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民间艺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明清陶瓷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2.1明清陶瓷人物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明清陶瓷可以分为官窑和民窑,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其陶瓷绘画中均体现着民间艺术精神。在明清时期,青花非常受欢迎,在陶瓷纹饰中以人物为主进行绘画的陶瓷工艺品非常少见,但是也有一些例如高士图、仕女图、婴戏图等。我们以婴戏图为主进行分析,婴戏图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婴幼儿的嬉戏玩耍进行描述,将婴幼儿的天真烂漫体现呈现出来,婴戏图具有深刻的意义。明清时期,民窑陶瓷绘画中的人物简单而有神,表情生动,民窑陶瓷人物绘画,富有民间意趣,将百姓淳朴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同时又呈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力量,这种民间自然和谐的艺术精神、思想精神,在官窑陶瓷绘画中非常少见。
2.2明清陶瓷花鸟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2.3明清陶瓷山水绘画中的民间艺术精神
从明清两代陶瓷绘画的发展进行分析,人物绘画、花鸟绘画的发展相对较早,而山水绘画的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明清时期的陶瓷山水绘画工艺品较少。在明清时期官窑中的山水陶瓷绘画主要在永乐和康熙时期,在康熙时期的发展,有较高的成就。明朝永乐时期产生的官窑陶瓷山水绘画代表作品有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该件官窑中的山水绘画呈现出来的是翻滚汹涌的海浪,结合三足炉自身的特点,呈现出一种雄伟气魄的景象,具有雄视天下江山的寓意,将当时皇室的盛世、审美、精神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康熙时期的官窑山水绘画,富有文人气息,山水景物的取景具有广阔的视觉,在皇室使用的陶瓷中,山水绘画图案,具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例如山石、海浪等,其代表着长寿多福,在官窑山水绘画中这些意象来自民间,体现了富有创造力的民间艺术精神。在民窑山水绘画中,山水风景是一种绘画装饰,是百姓对休闲、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民窑陶瓷上的山水绘画,是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射,是百姓对自由生活的憧憬。民窑山水绘画发展较晚,而且大部分山水绘画是文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将其心声向往的自由世界呈现出来,也将民间艺术精神进行了体现。
3民间艺术精神
4小结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随着传统艺术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萌芽和发展时期,也经历了成熟和压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民间艺术并没有消退于历史舞台,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陶李单位:安徽大学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并没有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中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国现在学前教育的规模、形式、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在民间艺术的教育程度上做得远远不够,有的地区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对民间艺术了解甚少;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这使得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不容乐观。加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萌生并在青少年中大肆流行,比如一些网络词汇: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外来文化也不断地涌入国门,孩子们对外来文化有着新奇感,开始过外国的节日,比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摒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术更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对民间艺术更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艺术教育课程中,加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刻不容缓。
二、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建议
1.加强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
有些经济发展落后、不注重孩子民间艺术教育的地区,大部分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形式都不知道,这充分说明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方面做得不足。因此,笔者建议各地区的教育部门要经常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宣传活动,比如可以定期开展民间艺术品的展览活动,普及民间艺术教育的知识,宣扬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使民间艺术形式深入人心,引起他们对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运用的重视。
2.培训专业人才,增强师资力量
有些地区的幼儿园老师对民间艺术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民间艺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做得不够。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充当着一个桥梁的作用,是孩子在民间艺术学习方面的指路人,没有一个专业的老师,孩子们便无从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因此,培训专业人才,增强师资力量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在专业人才培训方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幼儿园应不定期组织老师进行民间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学习不同地区的艺术,做到对民间艺术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2)幼儿园应该不定期地请专家莅临观摩老师们的民间艺术教学课堂,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见,经常组织民间艺术交流会,使老师对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交流,以明白并改善自己民间艺术教学的不足之处。
3.选取合理的民间艺术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教学
一、造型独特,彰显中华魅力
二、自然质朴,传承我国美德
三、和谐友好,共筑中华美梦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十分重视“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古人从自然中获得启发创造了传统民间艺术,在这种与自然万物和谐友好的观念下,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益,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快乐中,丧失了保护自然的理念。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沙尘暴、海啸,自然以灾难的方式警告着人类的所作所为。我们应保持警醒,从传统民间艺术中学习,在现代设计中倡导环保理念,追求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态度,用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美好的中国梦。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及时发掘与保护,将这些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将传统民间艺术运用于现代设计,利用其造型之美、自然朴素与和谐之美,能够为现代设计开辟出一条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路。
作者:刘鹏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院
(二)将民艺地域元素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融合,提升其就业与创业能力
(三)教师先行,引领学生开展区域民艺田
二、民艺课程教学设想
在持续的民间艺术教学中,通过对于高职院校民间艺术课程特色的提炼,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探索一种适合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艺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一)专职教学与兼职教学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安排聘请民间艺人走上大学讲台,走到师生之间,用其本色语言讲述自己的创作甘苦,弥补学院与书本教学之不足。在这方面,天津职业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该院在艺术专业上,设置了年画方向,专门骋请天津杨柳青年画传人,走上讲台为大学生传授年画工艺。而艺术专业的师生走出校园,走向民间,走向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通过田野调查,既为区域地方文化建设做一些具体工作,同时增进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建立民间艺术教学基地
民间艺术是一项传授性极强的艺术活动,一项民间艺术往往是家传或以师徒相传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与民间艺人合作建立传习所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民间艺术的做法,是建立校外民间艺术教学基地的好方式。在民间艺术的考察调研中,我们发现民间艺人在地方政府扶持下,已经走在了前面。比如,郫县安靖镇的蜀绣传习所、泸州分水油纸伞传习所,都是政府出资,民间艺人出技艺办起来的民间艺术学习基地。因为这些民间艺术的传习所一般都是免费的、对外开放的,高职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方的民间艺术资源,建立民间艺术教学基地。这样既可以作为教学的实训基地,也可以作为学生寒暑假自愿学习的基地。
三、结语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急剧萎缩
在科学技术并未如此先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属于一种缓慢悠闲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来自于民间艺术,空闲时候聚众去看剧团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间也有大量的以演出来传播文化的民间剧团,但是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转变,使剧团的生存面临强大的压力,几乎很少的现代人愿意浪费工作后难得的闲暇去看剧团演出,剧团失去了观众,甚至连生计的维持都变得尤其困难,更别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员都不愿意继续演出下去,各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甚至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二)很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结果,凝聚了大多数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比如吴村鱼灯等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已经年过古稀,世代相传的技艺找不到适当的继承人,即将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艺术行业也都萎靡不振停滞不前。
(三)建设和开发新城市,破坏了民间艺术资源
长久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除了戏剧等非物质性遗产之外,还有类似于皮影戏,雕塑之类的有形物质性遗产。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类文化的不重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类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坏,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还有部分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商人利用民间艺术来谋取钱财,破坏了民间艺术的价值。
(四)缺乏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管理
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策
(一)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计划
从现实出发,站在民间艺术的角度,有关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用专业的方式对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统计,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确的保护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
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刻意的为民间艺术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另外,针对一些面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要实行全面的保护,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励年轻人从事民族艺术的行业,为民族艺术注入强有力的新鲜的血液,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改善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存环境
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民间艺术的抗打击能力,即寻找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立稳脚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创新,但是,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留民间文化的根本。不要单纯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具有民间艺术最本真意义的创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民间艺术的改进方法,才能够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四)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所以,号召全民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为基础,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内涵,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潮。
三、总结
(一)民进艺术的消亡与保护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在西方艺术理论以及现代工业潮流的冲击之下,我国的艺术形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被一些迷信现代文明的人们所丢弃,所以,现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好。许多的民间技艺、民间作品以及民间的艺人在一天天的消失。一些民间艺术在学者的保护之下被搬到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它们便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忆,可是还有很多在濒临灭亡。所以,这个严重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能只靠专家学者去保护民间艺术,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这要成为一种意识,要靠大家去保护和传承。
(二)大学教育与民间艺术的契合点
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尚的品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要让大学生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要将这个现代艺术教育目标当中体现出来。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很高的融合性,因为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强烈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它们是人民群众审美观、价值观等的集中体现。一些民间工艺、民间绘画等可以自由抒感、强调主观想象,具有审美、教化、实用的功能,是人民群众精神物化的产物。还有的艺术创作将文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的质朴生活经验与审美高度进行融合,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全面、直接的体现出来。
二、大学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作用及意义
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非常多,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学来说,在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当中融进数百种的民间艺术形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的重点是要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使专业课程与民间艺术进行对接。比如说动画专业当中,在进行基础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戏曲脸谱、篆刻印章、民间书法、石器工艺以及刺绣纹样等传统的图案作为绘画基础,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功底;在专业技能的教学当中,可以侧重民间文学、戏曲以及精华艺术等表现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也可以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动画作品,让大学的动画教育合理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从而使大学动画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
(二)让大学艺术生实现“文化自觉”,使文化得到传承
要想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让它们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孕育。高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得到培养,还可以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学习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得到集中的展现,可以使民间艺术作品得到传播与发展,这为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利用特色学科建设这一渠道,使民间文化知识得到普及,让民众的自觉意识得到提高,这位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促进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开放的文化艺术载体,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在不断地积淀,在现代意识和技术的不断冲击下,民族艺术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拓展。在现代艺术教育当中加入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让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进行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思维更加丰富,而且也使艺术创作在情感的抒发以及审美的表现上面有了更好地深度拓展。同时在艺术创作当中增添了很多优秀的元素,充分运用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色彩搭配等对它们进行重新认识,再重新创造,最后打造出更加优秀的创作形式。让现在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进行沟通交流,使现代艺术的设计形式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使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加自然、更加合理的得到发展。
三、大学艺术教育中融进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时结合社会实践
将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可以通过口传身授或者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是给学生讲解并评价一些民间艺术的起源,然后再讲它们的发展经过,最后探讨民间艺术的价值体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校外的民间艺术实习基地,开展一些民间艺术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增强,使其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产生责任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民间与现代艺术的共同点。
(二)建立高校民间艺术的学习平台
大学中可以建立一些民间艺术馆或者是研究机构,培养一些民间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他们进行艺术研究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可以形成一种氛围,然后再在校园里开展一些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更加与民间艺术氛围亲近。在高校当中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吸引更多的民间艺术爱好者走进高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民间艺术的交流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与艺术研究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让民间艺术在高校中生根发芽。
(三)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文艺活动
将民间艺术比较集中的展现在群众面前的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就是元宵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庆祝这些节日的时候,基本上会包含绘画、民间音乐、雕刻、书法、地方戏曲等许许多多的民间文化的精彩内容,这是一个进行民间艺术研究的最好机会,学校里的领导以及老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当中,并且要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见解,要把它们加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要为民族的创作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
对于中国的纸雕艺术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求学网小编精心准备的纸雕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要:古徽州地处三省交界处,人杰地灵,徽雕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因素,“三雕”有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研究中国文化,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相结合的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雕刻艺术品更是国之瑰宝,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关键词:徽州;三雕;装饰;寓意
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徽州就在现在的安徽省南部,主要分布于安徽宏村,西递,江西婺源一带,处在三省交界处。徽雕应用于建筑装饰上,装饰性风格具有浓烈的文化地方特色。徽雕主要有用于祠堂庙宇,园林民居的装饰的表现上,还用于室内家具的室内用品。我经常带学生去安徽江西写生考察,逐渐了解了徽雕这一门独特的雕刻艺术。
第二种是砖雕,主要应用于门头上面,门槛,起到装饰作用。显示门第的不同,家族显贵的作用。雕刻方法十分突出形象,大都是浮雕,凸显出砖面之上,一般是左右对称成双成对的形象,镶嵌在大门门头之上,大多是吉祥瑞兽,大象,蟾蜍,钱币,麒麟送子,莲花,宝鼎出祥云,蝙蝠成双对,而且砖的外形也不是完全方形的,大多是小扇形,菱形的。这样砖雕十分灵动柔美,砖雕各种形象的表现也十分精细流畅,形象中的各种装饰纹案,装饰感十分强烈,而且有着美好的寓意。形象造型笨拙,有福气之感。构图采用平面并行排列,形象都处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和门头飞檐组合起来,使得门面很有气派,格局不凡。
第三种是石雕。石雕的代表一就是在西递宏村镶嵌在墙上的石窗楼窗,很多有圆的、扇形的、菱形的比比皆是。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梅兰竹菊图,吉祥瑞兽等等。还应用于其他的地方,如房屋的台柱门楼,起到装饰作用。石雕多是小型动物石雕,造型朴实,神态自然,大多是小狮子或麒麟。二就是牌坊,更具有代表性,是皇帝赐给功臣表彰大臣的,歌功颂德,雕刻艺术价值更是精湛,西递的胡文光的牌坊最具有代表性。胡文光在明代嘉庆年间,中状元后来皇帝批准在他家乡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以表彰他在当官的时候做了很多好事善事。胡文光的牌坊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是牌坊和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牌坊上雕刻的吉祥瑞兽,牌坊上有四个大柱子,柱子下端都雕刻石雕大狮子,狮子刻的非常栩栩如生,是完整的雕塑,大狮子和小狮子嬉戏打闹。牌坊中部刻有仙鹤麒麟瑞兽,在牌坊上部刻有天官赐福,仙人石雕,牌坊有大量镂空石雕,极尽繁复,一般多为透雕,还有圆雕、线雕等与各种技法的并用,可称为石雕中的精品。
徽州“三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身在故事题材上多为民间传说,神话典故。动物图案也多来自于民间传说,花鸟图案,吉祥图案。徽雕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与文人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自身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的演变和发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人的艺术才华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体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值得我们很好的研究和发掘,以便我们把它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晓我们传统文化的精湛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