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回国内,今年9月,两款贴牌白酒产品“源·匠藏”“源·醇酿”上架1688严选店,均为500毫升53度酱香型白酒。而后,“源选”业务逐步浮出水面。
10月深圳一六八八源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潘杰,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互联网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等。11月平台正式发布贴牌业务品牌“1688源选”,并定位为内部的战略级项目之一,将在12月逐步上线。
如果说“严选”的初衷是筛选高性价比商品,“源选”则更显露一份深入参与供应链的野心。从挑选优质商品代销,冲当渠道角色,到与上游供应链建立合作关系,指导其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
而频繁强调货“源”属性,从营销角度,1688或许在将其于供应链服务中的地位,进一步提炼为品牌价值,从而跳脱出原有视野。
作为国内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1688平稳运营了很多年,从基础的供应链撮合,到现在尝试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拓展平台服务深度是最直接的目的。但更进一步而言,在阿里整合国内与海外电商、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背景下,集团需要1688这样的业务去兑现它的“天赋”,争取更多话语权,成为集团的一把刀。
01、被动与主动
贴牌(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或OEM)模式并不新奇,它更通俗的说法是“代加工”。品牌或制造方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委托给其他生产厂进行制造,最终产品以委托方的品牌名义出售,本质是品牌与生产的分离。
关键在于1688将此列为战略级业务的必要性。
截至23年12月,1688年交易额达到8000亿,买家会员数2亿,B类买家数6500万,年动销商品数1.5亿。同期1688的用户增长率在40%左右,而严选业务的年销售额在300亿。
严选业务2022年推出,彼时已经打出“品牌平替”的招牌,而被对标的平台也已指向了山姆。其后的2023年,在经营模式上更相似的会员制白牌超市——PLUS会员店上线;2024年3月,包括严选淘宝店在内的三家店铺入淘,寻求更大的流量窗口。
在持续服务中小B客户和拓展C端市场上,1688严选无疑取得了不错的声量,不过整体消费销路相对迂回。由于目标用户需求的碎片化与非持续性,其购买行为往往不具有长期稳定性,且相当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内容去消除信息差。
再者,“平价替代”亦有水准差异。低性价比平替尽管便宜,但体验与原品差距过大;高性价比平替能在相对低的价格线上,提供与原品近似的价值体验。我们最常见的寻找平替方式是通过产品标识摸清品牌代工厂,上1688寻找同厂的其他品牌线或批发货源。
但即便是同一家工厂,产线不同,出厂要求不同,最终产品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委托方提出的标准才是价值所在。那么既然山姆等品牌能靠工厂“把关人”角色建立消费心智,手握大量供应链资源的1688想要依样画瓢,也似乎顺理成章。
具体何以为鉴,1688严选总经理潘杰列出了一串对照名单。“我们的贴牌模式,跟网易严选很不像,跟小米有品有点像,跟Shein比较像。”
被首先排除在外的网易严选,算是互联网企业中较早试水贴牌的一例,其商业模式也曾带动小米有品、淘宝心选、京东京造等一众竞争对手入场。但网易严选后期SKU扩张失控,稀释了它在家居用品中刚建立不久的心智,品牌影响力逐渐下降。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潘杰要强调1688不做“撕牌再贴牌”。
而直言要对标的Shein,最大的经营特色在于“柔性供应链”,即基于对前台消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形成品类标准,并要求后方供应链按需生产,也即外界时常提到的“小单快反”能力。由此类比,源选的贴牌模式能够增强平台对供需两端的影响力,相比单纯的选品拿货,无疑更具备话语权和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1688可以借此让供应商与平台形成更深的绑定关系。
02、不卷低价之后怎样?
低价优先战略并不适用于所有平台。这是在经历去年集体重压低价,今年又纷纷调整目标后,电商行业的新常态。一个大背景是传统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增速均有下滑,增长压力在每个人头上。
不仅是购物节等传统电商的促销手段获客更加吃力,曾被视为有“点石成金”之能的直播带货也在逼近天花板。固有的方法论失灵,又告别了“病急乱投医”式的无脑卷低价,电商平台会拿出什么样的新方案,会是行业进入新常态之后的看点。
再者,1688的底色是一个庞大的综合B2B平台,覆盖多样化的供应商,要去根据这样一个跨区域、跨品类的供应链制定品类方案,必然需要分区而治,有序扩张。不过源选目前还处于试水阶段,SKU主打家庭清洁、宠物场景等高复购、高囤货品类。官方也表示不做极致低价甚至亏着卖的破价模式,不追求短期利润。
一个背景是,淘天集团早期对1688的定位相对单一,其资源并非阿里系独占,甚至可以说被其他电商平台广泛利用,借助它打造了竞争优势。
比如许多中小商家会通过1688批发商品,到拼多多上去打低价爆品。而在海外,Temu一度将1688价格作为面向商家的核价标准,以此督促供应方不断调整定价。作为开放性平台,广泛吸引各类商家采购显然能提升1688的交易规模,使其更加“包罗万象”。
但它既然具备整合供应链的潜力,自然也有成为阿里电商生态核心支柱的可能,尤其在国内外电商合并以后,将供应链优势最大化的优先级也随之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1688近期的业务动向而言,更重视供应链效能并非是要求B2B平台“排他”,而是给到了更多自主空间。
这点在去年1688升为一级业务时就有提及,彼时官方的态度是,将让1688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运营,使其具备更灵活自主开展业务的权利,放开手脚参与竞争。而当下的源选业务也有规划,未来销售渠道不局限于1688和阿里,可能会进入抖音和小红书。
这或许有阿里系流量增长饱和,且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的原因,不过1688既然选择迈向更高阶的定位,借内容平台贴近终端消费者,也是它修炼的必经之路。
03、写在最后
在规划源选业务时,1688强调了不做“撕牌再贴牌”,但对平台战略定位而言,接下来的挑战,可能恰好是撕掉标签与贴上标签。
在大众认知中,对1688的印象是低价批发平台,也不具备广泛的C端知名度。一定程度上,1688这个品牌本身与“品控”“服务”“高标准”等关键词没有强联想。但它现在要做的是摆脱刻板印象,贴上这些价值标签,让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都对品牌产生信任感。
如前文所言,阿里合并国内外电商多是出于统一管理、提升效率的考虑,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精确供给”成为了取代“绝对低价”的电商方法论,正在提升其供应链掌控力的1688,以后或许会和阿里其他电商业务有更多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