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在线教学主要原则及实施建议——丁书林

关键词:疫情防控;在线教学;在线教育;原则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并蔓延,教育部及各级政府均明确要求春季开学延期。1月29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教育部门为服务保障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做新闻报道时,题目为“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省略掉了‘停课不停教’)。此后,有关省市文件及学校方案里出现了”“网络教学”、“云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程”、“线上学习“、”在线学习“等十几种不同的概念称谓,”停课不停学“成为全社会普遍传播的口号,教育信息化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普遍冠以”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在线学习“等名义。称谓的多元化,反映出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对在线教学认知的不足,在网络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平台、工具、管理以及教育教学模式实践的欠缺。

一、在线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线教学是以网络及其网络空间为基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分为全部在线教学和部分在线教学。在线教学不是简单的线下教学的线上化,不仅体现在空间、技术环境、教与学方式的极大不同,在理论上更有联通主义、新建构主义、多媒体理论、认知心理学以及脑科学、认知负荷理论等的支撑,以及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科学理论的建设与应用。本文重在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不做深入的理论探究。

在线教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一)目的性。在线教学的目的性,首先体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没有改变;其次体现在应有良好的在线课程标准、资源标准、教学标准、检测标准等作为依托。在线教学目的性,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度体现,具有以学习过程取代教学过程的功能,远高于实体空间对教学目的性要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自嗨”型、讲授型的教学方式。

(二)开放性。在线教学使得空间、资源、教学过程、管理得以全面开放,学校教育打破了实体空间阻隔,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验与评判。在线教学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资源的开放性也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取相应的学习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教与学的过程,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都将以数据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三)主体性。在线教学使得空间、资源、教学过程、管理得以全面开放,学校教育打破了实体空间阻隔,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验与评判。在线教学使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资源的开放性也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取相应的学习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教与学的过程,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都将以数据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四)联通性。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交互,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个体交互,更有着人与资源、人与技术、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广泛交互。在线教学的联通性,是学生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转化的重要媒介,是保证在线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由此,网络虚拟与物理实体空间、人、技术、资源等构成了在联通主义视角下构成了相互交互、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环境,完全以学生个体为核心要求的学习环境将迭代升级为群体学习环境。

(五)复杂性。首先是网络与技术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在线教学环境不稳定,导致教学以及信息传输的中断、延迟,极差的体验感迫使人们放弃这种教学方式;其次是教学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在线教学要始终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但由于理论尚不完善、实践尚不系统,且教师要面对多样的技术、资源、工具的选择,往往顾此失彼,使得教学过程不完整、不系统。最后就是教师群体的复杂性,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水平、信息素养与能力、教学能力等将成为制约在线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

二、在线教学实施的主要原则

怎样实施开展在线教学,才能最易于让学习者接受,同时又能确保教学质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贯彻以下原则,有助于制定切实有效方案,帮助教师迅速上手,解决当前在线教学主要难题。

(四)读写可视化。大都老师认为,直播或学生观看视频是在线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客观讲,作为短暂的、小区域、临时性的在线教学,是一种便捷的方式。但作为一种大规模、密集性、常态化在线教学,既不是唯一选择也不是最佳选择。在线教学过程中,读写可视化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文本、板书、图片等资源呈现方式,简洁直观,重点标记包括使用不同色调;其次,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减少或取消语音模式,使用文本、图片方式极大提高交流的效率。第三,学生反馈、作业、测验,要及时通过学情分析统计、拍照上传等多种方式及时交流。

(五)资源系统化。在线教学不是一次性的专家讲座,也不是简单的线下教学的补充,需要对原有的离散化资源建设进行系统化调整。所谓离散化资源,就是教学课件、PPT、教学设计、学案、作业、测验等资源的离散建设,既没有在线的统一标准指导,更没有形成在线教学的课程化资源。面对纷繁多样的资源,教师不知从何找,学生不知从何查。此外,对资源的调取、使用,特别是在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流通,没有统计分析,无法有效支撑在线教学实施。

三、在线教学主要类型及实施建议

在线教学按照发生空间环境不同,分为全部在线教学、部分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两大类,按照教学资源提供方式的不同,分为资源供给式、生成创新式、供给生成混合式三大类。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上千家的教育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普遍采用的在线教学方式为:全部在线教学资源供给式。这种方式的在线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视频资源供给

1.直播(几点建议):

第二,做好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结构化设计,导入—讲授—练习—讲授—练习等,交互进行,某一教学环节过程不宜持续过长。

第三,加强课堂交互,特别是过渡语设计与使用,特别是要注意PPT、讲板、视频资源、文本资源的使用不宜过多。为加强交互有效性,教师可在直播过程中使用PC端,再使用移动端对学生进行及时跟踪和指导。

2.点播(几点建议):

第一,要对资源进行进一步优化,提炼问题点、知识点、练习点,在学生学习前后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与进度,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利用公共社交媒体等加强师生与生生互动。

(二)文本资源供给

近十年,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各校都积攒了大量的文本类教学和学习资源,诸如课件、图片、教学设计、教案、导学案、练习题、考试题等。

文本类资源供给(几点建议):

第一,这种类型的在线教学更加适合初三、高三学生,毕业年级以复习为主、讲练结合,大量的文本资源学习与练习,与其日常教学要求接近;

第二,应尽量适用具有智能学习分析系统的文本资源,完善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系统,有利于建立学校、班级及学生个体的学习分析档案,既有利于精准指导,又有利于面对面授课时精准教学;

(三)以课程平台为依托的复合性资源供给

通过MOOC等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音视频、文本资源等体系化课程化复合性资源的在线教学方式。主要类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资源、视频课程资源、MOOC(SPOC)课程资源+直播等其它方式。

复合性资源供给几点建议:

第一,在线教学设计尽量保持完整,导学、视频应用、学生讨论、检测等要连贯、流畅,层层递进;

第二,学生在线学习与教师答疑相结合,教师答疑既可以利用课程平台讨论区,也可利用直播、社交媒体等进行辅助;

第三,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完整跟踪,保证在线教学质量。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建议

在线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过程与行为,首先注重集体教研的力量,加强对课程、平台与技术、教学设计、资源应用的集体研究。与此同时,注重在线教学的相互协作,主讲教师、助教老师相互配合,集体完成在线教学任务,有利于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四、案例简析

山西阳泉市的市级应对方案及部分学校的在线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在线教学的主要原则,值得借鉴。

(一)组织管理到位

在做好外围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平台、资源平台等的技术服务保障,严密跟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当直播流过大引起平台拥堵现象加剧后,迅速引导教师使用课程平台建课,在指导学生完成系统化的在线学习基础上,使用直播、速课建设等工具,进行辅助性教学与答疑。

在市级文件的指导下,各县、各学校的在线教学方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平定县教育局制定了县级在线教学课表,新华小学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教研方案、学习指导方案、家校沟通方案等。

(二)在线课程平台应用广泛稳定

阳泉市拥有市级在线课程平台,供全市学生开展在线学习,部分教师建设网络课程开展在线教学。两年前,阳泉市将初中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自主学习获取学分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平台具有资源的复合性、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且相对于直播在线教学,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互动性、系统性,有力保障了全市在线教学的正常运行。阳泉新华小学将在课程平台上建设的校本七彩课程面向全市开放,洪城河小学教师一键引用集平台、资源、工具、管理为一体的示范教学包,做个性化改造后快速投入在线教学中。

(三)加强集体教研与精细备课精细管理

五、中小学校在线教学发展展望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全国范围的在线教学应对实施,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的收官之年,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迈入2.0时代开局之初,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寄予更多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不仅将有力推动中小学校在线教学发展,也同样会更加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一)标准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系统化工程,需要标准先行。教育信息化2.0系列文件,出台了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但仍然没有在线课程标准、资源建设标准、技术实施标准、在线教学标准等,导致各地各校对在线教学缺乏明晰的认识,虽有“一校一策”的指导意见,但不能不说这是标准缺失下的现实权宜之举。

(二)课程化资源建设

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其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存在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是以供给教师应用的教学资源多,第二是以满足线下教学补充需要的资源多,第三就是资源建设人员分散、体系分散、目标分散。如上问题,导致资源建设没有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不能支持在线教学系统、完整性的要求。

(三)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建设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将信息化教学能力聚焦在线下教学,线上平台、资源、工具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网络空间全覆盖对教育的影响认知不够。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建设,首先是对课程、学科的理解力,其次是提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基本能力,特别是结构化教学设计能力,第三是对资源、平台、工具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四)在线课程平台建设

2012年以来,基础教育广泛进行了三通两平台建设,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文件要求建设互联网大平台,但中小学校普遍缺乏课程平台、课程教学系统以及教学管理系统的认识。

(五)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

从国际范围看,在线课程标准、虚拟学校、混合式教学,已经在得到广泛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我国,对在线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有良好认知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将极大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长久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以传统课堂教学交互、作业测试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都需要考虑与在线、混合式教学与学习的衔接。

如上五个方面的建设,不仅牵涉理念、思想、技术、模式等方面的改变,更有教育信息化投入方式、方向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建设的反思,诸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的建设方式,必将与投入小、效益高、模式新的在线教学方式共生。

混合与在线教育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引发K-12教育系统的变革,认识到这一变革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需要政府、教育研究机构、学校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努力,需要资源开发与共享模式、市场机制、教师发展培训的内容、体系与制度变革。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应对,给了我们思考和反思的机会,期待更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THE END
1.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与培训基地名单(第三批)的通知 通知通告 2024-10-17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指南 业务工作 2024-06-05 https://ai.eduyun.cn/home?eqid=a896e03700019e7d0000000665288e72
2.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课后服务 教师研修 家庭教育 教改经验 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虚拟仿真实训 教师能力提升 教材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思政课 课程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教材 虚仿实验 研究生教育 https://www.smartedu.cn/?columnId=1744577220682436623
3.收藏!教育部最新公布22个免费在线课程平台(内附链接)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09162
4.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5.educoder平台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校选择使用。 2020年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23273/article/details/112107806
6.高顿教育入选教育部支持高校在线教学产学合作资源名单近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公布《第二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的产学合作教学资源名单》,高顿教育集团旗下在线课程平台“高顿网校”入选,IBM、超星等众多知名企业也在其中。 疫情防控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顿教育集团面向全国的大学生们开放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内容涵盖https://www.gaodun.com/news/1118604.html
7.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式启动以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针对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2/09/031282662.shtml
8.镜湖新城实验学校“阳光云课,智慧教学“智慧平台学生操作指南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及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我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将延迟开学时间。为使全市中小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市教育局经研究决定,充分利用“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和已有的“阳光课”资源,组织实施“阳光云课,智慧教学”中https://www.meipian.cn/2nsldceu
9.>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本规范所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及其接入的平台、专题板块。 本规范所称的数字教育资源(以下简称资源),是通过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的网络课程、数字教材、数字图书、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虚拟实验实训、在线教研视频、教学应用与工具等类型的教学和学习资源。 本规范所称的https://www.xthtc.com/index.php?s=/Index/view/s/2/c/145/id/7812.html
10.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将疫情造成的高校延期开学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努力保障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时解决疫情期间师生教学问题,现就我省高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
11.吴炜强:勇担企业社会责任,凤翔MOOC教学资源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免费据凤凰教育行政总裁吴炜强先生介绍,作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企业,凤凰数媒产教集团积极响应,以“凤翔MOOC教学资源平台”为重要平台载体,踊跃提交项目相关成果及资源,充分助力高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行动。 吴炜强先生表示,“凤翔MOOC教学资源平台”是专业的在线互动教学资源平台,平台采用开放式注册模式,https://gongyi.ifeng.com/c/7v89yGJl5NY
12.教师必备十大教育网站在线教育网站哪个好免费教学资源网站推荐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 免费的教育网站,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旨在推进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共享、传播,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性,把互联网+的模式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作为十大教育网站之一,该平台免费提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物理、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17606_1110112462.html
13.“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云端研讨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中国教研网提供技术平台支持。本次会议也是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第七次线上教学研讨会。 本次会议分为四个内容单元:在线学科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创新、支持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区域教研创新、混合式教学研究前沿。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https://www.hdjx.org.cn/plus/view.php?aid=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