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福州350002)
摘要介绍了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现状,采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在移动阅读服务中所面临的机遇、风险以及优势和劣势,并进一步探究加强移动阅读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移动阅读服务SWOT分析
1引言
2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现状
为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大力推广图书馆移动服务,把电子书、馆藏图书、借阅信息等推送到读者手机中。
3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方法,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院的HeinzWeibrich教授最早提出,最早用于管理学中的企业战略分析。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为内部因素;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为外部因素。通过系统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组织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这4大基本因素,做出正确规划和对策。[4]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应用移动阅读服务的SOWT要素分析见表1。
表1.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SWOT分析
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积极因素
优势(Strengths)
机遇(Opportunities)
馆藏资源丰富
硬件的不断更新
良好的平台
注重技术开发
师生需求量大
数字服务经验的积累
手机图书馆建设经验
服务公益性特点
消极因素
劣势(Weaknesses)
风险(Threats)
有限资源处置权问题
阅读器价格高
资源兼容问题
资源瓶颈问题
服务与技术经验的缺乏问题
图书馆内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图书馆用户减少问题
3.1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内部发展移动阅读服务优势及劣势分析
3.1.1优势因素分析
①馆藏资源优势。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12月31日,馆藏图书(纸质)总量达267.39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36.39万册,中文报刊(装订本)17.99万册,外文图书8.56万册,外文报刊(装订本)4.48万册。至目前为止,校图书馆拥有Science和Nature电子期刊、CNKI、万方、维普、台湾资讯数据库、SCI、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87个(其中外文数据库32个,港澳台数据库6种),电子图书121.9万册。学校图书馆网站“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Fulink)可共享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8所高校的电子资源和全国700多家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同时还可通过访问“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在线检索Dialog中的600多个数据库。用户下载安装苹果客户端和安卓客户端软件,即可实现馆藏书目查询以及福州地区8所高校的电子图书、报刊的在线阅读或下载。在学术资源查询方面,开通了在线视频和在线公开课等多方面的移动资源。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初步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单馆保障、多馆互借与传递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成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融合的复合图书馆。[3]
③注重技术开发。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开通了newliblan(逸夫图书馆)、INTERNET-FAFU、TEACHER-FAFU和CAMPUS-FAFU等几个常用无线连接,为用户和读者免费提供移动阅读服务体验。[3]此外,手机图书馆体系的建立,为移动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受到读者及广大师生的欢迎。
3.1.2劣势因素分析
3.2.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发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外部环境的机遇及制约因素分析
3.2.1移动阅读服务的外部环境机遇因素分析
移动阅读服务的外部环境的机遇主要有:①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资源阅读终端产品的功能性、便携性、续航性、仿真性能力不断更新换代,为图书馆实现移动阅读服务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条件,也为移动阅读的实现提供了众多机遇。②移动Web标准的建立、日益规范与成熟,以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的不断变化。[6]③师生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大学生群体手机拥有率极高。
3.2.2移动阅读的发展也受到外部环境一定程度的制约
4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的策略
4.1SO策略:利用机遇,发挥优势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校图书馆为全省农林科研、教学服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图书馆作为全校师生科研与教学服务的中介,在用户阅读行为中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图书馆应继续保持自身馆藏资源优势,发挥农林专业学术文献的特色,并借助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优势,借助移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电子资源阅读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良好机遇,通过移动阅读示范体验活动,更好地发挥服务全校师生的优势。
4.2ST策略:化解威胁,发挥优势
4.3WO策略:抓住机遇,克服劣势
抓住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资源阅读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机遇,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整理教学、培训与讲座中的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开拓Lib2.0资源,同时对机构库中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两方面的优势,克服资源处置权有限、资源兼容问题、服务与技术经验的缺乏、图书馆内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劣势。
4.4WT策略:克服劣势,化解威胁
5结语
农林院校图书馆是培养农林科技人才和开展农林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在移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大力发展提供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将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宓永迪.移动阅读——图书馆的新挑战[J].科技情报发展与经济,2010(6):5-11.
5李苗.从欧美商用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看移动阅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7):14-17.
6陈建新.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及移动阅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