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重拳整治网络直播间违法行为记者调查发现
网络直播平台“雾霾”正在消散
□本报记者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潘晓飞
2月2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称,浙江、江苏、广东、湖北、福建、上海等地分别深入查办多起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案件,打掉了一批制“黄”传“黄”的直播犯罪团伙。
自去年年底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围绕违法违规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作出专门部署,强力开展打击工作。
前不久,中宣部等5部门作出部署,自2月上旬至4月下旬,针对网络直播平台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色情视频明显减少
近期,经常“光顾”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市民罗敬达发现,网络直播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记者注意到,网络主播的言行有了很大改观。在着装方面,性感露骨服装几乎不存在;在言语方面,多数网络主播不再迎合网友;在行为方面,网络主播即便在弯腰走路时也都注意用手遮挡关键部位。
此外,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作出不雅举动的要求,“不行”“这不允许”“要被禁的”等拒绝性回复成为女性网络主播的口头语。
在不少网络直播平台,才艺表演、生活小技巧讲解等内容逐步增加。
以暴制暴视频下架
视频画面显示,1名男子不想再跟着老板过打打杀杀的暴力生活,而是打算选择与家人过安稳的普通日子。但无论这名男子怎么讲,老板死活都不想让这名男子脱离公司的掌控。这名男子实在没有办法,因此找到“炮爷”寻求帮助。对此,“炮爷”采取当事人双方在饭桌上商量的方式,而不再是之前一言不合就用拳头说话的暴力手段,最终皆大欢喜地解决了问题。
在“惩恶扬善”短视频领域中,“天才红领巾”算是一股难得的清流,他们一改其他同行普遍选择的暴力途径,文明用语进行劝服和耐心讲道理,尽自己所能帮受害者维权,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对于那些经过多次努力依旧无法有效处理的难题,“天才红领巾”团队则选择报警,通过公安机关依法解决。
除了暴力行为,谩骂诋毁类视频也曾一度“风靡”网络直播间和短视频平台。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此类语言暴力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也在持续削减。
直播内容逐渐变雅
除了涉黄、涉暴等内容大幅减少,以低俗内容博眼球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
记者调查发现,之前某些网络平台大量充斥着低级趣味的内容。同时,部分网络主播为“博眼球”出位,公然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首页推荐内容里,更多的是展示普通老百姓生活各方面的内容,那些举止不雅的图片封面几无踪影。
持续整治效果明显
“以一些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建构出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而且具有强烈的区隔性质。因此,与其说是视听新媒体引发了违法违规现象,不如说是现实社会问题在新媒体空间的折射。”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郭栋说,在这个话语空间,规制媒介平台是治标,对青年用户的价值观进行引领才是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