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数字化技术助力促就业“降本增效”
9月4日下午,第六届“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2023服务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优秀案例”。据了解,数字化优秀案例奖项评选,以“核心创新技术”、“解决当前市场已存在痛点”、“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投入产出比”、“国内国际市场路径成熟度”、“推广价值”等细化指标,最终评选出15家企业案例。其中,支付宝“促就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
蚂蚁集团副总裁、支付宝数字政企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在大会期间做主题发言时就表示,支付宝平台聚集了几千万服务业商家,将依托平台自身市场、技术等优势,持续帮助更多中小商家数字化转型,同时,为中国服务贸易“请进来、走出去”做大做强,贡献平台力量。
打造“平台的平台”促就业
当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据公开报道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6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59万人,超过3000万人的全年目标。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保持基本稳定。
从全国范围看,白领就业招聘已相对成熟;就业尤其是灵活就业人群已超2亿,且大部分集中在服务业,有专家预测,未来15年我国的灵工数量可能达到4亿人。当前,行业发展仍有提升空间,政府、求职者、招聘机构等三方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
就业领域中,对用工企业来说,仍存在招工难、规范管理成本高的痛点;对求职者而言,也存在权益保障不够、岗位与技能不匹配等问题;对招聘服务平台来说,如何提升人岗匹配效率降低就业成本,显得非常关键。
和其他平台不同的是,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有19年的支付宝,打造的是“平台的平台”促就业模式。在科技驱动、创新驱动、产品驱动和生态开放共赢四个发展框架下,主要通过与第三方招聘平台、政府机构等合作,着力解决用户和企业在求职用工时,遇到的信息和能力等不匹配的痛点难题。
从一张“码”到一整套解决方案
据了解,支付宝做促就业缘起于一张并不起眼的“码”。
2021年12月,浙江海宁在支付宝上线了一张智慧“就业码”,并将“码”张贴在18万户家庭和1万家餐饮门店,用户只要扫“码”就可以找工作。
但一张“码”并不能完全解决就业求职中遇到的用工和岗位真实,以及招聘和求职双方相互信任的其他问题。
2021年底,浙江省人社做就业服务的生态伙伴也找到支付宝,提出浙江省开化县人社想做一个全线上化的灵活就业服务平台,解决零散打工用户的几个需求:一是及时发放工资,二是用工和雇佣者的互信,三是用工保障。
自此,支付宝促就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尝试期、转型期和建设期。在第一阶段,支付宝通过聚合包括实名认证、芝麻信用和就业码等产品力,来解决就业中遇到的部分问题;第二阶段则从招聘开始转向全链路优化就业服务,从发布上线支付宝就业频道升级为小程序,不断聚合三方招聘平台和就业机构;第三阶段则开启了多生态连接,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促就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今年6月,支付宝又联合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发起“暖心行动”促就业活动,上线40天共开展了600多场带岗直播,简历投递量也达到了近20万份。
因提供了可信技术支持和大幅度提升了人岗匹配率,今年,这套解决方案被中国互联网大会评选为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案例。9月4日服贸会期间,再次被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和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评选为“2023服务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优秀案例”。
支付宝“促就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被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评选为“2023服务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优秀案例”。
未来如何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持续推进促就业事业,此次服贸会期间,中国新闻周刊与蚂蚁集团副总裁、支付宝数字政企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展开了对话。
问题一:目前就业领域还有哪些痛点和难点问题仍需解决?
问题二:我国就业比较突出的人岗匹配、信用、保障等问题,本质上都是信息差的问题,支付宝如何用技术抹平求职过程中的信息差难题?
王丽娟:互联网平台本质就是解决信息差,我们的基因直接作用于此。我们希望帮助生态加快速度,补足短板,让其在专业领域内更好发挥。比如信用,职业信用是提了很多年的事情,但是依靠单一的人力资源机构是很难实现的,且彼此都是竞争对手,但是通过支付宝,我们已经具备企业信用和个人实名体系,这个就解决了繁琐的认证。比如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原来缴纳社保,需要在线下,这两年我们跟各地税务局合作,已经全部搬到线上。
再比如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尤其是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高风险职业,如果需要购买意外险,也可以通过蚂蚁保险平台快速实现。而过去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在哪里买保险。而雇主也不知道如何为临时雇佣的员工零散购买保险。
问题三:现在很多平台都在涉及一些招聘的内容,支付宝和其他的平台相比有什么优势?
问题四: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发展中,能不能起到促进就业的效果?
王丽娟:这个问题应该是肯定的。首先国家把改善营商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作为重要工作,其次蚂蚁集团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服务中小微企业。支付宝就业通过开放阵地、流量和产品能力,让人力资源生态繁荣,也就让中小微企业能够间接获得提效提能。我们看到迈入数字化社会后,目前在我们平台已经有来自各行各业招聘的新职业,大概47种。比如大数据路线规划师、蚂蚁森林护林员、标注师、不露脸主播、博物馆体验员、知识博主、声音治愈师等。在整个就业的链条中,我们大致分为了“招聘、用工、薪酬、培训、保障”等五个环节,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比如招聘环节首先需要解决用户实名和企业信用,用工环节可以线上签约合同,薪酬环节需要实时结算薪水并申报个税,培训环节能不能将培训和认证结合,保障环节是否能够让用户自由,灵活购买基础社保和商业保险。
问题五:目前在促就业方面起到一些成效,这方面未来可以深化的空间在哪里?
王丽娟:首先,需要真正理解岗位和求职者之间的效能匹配问题,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次,整个促就业不只是招聘,包括就业前的培训,和后面的应聘、上岗服务等,目前,我们做了一些,但还是有许多深化的空间,比如怎么联动生态伙伴,把效能继续提升上来,也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其实,我们通过这两年的探索,实现了“一集合、一发展、一提升”。一集合是从单个产品力解决问题,集合了蚂蚁集团产品力,除了支付宝自身有的实名认证、芝麻工作证等能力,还融入风控安全、企业信用、保险、技能认证、数字人、IoT、区块链合同等产品力。二是从解决单个生态的问题,发展为考虑整个人力资源领域的生态关系和业务模式,从而思考如何协同共生,推动生态产业链的升级,建立了支付宝就业“平台的平台”模式。三是从解决单个区域的问题,提升到全局性思考,考虑支付宝作为平台经济代表,如何能够助力整个行业发展,使得促就业不是一城一池的事情,而是覆盖全社会,且可持续发展。截止2023年8月,支付宝就业已经跟超过150个生态伙伴建立合作,聚集了超过2000万岗位,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全国,直播带岗超过1000场。
促就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浅尝辄止的事,它需要系统性、持续性、深入性的去做。我们集团一直提倡久久为功,坚持长期主义精神,我们把ESG可持续发展作为集团战略,促就业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迭代自身技术能力、产品能力、经营能力,把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运用起来,让人力资源领域在数字化时代发挥价值,让灵活就业者获得更智能更全面的服务,力所能及去解决我们能解决的问题。也促使支付宝和生态从消费互联网衍生到产业互联网,将消费、产业相互结合,实现数字化就业转型升级。“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平台,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作者:孟倩
编辑:陈燕妮
运营编辑:肖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