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特旗副旗长刘海涛代表扎赉特旗旗委政府致辞:扎赉特旗是农牧业大旗,地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这里天蓝草绿,地沃水清,被誉为:“塞外粮仓、绿色净土、粳稻之乡”。几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实现我旗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工业体系转型升级,三四产业深度融合。全旗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9家,营业网点51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亿元,贷款金额77亿元,金融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根植我旗三农,服务我旗三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金融助力,功不可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脱贫攻坚,真心实意的服务,真金白银的帮,真刀真枪的干,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旗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与全国各地优秀的金融机构,国企、民企共同发展、共建平台、共赢未来。
理念决定思路。小额信贷的客户群体是巨大的,服务弱势群体是需要创新的。出现不良贷款是因为机制没有做到位。要考虑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从需求角度发力,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政府支持下,做好支持乡村振兴产业,搞好规划,未来新型农业一定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地方政府搞基建,支持仓储、搞托管,土地流转搞起来了,主要是延长产业链,我们农业大而不强,产业做大做大企业,做强农业,为企业找订单,政府担保机制银行贷款,标准化、品牌化、互联网电商的引入,整个农村的数字化,就没有必要用担保机制了,产业数字,做普惠金融是一个很好的事业,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值得新型金融机构为其奋斗一生是很有意义的。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专题代表发言
承办单位扎赉特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卓明
近年来,扎赉特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以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低收入贫困农牧户列为贷款支持重点,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积极主动发挥金融服务职能作用。从2016年开始,通过协调联系人民银行扎赉特旗支行、旗扶贫办等部门承接“央贷扶”金融扶贫项目至今,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8.2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9,670户。其中: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6亿元,产业扶贫贷款1.9亿元。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扎赉特旗联社把金融扶贫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围绕兴安盟“五区建设”和“两米两牛”重点产业发展求创新、寻突破。
产业兴、收入增。以粮食产业为例,扎赉特旗是农牧业大旗,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交界处,这里天蓝水清,被誉为“塞外粮仓”“绿色净土”“金稻之乡”。全旗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占各类企业的比重很大。而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通过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可能因抵押物不足值,信贷资金需求就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推进服务模式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前期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适时推出以粮食为质押品的“融仓贷”业务。用最低的贷款利率(5.6—7.5‰)和最方便的贷款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企业和种植大户的信贷资金需求。产业发展好了,自然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自主创收。目前已累计投放融仓贷558万元。贷款发放到企业后,不仅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得到了有效满足,更可以带动一部分贫困户增收。以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为例,企业在职职工19人,其中有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人日工资150元,年收入能达到45000元。通过入企业工作,这些贫困户都实现了自主脱贫。
为响应自治区联社号召,扎赉特旗信用联社组建了“农信草原轻骑兵”队伍,引进一台流动金融服务车,每周固定一天深入巴彦扎拉嘎乡石头城子牲畜交易市场,为养殖户现场办理金融业务。流动金融服务车单日累计办理业务笔数80-100笔,交易金额达到600—800万元。疫情期间,将流动金融服务车驶入乡镇村屯,现场为贫困户宣讲扶贫贷款政策,发放贷款,助力贫困户春耕生产。因扶贫工作实绩突出,扎赉特旗联社被兴安盟金融办授予“2018年度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贡献奖”,被自治区联社授予“2019年支持脱贫攻坚专项奖”(第一名);收到扎赉特旗扶贫开发办公室拨付的2019年度扶贫贷款奖补资金100万元。
大连农商银行行长张信柱:深化“普惠金融”,助力扶贫攻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大连农商银行紧紧抓住国家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利契机,始终把发展普惠金融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和扎根基层的队伍优势,以“支农支小”为宗旨,厚植“三农”和“小微”传统市场,深入研究通过普惠金融助力扶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截至2019年末,全行三农和小微贷款余额近350亿元,多项普惠指标连续数年位居大连市金融系统第一,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普惠金融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和服务持续改善机制,强化本土银行尽责担当
1、加快建立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落实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和农户,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整村授信”、“百行进万企”、定点帮扶低收入村活动为契机,主动对接,送服务上门,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
3、助力提升区域金融信用环境,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坚持普惠金融与特色金融相结合、常规阵地与方式创新相结合”为宗旨,做到普惠金融服务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
4、建立银政常态化合作机制,做好合作服务对接,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和支持普惠金融合力优势。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普惠金融科技运用水平,破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我行始终坚持差异化经营,突出“农”,巩固“小”,形成“市民+农民”两位一体的普惠金融定位。针对各种类型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特点,主动加强行业和周期研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不断细分市场。
1、延伸服务半径,细分市场需求,先后量身定做打造了10余款手续简单、操作便捷、适应市场、顺合农时的普惠信贷特色产品。
2、加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办理和激励力度,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破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3、提升金融科技运用水平,采用线上的自动化、场景化的模型,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干预,加快审批流程,提供业务效率,融合大数据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4、成功开展“整村授信”网格化服务模式创新和金融支农创新购买服务试点,不断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
三、围绕普惠金融发展,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大力推进金融扶贫信贷工程
1、着力打造普惠扶贫合作新模式—“扶贫贷”风险补偿信用贷款,扎实推进适合低收入地区特点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近三年,我行累计发放“扶贫贷”贷款1420笔,金额6,575万元,帮助15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我行“扶贫贷”产品在第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获评“全国农村金融优秀精准扶贫产品”荣誉称号。
2、定点捐赠帮扶和普惠信贷产业扶贫相结合,以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帮助低收入村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的衔接,有效带动低收入村定点帮扶和脱贫增收。2019年,大连农商银行精准扶贫工作获评“大连市定点帮扶优秀单位”。今年上半年,我行又被大连银保监局评选为“三农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义乌农商银行行长吴志良: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质效履行地方金融主力军责任担当
近年来,义乌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高质量高水平建成全国一流精品社区银行的战略愿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归本源、抓主业、控风险、促转型、强服务”为基调,坚持面向“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家庭市场,进一步畅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精准扶贫、支持实体和民营经济发展”渠道,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6月末,全行已向51234名农户发放涉农贷款余额381亿元,较年初增加41亿元,增幅12%。支持乡村振兴工作获得义乌市委市政府嘉奖,被授予义乌市“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荣获“浙江省民企最满意银行”“浙江金融投资优秀企业”“义乌市委市政府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体嘉奖”等荣誉称号。
一、坚守主责主业,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二、深耕本土市场,持续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质效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为强化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加精准支持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全面复苏及快速发展,义乌农商银行通过一轮轮“抢”战,为小微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复工复产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保障。截至6月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1.5亿元,较年初新增58.3亿元,增速18.6%。
四川北川富民村镇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张树元:富民普惠惠聚真情情融城乡福泽百姓
四川北川富民村镇银行坚持“聚诚致富立信为民”的经营理念和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市场定位,始终以践行责任回馈社会,扶微助小普惠农商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优秀的小额金融银行。
一、聚焦核心业务增长,实现长效稳健发展。北川富民村镇银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核心业务发展,通过强化市场拓展力度、开发引进特色产品,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推进合规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优质服务、加强员工考核管理等措施,成功完成全年经营目标,确保了各项业务稳步增长,实现村镇银行长效稳健发展。截止到2019年末,我行资产总额26.57亿元,负债总额23.4亿元,存款余额21.34亿元,贷款余额15.71亿元,不良贷款率2.26%,实现净利润3104万元,资本充足率达22.78%,银监监管评级达到二类行,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践行扶小助微使命。我行坚守扶小助微的办行宗旨,切实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立足小微金融发展战略,持续确保两个不低于目标实现。通过打造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创新服务小微企业产品、完善小微企业服务流程,加大“小微”投放考核力度,支持贫困地区信贷投放,不断提升扶小助微服务水平,助推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截至2019年12月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405.36万元,增速0.14%,较全行平均总贷款增速高出0.22个百分点;全行有余额的小微实体经济贷款户数1016户;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2.66%,完成了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考核指标。
三、助农举措务实有效,常抓不懈服务“三农”。我行结合本行地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贫困县、地震重灾区的特殊经济环境和当地的经济特点,一是专设“小企业服务中心”“微贷中心”和“三农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金融服务、产品、担保方式、流程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我行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双基惠农”模式的推广。与11个村支部签订了框架协议,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结合北川县边远地区特色产业的生产实际,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上下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方式的难题,创新开发了“富民农贷通”、“富民农链通”、“富民乡兴贷”等金融产品,实现了服务“三农”的全覆盖,有效满足当地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需求。
四、精准扶贫勇挑重担,深入一线脱贫攻坚。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服务,细化帮扶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各项工作。多年来,我行坚持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及扶贫帮人的方式,用好扶贫小额信贷工具,增强金融扶贫造血功能,认真做好我行帮扶的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口帮扶工作,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行已对陈家坝6个帮扶村开展评级授信705户,金额2692万元。同时,我行还坚持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长期开展扶贫政策宣讲、金融知识普及以及积极捐款捐物等方式,多措并举深入扶贫,强化金融普惠力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行多次组织全体帮扶人员深入贫困村防疫一线,详细了解当地疫情防控的开展情况,并为贫困群众送去防疫物资。疫情期间,我行累计向6个村及2户贫困户代表共捐赠口罩500副,84消毒液370斤,手套350双,喷雾器7个。
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专题代表发言
路桥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丽娅:百晓数字普惠助力高质量发展
到6月底,路桥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16.08亿元,贷款余额207.07亿元,路桥每10户中有8户得到我行贷款授信,普惠签约率55.37%,个人贷款支持覆盖率46%;五级不良率为0.79%。曾因网格化管理、普惠金融等工作,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度全国最佳普惠金融机构奖”,连续4年获浙江省农信联社“普惠金融标兵单位”等荣誉。
“百晓”,在台州方言里,意指百事无所不晓之人。路桥农商银行自2013年推行普惠金融以来,每年都推出“百晓”系列主题服务,比如2013年“百晓讲堂”、2015年“百晓送贷”、2019年“百晓金融三服务”等。今年,又升级百晓服务,提出了“百晓数字普惠”。具体围绕“三个化”推进:
一、强意识、建体系,实现管理数字化。全行上下统一思想,用数字化理念审视、指导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是建成更加科学的决策管理体系。全面梳理数字化在总部建设、考核引领、业务转型等重大问题的决策管理应用,通过数据分析,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二是建立更加精准的客户管理和营销系统。上线客户分析画像系统,利用通用标签,开发自定义标签,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升级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客户精准走访,营销工单跟踪,边走访边采集数据边打标签,推动客户经理“走出去、业务办进来”。三是建设更加完备的风控体系。通过内外部数据整合,对客户风险进行更及时有效的识别、预警,实现全链条自动化、智能化。
二、强服务、优流程,实现服务便捷化。一是建设更加友好的服务体验。通过信贷流程再造,使得手续更便捷,客户获得资金更及时。二是打造更加丰富的数字化产品。今年,路桥农商银行召开了“数字易贷”产品发布会。“数字易贷”主要有“普惠易贷”和“小微易贷”两款纯信用数字产品,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台州市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等征信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在网络端提交贷款申请后可一键生成合同,“一次都不用跑”就可完成贷款全流程。与传统的小微金融产品相比,无需资产证明材料、无需担保抵押,从提出申请到放款,3-5分钟即可。三是建成更加精简高效的厅堂网点。提升普惠金融的人力支撑,上线智能柜员机,推进“一点一柜”建设,提高厅堂效率。
三、强管理、重成本,实现盈利精细化。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以FTP创利为中心,推进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利率定价电子审批系统,合理下放支行贷款利率定价权限,提升对客议价能力。
【“线上线下融合”是关键】作为天然的社区银行,农商银行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人缘、地缘优势,做小做散的根基也很牢固。再加上近年来,社保、公积金、水电费等社交数据更充分。为此,数字普惠不应局限于线上,更应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比如线上拓展年轻客群,线下巩固中老客群,特别是中老年客群,不能以机器来简单对接,还得实实在在走访,才能将全方位普惠做到极致。
茌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兆起:坚守初心务实创新加速绘出普惠金融新画卷。
一家银行没有坚持就没有灵魂,没有创新就根本不会发展、不会前进。要做好普惠金融,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坚持,二是创新。农商银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我们吸收的资金都反哺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发展远景和愿景。在国家全面加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茌平农商银行将始终坚守“百姓银行、惠农兴商”的服务初心,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通过持续深化创新“政银联通”服务模式,不断加强营销服务队伍建设,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为辖内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事实证明,只有“百姓的银行”才能真正立足当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才能让普惠金融在茌平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武陟农商银行监事长乔冬玲: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武陟农商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四个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武陟农商银行结合各项业务经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将促进业务转型发展作为党建引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开展“强学习、比实绩、争先锋”活动,将党员考核和经营业绩相挂钩。构建考核评价、进步激励、查究惩戒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根据党员学习、日常表现、揽储、信贷营销、清收盘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选出“党员先锋岗”。对于后进党员,由班子成员进行督导谈话,查找问题根源,激励工作热情,彻底让党员动起来。二是开展“党建共建、共谋发展”活动,实现特色党建活动与业务发展相融合。辖内十五个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与辖内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共谋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加深双方党支部的联系,夯实业务发展的组织基础。三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将党建优势体现在扶贫攻坚主战场。派驻中层干部到扶贫村担任第一书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评级、授信,持续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力度,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225笔1.59亿元。
三、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复工达产。武陟农商银行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小微智慧贷”、“金燕税易贷”等信贷产品在“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荣获大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良影响,又创新推出了“巾帼系列贷”“复工系列贷”“拥军系列贷”“最美天使贷”等14个信贷产品。武陟农商银行以开展支持复工达产“百日营销竞赛”活动为契机,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灵活运用各类信贷产品,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小微企业复工信用贷款61笔1.79亿元,解决了企业和个人客户复工达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狠抓网点转型,提升金融体验。突出个性化、差异化和专业化服务,积极探索特色网点创新,实现一行一品。制定了“369”网点转型规划,三年打造18家特色支行。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烈士精神,在革命烈士刘三阳故里打造了特色支行——“党建支行”;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个静谧、优雅的商务洽谈平台,搭建与客户沟通的桥梁,维系客户情感,打造了特色支行——“茶艺支行”;为推进全民阅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在本地大学附近打造了特色支行——“书香支行”。
天津弘创智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建华:以金融科技赋能村镇银行做好三农普惠服务
从首批试点至今,我国村镇银行业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使其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普惠金融发展,践行三农和普惠金融等惠农政策中的主力军作用彰显。针对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信息科技难点问题,2015年7月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村镇银行战略发展联盟作为出资人,成立天津弘创智融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着力建设适合村镇银行自身特点的信息科技系统,解决科技支撑短板问题。
截止目前,惠民系全部33家村镇银行,以及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和白山江源汇恒村镇银行,均统一使用专属的核心系统。村镇银行信息化发展逐步跟进国家金融变革的步伐,运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发展,提升服务普惠金融、小微和“三农”质效的蓝图正在逐步展开。
系统提供方——“天津弘创智融科技有限公司”顺势而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适合中小银行协同发展的新一代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群(涵盖87个子系统),已经拥有综合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等28项软件著作权,获得ISO四项管理体系认证,具备了运维托管系统全流程服务能力。不仅有效降低村镇银行运营成本,而且能够为广大村镇银行客户提供高效稳定、专业安全的金融配套服务,为村镇银行信息化助力,为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赋能。
助力产品和服务创新,让“快服务”成为村镇银行的独特优势。
在柜面业务方面,新一代系统在对客服务模式上进行全面优化,从“客户为中心”的设计角度出发,详细区分个人业务的办理范围。账户交易内容一目了然,凭证集中打印、减少客户签字,增强客户体验舒适度。
畅通各类清算渠道,让“快支付”成为小银行特色服务的新亮点。
新一代系统同时支持银联、人行二代、农信银汇路接入。对于农信银支持代理接入以及独立清算两种接入模式,可提供全天候不间断资金清算服务。同时兼备村银间的村银通汇路选择,村银兄弟行间可以通过村银通模式进行支付结算,体现了村银群体的特色,奠定了“快支付”的基础。
新一代系统进一步响应市场及监管的要求,实现了网联接入。村镇银行一旦完成与三方公司的协议签订,便可以通过网联支付模式,实现“小银行、快支付”的高效服务。
有效对接监管系统,让“快响应”满足各项监管要求。
新一代系统提供了完备的监管上报体系,包括1104监管报送、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EAST3.0、反洗钱3号令、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报送、征信报送、金融统计、支付结算报表、新版客户风险等,能够快速响应监管机构的各项监管要求。
夯实运维基础,让“快保障”成为村镇银行系统安全的定心丸。
新一代系统围绕村镇银行特点建立了坚实安全保障体系:多维度的监控系统部署,覆盖全系统的应急预案,专业化应急处理团队。
同时坚持事前通过监控系统对生产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控;事中通过启动应急预案对生产事件进行积极有效应对;事后通过对故障问题分析反思形成知识库进行沉淀。通过三道安全风险控制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村镇银行运维中可能面对的风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