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吃货的角度看教育,你饿了吗?
一、互联网+的本质不是颠覆,而是用信息手段来顺应人们的需求
曾几何时,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概念甚嚣尘上,人人都想用互联网+去颠覆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智慧灵光的大侠们挟着资本列车的轰鸣声挥洒着不把教育行业搞个天翻地覆绝不罢休的豪迈,屠龙一出,谁与争峰?
蔡老师,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吃货一枚,也兴冲冲地来赶这淌浑水,呛了几嗓子,弄了一身泥,才发现原来是我们自己脑子瓦特了。
淘宝颠覆了零售行业?其实淘宝只是顺应了用户的需求。我们在十多年前没有淘宝的时候,我们买东西想不想货比三家?想不想找一个最低的价格?想不想听听别人买了产品以后的评价而不是听营业员夸夸其谈?想不想再看看其他同类产品?其实我们不是不想,而是没法去想。曾记得刚刚工作的我为买一双皮鞋在南京跑了整整一天,一个老爷们逛遍了南京的几大商场,不只是为了样式,更重要的还是想便宜一点。你们说淘宝来了我会不心动吗?
二、几个互联网+教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与模式分析
既然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一个更加顺应用户喜好的信息工具,那我们要做好互联网+教育,就得好好地分析一下我们满足了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才能清楚地厘清我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靠谱,是否有好的未来。
1、组卷系统
这类系统通常包括题库,据说好像是老师们需要的产品,但我们要问:究竟一个老师一个学期需要组几份卷子?据不完全统计,平均也就是不超过两份,也就是一年不超过四份,那我们为这个需求去做的精心打造有没有光辉的前景?我们想一想,老师是说第15页的二、四、六、八、十题来布置作业方便?还是每天去千挑万选题目来组卷发作业容易?你究竟要给老师什么样的题?给一流学校的题库与给二流学校的题库能同时获得认可吗?给发达地区的题库与落后地区的题库又能同时获得认可吗?多年不挑不选只增加习题数量有没有意义?这类系统要抢的是教辅教材的市场,从关系到内容,这个产品与服务在未来的满足需求力上仍存在着不足。
——题库产品,低频的应用,费力不容易讨好,很难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老师的味口,鸡肋!
2、名师视频
国内也有叫MOOC的,也有叫微课的,还有叫网校的,其实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满足什么需求。
——名师视频,低频的应用,费力费钱也不讨好,更别说家长和老师本来就怕学生上网,也是鸡肋!
国内在若干年前就有以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传统模式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也就是学生在家学习,课上讨论交流作业,其实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无论是在学生成绩上还是学生能力上就连央视都进行了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到校进行了访问,然并卵!谁能告诉我,十多年来,全国究竟有多少所这样的学校了?为什么这么好的成绩也得不到推广与普及?一句话,这玩意儿不好做!校长不想玩,没几个老师会主动去碰,这才是真相,这才是事实!有了电脑与互联网,就可以洗脑了?就可以无忧无虑了?不会吧!
——翻转课堂,应用需求不强,是有待讨论的项目,属于教育科研的项目,还不成熟或者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实验。
4、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目前是政策性产品,前景堪忧,硬件、软件、网络、收费、担忧处处连成串地存在问题,一环不通满盘皆输,所以这个市场在期待神医的出现!
5、拍题神器
6、作业系统
学生的主要负担在作业,老师的主要负担在改作业,但减负一直是一件只能说不能做的事,所以作业永远是没完没了,尤其是考试成绩突出的学校,题海必然是法宝。所以,作业一定是信息化可以介入的环节。但我们要思考把作业搬到网上来,好处在哪里,有没有需求的源动力?可以迅速统计分析出学生的对错,找到教学的重点,这好像是对的。但是,家长老师不想让学生用电脑;在电脑上写作业不方便;只能改选择题;很多题型在电脑上没法做;不能帮老师改主观题;别让学校问家长收费;比我原来的工作要烦琐......好吧,好像目前不好的理由更多,一定得想办法去调整与改变,否则,谁会没事找事呢?
——作业系统,一个可能会有重大突破的应用,不过现在,用户常认为弊大于利,未来可以期待,当下难以奢求。
7、阅卷系统
——阅卷系统,一个新兴的2B应用,有政府专项费用支持,几乎没有产品竞争优势门槛,所以要做这个生意得看你的关系硬不硬,资本足不足,至于是不是可能过渡到学生应用,那就看产品与服务的规划与研发能力了,值得期待。
8、语音评测
9、教学平台
——教学平台,应该是软件公司的生意,别想自己做运营!因为国家要自己做,省里要自己做,市里要自己做,有的区里也想自己做,这是多乱的一个市场!从这里面能找到巨大生意模式?不是你把别人骗了,就是你把你自己给骗了。
10、教育O2O
这是今年来像过山车一样的应用,来势甚猛,山呼海啸。只不过最近死了一只鸡,吓傻了一群猴!从逻辑角度看这个应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直接对着线下教育机构的罩门——老师收益。直接挖这些机构的墙角,挖角者本来就是传统线下机构的翘楚,深喑线下教育补习机构的软肋,加上资本主义势力的推波助澜,一上来就是摧枯拉朽,但无奈为师者无良,刷单者比比皆是,花钱者并不领情,老师来不了了,补贴贴不了了,还有几许人气?因此,静下心来用融到的真金白银苦练内功才是正道。我认为当下的教育O2O并不彻底,如果我们把家长与学生当做用户的时候,课后补习的机构的老师可以算是代理商或者服务商,也就是说,当下的教育O2O只是一种争夺代理商或者服务商的行动,并没有更深入地切入用户体验,也就是大家承认我们之间的服务没区别,所以我要用利润掐死对手。但到头来,一旦有一个新的教育O2O把学生和家长拉走了,当下的教育O2O服务就有可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有着极大风险的。
11、家校通
这个应用早已经是成熟的市场,家长与老师都需要,但国家不准收费的号令一出,各方诸侯蠢蠢欲动,大有取电信诸强而代之的势头。各种家校沟通软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能不能得到学校的配合是一个难点,那只强大无比的小企鹅来了你抗不抗得了冻是另一个难点,通讯一定不是一般人的菜,您奋勇前行,要不就是您的胆特别肥,要不就是您的脑子被门夹了。
.......
项目已经说得很多了,还有没有别的?看官你给条道,我就敢给您歪评一番
三、从吃货的角度分析K12互联网+市场的可能方向
由于互联网+几乎都是从原有的市场里抢蛋糕,那我们就得分析一下已经成熟的市场,我们想吃,从哪里下口比较可行!
1、教材市场
属于卖盐的,有专卖权,官方渠道,他人不易染指,难成移动互联网的菜。教材出版社其实对教材数字化恨得要死,但又怕得要命,患得患失,首鼠两端,他们常常喊着革命反革命,是典型的口头革命派,不过,其实他们的阵地很稳,别人基本攻不下来,但他们想占别人的阵地也很难,这个市场我们还是不碰为妙。
2、教辅市场
——建议:教辅市场是以内容新、奇、特为特征,如果这几个方面你不能战胜教辅教材公司或者教辅教材公司能很快赶上你,你的模式就有问题。免费一定是打击教辅教材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只有免费的能力而没有收费的能力还是赢不了的,要有团住老师,笼住家长的能力,找到应用的切入点,免费抓住用户,使得用户的数据成为你战胜教辅公司的利器,所以大数据一定是这个市场的利器,至于什么样的利器,就看各位大侠的内功如何了!
3、课后补习市场
——建议:抢夺这个市场,是要从平台与用户的角度入手,这是线上的优势,线下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打造、挖角与并购来实现,有钱就能做到,但如何建平台,如何粘用户也是关键,你有能力把老师吸引过来,但有没有能力让家长也认可您,有!你就牛X。
4、学习工具市场
属于农贸市场型的,里面的东西都有用,只要质量合适,宣传得当就会有大量用户,这类市场也有两条道可以走,一条道是纯走用户路线,通过宣传招徕吃货;另一条是搞好关系给饭店专供的路线,靠营销吃饭,当然,两者能结合肯定更好。当年的电子字典,计算器,学习机,点读机,复读机都属于此类,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有了多种的背单词,刷题,听力,口语,作文批改等多种应用,只要应用能得到推广普及就可以上升为平台模式,也有着非常大的前景。
——建议:做能急老师所急,想家长所想,让学生轻松的工具是最高原则,达到其中两个以上的也是不错的方案,最好能同时介入到家庭与学校两者中去,免费与否各人自选,免费肯定能让普及速度加倍,但如果没有收费能力,也不会有人感激你的施舍。这个市场大而杂,亮点多,如果把它与之前的两个市场再进一步融合,产生出来的当量一定是核武器级别的。
5、其他
这里都是卖生冷怪癖食物的杂品小店,也许有生意,但都做不大,就像我们的什么课件、文案、备课等,多年以来并未形成强势应用,应该不会是互联网的好菜,没有调查清楚,不是必然应用就应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少去染指与浪费,毛主席早就说过: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四、回归需求本质,找到核心原则
1、中小学的教育还是以中高考应试为第一需求原则的,而中小学的学习由于是系统性学习,因此一定不具备追求快乐的特征,只会拥有取得捷径的喜悦,所以能走捷径是用户最大的需求,也是规划产品与服务模式最重要的原则。
2、由于学生本来就处于未成年期,希望他们以成年人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的互联网模式是不现实的,也是要栽跟斗的,要进入家庭的最合理方式就是与实际教学应用紧密结合,而平时老师学生已经不堪负,一个新东西的适应是很难的事,所以简单、加强教学管理,减轻教学负担是产品能得到普及的第二大原则。
3、仅以学生自由发展从而壮大的自由在线学习模式必然会被以学校为组织形态积极管理模式所压制,所以光走2C的路会很艰辛,应该设计一条先2B再2C的路径,使得2C的进入能得到有效的支撑,但进入后又摆脱了2B的收费困境。这是产品与服务模式变革的第三大原则。
现在各家做2C的都想往学校跑,就是在图谋这条路径,但殊不知风光纵然好,悬崖峭壁多。这条路径的设计与产品有关,与服务也有关。至于免费还是收费,补贴还是奖励,已经不重要了!
记住:让老师心动,让家长心动,你就已经成功了!如果你还能让孩子心动,成功非您莫属
后记
蔡老师,吃货一枚,从业十年,不吝提笔,贻笑大方,惟望能结交天下在线教育各方神圣,觥筹交错,大快朵颐。品酒醉松间,仗剑行天涯。若能邀得志同好友一起纵横四海,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