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在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录制视频。新华社记者吴壮摄
求职者选择更丰富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事业正是从灵活就业开始的。”已经毕业5年的柳蓁是一名视频特效制作员,她所在的团队在业界小有名气。毕业之初,柳蓁选择以视频“UP主”(上传者)的身份进入社会,她制作的各类特效视频深受网友喜爱,播放量节节攀升,最终拿到进入专业团队的“敲门砖”。
中国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思维活跃、擅长创新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成为灵活就业的主力军。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
“选择灵活就业不等于找不到工作,也不是随便‘打零工’,而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柳蓁认为,灵活就业给了求职者选择“单飞”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兴趣,创作出优质的作品和成果,为自己搭建展现能力的舞台,在增长专业技术的同时,摸索职业发展方向。
灵活就业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途径,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便利。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等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相较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求职者而言,灵活就业获取工作机会的门槛更低,不合适也可以随时离职;对企业来说,在选人用人以及如何用、用多久等方面也都比较灵活。因此,无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灵活就业都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
“多面型”人才副业途径多
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
此外,也有高校推出设置创新创业学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支持学生选择灵活就业。部分高校还设立了“种子基金”“学生创业园”等计划和平台,为选择灵活就业、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
专家表示,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下,各种新型就业模式将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让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记者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