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次迭代,21个城市,近万名预约用户,几十万活跃用户,1亿元A轮融资,海尔创客平台孵化出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有住网不仅成为了业内翘楚,也成为逐渐兴起的互联网家装行业争相模仿的对象。在CEO杨铁男看来,有住才刚刚上路。
一周年:海尔的创客信得过
一年前的7月19日,是有住网上线的日子,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家装行业,杨铁男和他的团队成了行动领先的试水者,但前路对他来说,依然未知。
8月20日,有住网推出了第一款互联网家装产品——百变加的初始版本v1.0,采取的是预约付款的模式,定价每平方米599元。面对这种的全新的互联网预定的标准化硬装方案,好奇围观的用户不少,但“第一个吃螃蟹”的预约用户付款的这一刻,杨铁男忐忑不安地等了40多天。这一个多月里,杨铁男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被人肉搜索”的过程,自己在海尔就职的工牌等个人信息都被强大的网络用户深扒了出来。“他有海尔的背景,是海尔平台的创客,应该信得过”,是促使首批客户付款的动力。
今年的7月19日,百变加的四次迭代产品v1.3开放预约,限额从原来的2000人提高到3000人,一个多小时售罄。应用户的强烈要求,团队又在隔日开放了500个预约名额,几分钟之内又被一枪而空……
极速发展中的团队受限于产能又要保证装修质量,杨铁男坦言“不控制量不行”。但目前,已经布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21个城市的有住网,已经可以对预约用户的分布进行准确预判和资源调动,能达到目前这种状态,杨铁男和他的团队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也获得了海尔平台的资源支持。
想创业:源于亲历痛点
杨铁男自认是不怎么挑剔的人,“特别是在行业里做久了,知道装修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可能会出很多的问题”,他在装修自家新房的时候,选择了全部外包给一家合肥路上的装修公司,除了刚开始的设计以外,施工过程及材料选购过程中,他基本没有插手。
然而,装修结束,杨铁男家的马桶和另外一块主材被替换,装修公司的很多收尾工作做得也不尽如人意,自己和装修公司闹得不太愉快。交流中,杨铁男发现,“不愉快的装修体验”,同样也是困扰另外两个最初一起创业的小伙伴的问题。三人一拍即合。
彼时,海尔集团“人人创客”平台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何不自己做个创客,把互联网的思维延伸到家装这个传统行业里来?”杨铁男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海尔家居的大力支持。把有住团队的想法变成实践的过程中,海尔家居提供给了有住最初的资源和多年来丰富的业内实战经验的作为发展参考。
初运营:有“内忧”有“外患”
创业之初,内部团队的组建对于杨铁男来说是很大问题。团队创始人都是家居行业出身,没有技术人员,想要做互联网,搭班子是第一要务。为了找到合适的技术人员,杨铁男和团队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满世界找,通过朋友找,通过朋友圈发”,找到了人,怎么吸引人加入这样一个只有思路的初创团队,又成为二次难题。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在青岛看来,还比较令人满意的团队,“从0到1,再从1到10,现在技术团队大概十多个人左右。他们从做网站开始,到做后台的系统,到现在做APP,内部管理的ERP,逐渐完善起来。”
解决了团队的问题,再解决供应链的问题。有住网的第一批供应商主要来自于海尔家居,不仅解决了他们当时的燃眉之急,而且至今也在保持合作,“我们也很珍惜这第一批供应商。”
多试错:不断调整方向
“不怕错、多试错”是有住网创业初期保持的态度。“我们刚开始做时有点跨行业的,没有一个成功的模板让你学习和模仿,有些问题没有办法总结出一个思路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杨铁男举了一个例子,价值千元左右的百变加定价599元,对于有住来说,几乎没有利润。于是团队决定用团购的办法做推广,即一个小区十户订单起做。这样的模式招来了一片骂声。“最终通过事实来证明,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决定,因为没有经过市场调研,把难题抛给了用户,完全跟我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
现在,通过优化流程设计、提高技术工艺,百变加在不断迭代升级的基础上,保持了599的定价。与此同时,有住还利用海尔平台的资源,为客户设计了更全方位的服务。
有住网的目标客户是一二线城市的75后至90后,大多是刚需用户,一次性付清全款有一定难度,在海融易、海尔消费融资公司和有住网合作后,为他们设计了分期付款的金融服务,无需抵押,只需要简单的征信调查,以低于市场的利率缓解客户的资金压力。
类似的服务和创新产品,有住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目前,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小米投资了爱空间,国美、苏宁等渠道商,大自然等主材商,新浪、搜狐、搜房等媒体,都开始投入互联网家装大军。对此,杨铁男表示。“他们至少带动起了氛围,我们自己要努力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