日语回答问题或者进行概括。
《日语听说4》培养学生理解各种场面的生活会话和新闻广播,能够用日语比较详细地叙述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掌握实际运用语言能力。
《日语听说》属于实践类课程,通过“听-说-读-写-视-演-练”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自主学习+线上互动(学时比例1:1)的混合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
2、线上互动
3、评价方式
本课程实施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
1、课程开展顺利
学生积极观看平台视频、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形式丰富多样,有选择、填空、翻译、口语回答问题、模仿配音等主、客观题目;评价上采取平台自动批改、教师批改、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平台讨论区发帖回帖踊跃。5周以来,共有819条讨论。线上互动教学的出勤率高,语音对话、视频小组讨论等师生、生生互动形式多样,趣味性高,提高了学生学习体验,加大了听、说训练,基本收到了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质的效果。
2、学生反馈较好
线上互动结束后,团队进行问卷抽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感受,对课程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完善之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结果表明:学生对当日《日语听说》线上互动课堂的满意度是100%;与老师沟通的顺畅度是94%。
3、督导反馈好
两门课程的所有线上资源同时发布给督导老师,便于督导专家随时抽查监督,同时在前5周的线上互动教学听课中,专家们也给予了《日语听说》课程很高的评价。
4、课程推广到其他院校,受到好评。
【教学创新】
1、前期积累丰厚,本次应对从容
课程从2011年至今连年是校优秀课程,得益于丰厚的积累和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率先致力于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实施混合式教学已有4年,教学理念和效果得到督导专家与学生的一致好评。针对本次疫情期间的教学需求,团队立刻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应对方案,构建集体备课、合理分工、资源共享、烦恼分担的工作模式,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2、学习资源充沛,互动形式多样,检测办法丰富,评价方式多维
针对在线学习特点,重新整合已有资源,更新迭代课件,制作补充微课,设计多模态语言教学活动,通过问答、及时测验、提交录音、录像、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检测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督促养成优秀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二线三步四维”学习服务支持模式
结合课程特点和学习阶段,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步骤,以教学资源支持、教学活动支持、管理支持、评价支持四个维度,构建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具备跨文化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而助力。
【支撑材料】
1、备课准备
在团队负责人韩兰灵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关于如何完善平台现有资源、如何整合修订原有课堂资源进行反复探讨。课程组长于亮和毕杨,组员时春慧和刘艳伟,课程组共5位老师协同作战,信息共享,明确分工又互相查漏补缺,20几天不间断的网络会议讨论和亲身试验,终于敲定了线上互动教学模式和腾讯会议软件。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到教学日历的完善,再到线上互动材料的补充,团队教师反复推敲,夜以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