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付费的深化,短视频平台也开始逐渐平衡平台中的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如头部短视频平台B站中的部分UP主,在近期上线“充电专属”视频,试图为提升创作收益打开一条新路。在付费视频内容不断玩出新花样,但平台收益却不尽人意,并且视频创作者屡屡传出“生存危机”的现在,短视频平台在付费视频方面进行再次布局,能否为平台中的内容创作者谋取更多生机?
30元“充电专属”
B站付费视频再出“新招”
虽然“充电专属”视频功能目前仍然处于小范围内测阶段,但是该功能的推出透露出平台正在为UP主提供新的内容变现渠道。根据《哔哩哔哩充电服务协议》,“充电专属”视频涉及的充电计划包括自定义充电和包月充电,其中,包月充电包括普通包月充电和高档充电,而对于高档充电的价位,平台也给予了用户多个不同选择。用户可以通过向特定UP主充电,来实现对该UP主创作内容的支持。之后B站将从充电费用中扣除税费和其他费用,将70%的收益分给UP主,剩下的30%则归B站所有,最终以贝壳形式发放给UP主。
充电计划不仅涉及到用户给UP主的充电激励,同时还为UP主给用户回馈提供了更多选择。在用户给UP主充电之余,UP主还可以通过包月用户专属表情包、包月用户专属抽奖、包月用户专属动态和高档充电用户专属视频内容等四种方式,来对给自己视频内容充电的用户进行回馈。
“充电专属”视频并不是B站第一次在付费内容上进行尝试,在2022年B站便曾经试水付费内容模式。去年B站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上传了全站首个付费视频,付费视频是一个名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共10集内容的合集视频,在该视频合集上线后,用户想要观看该视频需要付费30元。
但是,该付费视频合集却引起了部分网友热议,“一场imax电影30元钱,一个30分钟视频居然也要30元钱”“花钱看走近科学,实在是大冤种”,部分网友表示视频定价远超内容价值,较高的视频收费让部分想要观看视频的网友最终望而却步。
在今年B站推出“充电专属”视频后,部分B站用户再次围绕部分UP主视频设置收费的行为展开讨论,“已经是大会员了但还要付费才能观看”的声音也在平台中有所上升。但是对于大批热衷于为爱发电的B站用户而言,“充电专属”视频并不会成为他们观看视频的一个门槛,反而成为支持自己喜爱的UP主创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短视频平台倾注内容付费
付费短剧推进平台收益
2019年快手便已经在短剧赛道进行了布局,成立了快手小剧场。时至2022年,快手“星芒短剧”已经有超过100部短剧播放量破亿,“星芒短剧”剧集的总播放量超过500万。《长公主在上》《喜欢但禁止心动》等多部剧集在短视频用户群体中掀起观看热潮。大众对于短剧的追捧和认可,让短视频平台成功掀起短剧热,也由此为短视频平台发展剧集内容付费奠定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在今年的快手“2023增量效应”磁力大会中,快手高级副总裁、商业化业务负责人王剑伟表示,2022年全网付费短剧GMV同比增长超过670%,这说明付费短剧市场现在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他也指出,快手短剧付费的用户数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480%,快手在短剧付费方面存在的潜力可见一斑。
充电专属视频
能否成为扭亏“救星”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纷纷布局付费内容,从而推动平台商业化发展之时,B站推出充电专属视频的做法,也透露出其尝试调动观众消费,为UP主谋求更多收益的意图。
财报数据显示,B站一季度日均活跃用户数达9370万,同比增长18%;月均活跃用户数达3.15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96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9%;月均互动数达142亿次,同比增长15%。可以看到,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下,B站的用户活跃度依然十分可观。但从平台收益层面看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虽然净亏损同比收窄72%,但是仍然达到了6.296亿元。并且,2022年B站净亏损达到75.08亿元,同比扩大10.26%,创下了历史新高。虽然对于社区内容生态的大力打造,使得B站的用户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高额的运营费用却导致B站亏损仍然严重。
另外,B站一季度日均活跃UP主同比增长42%,月均投稿量达2250万,同比增长79%。随着创作者数量的增多,基础的创作激励计划仅仅只能作为平台为没有营收能力的UP主提供收入的一种补贴,但是对于腰部和头部的UP主而言,其需要更多的商业变现途径。数据显示,一季度B站中通过创作激励计划之外的渠道获得收入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超55%,说明越来越多的UP主正在尝试通过创作激励计划之外的途径来获得商业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