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产品进行分析:
以下为本文中使用的词汇缩写的含义明确:
在发展至今的快11年历程中,B站做了两方面的探索:纵向深耕和横向扩充。
从B站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B站的产品定位,已经逐渐从为小众的二次元爱好者服务的弹幕视频网站,发展成一个为年轻人提供综合性视频服务的兴趣社区。
由于B站在二次元垂直领域坚定不动摇的龙头地位,以及其从二次元弹幕视频网站扩展至综合性年轻人兴趣社区的产品定位转变,第一弹、AcFun、腐次元等二次元垂直领域产品在下文中将不被算作竞品进行分析。
而作为面向所有中国网名提供综合性视频娱乐服务的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和面向年轻人提供服务的B站,在目前与未来的用户市场的争夺上,存在着更直接的竞争关系。
同时,同样拥有内容型平台属性,作为字节跳动部署视频领域产品之一的西瓜视频,虽然在产品调性上与B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却在核心业务方向和B站存在着高度的重合。核心业务高度重合所带来的直面竞争可以从西瓜视频通过明星效应高调进入Vlog领域,并与B站的UP主之争初见端倪。
因此,下文选定作为B站的主要竞品进行分析的有: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西瓜视频。
上表是总结的B站和竞品的业务分布图,可以看出:
2.3.1核心业务
2.3.2分支业务布局
B站的电商产品也多为二次元周边以及展会票务等。另外,B站还是一个年轻人为主用户群体的社区,用户普遍有着对更优质内容的需求。基于此,B站也在进行知识付费布局的探索。整体而言,B站独特的社区“文化护城河”,使其在与竞品的相似业务中有着不同的布局方式。
2.3.3商业结构
上表是总结的B站和竞品的产品发展史,可以看出:
2.4.1UGC/PUGC视频
B站成立初期,搬运视频以及二次制作视频便是这个二次元兴趣爱好社区的主力军。随着B站的日渐扩大,内容涵盖与用户数量的逐渐增多,社区也一直努力维持着一个友好、包容的氛围。但B站对其“小破站”的外号也可谓“不负盛名”,2009年成立的B站在2012年才在移动端正式上线;另一面,虽然有着强烈的UGC属性,并且也自然吸引着大量创作者和观看者的涌入,B站对优秀作品及平台内容创作者的扶持却来得相对滞后,力度也相对较弱。
但尽管如此,B站的良好氛围,依然保证着平台充足的优质UGC/PUGC视频,并在领域占据强力位置。西瓜视频一开始发力的领域便是UGC,并且来势汹汹。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的西瓜视频,在9月便宣布10亿的短视频创作者扶持。扶持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与内容,2017年6月西瓜视频用户量便破亿,DAU破千万。但平台创作者也多带着投机心理,更多地成为了剪刀手或搬运工,创作内容也偏粗制滥造。
2010年上线的爱奇艺在2011年便开始在平台自制视频上的投入(先是自制综艺《爱GO了没》,接着是自制剧《在线爱》),应该是“爱优腾”中最早正式踏入平台自制领域的。
优酷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视频网站(于2006年正式上线),2008年得到北京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可以看出其对平台自制的布局,并以2012年的自制真人秀《我是传奇》打开自制道路。
比如,西瓜视频选择引入大量泰剧。而B站,基于独特社区优势,也限于成本压力,在番剧、日本影视剧,以及“小精美”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上进行引入。在自制方面,西瓜视频于2018年正式进军自制综艺领域,并于2019年2月推出综艺《大叔小馆》,发展较为激进;B站则早早开始对国漫、国创的支持,并于2015年成立Bilibili影业,次年12月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备受好评。在自制方向上整体而言,西瓜视频依旧走得是大众路线;而B站也依然遵循其年轻人社区氛围,进行二次元布局及高质量优秀平台内容的制作。
2.4.3直播
2.4.4电商
2.4.5游戏
B站2016年9月宣布独立代理手游FGO国服,2017年12月组建官方电竞队BLG,正式进驻职业电竞领域。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均设有游戏中心,并向自主开发的游戏引流。
2.4.6知识付费
2.4.7商业化
而这商业闭环的不跑通,是隐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的。如果平台无法寻求到更好的变现方式,无法更好地与平台内容创作者分成,是无法留存住创作者的,毕竟为爱发电是一件很难维持的事,而失去内容创作者要面临的就是平台内容的流失,那么即将面对的就是平台核心业务的丢失了。
游戏作为B站的非核心业务,却是B站的变现主力。手游FGO的国服独家代理,给B站带来了大量收益。但过分依赖游戏代理业务的商业结构是不健康的,B站也在努力通过提高其他业务收入已达到稳定收入结构的目的。B站2019年Q3财报显示,经过努力,游戏业务与非游戏业务已经达到50:50的占比。
上表是总结的B站和竞品的数据表现,可以看出:
(1)在用户规模上,B站与“爱优腾”有着量级的差别,只能算“爱优腾”的一个零头;而与西瓜视频也有着一倍的差距。推测主要原因在于B站的产品定位。B站最初的产品定位为二次元视频网站,而后逐渐转变为针对泛二次元人群,到现在扩展至年轻人兴趣社区。而“爱优腾”和西瓜视频,在一开始的产品定位,便是针对全中国互联网网名的泛娱乐服务。理论目标用户就有着量级的差别。
(4)在另一个用户粘性体现的角度,人均月度使用天数上,西瓜视频有着最优的表现(13.2天),B站占据二位(10.4天),随后才是“爱优腾”。推测原因类似于人均单日启动次数,视频时长与内容分发形式为主要原因。
(5)在次月留存率上,“爱优腾”和西瓜视频都保持着差不多的数据表现(50%左右),而B站则较明显低于其他四家(27.9%)。推测原因,可能是B站正在努力扩展中,试图获取更多用户,而过于强烈的社区特色和有鲜明调性的平台内容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到新吸引的用户,因此造成较大的用户流失。这一定程度上也表示,B站若想要在用户规模上得到更大的增幅,就必须从现有的社区氛围建设和大众性上做出一个抉择。
(6)在行业独占率角度,B站拥有着最高的比例(43.6%)。但需要注意的是,B站的行业独占率是指在垂直视频上的占比。但也一定程度表明B站在垂直领域已经达到了垄断地位。其次是西瓜视频(30.4%),数据是在短视频聚合平台上的占比。接着是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两者有着相差不大的占比(11.6%和11.7%),而优酷视频有着最低的行业独占率(仅为3.4%)。三者的数据皆为在综合视频的占比。从三者之间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优酷的独占率远远低于其他两家,用户忠诚度相对较低。
上表简单分析总结了B站的优势和劣势:
(1)B站的独特社区氛围为B站建立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护城河”,使得B站在巨头厮杀的环境中依旧可以做到“圈地自萌”,在ACG和UGC/PUGC领域占据高地。但这文化“壁垒”既是保护B站存活的城墙,也是限制B站发展的禁锢。即使B站正在努力从最早的二次元/泛二次元社区转变为年轻人社区,和“爱优腾”针对全国网民的市场定位相比,理论目标用户规模依然不是一个量级。而西瓜视频的果断杀入UGC领域,也在威胁着B站的未来发展空间,并且这个“未来”并不远。
(4)B站作为一个UGC/PUGC内容平台,却始终没有着配套的推荐算法支持。推荐算法对于用户粘性的提升一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与“公司基因”有关。张一鸣的字节跳动从初始就定位从算法出发做一家商业公司,因此商业化变现道路也走得更为通畅。相较而言,B站一直都如同一个温吞佛系的文化社区,更强调的是社区的维持,因此商业化道路也走得更为谨慎。
4.1.1基本信息
4.1.2使用习惯
4.1.3用户自制
4.1.4平台内容
4.1.5直播1)使用直播吗?
使用:
不使用:
4.1.6学习
本次调研有5名用户参与,3名女生和2名男生,均居住于上海、浙江地区(其中一名在英国留学中)。其中有3名职场人和2名学生。
5名用户中有3名通过朋友了解到B站,另外2名用户通过自己主动搜索找到B站。5名用户均表示身边很多人都在使用B站,并且都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开始使用,均为高中、大学学生时期开始使用。
5名用户使用B站频次均为每天,其中4名表示使用时长至少为1小时,另1名表示至少使用半小时。5名用户对B站的使用均为重度依赖,但功能的开发、使用相对为浅度或中度。5名用户均表示认为B站的社区氛围佳,用户素质相对较高。但相对而言认为B站的社交氛围较弱。
笔者还发现,5名用户的UGC视频观看使用路径较为单一,重度依赖主动搜索和首页推荐。同时用户认识到UP主的途径也非常单一(不利于UP主的曝光)。另外,平台中专栏的内容形式基本遭到忽略。频道功能存在着严重的失效,一定程度在于功能引导与功能效用体现两方面的不足。几个板块之间关联性弱。
具体的调研问题结果已经归纳在[4.2调研回答整理]的表格中。
经过用户调研问题的结果总结,B站产品优化方案将主要按以下两个大方向展开:
1)需求背景
通过用户调研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到有1名用户表示并不知道频道板块,另有3名用户知道却不使用,仅有1名用户知道并会使用,但使用频率非常低。由此可见,频道板块的功能存在严重的失效问题。
2)频道功能分析
在分析功能失效的原因前,先随笔者理解一下什么是频道?及其目的为何?
而频道板块存在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三:
由此可以看出,频道板块建立的初衷是很好的,但目前所达到的效果却是有限的。
3)失效原因分析
用户调研结果显示,频道板块失效原因主要为:①用户不知道这个板块功能,或者说没有留意过频道。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频道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首先,频道板块相对独立,没有与用户最常会使用到的首页有很强的关联。其次,在用户的日常使用路径中,频道作为一个新概念,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曝光,因此无法吸引到用户的注意。
②用户知晓该板块功能的存在,但不加以使用。不加以使用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进入频道的总界面,存在页面复杂混乱的问题,用户直接被劝退。另一种情况是,针对进入具体频道后的界面,其功能作用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人使用,具体展开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4)优化目标
优化频道入口,完善频道功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发现、探索、使用频道板块功能。
5)优化建议
5.1.1新增频道入口
5.1.2强化频道存在感
1)标签形式改变
频道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对用户进行适当的教育,让用户明确感知到频道的存在,以及理解其功能作用。如同当年instagram、微博等产品向用户推广和教育tag、话题的功能与用途一样,使新概念可以成为用户使用途径中的日常与习惯。
而频道作为标签的升级,最容易在用户使用途径中,出现在用户视野的位置,就是视频播放页面视频信息的下方,即曾经标签所在的位置。现在的做法,是将有官方频道的标签高亮,并加上一个icon来强调频道,等待用户点击,进入具体频道页,然后探索到频道的功能作用。但是,相同于标签的呈现形式,相对抽象的图像icon强调方式,其实很难使得用户从曾今的标签印象中,抽离并升级为频道印象,即频道概念依然无法深入人心。另一个角度,用户意识到频道标签与频道之间的关联需要的步骤繁杂:首先需要点开频道标签,记住频道界面的样式;然后点开频道板块,点击具体频道,又一次看到频道界面样式;最后细细品味,了解到“原来两者是相通的”。
2)新增UP主关联频道
在UP主的空间页面,添加该UP主常用频道一栏。首先,是起到强化频道的概念(同时又增加了频道的一个入口)。其次,也可以起到帮助建立UP主画像的作用,比如帮助区分该UP主是擅长什么细分领域的内容创作,或该UP主是垂直领域的深耕学者还是兴趣广泛的杂学家。最后,也为未来频道的发展预留一份空间,主要考虑的方式是,待未来频道概念成为习惯自然,UP主也可以自建频道,并拥有管理、经营该频道的权限,同时也更有利于小众圈层社区的建立。
频道排序的规则:
5.1.3优化频道总界面
因为频道总界面存在两种状态,以下笔者将分别展开讨论优化方案。
1)未订阅任何频道时
在未订阅任何频道时,频道总界面所应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具体频道的入口广场,同时通过提供频道订阅键,来帮助用户最直观地将频道与分区区别开。
2)有订阅频道后
在有订阅的频道后,频道总界面的主要作用,在笔者看来,应该有二:一,所有订阅频道的入口及其相应的信息通知地;二,所有订阅频道内视频的集合展示区域,相当于一个做的更精细的用户自制喜好决定的推荐页面(没必要再是一个个频道分开展示两个推荐视频了,原因也有二:一,既都是用户自制确定喜欢的内容,不分开推送也不会影响体验;二,用户真的想要观看特定频道内容,大可直接点击入口进入,仅在界面展示两个豆腐块的内容也不能满足视频选择的需求)。
按照以上思路,对有订阅频道后的订阅总界面的优化方案主要针对我订阅的频道栏,将其改为我的订阅,综合展示所有订阅频道内的视频,作为具体频道的视频页的快速浏览以及总和区域(具体展示的视频的挑选逻辑选择算法推荐,用户每次下拉都会进行一次更新,在无新视频点击情况下保证有10次更新内容)。我的订阅内,设置放5行,每行2个豆腐块的视频内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综合区的优化方案也有一定风险。一定程度上,若频道综合页逐渐成为用户的习惯使用途径,即用户放弃对首页的依赖时,可能会带来用户社区的封闭化,形成信息茧房。在目前用户还在扩张,无需内向发展的阶段,可能此方案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粘性,但并非必要。
5.1.4优化具体频道界面
频道分两种形式,一个是官方频道,另一个是非官方频道,非官方频道的内容及功能远少于官方频道。以下的优化方案均针对官方频道展开。
具体频道界面的优化思路,主要围绕两点:一,完善频道内容;二,完善逻辑。
1)优化订阅数据统计
此优化建议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进行频道订阅时进行快速筛选。具体实现方案为:
频道活力值计算方式为:
2)新增UP排行榜页
上榜规则:
4)新增专栏页
5)优化话题页
对于话题页的优化方向,主要为:优化动态分发方式和动态卡片展示内容。
从用户和产品两个角度,对学习计划功能板块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
2)用户角度
调研中所有用户都表示会使用B站进行学习,而学习的内容,所包含的领域,多种多样(在笔者的用户调研中就已经囊括:考研、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编程、原画、音乐等领域)。用户使用B站进行学习的主要理由,免费当然是其中之一,而另一点很重要的,在于资源的综合全面性,覆盖面非常广,很多小众的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学习资料的内容都能在B站搜索到。
3)产品角度
5.2.1我的学习计划
1)入口
在「我的」板块的「我的服务」栏,新增进入「学习计划-我的」页面的入口。
2)「我的」主界面
通过上述入口,进入「我的」界面。界面中,将用户的学习计划分为三类存放展示:(1)正在进行的学习计划(2)等待翻牌的学习计划(3)已完成的学习计划。
3)新建计划
“新建计划”是「我的」板块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相应挑选,并整合成一个学习计划。点击「我的」主界面右上角的功能入口,进入新建计划的编辑。
新建一份学习计划,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1)信息编辑(2)计划属性设定(3)提醒功能设置(4)学习内容选择。
【信息编辑】
该部分主要包括:
【计划属性设定】
计划的属性,分为两种:
关于公开/私有属性设定的一些规则:①为便于所有学习计划的管理,对学习计划设有唯一PV号。
②使用PV号对学习计划进行管理的规则:
选择公开学习计划后,会出现计划投放分类选项一栏。计划的投放分类是必选项,即必须选择一个广场上的计划分类投递。
关于学习计划的分类设计,如下图所示:
【提醒功能设置】
提醒功能由两种状态:
开启提醒功能后,会出现调整学习计划的选项。点击进入到调整学习计划的页面。
关于设置的学习计划相应的提醒推送,设置以下规则:
【学习内容选择】
有两种添加学习内容的方式:
4)打卡
“打卡日历”是「我的」板块中另一项重要的功能。当有正在进行的学习计划时,用户可以点击「我的」主界面右上角的功能入口,进入打卡日历页进行打卡记录的查看。在打卡日历页中,通过左右滑动,切换查看不同计划的打卡日历;而不同计划的打卡日历界面相同。
在功能使用中,无需手动打卡,一旦开启的学习计划中的视频观看,便会自动记录。时长到达设定目标,便会自动打卡成功。
5)计划详情页
根据学习计划的属性,计划详情页同样也分为公开计划详情页和私有计划详情页两种。
【公开计划详情页】
②浅度互动功能
③更多功能(包括:私有化、调整学习计划)
④内容tab栏
⑤评价tab栏
【私有计划详情页】
界面包含学习计划的:①基本信息(包括:计划封面、计划名、PV号、计划简介)
②更多功能(包括:公开、编辑计划、调整学习计划)
5.2.2学习计划广场
计划广场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用户快速甄别学习资料。所有公开的学习计划,都会出现在计划广场页。
用户在广场收藏的学习计划,属性均为公开(即用户对于该计划的使用数据将会被统计,且不能修改编辑该学习计划内的内容)。并且在广场收藏的学习计划,将会出现在「我的」页面的“待翻牌的学习计划”一栏。
「学习计划-广场」页面的入口设置在「首页」板块的「学习区」中。
2)「广场」界面
「广场」界面提供公开学习计划的归总,用户可以在广场页浏览、搜索、收藏有用的学习计划。其下主要可以分为5个组成界面:推荐界面、一级分类界面、二级分类界面、搜索界面和计划详情界面。
【推荐界面】
推荐界面的学习计划,是平台通过算法,主动推荐给用户的学习计划。
【一级分类界面】
从默认界面上方的轮动条,滑动选择除“推荐”以外的标签进入的界面,即为一级分类界面。
一级分类界面的构成类似于推荐界面,但是在banner下方,多出该一级分类下的二级分类中的推荐标签。
【二级分类界面】
从一级分类界面提供的二级分类标签处,点击便可进入相应的二级分类界面。
二级分类界面中的视频通过指定的排序方式展示。
【搜索界面】
【计划详情页】
点击任何一个界面中的学习计划,都可以进行计划详情页的查看。”计划详情页“界面基本同于“公开计划详情页“。区别在于:(1)不提供“更多功能”(2)提供浮动的收藏功能。
自2009年创站以来,B站一直在不疾不徐的稳步发展中。定位逐渐从二次元垂直社区发展至为所有年轻人服务的兴趣社区,业务边界也逐渐扩充至内容社区、直播、游戏、电商、知识付费等多个领域。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展露。长久以来困扰B站的问题,总结主要有二:
在现在,B站的用户规模相对较小,虽然暂时没有急于下沉的需求,但用户规模依然亟待扩张、增长。而扩张的用户群体,势必会对现有社区造成冲击;圈层的扩充,若无法找到好的引导措施,势必对社区氛围造成影响,并且预留下文化冲突引起的群体对立的风险可能。因此现阶段,对产品功能做更好的完善以及推广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目标用户,同时平衡社区氛围和用户规模间的矛盾,是发展的两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