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是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订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线下付费获得旅游资源的一种商业模式。它具有整合性、快捷性、交互性、差异性、信息透明等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
在线旅游行业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参与企业数量众多,所处行业十分广泛。
上游:旅游资源的供应商,包括交通、住宿、旅游项目、服务支持等资源,涉及航空、高铁、客运、酒店、景区、租车公司、娱乐设施、保险签证等诸多企业。
中游:旅游产品整合及分销的线上线下平台,按照模式可以分为线下分销和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模式根据客户群体不同和平台模式不同又可以分为B2B平台、OTA类B2C平台和非OTA类B2C平台。
下游:各类营销平台,包括个人原创的UGC平台、社交网络、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移动应用等。此外,对在线旅游提供支持服务的产业也可以算作产业链的一部分,例如支付、旅游金融、到达服务、出行信息提供等,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
用户规模:截至2023年6月,我国在线旅游用户规模(旅游预订)达到4.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2023年3月,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月活用户激增,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39亿,同比增长106.1%,超越2019年同期。
竞争格局: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飞猪旅行等平台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一些小平台也在不断创新和努力中逐渐崭露头角。新兴平台如抖音、百度等加入竞争,传统OTA如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则更加注重服务与创新。
用户画像:
年龄:00后和银发族成为新兴旅游主力,推动市场向两端延伸。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在线平台预订旅游产品,而银发族也逐渐接受并喜欢这种便捷的预订方式。
性别:2022年第一季度,在线旅游男性用户占据55.8%,2023年第一季度,男性用户的市场比重扩增至58.7%。男性用户在推动在线旅游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2023年,中小城市的旅游需求率先释放,在线旅游活跃用户增速较大程度领先一线、新一线城市。
旅游类型:休闲度假是我国消费者在线旅游的主要方式,此外,美食之旅、红色之旅同样占据较高的市场比例。
信息获取渠道:2023年3月,74.9%的用户通过短视频获取旅游信息,63.0%的用户通过在线旅游平台获取旅游信息。
个性化服务: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服务将逐渐成为主流。在线旅行平台将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定制旅游路线、酒店、机票等,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
跨界融合:未来在线旅行平台将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例如,在线旅行平台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旅游贷款、保险等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可以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研学旅行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
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正在从休闲娱乐向学习探索等方向跃升,旅游体验正在从被动观赏向主动交互与深度沉浸转变。数字化创新正在提速,VR大空间、生成式人工智能与VR和MR技术等新技术将促使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主动探索与学习,进而获取更为丰富且多维度的文化认知。
下沉市场:深耕下沉市场的企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增长潜力。这些企业能够通过错位竞争和精细化运营,获取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加剧:市场规模扩大和竞争加剧,OTA平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企业不能保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供应链风险:OTA平台的供应链复杂且分散,存在着供应商违约、产品质量问题等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管理供应链风险,将直接影响用户的预订体验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在线旅游行业发展潜力
市场复苏与增长: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缓解,旅游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复苏热潮。在线旅游平台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在近年来实现了显著增长。例如,202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到了11112.6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政策支持与推动:
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律作用下,中国在线旅游规范化趋势明显,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居民出行意愿回暖以及各种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融合:
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推动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例如,智能推荐系统、虚拟旅游和数字化技术等强化了旅游行业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旅游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消费观念变化:
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客户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用户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跟团游,而是更倾向于自由行、定制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
00后和银发族成为新兴旅游主力,推动市场向两端延伸。同时,年轻一代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接受度高,也推动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未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发展。到2029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9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
个性化服务成为主流: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服务将逐渐成为主流。在线旅游平台将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根据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定制旅游路线、酒店、机票等,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
跨界融合拓展业务范围:
未来在线旅行平台将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例如,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旅游贷款、保险等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出研学旅行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
智慧旅游、社交旅游、绿色旅游发展:
在线旅游将朝着智慧旅游、社交旅游、绿色旅游方向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推广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
开拓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增量: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中小城市旅游需求的释放,开拓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增量将成为在线旅游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深耕下沉市场,获取更广阔的市场渗透空间;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年轻用户。
市场竞争加剧与供应链优化: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在线旅游平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查看详情→
南方区域将启动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根据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
推动文化数字化,三项国家文化大数据团体标准发布12月6日,三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团体标准在2024文化计算大会上发布。新标准的出台不仅弥4...
自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中国持续推进5G“建、用、研”协同发展,实现了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近年...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披露数据,2024年1-10月,多晶硅产量约158万吨,硅片产量约608GW,电池片产量约510GW,光伏组件产量约453GW,产量同比...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国防安保、农林植保、航空拍摄、物流运输、...
北京地铁站内将试行免洗快剪、面包店、快餐车12月1日起,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