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发挥双流国际空港、综保区铁路双枢纽优势,构建“空铁互济、综合立体”对外开放体系
9月底即将开行至东盟的南向班列和至欧洲的直达班列
■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
近期将初步搭建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合作平台
远期目标将打造成为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四川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重要支点
记者了解到,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旨在发挥双流国际空港、综保区铁路双枢纽优势,构建“空铁互济、综合立体”的对外开放体系,9月底即将开行至东盟的南向班列和至欧洲的直达班列。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将搭建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合作平台。两大开放新平台的集中发布和推介,将进一步助力成都打造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打造全球供应链重要节点
开辟“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
易劲松介绍,双流区围绕“空中+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大通道体系,依托国际航空枢纽的先发优势、联动空港国际供应链铁路专用线打造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将开辟国内首条“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
近期,双流区将陆续开通经昆明至磨憨口岸直达万象,再辐射东南亚的空铁公多式联运通道(双流国际空港—铁路—昆明王家营西—公路、铁路—磨憨—万象—曼谷,运输里程:2900公里,时效:7天);经钦州港开行空铁水西部陆海新通道(双流国际空港—铁路—钦州港—海运—目的港,运输里程:1669公里,时效:3天);经凭祥口岸开行跨洲际西部陆海新通道(河内—铁路—凭祥—双流国际空港—铁路—阿拉山口—鹿特丹,运输里程:12846公里,时效:22天)。
“‘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企业提供了丰富可选的物流通道,高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品可以通过航空通道走向全球,而时效性要求没那么高的产品也可以通过铁路、海运便捷地走出国门。”物流巨头递四方十分看好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项目的前景。
记者从推介会上获悉,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项目建成后,集装箱作业能力将达10万标箱/年,整车作业能力将达50万吨/年,年到发能力合计可达近300万吨。接下来,双流区将逐步完善向南辐射泛亚地区、向西深入欧洲腹地、向北直达俄罗斯、向东连接日韩的快捷化空铁公水联运方式国际班列,与国际直达航线衔接,实现联运通道优化升级、集散能力快速提升,境外网点布局不断拓展,成为全球供应链服务重要节点和国际物流集散枢纽。
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前沿
东盟中心三大载体上会推介
2020年6月,双流区与上海东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涨沃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借鉴其上海东航滨江中心、上海虹桥友乐综合中心的成功案例,利用东航资管公司擅长保税港区、空港区域等航空上下游资产管理经验及沿海优质企业资源,共同打造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
“目前我们的招商团队已进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上海东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该中心携三大载体“东盟之窗”主题商业集群、“东盟之翼”酒店会务区、“东盟之心”品质办公场所上会推介,诚邀客商合作,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前沿。
“很看好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前瞻性的规划,我们公司也希望能乘着东风,与项目长期合作。”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近期将初步搭建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合作平台。远期目标将打造成为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四川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重要支点,更好地发挥成都在全省的“主干”辐射带动作用。
合作开新局
首批次两项目签约
根据国家发改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方案,四川、广西均被委以重任,这为拥有航空优势的成都双流和拥有海运优势的广西南宁,创造了新的合作契机。
此次成都双流以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名义,面向东盟客商广撒“英雄帖”,吸引了不少企业参加。活动中,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泛太运贸(越南)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来到现场寻求商机。
推介会上,中国邮政成都市国际业务分公司与中国邮政广西国际业务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都空港发展集团与中铁集装箱南宁分公司还签订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创新空铁联运、国际联运、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物流方式,打造多式联运现代物流综合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