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过去,从最初的二次元弹幕视频网站发展到现在的Z时代年轻人的温床,B站的规模日益壮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产品拆解
笔者将哔哩哔哩拆解为8个业务模块,分别是内容社区、会员购(电商)、直播、商业化、游戏中心、课堂、我的和搜索,并详细展示了每个业务线提供了哪些服务和主要功能。
bilibili产品架构
2.竞品分析2.1产品定位
“这高考模拟卷可算写完了,好无聊啊!哎,老A!你在看什么呢,从刚才到现在笑得像个傻子,让我瞅瞅!”
“欸?这动漫满屏幕的字,到处爬挡视野,看个鬼啊!什么?你看的就是这些字?这有什么好看的?”
“b站?好奇怪的名字。什么弹幕不弹幕的,我不信它还能比动漫有意思不成?”
“哈哈哈,这还能这么想?这个梗有意思!我去,这弹幕跟我想得一样,感觉我是在和大家一起看一样!得,我也赶紧下一个!”
以上就是我入坑B站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想想,当初最吸引我的,无外乎是弹幕视频这种新颖的互动形式;屏幕上飘过的一排排字背后,是一个个和我拥有相同兴趣的人。
几年过去了,即使我更换了好几部手机,B站仍然稳稳当当地躺在我的桌面上,你问我理由?
时光催着我长大的同时,我也一步步见证着B站的成长:从当初的ACG视频弹幕的温床到现在逐渐成为Z时代年轻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娱乐、互动、交流、创作、学习的综合文化社区。
2.2明确竞品
一方面,B站在以ACG娱乐为主要内容形式的二次元垂直领域多年独占鳌头。
在此基础上,其定位正在向以年轻人群体为目标用户的视频综合社区转变,这必然会与主打面向大众娱乐服务的视频三巨头:腾讯、爱奇艺、优酷在现在和将来都存在不可避免的“争锋”。
另一方面,乘上从音频行业吹来的“改革之风”。在发展完善PUGC生态的这条路上,在B站稳步行进的同时异军突起: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在短视频领域稳住阵脚后,向着长视频领域高歌猛进,誓要分一杯羹。
两者的核心业务上有着高度重合,商业角度上,更有并驾齐驱的势头。
因此,B站的主要竞品为腾讯、爱奇艺、优酷和西瓜视频。
2.3业务分布
上图是bilibili和竞品的业务分布图,可以看出:
2.3.1核心业务分布上
腾讯视频、爱奇艺与优酷视频的市场定位与核心业务性质高度一致,它们背靠BAT三座大山。
因此三家又纷纷重金投入到自制综艺、自制网剧中,相继取得了成功。
B站的核心业务虽然也是视频,但是对于UGC乃至PUGC内容的优先级明显是高于其他的。
早期作为二次元领域视频弹幕网站,为了增加用户粘度和忠诚度,B站从建立伊始就不断发展壮大的社区业务将年轻人群体以兴趣为媒介联系到一起,优异的社区氛围为构建UGC到如今的PUGC生态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为了保证社区规范和用户的质量,建立了小黑屋制度;并加大新用户的筛选力度,如:新用户的会员100问,以圈地自治的方式避其锋芒。
此外,B站主打内容质量的长视频,而西瓜视频的战略部署虽然是进军长视频领域,其最初倚靠发家的还是字节旗下的短视频生态。
2.3.2其余业务分布
归功于优质和谐的社区氛围,B站从自己的二次元核心文化切入,拓展了游戏、直播、会员购、付费课堂等业务的同时;又坚持塑造B站独有的文化元素,诸如游戏业务中代理二次元游戏,设置WIKI协作模块。
直播领域中内容除了游戏、生活娱乐方向,还有学习互动方向,此外还积极推动虚拟主播直播功能。
会员购版块也是坚持二次元周边的电商服务,同时别出心裁地推出了魔力赏功能,刺激用户消费;而最新正在探索的知识付费平台,最先主打的也是邀请最受B站用户推崇的各行业名人作为主讲人。
坚定的加大目标用户的需求深度,是B站拓展业务道路上坚持的战略。
对于视频三巨头,三家在直播、漫画、小说等文娱版块和游戏业务上都有建树。
另一方面,UGC内容成为了当代群体的一个文化潮流方向,三巨头显然不会放任良机。
然而,塑造一个成熟的UGC生态,光靠金钱攻势显然不够的;UGC生态对于社区文化属性的高门槛,以及与用户归属感的共鸣要求,是三巨头将UGC视频发展成核心业务所不可绕行的阻碍。
与其他四个产品相比,除却核心业务外,西瓜视频的其余业务相对单一。主要是以生活娱乐为主的直播版块,依托强大的算法技术,为以头条系用户为主的目标用户提供相应的更“接地气”的内容。
2.3.3商业化结构
B站的商业化结构相对丰富,除了以游戏代理作为自身变现主力外,近几年在直播领域、电商领域、付费课堂领域都有一定的变现能力。
2.4发展历程
以上总结的是bilibili和竞品的业务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2.4.109年B站刚上线时的定位仅是二次元弹幕网站,于次年发展定位转变为二次元垂直领域
从建立伊始,B站对于社区的氛围和发展就十分重视,这一点从10年根据用户投票确定站娘22和33以及11年起举办年度线上跨年活动,拜年祭中可见一斑。
优质的社区属性吸引了大量对二次元领域有浓厚兴趣同时具备一定创作能力的元老级用户,这也为后期的优质PUGC内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B站于2018年正式上线创作激励计划,旨在扶持站内UP主,促进高质量视频内容的持续产出。至此,B站的定位进一步发展成年轻人以视频为载体的交流、互动、创作、学习的综合社区。
在商业化进程上,B站一直在积极地探索。
从最早期过渡依赖代理以FGO为代表的二次元手游变现,到之后直播大航海,电商服务平台;大会员制度及最新的付费课堂的创立,B站的变现能力逐渐多元化,弥补了单项的商业变现能力不尽人意的弱势。
在发展的道路上,维持B站在优质质量的长视频的核心竞争能力,从加深目标用户需求度上入手,是一条可观可控的“破圈”方针。
2.4.2以强大资金扶持的视频三巨头发展历程有很多共同之处
一边是迫切的商业化压力,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用户需求,三巨头下一步如何转化仍未可知。
2.4.3背靠头条系的西瓜视频从建立开始就将矛头直指短视频战场,通过投入巨额资金,不断推出奖金活动
一方面刺激用户积极创作高质量视频,一方面引导用户将内容变现。
2.5数据分析
2.5.1从行业独占率来看
bilibili在垂直视频领域的行业独占率高达6%,直观地体现出了B站在二次元垂直领域的龙头地位;西瓜视频在短视频聚合平台领域的行业独占率也达到了28.1%,这得益于字节旗下优异的短视频生态。
在综合视频领域,腾讯视频与爱奇艺并驾齐驱,皆为10.2%;于此相比,优酷视频相对弱势,仅为2.7%。
从次月留存率来看,西瓜视频高达1%,三巨头也有不俗的表现,而b站32.9%的数据不尽人意。
这其实与B站近期的“出圈”战略有关:
一方面,逐渐拓展的业务平台服务于不同兴趣取向的年轻人,为B站的用户增长提供新的空间;
另一方面,以二次元为主的社区独特氛围的转型进度如何与新增用户类型相匹配,以及如何维持平台UGC视频的质量,进一步完善PUGC生态是应对留存压力的核心问题。
2.5.2从活跃人数来看
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遥遥领先,数倍于bilibili和西瓜视频,并且bilibili的用户规模也比西瓜视频稍逊一筹。
造成这类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三巨头乃至西瓜视频的市场定位是全体互联网民,同时三巨头背靠BAT,资本雄厚;而bilibili面向的是年轻人群体,这就注定B站在用户体量上很难超越三巨头,与西瓜视频也有一定的差距。
2.5.3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人均月度使用天数反映的不仅是用户粘度,平台核心业务内容形式以及核心用户属性也会对数据有影响
西瓜视频在三项的数据皆是最高:
另一方面是强大的算法推荐投用户所好,保证了用户的沉浸体验。
B站的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数据都是垫底然而人均月度使用天数却相当可观,推测可能和用户使用场景有关,作为以UGC内容为核心业务的平台,视频时长适中。
创作者群体体量大,然而B站提供的更多是一个上传功能和后期互动的功能,耗时巨大的作品创作过程并不需要依托B站。
2.6总结分析
如上表总结的bilibili目前的优劣势:
成也社区,难也社区。尽管长时用心经营的社区氛围良好,为用户的互动体验、创作体验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然而日益成熟的社区风格和形态以日益定型,如何维持社区建设和大众化需求的平衡及取舍,时如今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尽管B站的UGC/PUGC生态环境良好,平台内UP主创作激情高,然而如何为UP主持续输出提供切实的保障而不是仅仅的“激励计划”;同时加强内容质量的审核力度,是B站目前与自身,与西瓜视频一类直接竞争对手之间要打的硬仗。
B站在商业化上一直都积极的探索,谨慎地推出新一类的商业化渠道也是目前可观的战略。然而,每项商业化变现能力不足,新平台的建立也未站稳脚跟,如何发展还未有定数。
3.用户分析3.1用户角色地图
3.2用户画像
4.用户调研
为了更合理地提出功能优化建议,笔者于2020年7月下旬对5位B站深度内容消费者和1位轻度内容消费者,1位UGC视频UP主以及1位PGC视频UP主进行了深度用户访谈。
4.1调研问题列表
4.1.1基本情况
4.1.2其他
4.1.3视频
4.1.4学习
4.1.5大会员
4.1.6将城市属性作为一个测试版块
4.1.7UP主
4.2调研结果整理
4.2.1内容消费者
4.2.2内容创作者(UP主)
4.3用户调研总结
B站的用户群体主要分为内容消费者和内容创作者,不过无论是UGC还是PGC,在个人使用上也会符合内容消费者的属性,同时UP主对于B站的需求更多的是播放量等非直接功能性的指标。
所以在功能优化方向依然以内容消费者为主体,以UP主创作意愿为辅。根据所调研的用户回答,从内容摄取角度上,用户都有自己明确的兴趣点和使用途径:
另一部分高度依赖B站首页推荐同类喜好视频,两种类型的用户都重视视频的质量,笔者认为B站应该同时照顾这两类用户群体。
4.3.1视频
从视频搜寻的过程来看:5名用户均高度依赖app的搜索功能迅速直观获得结果,其中1名用户也会选择从分区模块主动浏览,不过对页面的导航颇有微词。
笔者认为,页面采取feed流而舍弃了以往版本的筛选功能属于B站的战略方针,故不多做赘述。
有4名用户希望能优化一下播放体验。其中3名表示过长的视频很难直接给出整体的内容,1名用户希望能优化一下快进、倍速播放的功能。
4.3.2学习/课堂
笔者将B站上的学习内容分为硬核技能教学和通用知识科普,其中前者门槛高,伴有硬件需求,有明确的学成标准和使用场景,学习周期长;后者门槛低,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没有明确的学成的标准,学习周期短。
同时激励站内原创知识UP主,进一步促进PUGC生态的成熟。故笔者将优化方向着重放在付费课堂上而非免费学习区。
一方面,学习具有逆人性,尤其是硬核技能教学,有2名用户明确表示与网友的互动反馈课助长自身的学习动力。另外用户付费购买课程后,从态度上讲更认真,对学成结果更加注重;
对于用户提出的提供单节课程购买需求,笔者认为这是B站的商业化方针,故不采取该需求。
4.3.3大会员
在调研的4名用户中,有两名目前充值了大会员,且均有续费的意愿。
其中一名源于对更高视觉体验的追求以及情怀,而另一名对联合会员有明确需求;有一名曾经充值过大会员,还有一名轻度用户未充值大会员。
4.3.4推出城市测试模块
下图是B站使用用户的使用区域分布图,可以看出B站的现存用户大多在沿海省市及部分内陆省份,边陲省份以及欠发展内陆省份较少。
通过调研发现,5名内容消费者均有在B站上观看过具有地区特色的视频内容,观看途径主要来自于首页推荐,部分来自主动搜索,5名用户均有一定的城市偏向。
其中,有两名非一线城市用户曾经搜索过自己的城市;一名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农村生活现状;一名为了在同城找到口碑比较好的美食店面,不过均表示显示的内容从种类上还是展示上都令人不满。
5.功能优化
根据深度用户调研的结果分析,B站的优化将从增设城市测试模块、优化课堂分区和优化长视频播放体验3个方向进行。
具体功能优化脑图如下:
5.1增设城市测试模块
从5名用户的调研的结果来看,有2用户明确表示曾经在B站上主动搜索过家乡或者其他的城市地点;另一方面,4名用户对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如西北边陲地区感兴趣,均点开过首页推荐的地区文化习俗美食类的视频。
结合B站的使用用户分布图,目前,平台的现存用户基本来自于沿海省市和近沿海省市,以及中部个别互联网氛围较浓厚的省份。
目前的问题是:
我的优化方向是:
这样做的好处:
5.1.1搜索栏输入城市名展示城市测试模块
调研发现,现存的城市搜索结果仅有视频以列表排序,筛选栏中的分区定位不实用,进一步导致视频投放不准确,用户无法快捷地获得期望视频。
因此在首页搜索栏结果页新增城市整合模块入口,只要用户搜索关键字中含有地名,所属城市模块入口将会于顶端出现为用户提供新的整合模块;同时原有的搜索结果依然呈现,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5.1.2优化内容整合形式
推荐栏综合动态的视频以播放量排序,双列表排列展示。
点击其他导航(如高校学府),页面会展示相应地点标签,点击可转到到对应标签内容,视频以单列表排列展示。新的内容整合方式可以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提高用户的访问率。
5.1.3用户新增地区认证
对于内容消费者,认证成功后,首页可依据距离推送附近热点视频。对于UP主,认证成功后被归类于对应城市。
5.2优化课堂分区
调研结果显示,5名内容消费者中有3名在B站主动搜索过课程视频并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硬核技能掌握和通用知识科普,使用B站的理由是学习资源丰富同时对视频质量的认可同时优质的社区互动可以提高用户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B站对于付费课堂的推出,展现出B站商业化探索的新方向;同时也显现平台知识付费的趋势,平台关于学习的优化重心必然放在课堂分区上,吸引跟多的用户使用课堂学习是B站的现阶段的目标之一。
故笔者将用户的学习需求集中体现在课堂体验优化上。
调研发现目前的问题是:
因此我的优化方向是:
这样做的好处是:
5.2.1增强课程推荐度
所以笔者在课程导航栏新增点评功能,设置为至少观看完3节课的用户可以写点评;同时点评栏对所有用户开放,用户可以根据评分和点评对课程有直观的了解。
点击卡片可以直接进入对应课程界面,增加用户的点击率和课程的曝光率。
5.2.2新增课堂圈子
付费用户与免费用户的区别在于,付费用户更加注重课程学习体验与学成结果,也就是至少要物有所值。
同时,对于学习的态度,付费用户也更加认真,因为沉没成本更大。故针对课程购买用户,每个课程新增课堂圈子,入口位于课程简介页面。点击图标进入圈子,主要版块为公告、作品与讨论。
5.2.2.1公告栏
5.2.2.2作品栏
课程付费用户对于学成结果是非常重视的,在学完课程后,用户如果能完成一个作品并获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正向反馈,能极大地提高用户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帮助用户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作品栏便是用户提交学习成果的版块,作品可以被其他用户观览,课程老师也可以针对内容进行点评和指点,让用户觉得学有所成。
用户点击“我要发表”页面直接跳转到上传页面,页面支持用户输入文字和上传图片,增加作品的表现形式以符合不同类型课程的需求。
5.2.2.3讨论区
因此课程圈子专设讨论区,下设两个子模块:课程答疑和课堂发言以解决用户在学习过程中的疑虑,提高用户学习过程的体验。
课程答疑区主要是用户发布针对个人对课程知识点的疑虑,以获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答疑帮助。
而课堂发言区是老师单方面围绕每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理解难点发布的一些试题,用户在回答的同时也帮助用户提炼课程知识重心。
5.3优化长视频播放体验
优质原创长视频是B站的核心优势,这类视频大多涉及教学、攻略、评测,根据用户调研显示,有3名用户表示观看长视频,在滑动进度条时比较麻烦;同时放入稍后观看的视频,经常忘记观看。
而目前的问题是:
所以我的优化方向是: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
5.3.1新增节点播放功能
UP主在视频上传页面可以点击设置节点进行节点设置,将自己的视频根据不同内容模块设置节点,充当目录功能;或者将视频中的精彩处设置节点,充当看点功能。
另外上图还展示的新增按屏快进功能,用户按住屏幕不放2s后,视频自动进入2倍速播放模式;同时屏幕闪烁显示“x2.0”字样,当用户松手后,视频自动回归正常倍速播放。
为了弥补短时进度条拖动不方便的缺点,加设15s快进/快退功能,点击对应图标一次可以实现15s的快进/快退效果。
5.3.2增加稍后观看提醒功能
当用户使用场景不能满足观看长视频的条件时,稍后观看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收集再观看的途径,然而本身稍后观看的存在感较低,用户很容易忘记自己添加的视频。
6.总结
我还记得几年前在B站上流传很广的一句梗:一入B站深似海。
确实,从2009年当初的一个二次弹幕视频网站,到如今Z时代年轻人综合视频社区,B站的业务不断拓宽;先后完善增加了社区,直播、游戏、电商和课堂,在摸索商业化的道路上也发展多模式变现。
我清楚地明白,B站会像我不断长大一样继续成长,而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正如B站目前在出圈措施上或多或少遭受着一些非议和阻碍:用户规模增大后带来的新老用户之间的磨合与挑战;如何发展高效变现的商业化模式。
但这又能怎样呢?
诸君,一入B站深似海,看这海如何纳百川。
本文由@是豪猪的豪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