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1923年5月生,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霍英东7岁丧父,12岁考入香港皇仁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有“20世纪罕有的商业奇才”之称,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1985年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今日故事光辉岁月
香港霍英东家族,作为华人家族的一个传奇,霍家是出了名的行事低调,只除了两件事:体育和婚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霍英东长子霍震霆亲自给郭晶晶颁奖的场面,就惹来热议无数;2012年11月8日,霍氏家族这两个易燃点终于重合到了一起——“跳水皇后”郭晶晶嫁于霍震霆长子霍启刚的豪门盛宴在香港举行。霍氏家族能从两手空空拥有现在的地位和资产,全赖霍英东眼光独到,用心经营。
苦难岁月的磨炼
7岁那年,一场台风夺走了两个哥哥的生命,霍英东侥幸避过劫难,几个月后,父亲又染病身亡,霍英东的母亲迫于无奈,带着3个孩子弃舟登岸,结束了水上生涯。经熟人介绍,霍家4人搬进了湾仔石水渠街的一间房子里,霍英东到帆船同业义学读小学,那是一间专为水上人家办的小学,入学是免费的。两年之后,霍英东又转到位于湾仔洛克道的敦梅小学就读,这是间收费学校,但设一个免费班,主要是照顾水上人家的孩子,虽则如此,这个免费班只招收30人,霍英东经考试被录取。1936年,13岁的霍英东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香港一所著名的中学——皇仁书院,在校期间常名列前茅。这所书院用英语教学,是香港第一间官立学校,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香港,皇仁书院的校舍被占用,霍英东被迫辍学,从此走向社会。
赚第一桶金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由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操纵下,第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英国也采取措施,禁止13大类物品从英国或英属地(包括香港)输往中国。这样一来,抗美援朝部队所需的一些物资出现严重短缺。对此,中国也做出相应的对策,其部署是:贸易方向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华南,要求华南财委组织有关部门,团结工商界人士,利用香港作跳板,多做小宗买卖,积少成多,坚持易货制度,保证资金安全。霍英东得知这种情况后,决定与内地有关公司合作,冒着港英当局武装“缉私”的巨大风险,把自己拥有的10艘机帆船全部用于运送“禁运”物质,并亲自指挥和安排船只的运作。虽数次遇险,甚至船毁人亡,仍坚持3年之久,为国家运送了大批西药、轮胎、汽油、橡胶、黑白铁皮、铜线等等,还包括为志愿军购买的手表等急需物质,支援了抗美援朝,冲破了联合国对内地的“禁运”。与内地做生意,霍英东冒了很大的风险。3年下来,他尽管冒险又辛苦,前后加起来赚了一百万,都是辛苦钱。虽然霍英东一直说这样做是“在商言商”,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爱国情怀。
“卖楼花”的发明人
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香港人口的急增,地产业随之兴起,霍英东审时度势,决定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押在地产上。1953年6月,霍英东创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股东是霍英东与吕燕妮,公司的注册资金是465万元。当时的置业公司,一般都是整幢卖出去,或租给其他用家,霍英东觉察到这种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决定改弦易辙,探求新的售楼方式。1953年底,霍英东购下九龙油麻地四方街至东莞街的一块地盘建楼,采用新的经营方式:一是决定将楼房分层出售;二是决定在新楼正式动工兴建前,先收取买家的一部分订金,余款分期支付,像交租那样,到新楼落成时,收齐买家的钱,买家就拥有了自己的物业,做业主,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作“卖楼花”。“卖楼花”如今已成为全球地产行业都使用的经营手法,而霍英东则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和第一个推行的人。他还创新了一种促销方法:编印楼盘说明书,上面有详尽的楼盘情况、价格、交楼日期等等,向买家广为派发,印发售楼说明书,在当时也是个创举,由于霍英东创出“卖楼花”和印发售楼说明书两个新招,他赚得钵满盘满,流动资金也颇为充裕。从此,建楼、售楼就成为霍英东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房地产、淘沙、市政、海港工程各业发展继霍兴业堂之后,霍英东又成立了一立信置业公司,专门建造和买卖楼宇。与此同时,他还成立了有荣工程有限公司,利用他原先拥有的各种船只,经营淘海沙和运输海沙业务,后来又从事填海开港等工程,“有荣”是他用以经营淘沙业的旗舰。20世纪50年代,香港地产业蓬勃发展,兴建楼宇需要大量海沙,填海造地也需要大量海沙,几乎全部由有荣公司采集.运输和供应,故被人称为“海沙大王”。
霍英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收购了美国人开的太平岛造船厂。这是香港人收购外国公司的第一例。1967年,文莱政府决定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兴建一个大型货柜码头和一个现代化深水港,为此向全世界招标,最后霍英东的“有荣”公司脱颖而出,一举中标。20世纪60年代初期,霍英东的资产已数以千万港元计,跻身于香港的超级富豪之列。由于霍英东在地产业的卓越业绩以及在淘沙行业和市政.海港工程上的突出表现,香港的传媒已把他誉为“香港最有名的实业家”。
霍英东不仅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生意,还考虑到整个香港地产事业的长期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地产市道一度陷入低潮,地产业何去何从,成了行内人士关心的问题。
1964年7月,霍英东与几个地产界友人进行研究,认为为了加强业界的团结,共谋发展,使地产业成为更有建设性的稳健事业,应该有一个团体。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1965年3月,一众地产界的中坚人士在一起开会,一致认为有从速成立地产界社团的必要,并正式把团体定名为香港地产建设商会。6月8日,地产建设商会举行第一届会董会议,推举霍英东为第一届会长。他一当就是20年,直到1984年才退下。地产建设商会为了表彰他的贡献,推举他担任该会的永远名誉会长,霍英东由此成为那一个时期香港地产界的“龙头大哥”。
为爱国付出代价
建造内地第一家现代化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国家改革开放号角刚刚吹响.外来投资者尚在观望之时,霍英东就敢为人先,开始着手筹划到内地投资。1979年,他在故乡捐建了番禺宾馆。随后,他得知国家决定在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中山县翠亨村建设旅游区,吸引海内外游客,特别是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回来旅游观光,立即决定在中山县建高级酒店。1979年11月,霍英东投资的酒店正式破土动工,1980年12月2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这座总投资约4000万港元,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有250套客房,包括10栋别墅的现代化宾馆,就是著名的“中山温泉宾馆”。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落成的大型旅游宾馆,也是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外商投资项目。与此同时,霍英东又与广州市旅游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亿港元,在广州沙面兴建34层高的白天鹅宾馆。1983年2月7日,酒店全面开业,这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
投资建设内地公共事业
为了更好地支持内地改革开放,霍英东用自己的资金建立了“霍英东基金会”。1984年投入运作,到2006年上半年止,以独资、合资、捐赠、低息贷款等多种方式,共在内地资助了数百个建设项目,总支出90多亿港元,比较著名的项目包括:1984年,投资建设广珠公路上的四座大桥;1982年至1988年与何添、何贤等爱国商人共同在广东番禺捐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和沙湾大桥;1985年,捐款2000多万港元,扩建自中山到顺德的30公里路段,后来又投资3400多万港元,建设广中公路中山段。
霍英东投放资金最多的要算是广州南沙的建设。南沙地处珠江河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珠江三角洲以西的城市与香港及海外联络的理想枢纽,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被人遗忘,成为一个荒滩。20世纪80年代,霍英东就着手对南沙的建设进行考察,制订了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他决定:一不要国家贷款,二不要特殊政策,三不要占用耕地,把南沙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试验场进行开发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准在南沙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累计投资38亿元人民币,在南沙东部2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开发,在乱石滩涂上建起了广州南沙海滨新城,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兴建的“资讯科技园”现已初具规模,预示着南沙发展的光明前景。南沙的建设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其周围几个曾是赤贫的小镇,现已全部进入亿元镇的行列,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为如今珠三角极具活力的区域。
1974年,霍英东当选为亚洲足联副主席,成为亚洲体坛的名人。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霍英东就一直为中国体育项目重返国际组织四处奔波。他出任亚洲足联副主席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各成员的工作。1974年秋季,亚洲运动会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亚洲足联也选择在亚运会举行期间在德黑兰开会,霍英东利用这个机会做通了四分之三与会者的工作,将他提出的“讨论中国入会的问题”作为紧急事项的临时动议,列人大会议程,后来又以同样的票数为中国入会修改了亚洲足联的章程,最后又做通了国际足联负责人的工作。那年,中国顺利地恢复了在亚洲足联的席位,为中国足球重返国际舞台迈出重要一步。在这之后,霍英东继续周旋于世界体坛的大舞台,为中国加入国际足联、世界羽联等其他单项体育组织而奔走呼号。
1979年1月底,就是霍英东与中山县领导商谈投资兴建酒店期间,他率领香港足球队,与广东足球队,在广州、香港两地举行足球比赛,后来将这个赛事固定下来,成为广东省和香港每年的一次足球盛会——“省港杯”赛。
霍英东多次出资赞助祖国的体育事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申办亚运会成功,取得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霍英东感到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捐资1亿元,兴建游泳馆。一年之后,一座气势雄伟的英东游泳馆就屹立在亚运村。当时,那是亚洲最大的游泳馆,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6000多个观众席。为配合亚运会在北京举行,他出资2.3亿多港元,在北京城内兴建一家高级酒店——贵宾楼。1989年5月,贵宾楼正式开张。1984年,他宣布捐赠1亿港元设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会。1991年11月,他出资500万港元,在广州举办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他还捐赠3000多万港元,建成广州中山大学体育中心,更先后捐赠2500多万港元在全国许多地方和学校建立网球场,推广和支持网球活动;另外,他还曾捐赠500多万港元建立亚洲象棋基金,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捐赠4500多万港元,在北京兴建中国体育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后,他又捐资2亿港元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20多年来,他为支持国内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而捐赠的款项已达10余亿港元。
为肯定他在体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1994年,世界著名的体育学府——美国春田大学授予他名誉人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国际奥委会向他颁授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香港爱国爱港力量的一面旗帜
长期以来,霍英东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推进“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贡献。1991年4月,他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团的会议上作“共创祖国美好的未来”的发言,提出香港经济发展要背靠祖国内地,要与内地形成一个经济体系的观点。后来香港经济的发展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1995年3月,他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广东团的会议上作“在内地投资的经历和体会”的发言,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1997年3月,他在八届政协大会上作“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发言,表达了坚决支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政策的立场,对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充满信心。1998年,他在政协九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思考”的大会发言,为国家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提出建议。
今日荐书
《霍英东与抗美援朝战争》K825.38=76/ZL30朝晖中文书库屏峰中文书库
今日感悟出离心与进取心
霍英东年幼时因为家境贫困,他的愿望是经商赚大钱:抗美援朝战争时赚了第一桶金;在50年代中期,随着香港人口的急剧增长,抓住香港房地产发展的机遇,同时开拓淘沙、市政、海港工程缔造了自己的商业集团。如果不是港英当局对霍英东采取歧视和封杀他的发展空间,或许霍英东家族的财富并不会比香港四大家族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胜家族、郑裕彤家族的财富少。他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地支援内地的建设,我感觉到,他具有一颗出离心。如果建成商业帝国是企业家的初心,那么当帝国建成,不被商业所裹挟,时刻有一颗挥挥手放弃一切,做更宏大的事业并乐此不疲的心,这样的精神就更难能可贵。
当读到他大力奔走使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联合会的席位、积极努力推动中国重返羽毛球、篮球、排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国际组织时;当读到他花甲之年还在为北京主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和申办2008年奥运会出资出力,在古稀之年还积极致力于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时,我仿佛看到那颗出离心又跳动成了一颗永远年轻的进取心。就是这份出离心和进取心,造就了香港最受尊敬的富豪——霍英东。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邮编310014|查号台0571-883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