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有关“互联网+医疗”的法规与风险观点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01

“互联网+医疗”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哪些?各自有什么定位和特点?

“互联网+医疗”的主要业务类型及其各自的定位和特点如下:

(1)互联网健康咨询:互联网健康咨询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非诊疗行为的“信息服务业务”。其定位仅涉及咨询服务,因此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2)互联网诊疗:互联网诊疗是指医疗机构利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直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主要定位和特点为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的诊疗活动,是线下诊疗行为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延伸。

(3)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指医疗机构之间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其服务范围包括远程会诊(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平台,邀请方承担法律责任)、远程诊断(邀请方和受邀方共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远程医疗着眼于医院协作,旨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流动。

(4)互联网医院:基于其不同的定位和特点,互联网医院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即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医院+互联网”),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其服务范围包括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

(5)医药电商:医药电商指从事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包括自营(包括叮当快药、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等)和第三方平台模式(商家入驻的第三方平台包括饿了么送药、美团外卖买药、京东药急送等)。而阿里健康大药房和京东大药房等则兼具自营和第三方平台业务。

02

目前针对“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法规政策包括: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7月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国家卫健委于2022年2月颁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

除此之外,各地卫健委也就“互联网+医疗”发布了各项地方性政策,例如:

03

(点击查看大图)

04

对于从事互联网诊疗的医师及人员,有什么要求?

(1)互联网诊疗:对于从事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的医师,要求其(i)仅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医师;(ii)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并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

(2)远程医疗:对于开展远程医疗的医师,(i)邀请方至少1名执业医师(可多点执业)陪同,若邀请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由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陪同;(ii)受邀方至少1名具有相应诊疗服务能力、独立开展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可多点执业)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05

如何判断企业是否需要就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取得ICP证?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企业是否“有偿”提供“信息服务业务”入手。通常来说,“有偿”意味着对“信息服务业务”收取费用。我们可以参照传统电商的模式进行理解,若某电商进行线上自营业务,例如沃尔玛、苹果自营店等,则其不属于有偿提供“信息服务业务”,不需要取得ICP证。同理,若互联网健康咨询是实体医院自身延伸的服务项目,例如协和医院通过其官网提供的线上健康咨询服务,则该类服务属于非营利性质,即使服务过程中存在信息发布、交互的现象,实体医院也无需取得ICP证。

但若互联网健康咨询以第三方平台为中介,且运营第三方平台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存在营利性(包括直接向用户收费或向平台发布信息的主体收费),为医疗机构及医生提供信息发布、交互平台的服务,则该互联网医疗企业应取得ICP证。疫情期间,各平台纷纷开展问诊服务,例如平安好医生的快速问诊栏目、有问必答网的快速问医生、腾讯健康的快速问医生,前述平台运营主体均取得了ICP证。

06

互联网诊疗的服务范围只能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展开复诊而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实操中如何认定“复诊”?

根据2018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的服务范围包括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以及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而就可复诊的病种而言,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尚未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具体范围予以明确。部分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存在一定参考价值,例如,依据上海市卫健委于2019年发布的《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我们可以基本判断甲类传染病(含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和危急重症等不属于“部分常见病、慢性病”范围。

07

互联网医院有哪些主要模式?

互联网医院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医院+互联网”)

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第二名称互联网医院。名称应当包括“本机构名称+互联网医院”(例如协和互联网医院、华山医院互联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

(2)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

名称应当包括“申请设置方识别名称+互联网医院”(例如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阿里健康(海南)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乌镇互联网医院-微医、银川好大夫互联网医院)。

08

互联网医院两大模式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两种模式的互联网医院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目标&盈利模式

“医院+互联网”模式主要是作为实体医院现有诊疗模式的拓展,其主要意义在于便利患者和引流。以协和互联网医院为例,其为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形式,可以线上诊疗、预约挂号、门诊报道、取报告单、自助缴费等。该类互联网医院的主要盈利来自于线上诊疗费用;

“互联网+医院”模式除了常规的就线上诊疗服务收取费用外,往往亦为了实现患者引流。该模式下互联网企业集团通常会同时经营医药电商、健康管理等延续类医疗服务(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均在集团内部同时运营互联网医院和医药电商),且其中医药电商是集团内负责“赚钱”的支柱业务,而互联网医院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该等业务获取并留住用户。

(2)医务人员

“医院+互联网”模式主要通过本实体医院的医务人员提供在线诊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模式则主要依赖多点执业医生。以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为例,其组建了自有和外部医疗团队,以市场化方式与医生共享线上诊疗的收益(即平台收取患者诊费后,扣除医生佣金后把剩余部分给到医生)。

(3)患者群体

“医院+互联网”模式主要针对本实体医院的患者。例如,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天津市安定医院等均明确要求只能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为过去3个月或6个月内于本院实名就医的患者进行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

“互联网+医院”模式则主要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自主招募患者,且往往将患者进一步引流至医药电商等其他医疗服务。

(4)优劣势

“医院+互联网”模式依托于实体医疗机构的现有积累,在医疗资源、医保支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但其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

“互联网+医院”模式基于其深厚的互联网基因,其平台运营及客户引流能力都较为突出,但医疗资源方面的竞争力更多取决于其挂靠的实体医院及招募的多点执业医生。

THE END
1.十大移动医疗APP有哪些智慧医疗网上医院问诊平台有哪些2024年移动医疗平台十大排行榜最新发布,十大移动医疗APP排行榜前十名有平安健康、京东健康、微医、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妙手医生、春雨、医联、微脉、人民好医生。十大移动医疗公司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移动医疗APP有哪些。https://www.maigoo.com/maigoo/8545ydyl_index.html
2.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有哪些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有哪些?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当前市场上***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帮助您了解各种平台的特点和优势,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微医(WeDoctor) 微医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由腾讯公司旗下的腾讯医疗健康联合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共同打造。微医平台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电子病历、检验检查报告https://www.yxa8.com/h-nd-1171.html
3.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哪些资质资质和证书?: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明互联网诊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EDI许可证)。 这些资质和条件确保了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够提供安全、合法、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想要做互联网医院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实体医院面积400平米以上 https://blog.11467.com/b7671526.htm
4.互联网医疗明星公司“卖身”,并购是否能解行业之困?界面新闻2023年,国内有互联网医疗平台传出裁员、业务线缩减或调整,甚至寻求并购的消息,既有综合类平台,也有专科类平台。 国内医疗服务体系、支付体系、大众就医习惯等都与英美存在巨大差异,尽管行业境况相似,但背后原因却大不相同。 纵观全行业,国内除了少数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盈利之外,大多仍在探寻盈利模式的道路上。对于企业而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064923.html
5.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办理哪些资质?腾讯云开发者社区随着互联网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其中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被广泛采用,这一新模式为医疗机构、医生、医疗服务消费者和医药企业提供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那么,运营一个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办理哪些资质呢?众森企服小编,就跟大家好好聊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09387
6.“互联网+医疗降”趋势已定,腾讯和阿里在加紧布局,他们将扮演政策之外,国内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亦颇多布局:腾讯公布了“微信智慧医院3.0”计划、正式启动了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阿里旗下阿里健康和西安国际医学联姻,打造“互联网+”新医疗模式。 而在近期动作之外,腾讯、阿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医疗的各个环节,https://www.36kr.com/p/1722450001921
7.(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十大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线上问诊导读:(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十大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 线上问诊app哪个好,互联网医院近年规模化发展,不仅有巨头企业入局,还有国家政策支持。优质的线上问诊平台,需要大量运营经费, (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十大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 线上问诊app哪个好,互联网医院近年规模化发展,不仅有巨头企业入局,还有国家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49005.html
8.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app测评报告出炉!在大部分互联网医疗app完美解决了便利性难题的基础上,诊疗质量成为互联网医疗app另一个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因此南都健康联盟将诊疗质量作为此次测评维度之一。 在具体测评方法上,南都健康联盟选择了对比8家互联网医疗app背后是否有平台自建专家队伍。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与大部分医院执业医生合作,成为普遍现象,但医院执业医生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12071727129193.html
9.观点互联网医疗平台:风口还是趋势?医疗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太一样,医疗行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些是健康信息搜索、有些是挂号、有些是问诊、有些需求是全科类、有些需求是专科类,比如说肿瘤,有些关注医生服务,还有些关注医药电商。这将限制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集成化和发展规模,不利于进入壁垒的形成。很难想象在医疗服务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淘宝的一站式http://wenhui.whb.cn/zhuzhan/xueren/20190517/261415.html
10.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最后一公里”@MedSci一、什么是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 是指通过互联网起家,自建医生团队+多点执业医生,开展在线问诊、药品配送等业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区别于线下医院自建或与第三方企业合作运营的互联网医院,主要代表是微医、平安好医生以及春雨、好大夫等。 二、疫情期间,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供需两旺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4a518966564
11.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演化路径医疗IT 厂商在互联网医院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技术提供方。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模式 主要分为三种:自建模式、共建模式和平台模式。 在三种模式之下,医疗 IT 厂商的收入来源各有不同。 建设及维护费:在自建模式和平台模式下,主导建设的医院或政府卫健部门是医疗 IT 厂 商的直接客户。医疗 IT 厂商承担互联网医院平台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34541666&efid=k4P09g1jPTpJdt82a5z5tw
12.网络医疗保险平台网络保险平台介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保险销售也已经迈向了新台阶,众多网络保险平台的崛起,带动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据了解,网络保险平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保险公司网络销售平台;另一种是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网络保险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险公司自建渠道,自行开辟的保险网销平台,如中国人寿;另一种是第三方的网络保https://m.shenlanbao.com/he/134787
13.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还需跨过哪些坎?根据上图来看,在我们观察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人群时发现,互联网医疗核心使用人群的用户画像,大致与我国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人群画像重合,多为80、90后的城市青年,其中综合易观、凯度咨询、弗若斯特沙利文及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的报告,发现互联网医疗使用人群50%来自中高消费水平用户,40%来自一线城市,主力人群平均年龄在24-40https://glp.immu.edu.cn/info/1057/2107.htm
14.蚂蚁金服于互联网医疗之探索各大互联网平台对互联网医疗板块的野心由来已久,不止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早已在该领域施展拳脚。虽然蚂蚁金服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功能已经覆盖的基本全面,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仍有所欠缺,例如,平台上目前还无法实现让用户通过智能化识别来明确自己需要哪一类医疗服务或者健康服务。 https://www.jianshu.com/p/70516eb0f68b
15.十大智慧医疗公司排行移动医疗网上医院问诊平台哪个好十大品牌网CNPP重磅推出2024智慧医疗十大公司排行榜,十大智慧医疗平台排行榜前十名有平安健康、京东健康、微医、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妙手医生、春雨医生、医联、微脉、人民好医生。十大智慧医疗公司排行榜由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旨在告诉消费者https://www.cnpp.cn/china/list_8545.html
16.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我国7款医疗数据平台通过安全评估 2021-11-20 07:51:14 湖北工业互联网又添“产业大脑” 2021-11-19 14:49:09 武汉“尖货”亮相中国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 5G超声机器人千里之外能看病 2021-11-19 05:04:09 中国5G+工业互联网领域 最新成果在汉集中亮相 2021-11-19 05:03:04 你好,铁蛋!小米首款仿生机器https://www.cnhubei.com/z/14257764/
17.规范线上诊疗行为文件出台互联网医疗进入牌照时代激发医务人员活力 互联网企业成实体医院有益补充 与互联网医疗界最疯狂时到处开办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不同,这些文件的落地让一些务实的互联网企业将“为公立医院的主体格局提供服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发展中来。 早上6点半,一位患者咨询病情后,在微医平台给301医院的许勇大夫留言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a9BynBArPrMbwMkdGzy181010
18.开发一款直播APP完整指南直播平台开发扩大覆盖面:直播消除了地理障碍,让您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因为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观看。 即时反馈:直播让您获得即时反馈。它使您能够实时调整内容或参与策略。 更高的参与率:直播视频比预先录制的视频产生更高的参与率,因为观众有更强的参与紧迫感。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10405/article/details/13996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