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竞争性培训态势——中山市委党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都提出,要在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建设的同时,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引导、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这些文件的颁布为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各级党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山市委党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2013年,我校更是集中力量开展“教学改革年”活动,在全校多科室范围内推动全环节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认真开展需求调研,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近年来,中山市委党校通过多种形式的需求调研,力求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一)了解受训单位与受训对象需求。开班前,通过组织任课老师到受训单位进行调研或者发放《课程调查统计表》的方式,深入了解单位需求和学员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二)征集专业教研组意见。将拟举办的培训班名称、培训对象、培训人数以及培训天数等下发到各专业教研组,要求专业教研组组织教师召开专业教研会,就各培训班次的课程设置进行讨论,发挥集体智慧。

(三)与在训学员保持有效沟通。鼓励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看法和意见。

(四)及时收集研究学员反馈意见。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就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反馈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

(五)召开学员座谈会。通过召开已毕业学员座谈会,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和做法。

二、总结运用课程设置规律,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牢固树立专业意识,将课程设置作为一项具有高度内在规律性的工作来对待,不断学习总结课程设置规律,将之运用到工作当中。

(二)围绕重大时事设置课程。以2013年为例。2013年,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是我们重大政治任务。为此,我们在不同层次主体班次中,安排了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专题辅导课;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我们适时开设了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课程;随着中国梦论述日益清晰化,我们也相应开设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为了帮助我市广大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还设置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解读”专题。随着我市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国史教育的重视,我们接下来也会在主体培训班次中设置相应课程。

(三)围绕中心工作设置课程。当前,全市上下正积极投身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和美家园的社会实践。转型升级包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治理转型升级、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以及政府治理转型升级等内容。要推动转型升级,领导干部知识结构首先必须转型升级。作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培训主渠道,中山市委党校积极发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知识转型升级主导作用。为此,在设置课程时,设置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治理转型升级、社会治理转型升级以及文化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系列课程。

(四)围绕学员特点设置课程。不同学历、年龄、职务的学员,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时也要予以考虑。以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为例。考虑到初任公务员培训班学员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设置了“户外拓展训练”、“思维训练:课堂辩论”等课程。考虑到他们“初任”性质,设置了“公务员法”、“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公务礼仪”、“公务员工作方法与心理调适”、“公务员执行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基础课程。考虑到很多初任公务员初到中山,对中山情况了解不多,或者即使是中山户籍,但求学刚回初入社会,为了让他们对中山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设置了“中山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与展望”。

三、完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主体班课程质量

(一)规范拟开发课程题目生成机制。拟开发课程题目的生成,由教务科统筹并负责,专业教研组协助。应教务科要求,专业教研组根据教学布局、中心工作、教学计划以及自身专业背景,提出拟开发课程建议。教务科根据教学需要,统筹各专业教研组课程建议,形成拟开发课程目录,报校领导批准。教务科也可以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教学需求,制定拟开发课程目录,报校领导批准。

(三)规范主体班新课程备课与试讲流程。主体班新课程备课与试讲包括四个环节:教师竞争性备课、专业教研组集体议课、专业教研组试讲以及全校试讲等。

同一门主体班课程原则上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竞争性备课。竞课教师准备好备课提纲后,专业教研组组长及时组织本专业教研组教师,召开专业教研组集体议课会,集体研究授课提纲、授课重点难点、授课形式以及授课技巧等问题。竞课教师备课初步完成后,向专业教研组组长申请专业教研组试讲。专业教研组组长及时组织专业教研组教师,听取竞课教师试讲,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以及授课技巧等专业角度提出修改建议。竞课教师根据上述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课程。修改完毕后,向专业教研组组长申请全校试讲。专业教研组组长认为达到全校试讲标准的,将课程报教务科。教务科根据教学需要,统筹安排全校试讲。

全校试讲时,校领导、全体教师参加试讲听课。60%以上(含60%)投票同意试讲人在主体班讲授该课程的,视为试讲通过。通过全校试讲的课程,获得主体班课程资格。教务科根据班次类别、学员特点以及其他教学需要,在主体班统筹安排课程。两位以上教师就同一门课都通过全校试讲的,优先安排投票排名在前的教师上课。

(四)规范主体班课程更新淘汰机制。教务科通过发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以及组织听课等方式,动态评估主体班课程质量,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如果某课程评价结果在初任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等常规班次中累计两次排名末位的,则就讲授该课程的教师而言,该课程自动丧失主体班课程资格。如果没有其他教师讲授该课程,而该课程需要继续在主体班课堂上讲授的,则通过集体备课与新课程试讲的形式,对该课程进行重新开发。教务科保持对主体班课程的常态更新,根据形势需要适时组织开发新课,同时停止已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课程进入主体班课堂。

四、建立课程数据库,夯实教学工作基础

(一)制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今年,我们提出“中山市委党校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草案稿,组织教师反复讨论,制定了我校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框架的制定,使我校教学布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课程设置提供了有效的坐标;提高了我校课程开发的系统性计划性;为全市干部在线学习课程库及其采购提供了框架;通过组织教师系统地开发新课,还能有效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带动我校学科建设。

(二)建设课程库。目前,中山市委党校对主体班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我校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分类,分别编制了本校教师课程库和外请教师课程库等两个课程库。其中本校教师课程库8个类别120门课程;外请教师课程库8个类别260门课程。本校教师课程库对于我们设置课程、指导外单位设置课程以及向外单位推荐师资等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外请教师课程库对于我们自身开发课程、继续外请教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我们已经将这两个课程库整理编辑,积集成册,每年进行动态更新维护。

五、适应干部培训新形势需要,重点推动现场教学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省委有关精神,适应新时期我市干部培训的需要,中山市委党校组织教师遴选出一批适宜开展现场教学的教学基地,集中力量开发出13门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传承‘珠纵’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五桂山槟榔山村古氏宗祠)、“重温世纪强音励推改革伟业”(三乡镇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鱼塘边上党旗红”(港口镇水出基地)、“党旗在花木场上飘扬”(横栏镇三沙村花木种植基地)、“品味名村历史文化感受中山百年人文”(南朗镇左步村)、“中山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南头镇南城社区)、“中山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政府在推动专业镇发展中的作用”(古镇镇生产力促进中心)、“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山”(岐江公园)、“翠亨新区发展战略”(翠亨新区)、“孙中山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实践”(孙中山故居)、“传承中山商业文明助推文化引领战略”(中山市商业文化博物馆)以及“继承革命传统加强党性修养”(中山市革命烈士陵园)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现场教学课程的规范化专业化,我们还组织专门力量,对上述现场教学课程进行规范与整理,将之编印成《中山市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课程资料》。

六、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

(一)丰富授课形式。目前,我们采用的授课形式包括辅导报告、专题讲座、模拟法庭、模拟新闻发布会、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拓展训练、调研式教学、结构化面试、学员论坛、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移动课堂、观看影视资料与交流观后感、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如探访困难家庭、岐江夜游、体验中山绿道)以及在线学习等共18种。具体到每个培训班,我们则根据学员不同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组合的授课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互补,不断提高培训吸引力和针对性。

(二)组织外出考察,开拓学员眼界。为进一步开拓学员眼界,我们积极开拓了一批学习考察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前往考察:河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双转移”产业园。这个点的目的在于考察广东“双转移战略”及其对全省均衡发展的意义;肇庆高要金利五金产业集聚基地。我们将这个考察点与“广佛肇”一体化进行了糅合,将考察点与“广佛肇”一体化专题讲座相结合。在学员参观考察点之后,还请肇庆市委党校教授给学员做“广佛肇”一体化专题讲座,就肇庆如何在广佛肇一体化中获取最大“发展红利”进行授课,以此启发学员思考中山在“珠中江”一体化中如何获取最大“发展红利”;佛山南风古灶。这个点是一个由十二家旧工厂改造而成的人居创意产业园。南风古灶是世界上持续使用至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龙窑,被称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这个点的目的在于增强学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我们还与中山大学合作,参观考察中山大学的外联教学基地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道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中新知识城、广州市科学城等。此外,我们还分别与深圳市委党校、江门市委党校合作,组织学员开展异地培训,取得了不错的培训效果。

七、多措并举,构建校内外大师资网络

(一)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年年,中山市委党校集中引进了一批高层次教师,充实了我校师资队伍。

(二)积极邀请校外优质师资讲课。我们在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发掘校外不同层面的优质师资为我所用。我们既邀请来自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以及国内著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到我校传道,又邀请政府官员、优秀企业家到我校授业。

(三)选聘第三届客座教授。目前,已聘请包括市领导、部委办局领导以及知名企业家在内的共20位客座教授。

(四)建立社会师资库。梳理全国各层次的优质教师资源,建立层次较高、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社会师资库,为未来可能的外请课程储备师资。目前,我校已将社会师资库积集成册,每年动态更新。

(五)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今年,我们按照省外、省内市外、室内校外等三个维度,梳理了我们有可能进行培训合作的教学单位,将这些单位的基本情况、特色课程、先进教学设施以及优秀现场教学点等资料,进行整理编辑,积集成册,动态更新。

八、落实教研一体化,提升教学质量

(一)促成课题成果的课程化。为深化主体班培训课程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我校教研一体化,积极促成我校课题成果的课程化。我们根据主体班教学需要,从我校教师承担的课题中挑选出若干课题,与承担课题的教师进行协商,由他们将课题成果转化为课程,并适时组织试讲与评课,将课题成果成功转化为课程。比如,我校教师承担完成的课题“新媒体时代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校级课题)、“中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型研究”(校级课题),以及“中山走珠江口西岸特色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山和东莞的比较研究”(市社科联课题),都成功转化为主体班课程。

(二)筹备推动重点课程项目的开发与管理。所谓重点课程项目,是指需要经过课程课题研究、课题成果转化为主体班课程等环节的项目。我们计划每年推出十个左右重点课程项目。

1.首先由教务科提出课程课题目录,交科研办。科研办按照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课题立项。课题完成后,由科研部门按照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结项评定。

2.课程课题结项良好或以上的,教务科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要求项目承担人将课题成果转化为主体班课程。在转化环节,项目承担人应当按照主体班备课规律开发新课,不囿于原课题成果。进入转化环节后,由教务科按照《主体班新课程备课与试讲管理办法》,统筹安排备课与试讲。

九、积极推动教务管理精细化,不断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实行培训项目负责制,建立项目台账,严格过程管理,从方案制定、教师联络、班务管理到信息发布,每个环节均责任到人,实施有序;加强细节管理,如统一学习用品标识和配备,利用网络及短信平台发布教务信息,实行座位贴名严格学风,节省办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动学员管理的人性化,在严格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重点改善学员在校用餐、异地培训、实地考察调研的条件,创新班级活动的内容形式,讲求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据、严之有情。

十、制定完善教学教务制度,固定深化教学改革成果

为了巩固我校教学改革既有成果,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改革与实践提供规范支撑,我校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列教学教务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主体班课程管理制度》、《主体班新课程备课与试讲管理办法》、《重点课程项目开发管理办法》、《专业教研组教学工作职责》、《客座教授管理办法》、《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主体班工作的意见》、《班主任工作制度》以及《学员管理制度》等。

THE END
1.资源动态丨读秀知识库资源推介广州新华学院读秀是一个基于元数据整合的多面检索技术的超大型数据库。读秀后台建构在一个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基础上,以10亿中文资料为基础,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搜索、部分文献试读、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它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中文文献服务平台,含有众多图书馆无馆藏的图书资源。 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31/4158.htm
2.文件预览MicrosoftLearn在iFrame 中嵌入文件预览 使用Graph 获取预览 URL 在 中使用 URL iframe 动态加载文档预览 在iFrame 中嵌入文件预览 无需使用特殊应用程序即可在浏览器中预览各种文件。 在支持的文件中,你可以查看 PDF、JPG、MP4 等。 若要在 中iframe预览文件,需要 https://learn.microsoft.com/zh-cn/sharepoint/dev/embedded/tutorials/using-file-preview
3.中山大学在线教学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中山大学在线教学系统采购项目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广州市环市东路472号粤海大厦7楼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 0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中大招(服)[2022]139号/CLF0122GZ10ZC35 项目名称:中山大学在线教学系统采购项目 https://m.cbi360.net/ztb/55218710.html
4.中山大学档案查询补办毕业证明书学位证明书成绩单录取花名册文书档案包括两校合并( 2001年)前原中山大学以及两校合并后中山大学的教学、党群、行政、外事、上级文件、人物、出版、财会和声像等类档案(两校合并后的部分财会、教学档案及医科出版类档案归为医科档案类,见医科档案服务指南)。各类档案包括的内容及查阅手续和查阅要求分列如下: https://www.atsws.com/da/?p=5815
5.在中山大学会出现的电脑问题解决方案17.使用VPN或其他方式fanqiang,关闭fanqiang后,浏览器无法打开网页,提示“该页无法显示”或“代理服务器不可用”,但其他上网服务如QQ则正常。 部分网络代理软件会修改浏览器的代理设置,且在关闭软件后没修改回原状态,造成关闭软件后无法正常浏览网页。其解决方法如下: https://blog.csdn.net/iteye_5971/article/details/82600724
6.中山大学保研可以去哪些学校添加中山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中山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山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山大学保研群、中山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山大学保研真题、中山大学保研夏令营2024;】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山大学保研信息。 http://www.okaoyan.com/baoyanxialingying/450084_27.html
7.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
8.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指南(教师版).PDF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指南(教师版).PDF 19页内容提供方:tina0229 大小:2.06 MB 字数:约1.02万字 发布时间:2020-09-05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83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指南(教师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5/7123103130002165.shtm
9.优选薪酬管理的论文15篇五、课程考核方式 在《薪酬管理》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化考核方式来进行: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0%、20%、50%;充分体现“强化能力训练与培养,弱化纯理论知识”的考核思想。考核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标准结合,并尽可能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见表https://www.yjbys.com/hr/xinchouguanli/4509992.html
10.信息技术的论文范例15篇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扩展与逐步落实,体育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信息,使得学生的发展不断适应当前信息化的时代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240603113152_3864105.html
11.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十篇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13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