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在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曝光后,又有更多类似案例被曝出,包括“去哪儿”等平台陆续“中枪”。经媒体调查发现:积分机票已成当下行业“潜规则”,买卖里程积分乱象丛生。
1月26日,在《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实施不到三个月,中消协启动公开约谈——约谈对象是最近因“积分机票”事件而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携程网等六大OTA(在线旅游网站)平台。
涨知识
教你识别机票“五大猫腻”
1团队票散卖
原理:团队票的价格大多比散客票便宜。代理商以团购价订票,再以散票价卖给旅客。
危害:如果团队收客情况不理想,没有达到航空公司要求的最低出票人数,航空公司拒绝给这个团队出票,消费者从代理商买的票就是无效的。
此时,即使代理商全额退款,消费者想重新买票,也可能已经是9折甚至全价票了。
2大客户协议票
原理:指代理商、航空公司、客户公司三方之间签订购票优惠协议。比如某个协议的内容是某客户公司的员工订某航任意航线的全价机票,可以享受到八折价格。代理商可能会把消费者的票以这种形式开票,卖九折。
危害: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无知觉且损失不了什么。极端情况下,航司如果查出散客的机票开的是大客户协议,可能会拒绝其登机。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如果是私人性质的出游,不涉及到报销,选择这种机票还是比较划算的。但如果是可以报销的机票就不建议购买这种类型的。
3退改签博概率
原理:指票代明明知道,消费者一旦退改签,猫腻就会败露,但仍带着赌博的心态,赌消费者不会退改签,赚价差。
消费者在票代手上订了上海飞哈尔滨机票并全额付款,票代在收到款后,航司出了更便宜的票,于是票代将之前的票退掉,重新为消费者买了张更便宜的票,赚取差价。因为低价票大多退改签限制多甚至不让退改签,如果消费者没有退改签需求,往往并不察觉。但一旦退改签,立即败露,后果乘客买单,代理全额退款。近年来,这一事件见诸报端比例越来越大。
还有一种退改猫腻。此前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多家OTA平台,发现部分平台上机票预订,不管折后如何,都显示不能退改签,但同样的票,航空公司官网往往只收部分手续费就可退改签。业内解释,这一方面是平台和代理要规避退改签风险,另一方面,万一乘客真的要退改签,代理商或平台会说,购票时就标示了不能退改了,你买了票就是接受了这个条款。按约定,机票价格不能退,钱就进了代理商口袋。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博概率”。
危害:消费者吃“哑巴亏”。
4弃程
原理:指旅客或者机票代理人,未经旅客授意,私自在旅客本身真实的行程上,加了一段或者多段,出票时就已经有计划不乘坐的航段。国内国际机票都会遇到,这也是国际机票最常见的猫腻。
以国际机票为例。与国内机票相比,国际机票的客流与市场明显小很多。因此航空公司在出售国际机票时,更多地以往返机票的形式出售,防止出现旅客搭乘航班出国,却乘另外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回国,这样无形中回程的座位就被浪费了。
危害:首先,往返票退改限制多,一旦发生退改,费用巨大,有些甚至不允许退改。
其次,行李运输出现问题。以东航国内往返机票或联程票为例。一般来说,东航允许的联程价格使用条件是必须在24小时内转机。可以看到,如果联程票是1月13日+14日的航班,这样东航就会把托运行李卸下来让乘客取走。如果订票的操作人员订了一个几小时内转机的票,很可能行李就直接被送到后续航班上了。
5盗用里程积分
原理:代理累积或收购航司会员积分,用来兑换机票,再将机票出售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携程那名在日本东京惊动警察险些不能登机的消费者即可能遭遇此种情况。
危害:一旦查出兑换的机票不是供会员本人或指定人所用,航司可拒绝乘客登机,严重的将留下不良记录。
机票防坑?原来这样简单!
不买太便宜的机票
什么叫太便宜?比如春运高峰期的白天航班还有5折以下的折扣票出售,那就得小心了——虽不说这票一定用不了,但风险无疑是很高的。
买票后马上索要票号,并核对
购买机票尤其是从航空公司官网以外的渠道购票,务必让售票方尽快提供票号。
什么叫尽快?半天之内。
什么是票号?就是一组13位的数字,相当于你与航空公司的合同号。请放心,售票单位一定知道这个名词。如果不知道,ta们也不用干这行了。
如果是网上订票,订票成功的页面上应该直接显示票号
1、乘机人姓名、证件号、日期、航班号和时刻是否正确?另外还留意是否多出不是你预定的航班(原因不展开,只需记住这不是捡便宜);
2、票面价格与实付金额是否相差过大(不应超过20%);
3、如果能读懂航空公司票务条款,那么看看退改签政策、舱位等级是否与售票方说明的一致;如果来不及读懂,至少做到第1、2条;
4、建议起飞前一天再检查一次。
1、进入www.travelsky.com信天游网站
2、输入机票号码和名字后,会出现以下界面。点击右下角放大查看
3、阅读完整的电子行程单界面,核对信息
一旦通过以上步骤发现问题,或者售票单位根本不提供票号,请看:
如何维权
1、联系售票单位。如果对方称解决了问题,务必重复上面的检查进行核实;
2、如果无法解决,则联系航空公司客服帮忙。但是,但是,但是,航空公司可能会以这是第三方出售的机票为理由,拒绝协助。怎么办?
3、【醒目】那就要求航空公司客服将事情升级为投诉事件,请求航空公司查处代理商的违规行为。这类投诉,航空公司必须受理;
4、如果航空公司仍然拒绝帮助,那么请向民航主管机构投诉。据大量网友亲测,投诉管用!
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投诉航空公司)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投诉票务代理)
目前最稳妥的,还是直接去各航空公司官网或者APP去比价和购票。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不如联系携程等票务代理一站式搞定高效,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