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信息化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已势在必行。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从修改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等方面对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将药学类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国家职业资格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本课程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互联网+”时代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资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发展,如何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三教”改革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近年来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实施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1.1学情和信息化时代的变化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同时,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调培养扎实的护理实践技能。因此,本课程实训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同伴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及技能,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成为“教学指导者”,通过共同学习、相互交流锻炼学生互动与学习能力,提高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核心能力的提升[1-3]。线下实训教学有真实的学习场景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两者联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本研究将同伴合作学习方法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我校2020级7个三年制大专护理班按顺序编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第1个班级为对照组,共115人;第2个班级为试验组,共117人。两组所用实训教材、实训带教教师均一致,年龄、性别构成、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入校成绩、上学期成绩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的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技术等22学时的实训内容为教学项目。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即课上教师统一讲解示教,学生按学号顺序平均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训练,教师观察并指导操作;下课前教师进行实训小结并布置实训报告书写任务,内容包括班级、组长及组员学号和姓名、实训项目及学时、操作目的、操作前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总结及反思。试验组采用基于同伴合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程序设计实训实施现状分析
2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方法
3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实施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三阶递进;数控现代化信息技术
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分层递进式”的实践课程体系
我们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控加工操作实训环节构建了三阶递进的项目化实施方案,从第一阶的数控认知实训到第二阶的数控基础加工实训,最后到第三阶的复杂零件加工实训,项目任务安排由易到难,由基础认知性实训到最后逐步介入企业真实零件加工,在实施上每一阶段实训都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分别推送不同难度的项目工单和课程碎片化资源,在任务安排和实施上允许程度好的同学进行创新设计和实施,从而对不同程度学生实现分层次培养。
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立体化实训平台
摘要:在概述混合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扩招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方案,细分了专业课类型和教学组织目标,开展“校外理论导学+校内实训实操”“线上铺垫+线下深化”“校企融通双向对接”三类混合式教学,采用了混合一体的过程实施方法和效果测评标准,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扩招班开展混合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扩招;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
大规模扩招是近年来国家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对促进职业教育生源多元化、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全面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9年我国学者何克抗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总结,使之形成详尽的理论体系。混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方法、场景、对象、载体等方面进行混合融通,构建混合式的教学过程。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切入点较多,近年来,国内很多教育界专家和一线教师探索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实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便是基于方法、场景和载体进行混合式教学的经典案例。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更为灵活,能够对优势资源进行混合应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得到了推广。
2高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师生大多是进行现场教学,依照课堂教学需要购买汽车零部件,这种方式不仅会使教学成本增加,而且也无法让学生快速上手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为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带来良好契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及时训练操作,解决问题,在提高实训效果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
1“互联网+”对传统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影响
汽车维修服务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维修、零配件销售以及车辆保养等项目。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也是如此,无论是维修技术手段,还是服务、运营模式将产生螺旋式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营销模式转变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教学的重要趋势,《管理学原理》课程为河南省混合式一流课程,但在持续建设中依然面临着一些核心问题:缺乏稳定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与管理者岗位能力培养契合度不足;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量表匮乏。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课程和学情特点,将混合式的线上线下两阶段、讲授、独学、讨论和对话四模式融合到BOPPPS的六大环节中,探索出了“246”授课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对分课堂;BOPPPS;混合式教学设计;《管理学原理》
1教学模式剖析
2《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分析
2.1课程分析
摘要:阐述以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通过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向学生了调查问卷,使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从而完成实训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网络系统,互动教学
1课程背景
2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机械测量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教学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教学方法的演变,慕课、微课、共享课等教学形式不断应用到教学中,三维模型、仿真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众多,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多样,建立起线下线上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机械测量技术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非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中的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模块化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将课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将“机械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打造成一门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形式灵活、实践体验效果好的混合式“金课”。
一、“机械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概况及教学条件
(一)课程概况
[摘要]计算机类大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培养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编程兴趣不高、项目训练不足和毕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面向实践编程能力培养的数字化培养模式,这样可以改善对学生实践编程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具体由四个方面构成:通过数字化翻转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编程训练量,用数字化赛题训练激发学生的编程积极性,以校企深度合作夯实项目实训,以数字化毕业设计提高毕设质量。运用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编程积极性,增加编程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
[关键词]实践编程能力;数字化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在向数字化培养模式转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一种途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把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使大学生成为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