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策优惠落到8400万平台灵活就业者身上
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突破1亿户,带动了近3亿人的就业。
《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户主要指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从事经营的小商、小贩;然而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上的“新业态从业者”人数急剧增加。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有8400万人为平台提供服务,同比增长约7.7%。在8400万平台从业者中,有线上教师、带货主播,也有数百万的体力劳动者——网约配送员、家政保洁员等。原本的委托征收模式不能满足平台上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合规结算、缴纳税款的需要,而个体工商户作为我国重要的小微单元经济体,一方面有成熟的政府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国家也给予了持续的纳税、金融等扶持政策。
灵活就业者申办个体工商户,一方面可以让灵活就业者享受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另一方面,申办个体户让企业和劳动者都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申办个体户需要采集就业者的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真实业务、真实资金、真实纳税等信息,在帮助劳动者个人增收、提供创业机会的同时,也让互联网平台的用人更加的规范,同时也为市场监管部门对灵活就业实施大数据协同监管提供了抓手。
各省市:为灵活就业者申办个体户提供便利
自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以来,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扶持灵活就业与新就业形态。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纷纷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鼓励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安徽省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和“智能审批”;江苏省规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可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上海市开展在线新经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试点,探索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住所属地托管试点。
其中,早在2018年,江苏省就与某灵活就业平台开展了创新商事主体服务试点,帮助灵活就业人员便捷、规范的申办个体工商户。据悉该平台至今已协助100万名灵活就业者申办了个体户,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了收入增长;与此同时,也为所在地区创收超过百亿元,帮助约12万原贫困地区就业者实现了脱贫。
灵活就业者:申办个体户,主要是为了“多挣钱”、“挣现钱”
“年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还是更愿意把钱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对他们来说社保还是有些遥远。但一些基础保险,比如职业伤害险,面对突发意外情况,还是会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对于行驶在路上的他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个体户只是一种税法上的身份,不妨碍劳动权益保障的实现
个体户解决了灵活就业者的身份合规、结算合规问题,而日益凸显的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天玉认为,“在平台经济兴起前,个体工商户与劳动权益保障是不相容的,一个人不可能一边从事个体经营,一边还在用人单位工作,这也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但是,平台经济的兴起使这二者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
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使其成为税法上的主体,主要是税法上的效力,是一种税法上的身份,但这种身份并不否定其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身份或非劳动关系下的类雇员身份,也不否定应有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三分法”与税法面对骑手的共同基础是民法,骑手在民法上的自然人身份,使其能够在不同法域中形成不同的身份,但其作为自然人仍然有劳动权益保障需求。这种保障需求既可以是专送骑手在劳动关系下应获得的劳动法保障,也可以是众包骑手在“劳动三分法”下应获得的灵活就业保障。归根到底,骑手应获得怎样的劳动权益保障,是看其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何种程度的管理控制。
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步是解决好灵活就业者的保障问题
今年,政府陆续出台政策,为解决新经济平台灵活就业者的保障问题指明了方向。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根据企业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方式的不同,明确企业应当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企业应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承担相应责任。对平台企业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平台企业与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督促平台及第三方合作单位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支持其他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在政策的一步步指引和规范下,我们相信,未来合规、有保障的灵活就业申办个体户服务能够刺激市场主体,促进新经济平台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为百万就业者落实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保障,带动高质量就业,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