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业装上摄像头和传感器,借助这些“眼睛”和“大脑”,原本需要员工专门盯着电脑看图的工作,也有了自动化流程。对比传统的人力判片方式,AI识别速度提升5-10倍,缩减人力50%。这是华星光电在使用腾讯云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联合开发的视觉检测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明显变化。
广东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网络大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在推动智能制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最新版的“新基建”项目名单,工业互联网被寄予厚望。疫情之下,身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创新获得新活力、赢得新发展呢?
疫情加速企业“上平台”
速度的背后,树根互联紧急调动应急装备智能管理平台,依托树根互联的iFSM智能现场服务管理解决方案,项目建设者可以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变化及设备状态,24小时全天候在线保障400余台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高效能工作和资源调度。
针对企业复工的核心诉求以及关键场景,腾讯推出面向工业企业的一整套复工解决方案。通过部署智能防疫系统,支持企业防疫复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搭建疫情期间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系列小程序助力政府联防联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为防疫复工提供了一揽子救援和保障计划。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或许不再是土地、厂房,数据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企业资产,以生产经营数据向金融机构借贷成为新的融资模式。
工业“拼多多模式”重塑商业版图
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石和关键路径,正推动着多个领域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
树根互联与宁夏共享集团共同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打造了新的产能共享模式。宁夏共享提供3D打印模具服务,客户可以通过平台在线下单,平台接受订单后联动打印机自动打印、送单。
再如缝纫机行业龙头杰克股份,将缝纫机设备联网按需租赁,按件计费,降低了下游加工厂的资金压力,同时,基于对下游加工厂设备使用情况的掌控,为其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等金融服务。
格创东智CEO何军也举了一个例子,在湖北给一家汽车零配件厂商提供产线,配件厂只需要以租赁方式使用,当越来越多用户使用后,该平台的使用成本就大幅下降。
从生产环节向设计端和营销端延伸,推动企业在更大范围掌握信息。以腾讯为例,在其玲珑轮胎项目中,传统轮胎行业链条复杂,上下游信息没有实现互通,缺乏产业链各环节的大数据积累,严重影响应急过程中的供需与精准匹配,针对这些痛点,腾讯帮助企业从生产、管理及营销全过程优化出发,把数字化推进到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实现硬件、软件与服务三位一体。
工业互联网可以从多个层面去帮助企业获得订单。中国信通院广州分院副院长王洪岭介绍,一种是通过搭建区域和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实现订单需求和产能的动态衔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大企业吃不了,小企业吃不饱的问题。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搭建面向电子、服装等多个行业的供需对接平台,把零散的需求和能力拼接在一起,形成网上拼多多模式,为企业找到了很多订单。”王洪岭说。
政企合力推动广东智造持续领先
广东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广东省市区各项政策的支持。2018年初,广东就提出要“率先部署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上云商平台”,并首批在广州、深圳、佛山及东莞4市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2018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底,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2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此后,又发布政策,明确推动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三年规划、阶段评价、绩效淘汰、滚动支持”的基本工作原则。
在广东,工业互联网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10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富士康、树根互联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仅在广州,就有20多家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
应用成果也逐步显现。数据显示,广东已发展超300家“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累计支持和带动超过6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2020年将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到2020年底推动累计1.5万家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集群转型,工业园区是抓手。今年5月初,广东省发布《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正式公布首批八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名单,包括京信通信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昊志机电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等,共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以及湛江六个城市。同时,第二批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建设也正在启动。
按照规划,到2022年,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和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G网络全覆盖,推动一批产业集群实施规模化企业内网改造。“5G+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制造行业,形成10大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