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不再有行业爆发时的喧嚣,不再有资本发现新大陆式的狂欢,但更多的是创业者激情澎湃的涌入,对传统产业理性的认知,以及对电商业务深入的践行,行业正在走向它真正正确的轨道。
这一年我国B2B营收规模可达到1772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30%,总体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部分垂直行业的营业收入成为拉动整个B2B行业的主要动力。
这一年我国B2B融资事件发生可达到150起,吸金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个别细分行业开始出现大额融资事件,资本聚拢和产业并购成为B2B业内的新资本标识。
这一年我国B2B行业的业务发展不再过多的讨论交易与流量,更多的是去思考怎样去通过第三方增值服务粘结用户的问题。
这一年我国政策更加落地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转化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成为了推动B2B电商模式稳健发挥的支柱。
研究方法
②行业公开数据
④行业资深专家观点
另外在数据的采集中,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托比自建研究模型等科学的统计学方法。
编写团队
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B2B行业分会
撰写:托比研究团队
主编:申飞
执笔:张旭宁
资料及整理等:张继震、王怡颖、王瑜琨、张田甜、尹亚娜、任晓移、金楠、单蓓蓓、张小芳、芦文正、曹祖南、金昭延、徐曼、刘宁波
报告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行业各路专家学者的帮助,审看了部分内容。由于水平有限,数据获取艰难,本报告一定有不少纰漏之处。抛砖引玉,请行业内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电商政策环境利好,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转型升级成趋势
第二节B2B电商模式已成为拉动企业企业企稳回升的方案之一
第三节消费升级倒逼产业升级,产业互联网成为下个风口
第二章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慨况
第一节B2B电商发展状况
第二节B2B电商市场状况
第三节B2B电商资本状况
第三章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关键要素
第二节B2B电商平台开通网上交易支付通道的意愿将突破50%,增长势头强势
第三节供应链金融服务已成为B2B电商平台的共识,货物质押模式成主流
第四节SaaS正在成为B2B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一定的工具、业务支撑,两者之间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第四章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第五章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一:本年度B2B行业大事记
第一章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环境
本章提要:
·2016年,国家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电商政策和互联网金融政策的频出为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供给侧改革,实指发生在投入侧而非产出侧的改革,最终要落到结构改革上,其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才能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势必会影响到B2B企业在线交易的支付功能,会把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打造成一个“代收代付”的网关形式,可以看出,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安全性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
·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是着力于提升消费品的质量与标准,而且还倒逼了装备制造业升级,关联上游供应链变革已成为必然——传统的从上到下单向传播转换到了双向、互动的传播——C2B或者C2F模式成为了上游生产商重点考虑的运营方式。B2B作为一种端到端的商品流通模式,不仅仅为消费升级提供一定的交易数据支撑,同时也是达到C2F最重要的中间一环。
·“互联网+”理念以及“互联网+”风口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市场走向百业触网的时代。
·消费互联网奠定了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这个基础经由产业链的下游消费环节向上传导,到达上游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即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我国传统产业、传统企业转型的最重要的法宝。
·从使用规模和普及率上来讲,中国互联网的市场机制已经成熟,由消费互联网奠定的“个性化、定制化、公平化”互联网服务基础也正在影响着上游制造企业的商业变革,这一切催生着产业互联网风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并改变了传统线下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则开辟了企业电子商务化的新领域。
·物联网的实现,在电子商务上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售后物流服务、产品质量监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大数据作为一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与商业行为结合之后,更是加速企业创新的利器,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带来了观念性的转变,促使企业运营服务模式的革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精准化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已经不单单停留到信息展示和双方交易的阶段,而是需要更进一步的为贸易双方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依托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化导向,必定会引起电商平台服务模式商业变革,助力更多的新型服务模式涌现,从而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模式更加成熟。
·自今年年初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状况出现的增速企稳回升情况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一方面与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地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工业制造业、流通业需跨界互联网的措施有关,或者说与B2B2.0电商模式的兴起有关。
第一节、电商政策环境利好,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转型升级成趋势
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17.2万亿元,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4万亿,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接近5万亿。托比研究预计,今年(2016)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增速为22.1%,其中B2B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突破15万亿,占整个电商交易规模71.4%,仍处于主体地位。
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家顶层电商政策设计层出不断:比如《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等等。
2016年,国家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电商政策和互联网金融政策的出台也是接连不断,为我国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有望快速落地,我国实体行业转型升级获指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带动我国产业经济新发展
2015年11月10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前,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出口,俗称“需求侧”,与此对应的便是“供给侧”。供给侧改革,实指发生在投入侧而非产出侧的改革,最终要落到结构改革上,其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才能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的新发展。比如,我国钢铁电商行业在今年(2016)开始取得盈利的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落地。
(三)互联网金融产业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中小企业资本运作得到安全保障
托比研究认为,此《方案》的出台势必会影响到B2B企业在线交易的支付功能。这种做法有可能彻底取消或者是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功能,实际上就是把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打造成一个“代收代付”的网关形式,表明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安全性监管将越来越严格。
另外,自2015年就已经密集的出台的关于“电子商务交易中金融政策”文件也为实体经济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四)“消费升级”提上政策高度,上游供应链变革成必然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意见》分别从“商业结构”、“发展方式”、“跨界融合”、“发展环境”、“政策支持”等各个方面对实体零售业的创新转型给予了全方位的意见与指导。比如在“跨界融合”上,指出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快速消费品行业作为实体零售行业的典型代表,在国家顶层文件出台后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托比研究认为,在国家顶层文件的指导下,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是着力于提升消费品的质量与标准,简单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要倒逼上游装备制造业升级,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B2B作为一种端到端的商品流通模式,为消费升级所需的定制化提供了交易数据支撑。总之,当消费升级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直接力量时,消费升级贯彻落实的关键在于上游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和企业创新生产产品的出现。其实,目前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商惠民对全国社区超市的需求整合与上游供货厂商的对接就可以看作是消费升级的典型代表,他不仅解决了下游终端的个性化需求也为上游的生产制造商提供了精准的营销渠道,最终解决了快速消费品产业供应链的变革。
重庆市合川区政府正是洞察其变化,创新性的提出CIP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正中要害。
CIP模式主要解决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商业发展和企业运营过程中有可能面对的“运行成本高、技术创新难、智能制造难、产品销售难、个性定制难、生产计划难、资源整合难、融资难以及产品质量防假冒难”等“一高八难”问题。
比如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CIP模式中推出了一款叫做“N集先生”的商业模式。上线CIP模式的企业可以通过“N集先生”商业模式去多个维度降低企业成本。以神摩网CIP平台为例,“N集先生”模式使得平台上摩托产业链上的消费用户购买价格便宜15%左右,分销用户增加纯利17.6倍以上,总装厂商增加纯利10.6%,整个供应链上的分销用户增加纯利8.6%。神摩网CIP平台成为摩托企业产业链的救世主。
比如在协调企业生产、整合上下游资源、个性定制化方面,CIP模式在“同业同台,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设计、研发、采购、资金、物流、数据等资源的水平整合,同时实现了配套、总装、销售、用户的垂直整合而且还具有个性化产品订制功能业务,资源与业务的整合使CIP模式企业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运作,另外利用CIP平台的市场判断和技术创新功能,企业可以及时生产满足消费用户质量需求的产品并通过诚信监管系统和C2F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假冒伪劣产品。
从中可以发现CIP模式真正的重构了传统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条,也真正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商品源头的目的。而且通过CIP模式中下企业的交易数据能够作为一种融资信用去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的局面。
托比研究认为,从本质上来讲CIP模式也是中国B2B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模式或理念,可以看做是当下B2B发展中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典型代表。此种模式下,CIP本着“全链打通、产业集聚、公共服务、智能互联”核心要素,使交易关联的企业达到了纵向全链打通,横向产业集聚的效果,从而起到了促使产业资源整合最大化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第二节B2B电商模式已成为拉动企业业绩企稳回升的方案之一
图1.1:2013—2016.10月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月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情况
托比研究认为,自今年年初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状况出现增速企稳回升情况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一方面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落地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具体情况在政策一节中已经阐述),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大力倡导的工业制造业、流通业需跨界互联网的措施有关,或者说与B2B2.0电商模式的兴起有关。因为,B2B2.0电商模式的兴起要义就在于改造传统供应链结构和商业流程再造,具体来讲是改造了我国传统工业企业在生产、制造、流通等各个供应链环节,使产业上下游企业在协同效率和分销环节上均有所突破,最终为企业成本节省和利润增加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消费互联网环境已成熟,互联网服务理念渗透生活
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人次,普及率达51.7%,并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化,中国各地光纤网络覆盖家庭数已超过50%,网民规模还会进一步的持续增长。在网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基础上,据CNNIC显示,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认知与娱乐(新闻、视频、音乐)、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型的网络使用率均超过了整个网民使用率的50%。
图1.2:2011.6—2016.6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中国的消费互联网环境已经成熟,由消费互联网环境所培养的中国民众已经完全习惯于借助互联网来进行日常生活消费。托比研究认为,消费互联网奠定了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这个基础经由产业链下游消费环节向上传导,到达上游生产环节,生产环节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即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我国传统产业、传统企业转型的最重要法宝。
图1.3:2011—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情况
据《2011—2015年中国中小型企业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情况》显示,2015年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上已经接近90%,预计截止到今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将会达到96%左右,说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上已经全面普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国家政策支持和消费互联网经济的成熟密不可分。
但是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企业预期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显示,企业对于“互联网+”将在传统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来讲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在市场经济环境、行业前景、采购、销售、人才等方面的认可度上(强+中超过了80%),然而在企业的上游制造端、产品研发端、经营制度方面相对较弱,然而这些部分正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在面对GDP增速持续放缓,出口持续收窄的状态下需要寻求创新制造的重要发力点。
图1.4:2011—2015年中国中小型企业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情况
当然造成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也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有关,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资金、业务能力有限,多数企业将精力主要放在主营业务方面,缺少针对性的电商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风险把控能力等战略架构指导模式。
第四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共同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图1.5:中国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与采用(2015)
(一)云计算促使更多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关键定义在于“云”,“云”指的是一组数量众多并互联一起的计算机。目前行业内一致认为,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云的互连使更多终端设备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无需考虑终端的运算能力、存储能力、负载能力等问题,这些工作都将交给网络中超大规模的“云”来完成,从而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能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降本提效”的云计算模式将促使更多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进而推动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大规模发展。另外,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对交易信息的存储、检索、安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所提供的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也必然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目前,“云计算”的三种主流商业模式为: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软件即服务(SaaS)。
图1.6:NIST云计算参考模型
IaaS为用户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用户可以按需要量申请和释放硬件资源,并且按照使用量付费,主要面向企业用户。PaaS为用户提供运行应用程序的环境,用户必须使用特定的编程环境并遵照特定的编程模型,自行开发需要的应用程序,适用于用户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主要面向程序开发人员。SaaS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应用软件功能,用户无需开发应用程序,由SaaS为用户提供专门的应用服务。
就目前来讲,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供应链云”的全程电子商务模式构建和基于“移动云”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构建。在“供应链云”的全程电子商务模式下,利用“云计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和运算处理,极大降低对客户终端设备的要求,轻松实现所有用户的数据共享和资源合理分配,并能在客户有需要时,及时提供几乎无限多空间和服务,而这些优势,都将为全程电子商务实现资源整合、提供优质服务打下决定性的基石。在“移动云”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自身也无需搭建复杂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而只需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申请租赁,就可以获取相应的“云服务”,从而快速实现其功能。“移动云”快捷高效的存储、计算、处理、共享能力,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辟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新领域
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2015年底,在开展互联网营销企业中,其中有35.5%的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并进一步认为,“随着用户行为全面向移动端转移,移动营销将成为企业推广的重要渠道”。
(三)物联网助力产品与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简称IOT)主要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再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管理的透明化和智能化。它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物联网的实现,在电子商务上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售后物流服务、产品质量监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首先可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物联网通过对包裹进行统一的EPC编码,并在包裹中嵌入EPC标签,在物流途中通过RFID技术读取EPC编码信息,并传输到处理中心供企业和消费者查询,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此种方式,企业或者消费者就能实现对包裹的实时跟踪,以便及时发现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切实增强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满意程度;其次可以完善产品质量的监控:在产品中嵌入EPC标签,可以对产品进行原产地溯源,记录产品生产、流通的整个环节;最终还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通过物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对每一件产品的实时监控,对物流体系进行管理,不仅可对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通过程进行监督和信息共享,还可对产品在供应链各阶段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
(四)大数据促使企业运营服务模式革新,推动电子商务的精准化发展
大数据作为一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与商业行为结合之后,成为了加速企业创新的利器,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带来了观念性的转变,促使企业运营服务模式的革新,推动电子商务的精准化发展。对于企业内部来讲,无论是前期的采购、中期的营销还是后期的财务核算和商品分销均可以可利用数据视图进行管理,提升了企业各业务节点的效率。比如,企业可以借助海量的数据去挖掘用户的需求点,再针对用户的特性进行个性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增值服务,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去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用来增加用户粘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伴随着大数据产生的经济效益日趋明显,各大电商企业也开展了许多关于数据的业务,比如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可视化服务等等。
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在分析和使用爆炸式增长的有效交易数据同时,除了为供需各方提供了有效的商业服务,也为自身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正如麦肯锡研究在《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中所言:“在全球经济的很多领域,大数据在以很多方式创造价值。事实上,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公司、各个经济领域不断挖掘大数据的潜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浪潮的尖峰,这个浪潮,就是大数据驱动的创新、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以及新的竞争形式和新的价值的产生。”
托比研究认为,大数据对现有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已经不单单停留到信息展示和双方交易阶段,而是需要更进一步的为贸易双方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化导向,必定会引起电商平台服务模式的商业变革,助力更多的新型服务模式涌现,从而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模式更加成熟。
·B2B重新定义了传统产业的流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新产业经济体的落地形式,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方式。
·B2B2.0阶段的最大特征是交易型商业模式的运用,并延续和深入了1.0阶段所出现的行业垂直化,从垂直行业的信息提供平台正在着重转向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B2B2.0平台的兴起并不只是简单的对1.0平台的系统迭代,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从信息到交易的彻底转变,虽然交易属性已经成为B2B1.0与2.0的分水岭,但就目前B2B平台的发展状况而言,2.0平台与1.0平台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持续性的共生相融局面。
·如果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回暖指明了方向,成为目前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则基于交易型的B2B电商模式则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手和坚毅执行者。
·B2B电商市场交易规模预计今年底将突破15万亿,同比增速20.8%。
·继2015年政府提出“互联网+”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后,我国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结合便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出现了各行各业主动去跨界、融合互联网的局面。
·B2B电商市场营收规模预计今年达到1772.21亿元,同比增长30.0%,总体运行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部分垂直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并且成为拉动我国整个B2B行业营收规模上升的主要动力。
·从资本层面上来讲,我国B2B的发展在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甚至不理性追逐之后,对业务运营的理解力已经深入心中,接下来的是资本市场将会更加理性的去进入B2B赛道,理性投资趋势有望生成,与此同时在此前热捧非理性举动下豢养出来的2VC的B2B企业会面对艰难的生存局面,正是在这种双向力量下,B2B行业将会迎来一个良性发展期。
·个别细分行业内开始出现资本聚拢现象。该现象表明:一方面表明该行业内个别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资本机构的认可或者说阶段性的认可,并且这些企业可以为该行业内的其他B2B企业成长提供参考作用,当然在另一方面,如若细分行业中资本市场一旦出现倒向性风投,那么对于创业企业或者融资处在前期阶段的企业都会受到资本不易进入的影响。
·本年度,托比研究追踪到的交易型B2B平台的获投情况有69.2%家处于前期阶段,有20.3%的平台处在成长阶段,(注:托比研究分别把“种子轮—A+轮”放在“前期阶段”,“Pre-B轮—D轮”放在“成长阶段”,“E轮及上市”放在“成熟阶段”。)
电子商务作为网上交易的电子化过程,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贸易领域通过增至网络(VAN)产生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于EDI技术在电子商务上的成熟应用,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利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内部电子商务(Intranet)模式也迅速铺开。其后随着上世纪末全球互联网浪潮出现,电子商务这一概念于1996年也正式提出。
当时按照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类别去划分的主要商业模式也逐渐清晰,大致分为B2B、B2C、C2C三种。此时的电子商务交易并不仅仅只提高了企业内外的工作效率,而且在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时加强和扩大了企业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电子商务B2B重新定义了传统产业的流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新产业经济体的落地形式,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图2.1:中国B2B行业发展历程
在中国,行业内人士达成一致观点: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商情发布的B2B1.0阶段和商品交易的B2B2.0阶段。
图2.2:2016年B2B细分行业发展概况
托比研究认为,B2B2.0平台的兴起并不只是简单的对1.0平台系统迭代,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从信息到交易的彻底转变,虽然交易已经成为B2B1.0与2.0的分水岭,但就目前B2B平台的发展状况而言,2.0平台与1.0平台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持续性的共生相融局面。
另外作为我国B2B发展总体趋势中的一份子或者叫做阶段性现象——无论是B2B1.0还是B2B2.0——都曾推动或正在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增速逐步放缓,我国传统实体产业也迎来了供给侧改革的攻坚大战,如果说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回暖指明了方向,成为目前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则基于交易型的B2B电商模式则成为改革的重要推手和忠实的落地执行者。
图2.3:2016年中国B2B行业发展图谱
(一)B2B电商市场交易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同比增速20.8%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以此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急速发展,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占据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8.3%,增速(30.0%)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7.7%)的3.9倍。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局面的不断推进,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增速也受到了影响,整体上有所放缓,但增速(从2013年到2015年)仍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25%以上,托比研究预计今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增速为22.1%,与我国GDP增速相比较仍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图2.4:2012—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式,更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率先受到电子商务影响最深的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披露,第三产业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整个产业结构的50%,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占比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所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社会就业,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之一。
B2B和B2C作为两种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所关联的产业链结构占比来看,但B2B始终占据着主体位置。从交易规模上来讲,B2B一直在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的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比如2014年当我国电子商务规模达到13.3万亿元时候,B2B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8万亿元,占比74.0%;从产业链结构上来讲,B2C处在产业链的最下游,只关联与末端消费者的最后一环,而B2B则始终处于从上游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流通分销的各个环节,B2B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结合的最佳载体。
B2B作为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交易的一种电商模式,在促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对传统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均起到了助推作用。在B2B电商模式的助推下,我国传统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也加快了进入电商领域的步伐,从而带动了我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持续性增长。
托比研究监测,2015年中国B2B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了12.41万亿元,占据中国整个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72.2%,同比增速高达26.5%。预计今年我国B2B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突破15万亿,其增速达到20.8%,占据我国整个电商交易规模71.4%,仍处于主体地位。
图2.5:2012—201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2016年B2B电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合力导致: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B2B电商模式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上游“供给侧”的产品及流通的结构性调整。产品从以往的供给不足出现的耗能型、同质化制造调整到个性化、智能化制造,流通从以往的供不应求的产能过剩局面调整到按需生产、高效流通。B2B电商模式的要义就是缩短供应链、提高流通效率、快速准确对接产需双方的需求。
另外,B2B电商平台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如果说2015年是B2B电商平台爆发元年的衡量标准在于B2B平台数量爆发式增长(可参考托比研究出版的关于“农业”“快消”“汽配”“建材”“化工”等行业B2B报告中关于“该行业B2B平台成长数量的情况”一节)和越发重视的B2B2.0交易属性,那么今年B2B电商平台则是更多的把交易作为企业入驻平台的基本入口,此时平台更多的是把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仓储、金融、支付—作为平台粘结客户的重要手段。
(二)B2B电商市场营收规模预计今年达到1772.21亿元,同比增长30.0%
图2.6:2012—201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
托比研究认为,这种高位增长态势主要是得益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二,B2B2.0爆发后的反应出现。经过近几年B2B2.0平台不断出现和业务进展,特别是继2015年我国B2B2.0平台大爆发后,B2B电商交易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下的新产业经济模式,平台在商业模式上开始注重整合供应链资源,挖掘新的盈利模式,这一切使得中小企业已经得到收益,从而加大中下企业对平台的认可度,这无疑将增加了平台业务的营收规模。
(一)投资增速迎来新拐点,资本热度渐趋理性
图2.7:中国B2B2.0平台投融资事件
图2.8:2016年我国B2B平台所属行业获投融资事件占比情况
托比研究认为,个别细分行业内开始出现资本聚拢现象,一方面表明该行业内个别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资本机构的认可或者说阶段性认可,并且这些企业可以为该行业内的其他B2B企业的成长提供参考作用,当然在另一方面,如若在细分行业中资本市场一旦出现倒向性风投,那么对于创业企业或者融资处在前期的企业都会受到资本不易进入的影响。总之,B2B商业模式所引起的中国产业的互联网化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现在正在处于成长阶段,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或资金链断裂或商业模式受到质疑,在这块必定要诞生下一个BAT的领域,也必定会出现一批批倒下与新生、拼搏与成功的企业。商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前景的光明吸引的不仅仅是创投者也包括了上市企业的目光。
(三)近70%的B2B获投企业仍处在前期轮次阶段,融资需求缺口或将进一步加大
图2.9:2016年我国B2B平台获投轮次情况
在获投轮次的划分上,托比研究分别把“种子轮—A+轮”放在“前期阶段”,“Pre-B轮—D轮”放在“成长阶段”,“E轮及上市”放在“成熟阶段”。按照以上的轮次划分,本年度,托比研究追踪到的交易型B2B平台的获投阶段有69.2%家处于前期阶段,有20.3%的平台处在成长阶段,共计近90%的获投企业仍处在非成熟阶段,说明我国B2B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还处在探索阶段。
托比研究进一步对以上追踪到的获投企业的轮次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今年首次获投企业共计32家,与上年首次获投企业88家相比,同比下降超过了一半,如果对2015年获投的88家天使轮企业进行跟踪发现,其中有72家B2B企业在2016年整整一年内并无任何资本新动作。然而,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细分行业已出现的资本聚拢现象或可导致资本机构倒向风投的出现”情况推测,截止到本年度末,这些近百家处在前期阶段的B2B平台在融资需求度上或将会迎来“融资难”的局面,整个B2B行业的融资需求的缺口或将进一步加大。
·当下中国B2B电商正处在“始于交易、旨在供应链协同运作、终于生态建构”的商业贸易局面。
·物流业不仅聚焦了非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生产精力,而且提高了产品分销效率,更为企业间供应链协作管理提供了基础。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企业将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机构,专业的物流服务机构会自身自建仓储与分销体系来对生产企业进行商品的仓储、运输服务,在此场景下,签约的企业(包括生产制造业企业和经销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已达到对物流全程的控制,从而会大大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
·供应链协同管理服务实际上是提供一整套商品流通的解决方案,涉及整个供应链条中供应商、生产商、流通商及终端客户的各个环节,达到从商品的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终端需求的全过程实现最优化的控制。
·从整个物流电商平台的获投数量来看,我国物流电商平台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风投注意,但是从整个获投平台的轮次格局来看,物流电商平台基本上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整个物流电商市场的格局还未形成,物流电商的市场还处在窗口期。
·物流服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交易型B2B平台上入驻客户的强需求。
·B2B电商平台开通网上交易支付通道的意愿将突破50%,且增长势头强劲。
·“付款与发货的先后顺序”一直成为横亘在交易双方特别是陌生的交易双方之间一直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但解决出路不外乎是双方信任的建立,建立信任则需要第三方类信用中介的存在,无疑作为第三方B2B电商交易平台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者。
·供应链金融2.0模式即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由此诞生,在解决了效率作业之外,并由此所衍生的模式,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从“1+N”到“N+1+N”,从最初的借助线下核心企业的交易数据以及信用担保所产生的单项授信融资演变成了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的存在下,有资金瓶颈的上下游企业均可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担保进行融资,并且这种基于第三方的信用的建立,公信力则更强。
·在货物质押模式下,B2B电商平台去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逻辑是买家通过平台向卖家购货,但由于资金出现缺口,此时需要金融服务的介入,买家通过B2B电商平台使用金融机构和平台共同开发的一套供应链金融产品,从而获得金融服务。
·在账期保理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B2B交易平台所起到的作用是规模聚客效应,特别针对银行机构而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并不能深层次的介入到各行业的内部,并不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融资需求,只有通过B2B平台才能批量的查看到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才能将款项借给符合标准的企业,从而降低了银行与有融资需求企业的沟通成本。
·供应链金融中的授信业务模式的风控逻辑是建立在由稳定供应链基础前提下,去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去换回等同的信用评价而产生。
·供应链金融服务必定为B2B平台未来服务发展方向之一,而信用融资则可能成为B2B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大方向。因为信用融资是基于供应链体系下理想融资模型,虽然目前阶段这种基于信用体系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还不太成熟,未来发展拭目以待。
·三方交易B2B电商平台开展个性化的SaaS服务的确是平台的又一个重要抓手。
·伴随着我国企业级SaaS发展进入高速期,我国B2B电商发展也正在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并且不断成熟的企业级SaaS将会为我国B2B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工具、业务支持,我国B2B电商的发展也将会为企业级SaaS的推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两者之间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
物流业(仓储与运输)作为企业间贸易的连通器,无论是对传统商业贸易还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聚焦了非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生产精力,而且提高了产品分销效率,更为企业间供应链协作管理提供了基础。
物流业最初起于制造业企业为自身商品分销所建构的物流仓储管理业务,俗称第一方物流(1PL)。但是此时的物流业务并非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所以在人员配备和业务生产上均占据了制造业企业大量的生产精力;第二方物流(2PL)主要是指产品生产商的物流组织(1PL)移接到中游分销商的仓储物流的建构上(2PL),此举动在根本上为生产方提供了业务专注,但却增加了分销商的分销成本从而会直接推高到产品的流通价格,也会间接造成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比如仓库重复性的建设、物流车队的闲置等),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
图3.1:2010—2014年我国第三方物流收入及物流外包状况
第三方物流(3PL)指的是企业将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机构,专业的物流服务机构会自身自建仓储与分销体系来对生产企业进行商品的仓储、运输服务,并且签约的企业(包括生产制造业企业和经销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已达到对物流全程的控制,从而会大大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不断发展,企业间进行采购、运输等方式的协作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出,于是基于物流服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服务也逐渐成为各个企业的需求点。所谓供应链协同管理服务实际上是提供一套商品流通的解决方案,涉及整个供应链条中供应商、生产商、流通商及终端客户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从商品的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终端需求的全过程实现最优化的控制。这类代表性的企业有怡亚通、香港利丰集团等等。总而言之,这种以外包形式出现的物流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间贸易流通的最佳桥梁。下文讨论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物流电商交易B2B平台和物流SaaS服务商,不包括物流企业。
图3.2:物流电商B2B平台最新获投轮次格局
在目前获投的19家物流货代B2B电商平台中,其中天使轮6家,占比31.6%;A轮8家,占比42.1%,两者占比超70%,另外B轮共4家,C轮1家,两者占比相对较小。托比研究认为,从整个物流电商平台的获投数量来看,物流电商平台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风投的注意,但是从整个获投平台的轮次格局来看,物流电商平台基本上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整个物流电商市场的格局还未形成,物流电商的市场还处在窗口期。
(二)物流服务已成为B2B电商平台的客户强需求
以上情况表明,物流电商平台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并未形成火热竞争的局面,托比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研究结果又进一步调查了“我国B2B电商交易平台在开展物流服务时的关联性”,包括:“B2B平台是否需要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B2B平台提供物流服务所依托对象”、“B2B平台合作物流服务商情况”。三个板块分别收到B2B电商平台样板分别为283份、311份、236份。调查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开展B2B电商平台的过程中对物流仓储建设的主流方向。
图3.3:B2B平台开展物流服务情况
托比研究对第三方B2B电商平台的物流服务调查发现,大部分B2B电商平台都有意愿开展物流仓储服务,意愿度达到了93%,基本上可以断定物流服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交易型B2B平台上入驻客户的强需求;B2B电商平台在开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其中自建仓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基本上各持一半,但不同的是,如果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话,基本上还是与传统的线下物流服务商合作较多,另外在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的话,排名较为靠前的是云鸟科技、中铁物流、运东西。
图3.4:B2B平台合作物流服务商调查情况
第二节B2B电商平台开通网上交易支付通道的意愿将突破50%,增长势头强劲
在B2B1.0时代,B2B电商解决的是企业信息传递、商品信息发布的问题,2.0时代,随着线上交易的条件不断成熟,在线交易支付已经成为B2B2.0平台交易中的关键一环。
在线交易支付主要指交易双方企业在网上达成商品交易协议即下单完成之后,买卖双方之间发生的打款、收款的行为,为保障款项安全,买卖双方会把货品金额先打到第三方账户中,直到货物交易成功,支付金额才能回款到卖方账户中,从而完成整个网上交易流程,所以讨论B2B电商交易支付问题的核心是去梳理和发现支付机构与B2B2.0电商平台的关联性。
谈B2B平台的在线支付问题,还得从传统线下企业双方交易支付说起。众所周知,在传统线下企业之间进行货款贸易时,“付款与发货的先后顺序”一直成为横亘在交易双方特别是陌生的交易双方之间首要解决的问题,但解决出路不外乎是双方信任的建立,建立信任则需要第三方类信用中介的存在,无疑作为第三方B2B电商交易平台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者。
B2B平台作为第三方实体交易平台在支付通道的开通上,则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自身申请或拥有第三方网络支付牌照;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与第三方拥有网络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合作。
目前来说,B2B电商交易平台在选择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上,选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较多,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作为金融流通机构虽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以及发票的开取等问题上都有着良好的解决对策,但是目前银行对平台接入系统的硬件设施要求以及银行天然的跨行结账收取手续费的问题从而造成的不便捷性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B2B电商交易平台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时,支付通道一般可分为网关体系支付和虚拟账户体系支付(监管体系支付)两种。
其实无论是何种支付方式与平台进行合作,买卖双方的资金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给平台开的虚拟账户内,从法理意义上来说,钱款相当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与银行谈合作和收益,这就是为何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选择与B2B交易平台合作时,往往会更加注重B2B平台交易流水和沉淀资金池。当然以上便是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角度出发,来看交易双方形成的交易资金流闭环化的价值。倘若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得到交易双方的交易数据,这些积累的交易数据可以用来去做供应链金融、物流仓储等增值服务。因为基于过程的交易永远并不能产生新的价值,而通过交易产生的数据将会带来想象空间。
面对以上背景,托比研究对我国B2B电商交易平台是否在开通支付通道的意愿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搜集样本278份,其中表示有意愿开通支付通道的平台135家,占据整个调查对象的48.6%,没有意愿开通支付通道的平台143家,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3.5:B2B电商交易平台开通网上支付通道意愿调查
托比研究认为,虽然在上文我们讨论了平台在开通支付通道的各种益处,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B2B电商交易平台去开通网上支付通道的意愿只达到了48.6%并未过半。原因则有可能有以下三点所致:
第二,交易场景的问题。某些大宗行业比如钢铁则很难做到完全闭环,由于交易双方的资金额度较大往往需要账期,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此类主营业务并不支持线上交易的资金流完全闭环。
第三,自营B2B平台也未必更需要线上交易闭环化。自营B2B平台的交易完全可以走传统模式,进行银行汇款,汇票同样代表着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图3.6:与B2B平台开展支付通道的合作银行机构排名调查
托比研究认为,目前我国B2B平台在支付通道的建设合作上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局面,大致有两点原因:其一,银行对申请支付对接的B2B平台开通支付通道硬件设施要求上相对较高;其二,B2B平台即使开通与银行机构的支付对接通道,但由于B2B平台在进行货物交易时本就具有大额贸易属性至使银行在跨行结算上并不能提供相对流畅的服务体验。当然,银行作为正统的资金流通机构/渠道,天然的金融属性和资金安全性成为了将自身支付业务与B2B平台支付需求搭桥的先天优势。
托比研究认为,未来银行与平台结合上也会渐渐的增多,一方面银行一旦解决了跨行问题和硬件便捷性问题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将会面临重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引导,近期国家出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指出:“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计付利息”“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连接多家银行系统,变相开展跨行清算业务”等措施的实施,将直接会影响到有结算功能的虚拟账户体系支付通道。业内人士评价到,这种做法说明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和安全性的越来越严的管理,想彻底取消或者是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功能,实际上就是把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打造成一个“代收代付”的网关形式,让整个支付机构变成支付通道。以上的变化对于B2B平台开展支付功能的影响也是直接的,如若接上银行的支付系统,平台也会降低交易的成本,而且银行对平台所提供的信任度也增加了用户的交易粘性。
在B2B2.0电子商务发展中,资金的流通现象不仅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货物交易时的支付环节,同时也发生在以第三方平台与金融机构联合之后,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场景。
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起因在于世界级企业巨头在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所采取的全球性外采和业务外包活动,此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之后,供应链管理一直集中在物流和信息流层面。直到20世纪末,离岸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上升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木桶短板”效应,这一切抵消了生产的“洼地成本”配置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由此,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开始深化,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浮出水面(参考《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P11)。
通过梳理供应链金融概念的浮出历史,可以认为,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世界级企业巨头)为寻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于是就采用全球性外采和业务外包服务,其中这些外采的对象和进行外包服务的对象均是中小型企业。其作业过程为,被指定的外采对象和进行外包服务的中小企业在与核心企业发生的整个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到流通的各个环节,均通过核心企业的协调形成相互之间的交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是中小企业,最大收益者是核心企业。
那么,两端有交易需求的N类企业如何通过核心平台或者说B2B电商平台取得供应链金融服务呢?托比研究观察到,关于B2B平台如何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讨论众说纷纭,但其深究不外乎由“信用”和“抵押物”两种方式展开。
“抵押物”方式主要讲的是货物质押模式和账期保理模式,作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种类,与下文所讲到的“信用”方式下的授信业务模式相比,前两种模式均源于传统的金融服务。
在货物质押模式下,B2B电商平台去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逻辑是买家通过平台向卖家购货,但由于资金出现缺口,此时需要金融服务的介入,买家通过B2B电商平台使用金融机构和平台共同开发的一套供应链金融产品,从而获得金融服务。
在此种供应链金融服务下,平台的收益模式一般通过与非银借贷机构的合作向下游买家赚利差,这里面借款方需要付出的成本由金融机构利息、监管成本、平台收费等组成,如果平台引入的是银行机构则会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因为银行有规定禁止中介利差返点,这种情况下降低了平台引进资金成本,提高了平台的利润空间,买家的还贷成本也会降低,这也就是为何平台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时虽然在与银行机构开展合作面临银行风控监管严格且不易形成但还更愿意合作。据托比研究调查,目前来说,国内B2B平台的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还是较多采用这种货物质押模式,并且国内B2B电商交易平台最早开展的供应链融资服务-金银岛与建设银行开展的“一单通”服务(仓单质押贷款)就是一个纯粹的仓单质押模式-就是这种模式。以上便是货物质押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
托比研究认为,在账期保理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B2B交易平台所起到的作用是规模聚客效应,特别针对银行机构而言,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并不能深层次的介入到各行业的内部,并不了解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融资需求,只有通过B2B平台才能批量查看到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才能将款项借给符合标准的企业,从而降低了银行与有融资需求企业的沟通成本。
总而言之,账期保理模式与闭环化的B2B的交易本身是有冲突的,B2B交易平台本身为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闭环,主要导向是去掉账期或弥补账期解决交易双方资金瓶颈问题,所以以上原因也导致了目前国内B2B平台真正开展账期保理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并不多见,但是随着行业内对B2B平台“自营模式”运作方式的探讨热度不断上升以及自营平台的实践比重在增多,我们是否能判断:自营B2B平台去进行“账期保理”的融资服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托比研究也会将持续不断的进行时时调查与发现。
托比研究认为,需要强调的是:由交易数据去形成供应链金融风控的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此处的交易数据并非是借贷方所关心的数据,他所关心的是通过这些数据去窥见交易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即经营状况,因为企业自身采购与分销环节比较理性,并且在认定的采购渠道上会进行高频次交易,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状况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细分行业的B2B交易平台还未形成火热的竞争格局态势下,那么去把B2B平台上的重复性采购数据作为反映一家企业生产状况的晴雨表也是无可非议。所以供应链金融中的授信业务模式的风控逻辑是建立在由稳定的供应链基础的前提下,去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去换回等同的信用评价而产生。
目前国内B2B电商交易平台的存在价值之一就是能够建立起供需双方企业的稳定供应链交易场景,把有生产供需的上下游企业绑在一起,这些基于B2B的交易特性所记录的企业交易数据就理应成为了B2B电商平台专有的供应链融资特点,以上便是基于供应链金融中的授信业务模式的融资,这里面更加强调的是B2B电商交易平台的数据特殊性和供应链的稳固性。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B2B电商模式或者说产业互联网的成熟度与消费互联网经济相比还处在生长阶段,无论从市场格局还是商业模式来讲都在不断的更迭,其不稳定性、创新性、窗口期都并行存在,B2B电商平台还未真正的形成交易闭环,所以信用体系的不太完善导致基于信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此现状,B2B电商交易平台通过授信业务模式去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合作机构则多选择第三方非银行信贷机构。因为这些机构与银行相比,风控要求等相对比较灵活,但是在金融额度上仍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还未形成较大的规模,并且反映到B2B电商平台上仍处在多家试点的局面。
通过对以上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梳理以及比较,托比研究认为,作为第三方B2B交易平台则更倾向于授信业务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而银行机构则最喜欢的是账期保理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其实目前国内最多就是以上双方的折中,即货物质押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金融方、平台方、借款方的更加认可。但是我们仍然相信,随着B2B平台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随着行业产业的互联网化逐渐成熟,基于纯信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托比研究分别就“国内B2B电商平台是否或即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合作的“金融服务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图3.7:B2B电商交易平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意愿调查
第四节SaaS正在为B2B电商平台发展提供一定的工具、业务支持,两者之间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作为云计算服务形式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助力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去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
按照易观智库的观点,我国企业级SaaS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2006年—2009年),市场启动期(2010年—2013年),现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2014年—2018年),并在2019年以后可能达到应用成熟期。
在2010年以前,当时企业利用互联网,多是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企业期望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内部运营的实效和协同性,比如进销存、客户关系管理等,但囿于当时我国企业互联网化普及率相对较低且部署成本较高,这一技术更多运用于国内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
其后,随着SaaS理念和产品的成熟,尤其是定价上的灵活性,SaaS有机会进入中小企业市场。
在市场的启动期即2010年到2013年期间,随着金蝶、用友等服务商的服务相继走向了正规,并开始向SaaS模式试水,随后出现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明道、纷享销客等一类SaaS服务商,此时我国企业互联网的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SaaS对于企业的接受度、渗透度也得到了提高。
自2014年以后,我国B2B2.0时代开启,与此同时SaaS也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此阶段的SaaS发展与B2B交易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叠加,产生了共振。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企业级SaaS服务也逐渐成为B2B电商平台发展的关键要素。
简单的来说,对于B2B电商平台来讲,同质化的SaaS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三方平台更好的开展交易,平台则需要个性化的SaaS服务(工具型SaaS)去建立更好的能黏住上、下游客户特别是上游的卖方客户的技术支撑,以便更好地获取卖方线下资源同时也为卖方提供数据保密的支持,比如说以自营交易做起的工业品B2B平台,震坤行增加SaaS业务,旨在打通与上游工业品厂商ERP的对接,并且能时时掌握工业品厂商的库存销量情况,以便更好的铺开下游中小工业品商的销售渠道,这一切不仅仅对于三方平台来讲增加了平台对用户双方的粘性,更重要的为用户提供了长远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所产生的平台增值空间已经远远的大于采取价差所摄取的利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三方交易B2B电商平台开展个性化的SaaS服务的确是平台的又一个重要抓手。另外建筑行业招投标服务商明源云采购平台的出现则更说明了SaaS服务与第三方平台的更加密切性。明源云采购作为明源云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平台,所开展的建筑招投标业务就与母公司一直在做建筑行业的SaaS软件服务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托比研究认为,伴随着我国企业级SaaS发展进入高速期,我国B2B电商发展也正在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并且不断成熟的企业级SaaS将会为我国B2B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工具、业务支撑,我国B2B电商的发展也将会为企业级SaaS推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两者之间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
与2015年相比较,2016年中国B2B行业发展在创投增速上表现放缓,业界人士的“寒冬论”看法也逐渐浮现。作为B2B行业的从业者又是如何感知行业的发展呢?据托比研究针对“本年度我国B2B行业从业人员调查”发现,从业人员基本上对行业发展继续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虽然2016年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出现了增幅收窄的现象,员工的满意度也在下降,但是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所抱有的信心程度却以八成的优势认为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托比研究也认为,2016年是继中国B2B2.0爆发之后,其发展更趋于理性和回归商业本质的一年。
图4.1:2014—2016年B2B行业信心指数六要素
托比研究仍沿用历届考察行业从业人员信心指数的六大主要因素,对今年我国B2B行业从业人员的信心指数进行了调查:
1)是否看好行业的发展
2)是否看好公司前景
4)目前薪资水平
5)B2B行业工作年限
6)年龄层次
图4.2:2013—2016年我国B2B行业从业人员信心指数
数据显示,2016年B2B行业从业人员信心指数为132,同比增速33.1%,较上年增速35.9%下降近3个百分点,考虑到此次有效样本的扩大和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大幅下滑等因素,B2B行业从业人员信心指数仍延续了2015年的高增长态势。
附:《2016年中国B2B行业从业人员调查报告》
行业发展首先有赖于从业人员信息。为了解中国B2B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托比网于2016年11月组织了第四次B2B从业人员网上问卷调查,希望借此对行业从业人员做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现将调查过程及结果公布如下,供B2B行业及企业参考。
调查对象:中国B2B行业从业人员
样本数量:有效样本641份
调查网站:问卷网
调查报告结果及分析
1.从业人员年龄、性别情况
图4.3:B2B行业从业人员年龄、性别情况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从业人员的年龄和性别状况。
年龄调查图表显示,从业人员的年龄层段分布从60后到90后均有涉及,说明B2B行业从业人员年龄跨度较大,从各个层段年龄所占比例来看,80后以52.19%的过半比例已经成为行业从业的主力军,与60后的1.88%比例和70后的14.37%比例相比,90后以31.56%的比例正在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结构的主要参与者。
与2015年调查数据相比,2016年最大的变化是90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新增13.95个百分点(2015年为17.61%),而相应的70后、80后人员比例分别下降7.07和5.37个百分点。这种变化表明,B2B行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分布呈自然增长状态,从业人员的结构相对稳定,并且由于90后人员的增长,说明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已经开始输入新鲜的血液,对行业发展较为有利。
性别调查图表显示,男性占样本总量的67.34%,比2015年的76.52%下降约9.2个百分点,女性占比与2015年相比上升至32.66%。以上情况表明,虽然B2B的男性从业者仍然占比较大,但女性从业者的上升趋势已经有所显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男女比例相当的从业结构已经成为B2B行业发展态势之一。
2.从业人员学历、职位情况
图4.4:B2B行业从业人员学历、职位情况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从业人员的学历和职位状况。
学历调查图表显示,本科学历占总样本比例突破一半(51.27%),比2015年(48.53%)继续增高,而本科以下学历则从2015年的33.86%上升至2016年的35.31%,相比增加1.45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较2015年下降4.64个百分点至12.97%。总体而言,学历结构向好的发展态势不变,本科学历已经成为从业者的大多持有者,这对传统行业实现在线B2B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岗位调查图表显示(业务岗位为主,不含职能岗),高管岗位人员占比最大,达到25.2%,说明B2B从业的发展开始走向一种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占比紧跟其后的是运营岗位人员,达到21.6%,这一数据比2015年的30.47%下降8.87个百分点,同样市场岗位人员的占比与2015年相比也有所下降,但整体的占比情况排名还是紧跟在运营之后。这三个数据发生的“一高两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我国B2B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才,高端人才的聘用已经成为行业向好发展的共识。另外编辑岗位的变化也值得注意。2015年占比0.45%,今年上升了2.68个百分点至3.13%,虽然从数据上来说仍处于岗位的最低位置,但是比例的上升就说明B2B行业开始重视通过文字运用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
3.从业人员薪资水平、满意度、变化情况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以及对薪资满意度和资薪资是否发生变化的状况。
薪资水平图表显示,此次托比研究在进行对B2B从业人员进行薪资水平调查的维度设置上较2015年发生了两个变化:第一是合并了2000元以下和2000元—5000元的薪资水平,统一为5000元以下;第二是将2015年的10000元以上薪资设置分为10000元—15000元和15000元以上。从具体的占比情况来看,5K—10K区间的占比为35.31%与2015年的28.89%相比处于上升状态,增持6.42个百分点,10K—15K和15K以上的占比为41.41%与2015年的10000元以上的46.28%相比略下4.87个百分点,2016年5K以下的占比为23.28%与2015年(24.37%)基本持平。
图4.5:B2B行业从业人员薪资水平、满意度、变化情况
当然,薪资的略低水平还是引起了从业人员的满意程度的变化,调查显示,此次薪资水平的不满意度占比66.56%,这一数据与2015年的62.08%相比上升约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16年我国传统产业效益下降导致的薪资水平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如此,调查数据也显示了今年我国B2B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还是发生了一定的涨幅度,并且在“无变化”占比整体情况较多情况下,涨薪(37.66%)还是远远地超过了降薪(6.56%)比例。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本年度我国B2B行业从业者的薪资水平较2015年度相比并无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再刨除此次样本的扩大性因素,可以认为B2B行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在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还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
4.从业人员工作年限、企业的员工数量
图4.6:B2B行业从业人员工作年限以及企业员工数量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从业人员的工作年限以及所在公司员工的数量情况。
工作年限图表显示,工作1年以上的占比77.34%,成为调查样本总体的绝大多数,和2015年74.04%相比还处在稳中趋升的状态。这充分说明了B2B行业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行业发展的稳健局面。
与此同时,在从业人员稳定性的前提下,B2B行业中企业员工的数量主要集中在50—200人之间,占比为46.33%,属于中型公司范畴。这充分说明我国B2B行业的企业发展基本上初具规模且从业人员相对较稳定。
6.企业融资、盈利情况
图4.8:B2B从业人员所在企业融资以及盈利情况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B2B企业的融资状况和盈利状况。
企业融资情况及盈利状况图表显示,获得融资企业占比59.91%,已经高于未获得融资企业(40.09%)近20个百分点。数据充分表明,一方面,随着我国B2B行业近两年蓬勃发展,商业模式道路呈现出逐渐清晰的局面,资本市场越来越开始青睐B2B行业;另一方面与盈利情况调查相呼应,今年B2B行业的盈利状况(37.58%)较上年(37.02)有所小幅度上升,与亏损状态基本上保持平衡,而且调查显示盈利持平的企业(23.76%)与上年(23.48%)相比也有小幅度的提升。
7.企业所受2016年经济环境影响情况、裁员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信心
图4.9:B2B企业所受2016年经济环境影响情况、裁员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信心
本项调查主要了解B2B企业在2016年经济大环境下所受到影响以及内部裁员和员工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情况。
根据图表显示,在2016年国家经济下行情况下,其中有超过40%的企业B2B企业认为还是受到了影响,有近32%的企业认为并未受到影响,剩余25.12%的企业并未表达明确的看法,总体而言,我国B2B企业在经济环境不好的状况下,作为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的产业经济体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并不明显。这一点可以与“企业是否发生裁员”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两项进行佐证。根据调查发现,未发生裁员的企业占比72.07%,远远高于发生裁员的比例,另外对企业的发展信心上,有超过80%的从业人员均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基本上与2015年(84.42%)持平,从业人员的信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情况,数据的优势占比和稳定性表明我国B2B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状况未来发展的向好和稳定性。
8.2017年B2B行业发展的看法
图4.10:B2B从业人员对2017年B2B行业发展的看法
托比研究针对从业人员对2017年的发展看法的调查预设为三个选项,分别是产生新风口、延续低谷、走势更低。数据表明,产生新风口的选项占比为77.84%远远高于其余延续低估(18.88%)和走势更低(3.28%)的两项占比,一方面说明从业人员对接下来一年行业发展情况保持着高度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也表明B2B行业始终处在持续强劲的发展态势中,整个行业目前来说还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未来新的风口将会接连诞生。
9.B2B商业模式情况
图4.11:B2B行业各类商业模式受青睐程度情况
本项调查为多选题,罗列了目前比较普遍的行业模式,了解从业人员对模式未来发展的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①B2B2.0垂直交易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获450票,获票最多,占总票数的70.2%,以压倒性的优势位居第一。
②传统行业企业转型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获247票,占总票数的38.5%。
③金融物流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得237票,占总票数的37%。
④B2B1.0类综合信息平台仍有未来,得106票,占总票数的16.5%。
⑤企业基础软件服务商,得98票,占总票数的15.3%。
⑥企业自营贸易14.2%。
此项调查结果与2015年相比,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传统企业转型做产业互联网的占比从2015年的排名第四上升为今年的第二名,说明随着B2B行业的不断发展,从业者越来越相信B2B的商业逻辑从本质上来说还需有传统产业的根基。第二,平台的扮演角色越来越重视从单纯的“交易”朝着“服务”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国内B2B从业人员开始出现女性从业者比例渐渐增长的势头,整个行业的发展较为稳定。2016年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出现了增幅收窄的现象,员工的满意度也在下降,但是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所抱有的信心程度却以八成的优势认为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另外从企业自身的融资情况来看,虽然受到经济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从融资数量的比例较上年有着小幅度的提高,说明资本市场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认可。
总而言之,如果说2015年是B2B行业获得大发展的一年,那么今年绝对是B2B行业在内外环境的压力下,去更理性思考,回归商业本质的一年。虽说本年度从业人员信心指数的增幅放缓,但是指数度的增加也表明了,B2B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从交易转向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回归传统产业根基的理性创业将会带动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托比研究针对我国目前B2B行业发展动态,并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环境,分别从B2B电商运营业务、商业模式、资本状况等各维度,预测了我国B2B电商行业在未来即将出现的局面,旨在更清楚的指引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1.0企业将继续保持交易模式探索
第二,B2B2.0交易平台继续寻找服务价值
B2B2.0平台最大特征在于开启了B2B的交易时代。与生俱来的交易属性要求B2B2.0平台给用户提供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为了货品的交易而成的交易完成,它更注重的是售前的匹配,售中的服务和售后的粘性,交易只不过是一个入口,通过交易真正去满足交易双方的各类需求。正是在此种商业理念的不断认同下,我国现阶段B2B电商交易平台越来越重视平台的服务属性,比如为了更好的实现在线交易闭环,支付结算功能成为平台更为看重的能力之一,因为一旦平台的交易实现闭环,平台将会更完整的采集到了交易双方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为平台进一步提供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并非只有在线交易的闭环才能使得平台推出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三者之间并无严格的顺序,但是最终为追求数据的留存和分析才是唯一的目的。与此同时,基于支付结算、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的模式开展也必将会为2.0交易平台的营收提供强力的抓手。
第三,“1.0+2.0”模式可能成为B2B电商平台的突破路径
B2B1.0模式重在信息的展示,B2B2.0模式重在交易的完成,从发展阶段上来讲是前后顺序,但是从我国B2B的商业模型探索上,今天B2B电商的发展对两者之间来讲并不应该形成完全的区隔,并且根据各类细分行业与品类的不同,两者之间在平台的业务运营上会出现不一样的权重,比如对一些相对来说线上难以完成交付的品类,则需要平台提供更多的信息撮合功能并且传统的重在线下支付、物流的服务还需要继续的保持,而对于一些能通过线上交易从而大幅度提高流通效率并且能完全实现线上物流运输和支付结算的行业来讲,则更需要B2B2.0交易模式的支撑。总之,面对融资难,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外部原因,我国B2B电商平台的发展将会更加积极的思考“1.0+2.0”模式的双重变奏下的商业模式,来渡过B2B行业即将到来的寒冬。
第四,B2B电商交易平台估值对标系统发生变化
随着B2B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B2B电商平台的估值体系面临一场回归。向二级市场细分行业巨头进行对标将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判断方式,比如在快消领域,B2B电商平台的估值会参考线下的连锁加盟店的价值以及平台所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的价值。
第五,“融资难”与“大额融资聚集”现象进一步加快细分行业洗牌
资本市场从来只认能带来商业收益的项目,B2B作为商业模式也并不例外。如果对比2015年与2016年我国B2B电商交易市场的融资情况,很明显的发现融资的缺口在增大,比如今年首次获投企业数量较上年下降超过了一半,而且对2015年首轮融资的企业跟踪发现,超过87%的企业在本年度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投资,以上情况可以充分说明我国B2B电商交易平台的确迎来了融资难的局面,明年将会迎来更加严峻的形势。与此同时,大额融资反映出资本机构的投资向细分行业的头部倾斜,在未来的一年将会进一步加快细分行业的洗牌。
第六,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动作将更加频繁
第七,内贸B2B交易规模首次将超过外贸B2B
1月
【数据】Analysys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5Q4电子商务B2B营收规模达63.9亿元。
【财报】科通芯城(00400.HK)2015年业绩总商品交易额(GMV)为139亿元,增长65.5%;录得总收入94.53亿元,同比增长38%。
【财报】阿里巴巴B2B业务2015年第四季度营收达2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3%。
【资本】找钢网宣布完成11亿元的E轮融资,由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领投,中泰证券联合领投,领投金额达8.9亿元。
【资本】供应链配送服务商云鸟科技宣布完成1亿美金C轮融资,由华平投资集团领投,红杉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等原有投资方跟投。
【资本】国际物流服务的B2B平台海管家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融资,投资方为险峰长青。
【数据】钢银电商2015年度数据报表:总成交量2805万吨。
【资本】农业B2B“大丰收”宣布获得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险峰华兴和千合资本。
【资本】食材订购平台“菜淘网”完成2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投方为个人投资者。
【资本】医药电商B2B交易平台药品终端网宣布完成国弘资产5000万元的新一轮融资。
【运营】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宣布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
【运营】慧聪网(02280)公布,认购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钢银)股份2200万股,每股认购价为4.5元人民币,涉资约9900万元,将以现金支付,认购股数占上海钢银经扩大后股本约2.78%(倘配发最多1.5亿股股份)。
【运营】B2B电商综合运营平台企汇网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为:835707。
【资本】汽车配件B2B交易平台中驰车福宣布已于日前完成B轮融资。具体融资数额和投资方暂未对外透露。
【数据】天物大宗实现交易额2400亿元,同比增长116.4%
2月
【资本】纺织品B2B交易平台“百布”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
【资本】家禽服务标准输出公司华夏维康获2000万元融资。
【运营】首钢采购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运营】钢之家(证券代码:834583)新三板挂牌上市。
【运营】中国B2B行业服务网上线。
【资本】工程机械服务平台“铁甲”获2亿元C轮融资。
【资本】B2B旅游管理技术提供商Xola获得600万美元融资
【资本】冻品B2B电商平台“全球优冻品”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由金融客创业营导师领投。
【资本】SaaS创业公司外勤365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
【运营】网站建设商动易软件获批挂牌新三板。
【资本】融云即时通讯云宣布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此次融资由中兴合创领投。
【财报】钢铁B2B平台上海钢联发布公告,2015年平台累计总收入超210亿元,同比增长182%。
3月
【资本】食材B2B平台食务链对外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长石资本。
【资本】农资领域B2B电商平台7公里融资A轮500万美元。
【资本】化学品B2B电商平台摩贝网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挚信资本,原投资方创新工场、复星昆仲、盘古创富跟投。
【资本】舟谱快消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资本】医药B2B未名企鹅获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资本】捷会易EventBank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用友幸福投资,复祥资本财务领投。
【资本】纷享销客正式宣布获得E轮融资,领投方为中信产业基金
【资本】SaaS服务商FixNix获投50万美元融资。
【资本】大大买钢网获启赋50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土流网宣布完成1.5亿B轮融资。
【运营】上海陌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陌远e城”上线。
【数据】钢银电商日寄售交易结算量突破14.6万吨。
【运营】仪器仪表行业B2B平台仪器圈上线。
【资本】仪表B2B仪器圈完成20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智能视频解决方案与视频云服务提供商杭州当虹科技有限公司获光线传媒、国海创新资本近1亿元投资。
【资本】起重行业B2B平台中国起重机械网宣布旗下电子商务平台起重汇获得1000万元Pre-A轮投资。
【资本】新车B2B电商平台省心宝汽车宣布获得A+轮4000万元融资。
【资本】企业SaaS服务公司小满科技获达晨创投A+轮数千万融资。
【资本】会小二获DCM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微商B2B集中采购平台微仓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资本】快消品B2B平台服务商“店商互联”获得1.3亿A轮融资。
【资本】运钢网完成首轮3000万融资。
【资本】易酒批完成B+轮2亿元融资。
【运营】B2B电机交易电商平台找电机网正式上线。
【运营】布码头云平台上线。
【资本】B2B订货电商平台“易订货”宣布获得千万美金级B轮融资,由深创投(SCGC)主投,上一轮投资方华创资本继续跟投。
【资本】找油网获SIG30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跨境B2B服务平台洋萌获A轮投资3000万元。
【资本】轨道交通与工程建筑一站式采购平台“世界高铁网”获2000万元A轮融资。
【运营】电子元器件垂直电商平台“扫IC网”上线。
4月
【资本】烘焙B2B平台焙友之家A轮融资1500万。
【运营】“印采在线”互联网+印刷竞价采购平台正式上线。
【资本】快消品B2B平台“96订货网”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运营】新材全球网旗下的新材运物流正式上线。
【运营】工业零部件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HAIZOL海智在线上线。
【资本】海智在线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运营】皮革B2B电商平台皮皮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资本】蚂蚁金服B轮融资45亿美元,创互联网单笔私募融资纪录。
【运营】家居百货B2B电商平台百货栈品牌直卖网上线试运行。
【数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流通分会、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联盟联合对外发布了《2015-2016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报告(简版)》,数据显示2015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25%。
【资本】钢银电商与山煤国际、东泰能源共同出资5000万设立煤炭电商平台公司。
【财报】上海钢联发布财报,2016第一季度报净利润0.04亿,同比增长130.81%。
【资本】英飞拓战略投资迪威乐云商。
【运营】上海敬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
【运营】“我的塑料网”挂牌新三板。
【资本】销售易完成C+轮1亿元融资,经纬中国领投、真格跟投。
【资本】垂直母婴B2B平台“尿布师”获5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资本】货车帮获3500万美元A++轮融资,A轮总额超1亿美金。
【资本】泰坦云宣布完成1.6亿人民币B轮融资。
【资本】区域B2B建材家居购物商城国通商城上线。
【资本】Globality获2700万美元投资。
【运营】“智诚万家”B2B线上订货平台启动运行。
【运营】新材全球网“工银e商贸”上线。
【运营】“365通讯港”B2B电商平台在郑州上线。
【资本】智能全媒体客服平台“佳信客服”完成天使轮融资共计625万人民币。
【资本】驻云科技获阿里巴巴超5000万元B轮融资。
【运营】找塑料网金融服务品牌——找塑金融上线。
【资本】金柚网完成B轮1亿人民币融资。
【资本】B2B医药平台药师帮A轮融资7100万元,复星领投、常春藤资本跟投。
【资本】物流数据服务商汇通天下获C+轮4500万美元融资。
【运营】西域科技移动APP平台正式上线。
【资本】B2B电商“有料网”获复星昆仲3000万元A轮投资。
5月
【资本】互联网法律平台牛法网完成1000万天使轮融资。
【资本】面料交易B2B平台衣布到位完成天使轮1366万。
【运营】五矿阿里钢铁平台上线。
【资本】食材B2B平台宋小菜完成A+轮8515万元融资。
【数据】煤炭B2B平台易煤网煤炭累积成交金额突破200亿,累积成交量达6270万吨。
【资本】印度物流平台LogiNext收购B2B快递YourGuy。
【资本】梅花网正式挂牌新三板。
【财报】2016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B2B业务(包括1688,阿里巴巴国际)营收达
约2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1%。
【资本】微赞获1000万元天使轮投资。
【资本】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本】社区商业CRM云平台考拉先生获1.5亿元B轮融资。
【资本】智唐科技(837251.OC)挂牌新三板。
【资本】船老大网获贝越资本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资本】餐饮供应链金融平台筷来财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资本】资讯类应用“企业头条”完成千万元Pre-A融资。
【资本】第三方医药B2B特卖平台“药便宜”获得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
【资本】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BeeCloud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资本】大宗化工B2B平台找化客获近千万元融资。
【资本】工业机器人B2B平台机器人在线完成千万级人民币首轮融资。
【数据】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
【财报】慧聪网一季度交易总额(GMV)达58.6亿。
【资本】化塑汇获千万美元Pre-B轮融资。
【资本】云途腾完成365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运营】家具原材料领域垂直B2B跨境电商平台“木头来了”正式上线。
【运营】带钢垂直电商平台“钢钢好”正式上线。
【资本】二手手机回收平台回收宝获近亿元A轮融资。
6月
【资本】食材B2B平台美菜对外宣布获得D轮融资2亿美元,投资方暂未透露。
【资本】IC电子元器件采购交易平台硬之城获得天使轮融资500万元。
【资本】51订货网完成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资本】同城货运平台货拉拉获得1000万美元C轮融资。
【资本】旅游B2B平台驰誉旅游宣布获得3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翌银基金领投、济海投资跟投。
【资本】农资B2B电子商务平台七公里获50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速尔快递获授信逾150亿。
【资本】企业级日志管理平台瀚思HanSight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
【资本】第四方物流平台天地汇供应链获得B轮融资。
【资本】小南国宣布收购窝窝9.82%股权。
【运营】物恋网金华分站上线。
【资本】树熊网络获得2亿人民币B轮融资。
【资本】跨境B2B平台行云全球汇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
【数据】医药电商一年激增164家,其中B2B销售占比93%。
【资本】易订货宣布获得3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创新工场投资。
【资本】猎芯网A轮融资500万
7月
【资本】供应链交易金融平台找铝天下网获3000万融资。
【资本】汽车配件B2B交易平台“中驰车福”获4000万战略投资。
【资本】“商品通”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企业报销类SaaS平台“简单报销”获1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运营】找钢网中联钢发起成立“钢铁行业新媒体联盟”。
【资本】矿机B2B平台“矿宝网”获12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搜布完成5000万A轮融资。
【负面】北京壹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吉网”)因拖欠600余名员工2000万元左右工资导致各地员工来京讨薪。
【资本】纷享销客获得E+轮7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华联集团旗下长山兴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骊悦投资。
【资本】陌远科技旗下B2B平台my1818.com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资本】汽配电商平台巴图鲁完成1亿元B轮融资。
【资本】居乐屋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
【资本】MRO工业品B2B电商“工品汇”获得6000万元A轮融资。
8月
【运营】易货郎网上批发商城上线。
【资本】棉花B2B交易平台“棉庄服务平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资本】工业品电商平台佰万仓获得光速中国、高榕资本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资本】工品一号获4000万A轮融资。
【资本】企业SaaS服务公司小满科技宣布完成B轮3500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启明创投。
【资本】汽车B2B交易平台车镇获启赋资本3000万元Pre-A轮融资。
【财报】我的塑料网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4亿元。
【财报】阿里巴巴B2B业务(包括1688、阿里巴巴国际)2016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6.93亿,同比增长20.1%。
【数据】中国化工B2B行业发展报告:我国化工B2B主要电商平台已接近60家,2015年全年新上线的化工B2B平台数量37家。
【财报】慧聪网2016年上半年录得收入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
【财报】生意宝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7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9.38万元,同比下降26.27%。
【财报】悉知科技2016上半年营收1557万元同比下降41.46%。
【资本】棉花现货B2B交易平台棉联网获金轮股份Pre—A轮融资。
【财报】进货宝2016上半年营收8791万元,同比增长1513%。
【财报】2016年上半年,上海钢联营业收入约167.2亿元,同比增长84.48%。
【财报】2016年上半年,我的塑料网实现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373.71%。
【财报】国联股份公司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55%。
【财报】环球资源2016年上半年净营业收入为8180万美元,2015年同期为8590万美元
【财报】科通芯城2016年第二季度的GMV为53.60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61.6%。
【财报】2016年上半年,科通芯城总收入56.5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9%。
9月
【资本】中商惠民获得13亿人民币B轮融资。
【财报】诸葛天下2016上半年实现营收6471.13万元,毛利率65.36%。
【运营】电力B2B交易平台中国电力交易网正式发布上线。
【资本】云调味5000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资本】钢钢网出资1.2亿元认购中钢网2000万股。
【财报】钢钢网2016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2038%。
【资本】汽车配件B2B平台快准车服商城正式上线。
【资本】慧聪网400万美元入股芯智控股。
【运营】药用原料B2B电商平台药素网发布上线。
【资本】电子签约平台“1号签”宣布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本】加号科技完成75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资本】汽车B2B平台恭喜发车宣布获得亿元以上Pre-A轮融资。
【运营】“苏垦尚膳”电商平台上线。
10月
【资本】印度果蔬B2B平台BharatBazaar获种子轮投资。
【资本】跨境B2B交易机构Payoneer日前已完成1.8亿美元E轮融资。
【资本】印度工业产品和服务B2B电商平台Moglix获得42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汽配B2B公司卡曼车联宣布获得千万级天使融资。
【资本】跨境生鲜B2B平台极鲜网宣布完成A轮融资。
【资本】企业服务平台易路软件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资本】汽车配件B2B交易平台“汽配1号”完成天使轮融资。
【运营】传化物流发布线上平台“传化网”。
【数据】易煤网线上交易量突破一亿吨。
【资本】SaaS服务平台全程网络获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B2B餐饮解决方案SaaS平台Trilyo获得种子轮融资。
【资本】汽车流通服务平台“卖好车”完成A+轮2000万美元融资。
【资本】酒类B2B易酒批获1亿美元C轮融资。
【财报】钢银电商第三季度营收达101.2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营收已超去年全年总额。
【资本】B2B通讯工具ChatOnGo获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数据】2015年全国钢铁电商平台销售量达到1.4亿吨。
【资本】易快报完成A轮3000万融资。
【运营】B2B汽车供应商交易平台阳光车盟网上线。
【财报】焦点科技第三季度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28.4%。
【资本】卓尔以26亿港币收购中农网60.49%的股权。
【资本】印度长途货运B2B物流企业“FR8”获97.1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财报】生意宝第三季度营收7689.5万元,同比增长65.12%。
【运营】文具行业B2B平台“买文具网”正式上线。
【运营】餐饮B2B平台美宴上线。
【资本】机器人在线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
【资本】新云和创获瑞普生物1575万元投资。
【资本】西安民生7亿控股掌合天下。
【财报】2016年前三季度慧聪网GMV达256亿元同比增长357%。
【财报】科通芯城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度科通芯城GMV(总商品交易额)合共57.737亿元人民币,年增长54.2%。
11月
【财报】阿里巴巴B2B业务(包括1688、阿里巴巴国际)2016年第三季度营收达29.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49%。
【数据】大易有塑累计代理销售资金规模首次超过1亿,约合1.04亿元。
【资本】B2B大数据跨境导购平台爆款易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资本】车易拍二手车完成新一轮融资,北汽产投成为第一大股东。
【资本】“汽配云”完成10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印度工业材料B2B电商平台Bizongo获300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金蝶医疗完成A轮融资。
【运营】创意车街2.0平台发布B2B+3D数字化终端上线。
【资本】Arex获得300万欧元风投。
【资本】邮件认证公司ValiMail获A轮1200万美元融资。
【运营】“京东云贸”正式上线。
【资本】讯网网络挂牌新三板。
【资本】汽配供应链服务商康众汽配获B轮5000万美元投资。
【资本】网化商城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运营】“公寓家”正式上线。
【资本】仙谷股份挂牌新三板。
【资本】电商B2B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蓝金灵获2000万元A轮融资。
【负面】驰誉欢途欠款供应商名单流出,旅游B2B撮合交易平台再陷崩盘危机。
【数据】装修建材B2B平台多采多宜自营突破2亿。
【资本】机电行业B2B门户机电之家网挂牌新三板。
【资本】“车到山前”获1亿融资。
【资本】“云适配”获1亿元B+轮融资。
【资本】快塑网完成B+轮3.5亿元融资。
【资本】“一号票仓”获数百万元融资。
【资本】优办宣布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云管理B2B天云软件获数千万A轮融资。
【资本】大搜车宣布获1亿美金C轮融资。
【运营】福慧达拟出资2100万构建农业B2B平台。
【资本】安存科技完成2亿元A+轮融资。
【资本】好租获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资本】Playtech1.2亿美元收购CFH集团巩固B2B金融业务。
【运营】定位中小企业,微软发布轻型CRM管理应用。
【资本】卓尔斥近26亿港币收购农业B2B电商平台中农网60.49%的股权。
【财报】科通芯城Q3财报显示其营收为34.53亿元,同比增长38.0%。
【财报】科通芯城在2016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34.53亿元。
【运营】承兑汇票B2B交易服务平台——“票动力”正式上线。
【资本】B2B在线交易平台Udaan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SaaS服务供应商Wynd获3170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App拍卖平台及分析服务提供商Apptopia获得2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运营】摩贝推出B2B线上支付方式摩易付。
【资本】汽配1号获上市公司10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致力企业聊天的安全防护Metacert获120万美元股权融资。
【资本】切入信贷B2B领域,徙木金融获1.02亿元A轮融资。
【资本】沐金农获3000万元A轮融资。
【运营】电池行业全产业链B2B平台“找电池网”上线。
【运营】食材B2B平台链菜完成总额超1.5亿元融资。
【资本】保准牛获经纬领投3000万A轮融资。
【资本】亿方云获840万美元A+轮融资。
【运营】B2B调味品平台“云调味”正式上线。
【资本】声音分析软件公司Cogito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物联网开发平台Particle获得104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BuildPulse获得1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资本】AyeFinanceB轮获投1030万美元。
【资本】ItemMaster获750万美元A轮融资。
【资本】KnowlarityCommunications获得2000万美元C轮融资。
【资本】Vymo获得500万美元A轮融资,红杉资本领投。
【资本】PMCAFF宣布完成A轮融资,整体估值达2亿元。
【资本】凌脉网络获近5000万元A轮。
【资本】面料B2B平台“搜芽”获数千万元A及A+轮融资。
【资本】豌豆公主获2600万美元B轮。
【资本】爱包装获得1000万Pre-A轮融资。
【资本】一起印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资本】快消品B2B电商服务平台店商互联获7亿人民币B轮融资。
【资本】人工智能招聘平台untapt获得200万美元B轮融资。
【资本】资金管理numberz.in宣布获得6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资本】SaaS方案提供商TheSaaSCo.获8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资本】易果生鲜获苏宁C+轮融资,宣布成立易果供应链公司。
【资本】医疗器械B2B平台贝登获6500万融资。
【资本】新加坡云技术备份服务提供商Dropsuite获得500万美元融资。
【资本】助企业防止恶意机器人程序,InfiSecure获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附录二:托比网B2B企业库分布情况
为方便时时追踪和分析B2B行业动态,托比网就B2B平台主营业务的维度(综合型B2B平台和垂直型B2B平台)着手,并依据企业公开资料和企业内部沟通两种方式建立了B2B全行业企业库包括B2B企业分布地域、所属行业分类、企业融资状况等要素,以期对我国B2B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把控。
托比研究按照国家产业划分结构并综合考虑B2B各细分行业的独特性,现将我国B2B企业所归属的行业划分为16大类,分别为:综合平台、钢铁煤炭有色、石油化工塑料、农业、整车汽配、建筑建材、医疗、外贸跨境、IC元器件(IT数码)、快消、工业品(MRO)、旅游酒店、纺织服装鞋帽、纸张印刷包装、物流货代及其他行业。
据图表显示,农业B2B企业的数量最多,与2015年一样位居首位,并且根据近百家农业B2B企业的主营业务分析,餐配B2B依然占据着主流农业B2B市场;紧跟其后的石油化工塑料行业中企业数量占比较2015年相比,从排名第九上升为第二名,说明我国石化塑行业逐渐迎来竞争局面;另外,在今年企业库数量占据top5的行业除了上述三类之外,还有快消行业、整车汽配行业和综合平台,这三类行业与2015年数据占据对比来看,整车汽配行业从第7名跃居第4名,虽上升幅度不大,但可看到汽车行业开展B2B电商模式的企业也逐渐有增多的趋势,其余综合类和快消类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占比变化不大。
另外中原及西南部地区正在逐渐成为我国B2B企业创业的第二梯度,比如重庆较2015年发生大幅度的占比前移,这一点与我国中小传统企业在国家,政府等推动互联网+转型政策有密切关联。
据图表显示,我国B2B企业的获投比例较上年39.0%上升4.6个百分点至43.6%。如果考虑本年度企业库数量增加的因素,则表明我国B2B企业新获投数量并未增加,甚至较2015年相比有下降的可能,这一点与第二章所分析到的“我国B2B市场2016年获投状况”基本吻合。其具体原因可参考“我国B2B电商资本状况”一节。
印发部门
印发内容
印发号
2016年1月4日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93号
2016年1月15日
国务院
《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5〕74号
国函〔2016〕17号
2016年1月18日
《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6〕4号
2016年4月15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
发改综合[2016]832号
2016年4月14日
中国人民银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银发〔2016〕112号
2016年7月29日
《“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
发改经贸[2016]1647号
2016年10月13日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国办发〔2016〕21号
2016年11月11日
《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
国办发〔2016〕78号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节选)
《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保存目录)
《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保存目录)
《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节选)
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强经济韧性,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主要围绕十个主攻方向,出台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
(一)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
在尽快推动物流短板建设、逐步扩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扩大免税店设立范围等政策的同时,要重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优质商品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1、畅通市场流通网络。推动铁路与物流、电商加快枢纽节点的相互配套融合,在重要的铁路干线站点,争取年内建设一批综合物流中心,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城市中心铁路货场转为城市配送中心,发展快消品等民生物资仓储、共配等业务,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增开货运快运列车,扩大快运网络覆盖范围。
2、降低物流成本。在快递等行业推行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模式改革,降低企业设立成本,提高服务居民消费的能力。
3、促进优质品牌商品销售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地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在三四线城市推进连锁网点建设,促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品销售。
(二)农村消费升级行动
《“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节选)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促进就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推动政府物流数据信息向社会公开,完善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促进企业间物流信息以及企业商业信息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开放对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充分共享。
技术引领,创新发展。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创新物流活动组织方式,发挥新技术引领的经营管理创新在物流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三)发展目标
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物流组织方式不断优化创新;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与“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相适应的行业管理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以互联网为依托,开放共享、合作共赢、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物流效率效益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务
(四)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
——引导物流活动数据化。
——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化。
——推动物流数据开放化
——促进物流信息平台协同化。加快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综合运输信息以及物流资源交易、车货匹配、安全监管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平台之间数据对接、信息互联,促进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共享,实现物流活动全程监测预警、实时跟踪查询。鼓励物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货源、车(船)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运输载具空驶率,为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提供平台支撑。
(五)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
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重塑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企业资源组织方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仓储、配送等环节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
(六)发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
依托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创新物流企业经营和服务模式,将各种运输、仓储等物流资源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和优化,扩大资源配置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效率。
——“互联网+”运力优化。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强货物流量、流向的预测预警,推进货物智能分仓与库存前置,提高物流链条中不同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水平,优化货物运输路径,实现对配送场站、运输车辆和人员的精准调度。
——“互联网+”运输协同。制定出台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办法,支持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推动多式联运信息交换共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在重点领域探索实行“一票到底”的联运服务,研究应用电子运单。探索完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模式。
——“互联网+”仓储交易。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仓储资源网上交易平台,推动仓储资源在线开放和实时交易,整合现有仓储设施资源,提高仓储利用效率,降低企业使用成本。探索建立全国物流金融网上服务平台,完善仓单登记、公示及查询体系,有效防范仓单重复质押等金融风险。
——“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支持以资源整合、利益共享为核心的物流企业联盟,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社会分散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资源,推动实现合同签订、车辆调度、运费结算等统筹管理,规范运营流程,提高货运组织化水平,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集约发展。鼓励依托企业联盟的跨区域甩挂运输发展。
——“互联网+”供应链管理。鼓励物流企业依托互联网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与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支持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商建设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发展适应“互联网+”大规模定制的智能集成式物流模式,面向小批量、多品类、快速生产、快速交货和连续补货等新需求,提供物流服务解决方案。
(七)营造开放共赢的物流发展环境。
加快调整不适应“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的管理规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行业的监测、预警和管理水平。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节选)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点整治问题和工作要求
(三)第三方支付业务。
1.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客户备付金账户应开立在人民银行或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计付利息,防止支付机构以“吃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理顺支付机构业务发展激励机制,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回归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
2.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连接多家银行系统,变相开展跨行清算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应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
3.开展支付业务的机构应依法取得相应业务资质,不得无证经营支付业务,开展商户资金结算、个人POS机收付款、发行多用途预付卡、网络支付等业务。
《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节选)
实体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国实体零售规模持续扩大,业态不断创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但也暴露出发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给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当前,受经营成本不断上涨、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实体零售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调整商业结构
(四)调整业态结构。坚持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淘汰落后与培育新动能并举,引导业态雷同、功能重叠、市场饱和度较高的购物中心、百货店、家居市场等业态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支持具备条件的及时调整经营结构,丰富体验业态,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中心等转变。推动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设立便利店和社区超市,加强与电商、物流、金融、电信、市政等对接,发挥终端网点优势,拓展便民增值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五)调整商品结构。引导企业改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现象,不断调整和优化商品品类,在兼顾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同时,适应中高端消费群体需求,着力增加智能、时尚、健康、绿色商品品种。积极培育世界级消费城市和国际化商圈,不断深化品牌消费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工贸结合、农贸结合,积极开展地方特色产品、老字号产品“全国行”、“网上行”和“进名店”等供需对接活动,完善品牌消费环境,加快培育商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合理确定经营者、生产者责任义务,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加强商品质量查验把关,用高标准引导生产环节品质提升,着力提升商品品质。
四、促进跨界融合
(九)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励线上线下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向实体零售企业有条件地开放数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决策水平。
(十)促进多领域协同。鼓励发展设施高效智能、功能便利完备、信息互联互通的智慧商圈,促进业态功能互补、客户资源共享、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以流通创新基地为基础,培育一批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平台载体,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深化国有商贸企业改革,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商贸企业改制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零售企业与创意产业、文化艺术产业、会展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跨行业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