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数字政协”建设频频结出新果:
率全省之先推出《数字政协提案工作规范》温州地方标准,并向全省政协系统作经验介绍;
“提案e办”迭代升级,近期将正式上线,助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温州“数字政协”建设迈上新台阶……
“政协全面融入数字化改革发展大浪潮和党政整体智治大格局,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自今年3月18日省政协启动部署“浙江数字政协”建设以来,市政协以“一端、一仓、三大业务应用、四大保障体系”为重点,坚持面向政协委员、面向社会公众、面向政协机关工作人员,聚焦构建完善政协协商民主体系、拓展政协协商民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全力打造“学思系列”“提案双向评议e网通”“界别工作”“知情明政”“委员工作室”等场景应用,形成了“一起上跑道、共同跑起来”的生动局面。
读书平台线上“圈粉”
市县两级政协联动、线上线下高效协同、读书履职互相促进,已逐渐成为全市政协系统的一种“新”常态。今年,市政协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依托“浙政钉”平台,率先自建上线“学思系列”场景应用。该场景应用设有读书交流群、荐读书目、读书动态、电子书库、精品音频等版块。以“读书交流群”为例,开设市政协机关、各县(市、区)政协、市政协界别组等40个读书群,可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开展常态化读书活动,目前已有3100多人参与线上读书,交流发言达10万多条。“电子书库”则是与市图书馆携手共建的版块,收纳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电子书籍,为大家提供满满“干货”。
今年5月,“同心向党学史力行”党史读书活动走入全市政协系统,在“学思系列”场景应用的赋能助力下,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浙南革命斗争史》……读书群成员从一本本重点阅读书籍中汲取红色精神营养,通过自主阅读、相互荐读、骨干领读、专家讲读、交流共读等方式,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据统计,2000多人参与学习,发表读书心得4万余条。
最近,“60后”市政协常委徐亮养成了一个“00后”的习惯,一有空暇就进入“温州政协·掌上履职”打开“学思系列”场景应用看看书、听听音频。“数字化读书平台已成为我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多读书、读好书,让我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提升能力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履职尽责打下坚实基础。”
主题议政“云”端热聊
每到年底,开展民生实事实施情况专项督查是政协一项雷打不动的履职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常规的实地走访、专题协商外,今年市政协还将主题议政活动搬上了“云”,122人围绕实施“健康防疫”工程、深化“明眸皓齿”工程等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提出“金点子”192条。
数字政协提案“地方标准”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工作,也是政协履行职能最规范的一种方式。今年11月11日,《数字政协提案工作规范》温州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成为省内首个数字政协建设背景下提案工作市级地方标准。
据悉,该标准由市政协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共同制定,经审查立项、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流程,历时7个月于11月11日公开发布,于12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内容涵盖提案工作的全流程,梳理和固化提案提出、审查、交办、办理、督办、评议、公开、归档等8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形成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地方标准。
基于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市政协对原有提案系统进行迭代升级,2.0版“提案e办”将于近期上线。与之前的系统相比,“提案e办”增加在线交流、双向评议、办理协商等新功能,进一步构建全链条、全闭环、全流程的提案工作机制,推动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着力实现提案工作从“立了多少”“办了多少”向“办出什么效果”转变。
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为发挥界别优势、提升履职水平,市政协以界别“168”工作模式为载体依托,将29个界别活动组按6个载体数据分类、696个数据项进行归集,集中展现“界别学习日”“界别工作站”“界别协商会”“界别活动月”“界别e联网”“界别述职会”活动开展情况,对界别工作计划制定、活动开展、成果报送、成果审批、成果展现进行规范管理。此外,打造“知情明政”多跨场景应用,除主动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基础资料外,还给政协委员打通了跨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为高质量履职打下基础。
根据部署,下步,市政协将把“数字政协”建设作为推动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作为拥抱时代大变革,主动当好数字化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记者缪眎眎叶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