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通信原理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片,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与移动网络运营商进行通信。
SIM卡通信原理涉及到SIM卡与设备、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通信过程,包括SIM卡的识别、鉴权、加密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解释SIM卡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
1.SIM卡的基本结构SIM卡通信原理的基础是SIM卡的基本结构。
SIM卡通常由塑料卡片和集成电路芯片组成。
集成电路芯片中包含了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等组件。
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短信、联系人等数据。
存储器通常包括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处理器:用于处理SIM卡内部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
处理器通常是一个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通信接口:用于与设备或移动网络运营商进行通信。
通信接口通常包括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
2.SIM卡的识别和鉴权SIM卡通信的第一步是识别和鉴权过程。
设备在与SIM卡进行通信之前,首先需要识别SIM卡的存在并进行鉴权,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插入SIM卡:用户将SIM卡插入设备的SIM卡槽中。
电源供给:设备为SIM卡提供电源,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识别SIM卡:设备通过读取SIM卡中的信息,识别SIM卡的类型和运营商信息。
鉴权:设备向SIM卡发送鉴权请求,SIM卡通过验证设备的身份和权限,确定是否允许设备接入移动网络。
SIM卡的识别和鉴权过程是SIM卡通信的基础,确保了通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3.SIM卡与设备的通信SIM卡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实现的。
物理接口是指SIM卡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逻辑接口是指SIM卡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协议。
3.1物理接口物理接口是指SIM卡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
SIM卡通常采用ISO/IEC7816标准定义的接口规范,包括物理尺寸、电气特性和引脚定义等。
sim卡原理SIM卡,即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身份信息、认证和加密的智能卡。
它是移动通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SIM卡是由塑料卡片和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
集成电路芯片上存储着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手机号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加密算法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识别和验证用户的身份。
在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时,用户首先需要将SIM卡插入移动设备中。
当设备开机时,它会读取SIM卡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和认证。
设备会将SIM卡中的IMSI发送给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基站进行注册和认证。
基站收到设备发送的IMSI后,会将其转发给移动网络运营商的鉴权中心(AuthenticationCenter,AC)。
AC会根据IMSI查询用户的个人信息,并生成一个鉴权请求。
这个鉴权请求包括一个随机数和一个鉴权算法。
基站收到鉴权请求后,将随机数发送给设备,同时将鉴权请求转发给AC进行处理。
设备使用SIM卡中的鉴权算法,将随机数和预设的密钥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将结果发送给基站。
基站将设备发送的结果转发给AC进行解密和比对。
如果设备发送的结果与AC计算的一致,说明SIM卡中的密钥是有效的,认证成功。
基站会向设备发送一个认证成功的消息,然后设备就可以正常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SIM卡还可以用于存储一些其他信息,例如联系人、短信、设置等。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操作界面来管理和使用这些信息。
总之,SIM卡是一种存储和管理用户身份信息、认证和加密的智能卡,通过与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运营商的通信,实现用户在移动网络中的身份识别和认证,从而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希望更方便地获得运营商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的用户则可以考虑换STK卡,STK其实就是增强版的SIM卡,SIM卡有的功能它全有,而且增加了如手机银行、手机炒股、短信点播等功能。
2.SIM卡ICCID的含义SIM卡背面有20位数字组成的IC唯一标识号ICCID。
以中*国移动为例:前面6位(898600)是中*国的代号;第7位是业务接入号,在135、136、137、138、139中分别为5、6、7、8、9;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一般为0,现在的预付费SIM卡为1;第9、10位是各省的编码;第11、12位是年号;第13位是供应商代码;第14~19位则是用户识别码;第20位是校验位。
3.SIM卡密码一般用户能用到的SIM卡密码包括pin1码和pin2码,其中PIN1码是SIM卡的个人密码,可防止他人擅用SIM卡,但对PIN1的使用务必要慎重。
如果开启了PIN密码保护功能,在开机时屏幕上会显示出要求用户输入4-8位PIN1码(初始PIN1码均为1234),如果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密码,手机将会显示EnterPUKcode或Blocked字样,说明SIM卡已被锁上,因为如果连续三次输错PIN1就会提示你输入PUK码(后附费用户的PUK码由电信运营商保管,预付费用户的PUK码一般会印在随卡的密码纸上交给用户),如果PUK码连续输错10次,SIM卡将烧掉,那样就只能换张SIM卡了。
所以若非必要,切勿贸然使用密码锁卡。
万一不慎输错了pin1码导致提示输入puk码,也不要怀侥幸心理去试图解码,应该立刻送交所属的电信运营商解码。
SIM卡是GSM、3G和4G等多种移动通信运营商使用的核心技术之一。
SIM卡被集成在一个标准化的卡内部,主要由内置微电子芯片和天线组成。
SIM卡可能包含额外的功能如增加的费用控制、呼叫控制、通信记录保护等。
SIM卡是一种可擦写存储介质,这意味着只需通过编程工具对其编程,就可以执行诸如数据存储、传输和加密等操作。
这些数据存储在卡上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内存(NVRAM)中,即便用户切换到不同的手机或者更换运营商,SIM卡中的数据依然保持不变。
sim卡规格标准摘要:1.SIM卡概述2.SIM卡规格标准的发展历程3.SIM卡的类型和尺寸4.SIM卡的内部结构5.SIM卡的功能6.SIM卡的安全性7.我国对SIM卡规格标准的要求和应用正文:1.SIM卡概述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即用户身份模块,是一种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和安全保密信息的芯片。
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让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手机设备上实现对手机号码的携带。
2.SIM卡规格标准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SIM卡规格标准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3.SIM卡的类型和尺寸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SO)和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的规定,SIM卡有三种类型:标准SIM卡(2FF)、迷你SIM卡(3FF)和微型SIM卡(4FF)。
此外,还有尺寸更小的nanoSIM卡(5FF)和用于物联网设备的eSIM卡。
4.SIM卡的内部结构SIM卡内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
CPU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ROM则用于存储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6.SIM卡的安全性SIM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多种加密算法保护用户信息。
此外,SIM卡还具备空中下载(OTA)功能,可以远程更新SIM卡中的数据,提高安全性能。
7.我国对SIM卡规格标准的要求和应用我国对SIM卡规格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包括尺寸、接口、数据格式等方面。
SIM卡由塑料卡片和芯片组成,芯片包含有关用户身份和用户与移动网络之间通信的所有必要信息。
以下是SIM卡的工作原理:1.用户识别信息存储:SIM卡中的芯片储存着用户的唯一标识号码(IMSI)以及该号码对应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通信。
SIM卡还储存有用户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
2.认证和安全功能:当用户插入SIM卡并启动移动设备时,移动设备会与SIM卡进行通信以进行身份验证。
SIM卡中的密钥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3.存储联系人和短信:SIM卡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联系人信息和收发的短信。
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输,方便用户更换设备时迁移数据。
4.移动运营商认证:SIM卡中的识别信息允许用户连接到特定的移动运营商网络。
当用户插入SIM卡时,移动设备会与运营商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连接并获得移动服务。
5.动态数据存储:除了静态信息,SIM卡还可以存储动态数据,例如充值信息、套餐余量、通话记录等。
这些信息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查询和管理。
通过这些原理,SIM卡使用户能够使用移动通信服务,同时确保通信的安全性和个人信息的保密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移动通信设备中。
每一张SIM卡就代表一个用户,它记录着制造商和用户的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国际移动识别码IMSI、鉴权密钥Ki、用户身份识别及密钥信息、辅助业务信息、短信息、移动性信息和无线电资源信息等,可供GSM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以及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
手机只有装上SIM卡才能使用。
如未安装SIM卡,仅能拨打119、112等几个紧急号码。
一个移动设备(ME)用户必须经过身份鉴权以确认入网是否合法。
确认过程是在网络和SIM卡之间进行的。
鉴权开始时,网络产生一个128bit的随机数RAND,经无线电控制信道传送到移动台,移动台从SIM卡中取出固有的密钥Ki和算法A3,对接收到的RAND计算出应答信号SRES,并发回网络端。
而网络端在鉴权中心查明该用户的密钥Ki用同样的RAND和算法A3算法SRES,并与SRES进行比较,如两者一致,则鉴权通过。
否则,不能入网。
SIM卡常用的型号有SLE44C80S、SLE66C160S、SLE66C322P、SLE66C644P、AT90SC4816R、AT90SC6432R、AT90S19264RC、MC68HC05SC21、MC68HC05SC27、MC68HC05SC28、H8/3101、ST16系列、ST19系列和ST22系列。
1、SIM卡的作用*向移动通信设备(ME)提供SIM卡的容量。
*可以按预先设定的方式,由SIM卡主动向ME发出一个呼叫。
*向SIM卡写入信息。
*可以由SIM卡向ME主动传送菜单。
*可以实现SIM卡对ME的监控。
(2)15组短信息(ShortMessage)。
(3)5组以上最近拨出的号码。
(4)4位SIM卡密码(PIN)。
2、SIM卡卡号的含义SIM卡上有20位数码。
前面6位(898600)是中国的代号;第7位是业务接入号,在135、136、137、138、139中分别为5、6、7、8、9;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一般为0,现在的预付费SIM卡为1;第9、10位是各省的编码;第11、12位是年号;第13位是供应商代码;第1419位则是用户识别码;第20位是校验位。
3.SIM卡的密码PIN码是指SIM卡的密码,存在于SIM卡中,其出厂值为0000。
PUK码是用来解PIN码的万能钥匙,共8位。
用户是不知道PUK码的,只有到营业厅由工作人员操作。
当PIN码输错3次后,SIM卡会自动上锁,此时只有通过输入PUK才能解锁。
PUK码共有10次输入机会。
所以此时,用户千万不要自行去碰PUK密码,输错10次后,SIM卡会自动启动自毁程序,使SIM卡失效。
此时,只有重新到营业厅换卡。
其实,只要小心使用,PIN密码只会保护你的安全。
SIM卡有两个PIN码:PIN1码和PIN2码。
我们通常讲的PIN码就是指PIN1码,它用来保护SIM卡的安全,是属于SIM卡的密码。
PIN2码也是SIM卡的密码,但它跟网络的计费(如储值卡的扣费等)和SIM卡内部资料的修改有关。
所以PIN2码是保密的,普通用户无法用上PIN2码。
不过,即使PIN2码锁住,也不会影响正常通话。
也就是说,PIN1码才是属于手机用户的密码。
在设置固定号码拨号和通话费率(需要网络支持)时需要PIN2码。
每张SIM卡的初始PIN2码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三次错误地输入PIN2码,PIN2码会被锁定。
二、SIM卡硬件特性1、外部特征在实际使用中有两种功能相同而形式不同的SIM卡:卡片式(俗称大卡)SIM卡,这种形式的SIM卡符合有关IC卡的ISO7816标准,类似IC卡。
“大卡”上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上面的那张“小卡”,而“小卡”上起作用的部分则是卡面上的铜制接口及其内部胶封的卡内逻辑电路。
目前国内流行样式是“小卡”,小卡也可以换成“大卡”(需加装一卡托)。
2、SIM卡接口SIM卡是通过卡面上铜制接口来连接卡内逻辑电路与移动终端的,SIM卡芯片有八个触点,通常与移动设备连接需要六个触点,具体接口定义如下图所示:(抱歉,本论坛暂时无法直接上传图片。
-bySL)3、内部结构SIM卡是一个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它的内部有5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对应一个功能:微处理器CPU(8位)、程序存储器ROM(3--8kbit)、工作存储器RAM(6--16kbit)数据存储器EEPROM(128--256kbit)和串行通信单元。
这5个模块被胶封在SIM卡铜制接口后与普通IC卡封装方式相同。
这五个模块必须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否则其安全性会受到威胁。
版本介绍刚入网时得到的SIM卡是镶嵌一张大卡上的,目前手机普遍使用标准卡【也逐渐出现了小卡】,把小卡从大卡上取下来塞进手机的SIM卡插槽即可使用。
SIM卡在GSM系统中的应用,使卡和手机分离,SIM卡唯一标识一个客户。
一张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GSM手机中使用,而使用手机所产生的通信费则自己记录在该SIM卡所唯一标识的客户帐上。
SIM卡容量有8K、16K、32K、64K,其中16K,512k,1g,4g以上的大容量的SIM卡统称为多功能STK卡。
原卡不解释,就比标准卡多了一个架子。
不要扔,上面可能有SIM的PIN码与用户码,先看完再扔。
标准卡目前大多数手机使用的SIM版本,都知道,也不多说了。
小卡MicroSIM卡,也叫做3FFSIM卡即第三类规格SIM,尺寸为12x15mm,比我们目前在手机中使用的第二类SIM卡规格15x25mm小了52%小卡与标准卡的比较其实小卡就是标准卡上带有芯片的那一块,“标准\小两用卡”上面真正起作用的就是它上面的那张“小卡”,“小卡”可以从两用卡中取下。
目前国内流行样式是“标准卡”,小卡也可以换成“标准卡”(有个卡托即可)。
如果开启了PIN密码保护功能,在开机时屏幕上会显示出要求用户输入4-8位PIN1码(初始PIN1码均为1234),如果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密码,手机将会显示“EnterPUKcode”或“Blocked”字样,说明SIM卡已被锁上,因为如果连续三次输错PIN1就会提示你输入PUK码(后附费用户的PUK码由电信运营商保管,预付费用户的PUK码一般会印在随卡的密码纸上交给用户),如果PUK码连续输错10次,SIM卡将烧掉,那样就只能换张SIM卡了。
安装完成后我们进入功能表内就可以找到自己新安装的程序了。
方法二:直接在手机端安装sis/jar程序:1.把需要安装的sis/jar程序先放到存储卡上,进入手机自带的文件管理程序并找到我们需要安装的程序:2.选择打开这个软件后出现方法一的第6步的情况,然后我们依据方法一的第6步--第9步就可以了。
要注意OPERA有各种版本,我们三版用户下的是塞班第三版的OPERA8.6或8.65版2.三版、3rd、os91:由3250开始出品的大部分诺基亚机子采用的操作系统,本操作系统是塞班OS第三版,编号为9.1故简称为三版、3rd、os91,用于区别以前的第二版和OS90等操作系统,原则上不同版的操作系统的软件不能通用。
3、sis:早期非三版的诺基亚智能机上的软件安装程序,只有极少部分的sis可在三版上运行,这就是为什么下载的许多sis在我们的三版手机中不能使用的原因。
随着sisx的普及,sis将逐渐从三版手机里消失。
建议:1.软件最好安装在miniSD卡中(一些必须装在机里的就没办法啦……),这样可以把出现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因为白屏通常由软件错误引起)2.不要乱删c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