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某三甲医院门前,记者站了大约10分钟,一名中年男子主动上来搭话,低声问:“要号吗?”
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他和“朋友”分工明确,一个人只负责“拉客”,挂号细节以及价格问题需要和“朋友”隔屏确认。
“您是怎么加号的?肯定行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她回:“要挂就赶紧,答应你的我肯定能办到,我有我的办法,明白吧?”
为了证明实力,她很快发来一张自称曾经帮某患者成功加号的聊天截图。她还表示,挂号前,必须先支付250元定金,加号完成后,再将余下的250元和挂号费一并结清。
记者支付完定金后,收到回复:“你就放心等我消息吧,我做这个都5年了,不会骗你的。”
24小时不到,对方发来消息:“加号已经办好,明天你带着身份证去医院直接取号就行,一共600块,钱给我吧。”在记者再三要求下,她发来一张“京医通”临时卡预约挂号成功的截图,上面的挂号信息是此前已经约满的专家号,而就诊人信息写着记者提供的姓名。
不仅这一家医院门口,最近半个多月,记者走访7家三甲医院后发现,每家医院门前都碰到了类似的号贩子。他们通过主动攀谈、递塞名片等方式招徕顾客。一些人甚至还向患者表示,自己是选择大夫的“行家里手”,可以为患者制定挂号方案。一名号贩子直言,哪家医院的医生态度好、哪间诊室的主任技术强,他都“门儿清”。
藏身网络平台
在几个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中,输入“北京挂号”“挂号预约”“代办挂号”等关键词后,就能找到号贩子的踪迹。有些号贩子甚至会直接使用“某医院挂号”“协助挂号”“挂号跑腿”“挂号收费”等宣传语。
藏身正规公司
接通后,他说,代办挂号只是自己的业务之一。记者翻阅他的朋友圈发现,代购医院自制药剂也是他的重要业务。“代购北京某医院自制药健脑合剂2号,价格优惠”“某医院自制失眠良药,一瓶500克,性价比超高”“北京三甲医院痔疮膏药,男女老少、哺乳期人群全都可用”“北京某医院自制药剂,止咳化痰,用过都说好”……他很大方地承诺:“我们也提供安排床位、代购自制药等服务,费用另算。”
其实,他就职于“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他发布的公司招聘公告上,清楚地写着公司提供北京就医“一站式服务”,包括开展专家预约、排队加急、住院加急、代送检、代购北京各大三甲医院自制特效药等多项业务,号称“一站式解决您在北京就医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通过“天眼查”查询该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病人陪护服务、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和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等主要经营生产和服务项目。而代办挂号、代购各大自制药显然是超出该公司经营范围的业务。
观点
预约平台亟须升级杜绝钻空子
回应
如果被号贩子骗钱患者如何维权
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葛磊:号贩子倒卖医院号源扰乱公共秩序属于违法行为,患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号贩子返还额外支付的费用。患者也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要求公安机关对号贩子倒卖号源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如果号贩子虚构有票的事实,欺骗患者支付挂号费,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指北京地区),号贩子可能构成诈骗罪,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号贩子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