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B站和UP主怎么搞钱,成了大家都看到的问题。
5月23日,哔哩哔哩公布了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其中,一季度B站观看交易类内容的用户数量为3720万,同比涨幅超过100%。
五一前,UP主@有山先生在微博“摊牌”。他坦承,自己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缺乏商业价值,而是出于个人意愿曾经拒绝恰饭。在决心改变后,他的商业机遇到来了。
“如今手游很赚钱,手游往往又要向国风靠拢,便要同讲古代文学的博主合作,而我又是这类博主里绕不开的top.1——于是在短短四个月内我爆单了。”
“我管不了那么多,因为今天我要在银行存400万定期。”
但像@有山先生一样的人并不是大多数。去年春天,UP主“停更潮”一度成为话题。悬疑推理博主@怪异君、游戏区博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等多位UP主宣布暂停更新。在此之前,@探索吧芋圆、@真探唐仁杰、@逗川kshadow等多位知名UP主,也曾主动宣布停更或再未更新过视频。
这一年,有越来越多的UP主试水电商直播,丰富自己的收入结构,跟随B站的商业化大潮。@食贫道、@鹦鹉梨、@Coco叩叩等多个成功案例横空出世。也有越来越多的UP主离开北上广,越来越多的UP面临转型的问题和内容人的困境。
从内容到商业化,什么样的UP主最受欢迎?
2023年,围绕着赚钱,B站UP主们想了不少点子,也出现了几个很典型的变现成功案例。
去年年底,@食贫道上线了一期充电专属视频《迷失东京》,最低包月费用为12元/月(大会员可减免2元)。上线7小时付费超过100万元,成为B站内容付费试水六个月后的第一个里程碑。截至目前,其日新增充电人数,仍然能超过3000人。
科技UP主@影视飓风创作的商单《我们买了一颗国产卫星。》,播放量高达1162万。
在2023年百大UP主评选时,B站还首次设立了“年度商业影响力”和“年度商业新势力”奖,均将UP主的商业价值放在重要的衡量维度。
从内容到商业化,B站正在尝试用UP主构建起链路和桥梁,但一个问题在于,这种成功如何复制?
同样是时尚区UP主的@知名相声演员BBBBB大王(以下简称BB大王)也在近期试水了直播带货。去年一年,她凭借探访韩国美妆工作室、解析韩国文化、跳抓钱舞、采访余华以及揭秘百大颁奖幕后等数个内容活跃于社交平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BB大王专属链接kiko双头唇釉的销量超过1万件,其直播数据达到周榜前三,但其观看人数到消费人数的转化率仍旧较低。
二者的核心不同点,大约是情绪效应,以及情绪带来的受众标签。
而BB大王虽然常常会在视频结尾升华主旨,但她留存于外界和受众心中的核心形象仍旧是“发疯文学”。尽管涉及不少美妆和追星内容,其受众分布中男性占比仍然达到了64.59%。对于其带货的品类来说,这一部分受众能提供的消费转化还是有限的。
在内容付费层面,@食贫道确实实现了里程碑的一步,但真正能够在充电计划脱颖而出的仍是少数。据飞瓜数据发布的23年11月UP主充电榜,充电人数超过万人的Up主只有六人。
不难发现,内容付费中,“情感”和“质量”成为了受众主要考核的两个维度。
这样的工作流程和量级,对于大部分UP主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内容标签和人设标签更替,为创作者带来了什么?
UP主的变现似乎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两个字——内容。
成立至今的近十五年里,B站的内容风向,迎来了数次转变。
从梦开始的动漫区,到笑料百出热衷整活的生活区,到已经退下“销冠”宝座的游戏区,如今的B站,又变成了知识区Up的天下。
“娱乐”,仍然是当下B站内容对于手中的核心诉求之一。
自短视频形式进入B站,碎片化的内容也在B站分割了用户的注意力。娱乐化内容从B站触发,进而引起全网火爆的例子不在少数。
譬如@七颗猩猩创作的王妈系列穿越短剧,@王七叶的油腻女系列视频,综艺《绷不住了啦》在B站发布的sketch片段,以及《如懿传》的吐槽。
而这样受众标签,恰恰和UP主近几年来越发明显的另一趋势发生冲突——近几年,UP主暴雷的消息,好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受众对于UP主们的“滤镜”,也正在逐渐褪去。
而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UP主,无法再完成这个闭环。
UP主,正在下沉
寻找商业化出路和人生出路,成了不少UP主不得不正视的议题。
前两年,“逃离北京”一度成为up主的标签。
大UP主们成为无数打工人释放情绪、付诸实际行动的代表。从北京离开,走向各地,尤其是江浙沪。包括但不限于@盗月社食遇记、@毕导、@你好我是何同学。
离开的理由不难理解。
从地理位置来看,哔哩哔哩总部在上海,上海的活动和线下商业机会也更充足。杭州则是当下MCN和电商的发展基地,本身就聚集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位居江浙沪,对于up主来说,既方便参加B站官方、品牌组织的活动,也拥有更多的商业化机遇。
从内容制作来看,在up主更多的江浙沪,创作者之间联动、合作、互访工作室更加方便。
但这样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小娱统计了2023年百大UP主的数据,其中有23名UP主暂居上海,10名UP主坐标北京,7名up主定位广东。而超过五成的百大UP主,则在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内的各个一二线城市。
(2023百大UP地图)
据UP主@-LKs-统计,22年至24年期间,北上广也是UP主流失最严重的三个城市,其中上海更是遥遥领先,“出逃”了20名大UP主。
事实上,随着超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情况愈发严峻,生活幸福感越来越难以满足,加之各地针对年轻人回乡的扶持政策,“小镇青年”回乡潮早已不是新鲜事。
“人渐渐长大,就难免开始思考自己该去哪里,哪座城市有更舒适的生活状态和创作状态。自媒体团队么,一般是宅起来创作,对办公地点要求不大,有吃喝玩乐就行。自媒体团队一般人数也不多,搬家也相对算灵活。总之,多种因素综合,就这么搬了。”
相比起其他从业者,UP主们似乎更注重创作灵感。在这个层面,无论搬去哪个城市,目的地如何,更重要的是搬家这个行为本身以及其带来的环境改变,进而带来的创作改变。譬如两年前回归武汉的@达达达达布溜,就在近日宣布将要间断性地回归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