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机制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馈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洪预案是各级防指进行防汛指挥调度的基本依据,是防汛抢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主动防洪的行动指南,历年来,在防汛抢险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防洪预案的管理水平,全面掌握防洪预案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应建立并实行防洪预案管理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对防洪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有效指导防汛工作,减少灾害损失,保障防洪安全。

1、防洪预案的实施

1.1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防洪预案由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防汛责任制是实施防洪预案的关键环节和有力保证,要建立权威高效、坚强有力、统一和谐的防汛指挥体系,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全面实行防汛责任化,要切实加强对各项防洪预案的管理,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学习防洪预案,真正使各级领导和防汛人员都要熟悉掌握,各级地方行政首长从防洪预案的编制修订到防洪预案的实施、反馈和完善,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查、监督和管理,并建立防洪抢险技术专家组织,完善指挥调度程序,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正确对待和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及时解决防洪预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保证防洪预案的顺利实施。

1.2加强洪水预警预报,争取防洪主动。及时准确的水文气象信息是防洪减灾的首要环节,要随时掌握雨情、水情、河势、工情变化,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的洪水险情。在接到洪水预报后,要及时组织专家对雨情、水情等进行会商,研究落实各项具体防御措施,根据洪水预报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洪预案,对迎战洪水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全面安排、周密部署,各级领导和防汛人员按责任分工立即上岗到位,黄河河务部门岗位责任人应在洪水到达前8小时驻防所包工程,县、乡(镇)人民政府防汛责任人应根据责任分工,在洪水到达前6小时驻防所包工程,组织群众防汛队伍在洪水来临前4小时到达所承担的查险堤段(工程),并将所需防汛物料设备及时调运到位,切实做好迎战洪水的一切准备。

1.3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巡堤查险工作,落实队伍,明确

任务,夯实责任,严格制度,奖罚分明,包干到人,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认真查险,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抢护。

1.4防洪预案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调控,统筹协调,主

动防洪,加强管理,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防洪预案反馈系统

在本辖区内,要以各级防汛指挥机构为核心,自下而上逐级建立防洪预案的管理反馈系统,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分部门责任制,各级防汛办具体负责防洪预案的信息反馈工作。在抗洪抢险中,各级防汛包干领导深入实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分别负责所包区域的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向本级防指报告防洪预案的执行情况。各防汛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防汛职责和防汛专项预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并负责向本级防指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各级防指委派的防汛督查组织,负责监督防洪预案的具体实施。各级防汛办要将各种反馈信息及时汇总后,逐级上报。

3、防洪预案反馈的内容及要求

3.1本辖区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黄河防洪、防凌预案、防洪工程抢护预案、“揭河底”对策及反恐怖预案等各种防汛预案,在编制、报批、执行等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和实际运用情况,都要及时进行反馈。

3.2各级各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实施防洪预案的信息反馈工作,在洪水来临前2小时,向各级防办上报防汛领导上岗到位、防汛队伍和防汛料物上坝情况,防汛工作部署情况,交通、照明等后勤保障情况、迁安撤退情况,迎战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等情况。

3.4每次洪水过后,要在3天之内对防洪预案的实施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并向上级提交总结报告。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足之处和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要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对防洪预案中预报(预估)的洪水位和洪水淹没等情况要及时加以修正,使之更加切实可行,便于操作执行,有效的指导防洪抢险工作。4、防洪预案反馈的保障措施

4.1各级防汛办要切实加强防汛正规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和防汛管理工作,大力提升防汛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递处理各种防汛信息、指令,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为各级防汛领导当好防汛参谋,并落实专人负责防洪预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实施防洪预案的信息反馈网络,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通讯联络和沟通协调,及时收集整合防洪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断提高防洪预案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实习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的最好时期,手术室护理较为特殊,带教中技术要求高,在实习带教要求更加严苛[1]。在传统教学中,手术室的紧张工作氛围导致实习护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且教学评价机制较为片面,不够严谨合理,教学后学习质量仍有待提高。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是建立在带教老师和护生双向反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目前已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教学[2]。但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尚不明确。本次研究将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一共260名实习护生参加,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一)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情况。实验组实习护生对护理老师带教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二)两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评价。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讨论

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技能水平是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所具备的必要素质,手术室常常接触到重症患者,实习的护生则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3]。因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显得格外严苛。而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之间的带教结果基本上是决定了实习护生对于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本研究对实验组护生采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带教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护生对护理老师带教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带教后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带教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宇,张增梅,魏薇,等.基于同伴互助的缺陷式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0):4274-4277.

[2]刘兴琴.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对新生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67-16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反馈;机制

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日常管理的直接执行者。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结合岗位特点,科学实践绩效考核制度。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概述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是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中的探索应用。绩效考核是组织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表现效果做系统性的评定,即依照一定的衡量因素或评价标准,全面评估员工的工作成绩和收效,审视个人的贡献程度,以及个人未来的工作发展状况。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周期、内容等因各自实际略有不同,主要以一个学期为考核周期,以辅导员个人的日常工作业绩,个人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创新性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高校绩效考核的方式与技能日渐成熟完善,考核过程完整连续,考核的结果作为学校进行奖惩激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有以下特点:

第二,公开公正性。绩效考核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奖惩、晋升等方面,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考核的主体要公正合理,考核的评价标准要透明公开,考核的过程要公开公正,考核结果要公开。要设置公正的申诉程序来处置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异议。

第三,沟通反馈性。辅导员绩效考核不仅具有评价个人工作绩效的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个人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的作用。辅导员绩效考核要设置合理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科学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促进考核主体、被考核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绩效考核对于辅导员发展、完善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

1、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其核心工作之一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

(1)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差异性。高校辅导员是相对特殊的一支队伍,其既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承担着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双重身份导致辅导员角色定位难以精确,对于他们的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的确定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过分注重工作量、教学成果、获得荣誉的考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指标较少,没有真正做到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辅导员之间在工作能力、擅长领域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目前有关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为校内统一,没有体现针对个人的差异性考核。

(2)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团体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目前对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个人德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方面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绩效考核的目标,但是没有涵盖到辅导员工作的全部内容,缺乏全面性。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团体,很多工作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当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对于团队性的考量。

(3)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激励性、反馈性。绩效考核具有双重目的,即考核性和发展性。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流于形式,对于考核结果的应用不够充分,部分高校甚至存在走形式的问题。绩效考核制度没有与奖惩科学结合,没有真正的发挥其激励性作用。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虽有公开公示,但是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无法积极的发挥对于辅导员个人的改进提升作用。

2、完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

(1)确立科学指标,注重个体差异。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是衡量辅导员工作的效果的重要尺度,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风向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确立应该积极立足于辅导员的岗位工作实际,做到科学合理,在广泛征求意见后予以公开。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对于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内容合理设置权重,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筹教学科研与日常管理。对于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考查,在评价指标的确立上进行适当的协调,不同年资或职级的辅导员可分类考察。

(2)实现全面考核,兼顾团队合作。学生工作内容事无巨细,辅导员都需要进行了解处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考核内容,增加创新性,实现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将领导、同事、学生和本人都纳入考核的主体,实现考核主体的全面性。团队合作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团体,需要相互的协作配合。辅导员绩效考核应该在主要针对个人绩效的同时,增加关于团队绩效的考核评价。

(3)发挥激励作用,完善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在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之后,应该以此为依据,积极发挥激励作用,确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奖惩机制。赏罚分明,赏罚有据,增强辅导员的竞争意识,积极对优秀的辅导员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进一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单向公布考核结果的反馈模式,积极进行双向的沟通反馈,同事间、上下级之间通过良好的沟通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工作能力。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是一种界定、衡量与发展人力资源绩效之持续性的、系统性的考察过程。它不仅仅针对员工当前的表现,也注重未来工作绩效的改善与增进。绩效考核具有考核性的目的和发展性的目的。考核性的目的包括:了解员工工作绩效;提供奖惩、晋升等措施的依据;提供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料。发展性目的包括:指导员工改善绩效,开发个人潜力;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改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发展性目的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反馈机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及时提供行为结果的反馈有利于人们及时调整行为方向,有助于激发人们进一步行为的动机。

良好的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更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个人的发展和学生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反馈机制应该贯穿整个考核过程的始终。在考核开始前的评价体系确立过程中,积极建立相应的沟通反馈渠道,积极听取辅导员的意见,做到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化、科学化。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建立公开透明的考核流程,积极接受监督,做到考核过程的公平化、透明化。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布上,应该及时公开,建立绩效考核的异议申诉制度,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在绩效考核结果的激励应用中,应该积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适度的奖惩,在进行职务晋升、岗位调动、评奖评优等变动时,将绩效考核结果纳为必查项目。积极探索同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反馈机制,以绩效考核为契机,分别从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反馈,互相帮助,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个人工作能力,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辅导员绩效评估制度不仅只是考核,更应该注重其发展性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确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使辅导员个人通过绩效评估制度得到激励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崔红梅.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分析[D].中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顾蓓熙.成长与沟通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2).

[3]魏国,杨学玉.高校专职辅导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摘要]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数据时代,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市场转型研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建立网络系统进行跟踪调查,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的参与,对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关键词]大数据毕业生就业就业跟踪反馈

[作者简介]臧其林(1968-),男,江苏宿迁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与旅游、教育公共管理。(江苏苏州215104)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从毕业生就业统计数字中快速获得有关人才培养价值信息的内容,诸如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都是学校教育需要及时了解的信息。教育部办公厅早在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4]7号),明确要求学校要准确统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而学校如果针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数字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跟踪,将有利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整体的良性发展。

大数据时代,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全面开放,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再次冲击着各个学校,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将凸显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学校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使毕业生就业不能再停留于就业数字的简单上报,而是要切实做好跟踪信息的数字收集分析,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数字和数据的区别。比如:毕业生就业率95%,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学校把95%背后的因素,像专业对口情况、就业满意度、学以致用的情况、性别差异、供需比率等考虑进去,将其和95%联系在一起,数字就衍生成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与之前的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数据是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数字则是相对静止的和单方面的。

一、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每年对毕业生进行两次全面统计,主要是统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包括每年9月1日的初次就业率和每年12月30日的年终就业率,由各校的就业工作部门依据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上报,最后由各省招生就业中心负责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并以此作为对学校的考核排名依据。如据江苏省招生考试网(js-edu.cn),2014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例行新闻会上,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对2014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当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54.1万人,初次就业率89.55%,同比增长2.41%,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0qo的工作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的结果都是静态的数字,而不是动态的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后续的发展情况也不能通过数字直观反映出来,并因此得出就业情况的结论,从而进行比较分析。只公布一个就业率的数字,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是严重脱离的,这种统计方式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二)目前的就业统计率重视量的分析,缺少质的研究

教育部曾经表示过各校的就业状况要与招生相联系,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特别是对连续3年就业率达不到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或者停止招生。如果停留在表面上的统计,各校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出各专业理想的就业数据,出现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社会上对这样的做法也颇多微词。显然,真实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关键。以2014年江苏省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为例观察,统计数据是以应届毕业生的初次签约率为准的,不过初次签约率主要还是一个停留在量上的数字,没有具体的质的分析,如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学以致用的情况、性别差异的情况、供需比率等均无从知晓。缺乏系统而全面地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指标,单纯进行就业数量的统计,对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尤其要分出各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高下是缺乏说服力的。尤其在一些已公布数字的可靠性受到了社会质疑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

二、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的意义

(一)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深化市场转型研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

三、构建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的路径

(一)建立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要板块的网络系统

(二)建立以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主体内容的网络系统

(三)每年设立毕业生固定回母校日

(四)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的参与

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是一项涉及面广、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而且也是学校、企业、毕业生和社会各方面进行的积极互动和有效回应。大数据时代,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反馈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学校、企业、毕业生和社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升学校的办学服务水平,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庄琪,李海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

[2]安德志.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法和数据解读[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6).

[3]王有春,王庆林.大学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9).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反馈机制构建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本校教育目标,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的表征信息综合评定作出量值或价值的活动[1]。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论是对在校大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水平综合评价的结果,很多高校以该成绩作为各项优秀评比的依据,用人单位也会将此结果作为考量一个大学生在校各项表现的标准。因此,各个高校都致力于研究出一种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大学生在校综合素质水平的评价方法,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对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对用人单位找到真正适合的人才作出正确的、有益的引导。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现状

现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用来对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水平作出等级评定及量化的鉴定。其内容包括各项评定的指标、综合测评工作程序、测评结果的使用这几个方面。其中指标是由德智体成绩和附加附减分构成。测评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学生导师、班干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测评小组来执行,每学期累计一次成绩,每学年总评一次。测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各类奖学金、评选先进个人的定量依据,也作为用人单位的参考依据。

当前的测评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导向作用,但是这样的体系显得孤立、静态,难以构成循环。大多数高校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的反馈机制[2]是缺失的,即使有也大都不够全面完整。

二、构建带有反馈机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以往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往往体现的是专家组、教育工作者等测评体系设计者的理念,这种状况,不利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了解。

1.不利于体系的完备化、合理化。

目前的测评体系往往仅仅是先对学生进行各项考核,然后定性定量的给个评价,一测一评就结束,系统本身的一些诸如指标的设计是否合理,哪些需要改进等问题却不得而知。这样的测评方法导致体系没有自愈能力,难以纠正偏向与失误,一些新的方法、理念也难以注入体系中,导致体系难以优化、合理化。

2.不利于对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

测评体系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体系中的问题依旧留存着,这就会导致在给学生进行下一轮测评的时候依旧沿用带有“缺陷”的测评体系,难以给学生作出公正全面的评价。

三、构建带有反馈机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主要环节

建立一个带有反馈机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主要方法是在原有的体系中增设一个反馈单元,这样测评体系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体,而是一个“测评反馈修正完善执行测评”这样一个动态的循环体[3],如此既使体系更加完整又有了自愈能力。

1.反馈的主体

反馈的主体应当是多样化的,应当包含与测评体系有关的各类人,如学生、老师、专家、用人单位,等等,覆盖面广,所汇集的反馈信息才更加具体。

学生是受测评者,是与测评体系关系最紧密的群体,他们对测评体系有着最直接的体会。因此他们应为反馈主体的主力军,其中学生也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校受评的大学生,一类是已经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4],在校学生对于测评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他们熟知体系的优缺点,而毕业的学生有过受测评的经历,加之其走上工作岗位后对测评体系中的各个项目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能结合工作经历给出独到的反馈意见。

老师是测评的实施者,在其多年的测评经历后往往能发现体系的不足,能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改进建议。

专家是测评体系的制定者,他们能宏观地把握整个体系,从大局大方向着眼,提出“革命性”的反馈。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招收来的学生的素质情况,结合测评体系指出体系中所缺失或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反馈。

2.反馈的内容

3.反馈的形式与操作

首先反馈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其主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建议书

学生在受测评和老师在实施测评的时候一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学生或老师将遇到的问题收集、整理起来,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形成建议书等书面材料交与测评中心审核。用人单位根据招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结合其平时的工作表现提出他们对测评体系的意见和建议,把这些整合成建议书交给测评专家组。这种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

(2)即时反馈

(3)间接反馈

4.测评组的工作

一方面测评专家组会收到大量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测评小组本身也要展开问卷调查、随机走访、召开师生座谈会等相应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取反馈信息。得到反馈信息后测评小组要注意及时收集、整理、汇总,然后对汇总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和研究,将其中的反馈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其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反馈信息,交付给专家组,由专家组专门开展研讨论证会议,把这些反馈信息整合成正式的书面材料写入现有的测评体系中,将不合理的内容合理化,不公正的操作方法公正化,并在下一轮的运作中投入实施。

四、反馈机制为现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带来勃勃生机

加入了一个反馈机制,就像给一湖水引入了一个泉眼,从此不断有新鲜的泉水注入湖中,使得体系处于不断自我更新中,充满勃勃生机。

1.有利于体系日臻完备。

引入了反馈,使得体系能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得到解决,使它处于常换常新、不断升级的状态,这样的体系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个良性循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有利于监督测评的运作。

引入反馈机制,让各方面的人都介入进来,使得测评工作处于公众监督的状态下,这样的测评体系会更加公平公正地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

3.有利于提高师生群体对待测评的积极性。

有了反馈,师生与测评体系贴得更近了。以往,老师和学生都是被动的实施测评和接受测评,体系一成不变,老师和学生都很少了积极性。现在加入了反馈,师生都成为测评体系的主人翁,积极性会大大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测评体系的发展。

“要看明天的社会,先看今天的校园”,先生的这句名言,揭示了学生的素质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高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带有反馈机制的测评体系是一个健全的测评体系,它是对原有体系的改进和升华。当前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所要学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此时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地注入到测评体系中,使得体系能不断更新自我,有了自愈能力,自始至终处在前沿,站在高处,从而系统、合理、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为培养更合格出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

综上所述,构建带有反馈机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确实起到了优化体系和完善体系的作用,它始终发挥了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更加与时俱进,更出色地执行其测评使命,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改革进度。

参考文献:

[1]喻华杰,颜冠群.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弊端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6.12,(中旬刊),(28).

[2]廖善才.建设灵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理论界,2005,(12):49-50.

【关键词】教学设备;采购;反馈;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备采购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渠道之一。公办院校教学设备采购是政府采购行为,学校用的是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设备采购的水平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然而,教学设备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教学设备前瞻性不强,教学设备对教学质量支持不明显。从一般的采购情况来分析,当前教学设备采购带有决策的“单向性”特点:教学设备采购形成自上而下的“单向性”,从可行性分析、审批、采购到使用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其结果导致教学设备采购与专业教学偏离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2.决策因素。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领导往往采用经验型决策,偏重于领导主观意识,偏重于领导个人意愿,偏重于领导个人分工。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如果领导决策类型是经验型决策,比较容易出现教学设备采购的偏离情况。

3.招投标因素。有的采购项目在招标文件中只笼统地列出价格以外的其他有关技术标准,给招投标带来麻烦,无法界定采购方的需求情况。

4.反馈因素。采购与使用分属不同的机构,采购与使用没有信息沟通渠道,也没有教学设备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造成采购方和使用方的各自独立。即便采购出了问题,教学部门也没有及时向设备采购单位反映。

三、建立教学设备使用对采购行为的反馈机制

1.应建立教学设备采购的科学机制。首先,教学设备采购是信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其次教学设备采购的决策应是科学的和民主的。领导要采用科学型决策,而不是经验型决策。所以,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决策机制。领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多听取教学设备使用者的意见。

3.要建立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对采购行为的调控机制。应根据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及时修改整个采购规章制度,要形成对教学采购行为影响的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逐步完善教学设备采购的制度。如果对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采购行为,应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如果对教学促进作用不明显的采购项目,应要制定工作流程,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设备采购内容。

4.应制定教学设备采购决策的科学手段。为了科学地对采购行为评估,防止盲目上项目,应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评估数据的采样和分析,科学决策。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条件下,针对诸多专业教学需求,应科学选择优先开展的项目,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严格的数据分析。针对示范专业、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分类分权重进行建设项目评估。

四、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流程分析

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报告。需求报告是教学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提出的教学设备需求。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现状,欲采购的教学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和价格,国内是否有同类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设备对专业教学的支持情况等。

2.前期调研。主要有本地区的调研和外地调研。本地调研一般通过走访和座谈会两种形式,对本地区高校同类教学设备的调研。外地调研一般是走访外地同类型学校,通过现场考察和访问来了解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其它学校使用教学设备的情况,最终要写出调研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教学设备采购之前,从经济、技术、建设、使用、维护直到教学效益等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6.学校领导及上级财政部门批准。

7.采购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前期是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写项目申报书,对项目的用途、技术要求、投标人资格要求等内容提出要求。项目建设设备招标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一般条款,技术要求,评分标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法律条款。按照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合同的主要条款。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是由招标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编制的。它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将来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承发包双方都有约束力。

8.开工建设。投标方中标后,双方签订合同,开始供货安装和调试。这个过程需要校方技术人员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9.运行情况评价报告。教学设备调试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管理工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必要时要进行修改和调试,在这期间要形成《运行情况评价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确定调查方法,确定数据分析与诊断方法,包括功能模块是否健全,内容是否丰富,运行稳定性,可用度,方便性,后期维护等。还有用户分析,访问频率,用户满意度,功能分析等。

五、结论

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设备采购能够提高教学设备使用效果,其中关键环节是使教学部门的信息能够送达教学设备采购部门。这需要科学决策,机制体制建设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作者简介:

张厚杰,男,1963年7月,汉族,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创建

一、志愿活动的发展

2001年8月北京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就有由大学生为主的4万名“彩虹志愿者”参加,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七种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被誉为“本届大运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2001年11月广州第9届全运会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近10万名志愿者参与体育志愿服务,2003年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中有5万名体育志愿者参加服务。2007年8月份“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期间,共有7000余名来自高校的志愿者参与了赛事志愿服务工作。直至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队伍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体,在录用的74615名志愿者中,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53000人,占赛会志愿者的70%以上,其中参加残奥会的赛会志愿者共有21000人,占总志愿者服务人数的80%以上,我国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达到高峰。

二、志愿者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的总和,是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志愿者服务质量是指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如扶贫支教、社区服务、文化建设等满足与获得被服务者认可的程度。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评价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也没有其它科学评测的方式,志愿者提供服务和服务质量评测脱节。有学者在用“满意度”这个概念进行一些研究。志愿者满意度,是志愿者对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满意度越高;差值越大,满意度越低。

三、建立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的必要性

第一、对主办方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的创建能提供一个普遍的运作程序,通过意见反馈、绩效评估、奖励激发、结果运用的综合运用,能有效解决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大型体育赛事质量,打造品牌赛事,促进大型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对志愿者而言。满足了其利益诉求意识,大大增加了赛事参与程度,他们的创新性在主动思考中得到发挥,也增加了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能大大提高工作热情,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第三、对观众而言。观众反应意见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影响他们观赛体验的问题得到解决后能使观众的现场体验趋近完美。赛事质量的提高使观众对该项赛事的忠诚度大大提高,成为该项赛事的拥虿。

四、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为控制论中的概念,是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的基本途径。维纳称反馈为控制论的“灵魂”,认为“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即将系统的以往操作结果再送入系统中去的过程。”控制的实质是通过反馈调节将被控对象引入预定目标的过程。反馈机制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获得信息并及时传给控制器;处理信息,作出判断,然后给效应器发出指令;执行指令,进行操作,所得结果是否达到指令要求,需要进行检测,然后将结果和检测意见通过感应器再反馈给控制器,以便消除误差,达到预定目标。

五、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的运行渠道

参与过赛事服务的志愿者与到现场观赛对赛事有一定感知的观众在现场、网络、其他三种渠道中选择自己喜欢或最易获得的方式反映所有的意见。

六、志愿者反映渠道

现场:电子小板。在志愿者休息区设置电子小板,志愿者在工作闲暇或休息时输入自己的工作编号后可电子录入进行当天意见反馈,意见将进入电子数据库归档备案,以便于之后的信息分类与查询。

网络:网络有三种渠道:电子邮件、微博和论坛。

第二、微博。微博凭借其操作方便、信息输入量与获得量的广泛、灵活时尚的特点发展迅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有成长为主流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的趋势。

第三、论坛。作为传统的网上交流平台,论坛还是赢得了一些人的亲睐。此种方式将与现场电子板连通,共同记录志愿者反映意见的情况。

七、观众反映渠道

现场:观众在现场反映意见的渠道有两种:主管人员收集和意见簿。

网络:与志愿者一样,网络渠道也是电子邮件、微博和论坛三种。

第一、电子邮件。有资料显示,观众以中、高等收入的白领居多,因为他们的地位及工作习惯,电子邮件是这些人经常使用的交流方式,而选择电子邮件的观众也是最多的,因此电子邮件是观众最主要的信息反馈渠道。

第二、微博。它的扩展面广、信息交流简便,随着社会各界名人、知名电视台、主流平面媒体等开通了微博,在大众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中年人中间也有一定影响。

八、反馈机制的完整性

我们创建的这一套反馈机制是完整系统的,因此反馈不仅是对赛事运作有一定了解的志愿者和对赛事服务有一定感知的观众向主办方反映意见,主办方采纳经过处理得到的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后也应当告知反馈者,并且应当给予积极反馈者一定的奖励,表达对他们为赛事做出贡献的感谢,并能给社会营造更加积极的反馈意识氛围,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信息反馈机制中来,为赛事质量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九、结论

第一、随着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增多,志愿者服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但是目前志愿者反馈机制非常不健全,既零散又单一,反馈机制的缺失成为大型赛事持续发展的短板。

第二、从改进赛事不足提高赛事质量、满足志愿者利益诉求意识、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有效调动广泛的社会体育资源等方面来看建立健全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的意义是十分必要,十分深远的。

第三、创建出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在总体思路、运行路径、运行渠道和奖励激励方面都做出了系统完整的方案,能高效地处理赛事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改善,促进赛事质量的提高与加强大众积极参主动反馈的意识,促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荣芳,王佳.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发展现状及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3).

一、症状

1、幼苗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上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苗株体矮化或枯死。

2、成株期:病菌由茎部侵入,从韧皮部向髓部扩展。初期,下部凋萎或纵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色,病斑向上下扩展,长度可达一至数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穿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在多雨水或湿度大时,从病茎或叶柄病部溢出菌脓,菌脓附在病部上面,形成白色污状物,后茎内变褐色而中穿,全株枯死,枯死株上部的顶叶呈青枯状。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而致其韧皮部及髓部呈现褐色腐烂,可一直延伸到时果内,致幼果滞育,皱缩,畸形,使种子不正常和带菌,有时从萼片表面局部侵染,产生坏死斑,病斑扩展到果面。鸟眼斑是番茄溃疡病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浸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侵染同发生于一株。

二、发生规律

三、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严防病区的种子、种苗或病果传播病害,严防病菌附着在种子上传播蔓延。

2、种子消毒

种子用55℃热水浸种25分钟后,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3、合理轮作

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倒茬,避免与茄果类蔬菜连作,可与甘蓝、大白菜、大葱、大蒜等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建立无病留种地,从无病株采种

选用新苗床育苗,如用旧苗床,需每平方米苗床用40%甲醛30毫升喷洒,盖膜4—5天后揭膜,晾15天后播种。

5、土壤消毒

每亩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在移栽前2—3天或者盖地膜前地面喷雾消毒,每亩用水量120—200斤水,对病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6、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避免带露水操作。在番茄生长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适时通风透光,有利于西红柿生长,提高抗病性。避免雨水未干时整枝打权,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一次菜果壮蒂灵,可提高授粉质量,增强循环坐果率,使番茄连连稳产优质。移栽时尽量减少伤根现象的发生,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7、化学防治

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随访;疗效

功能性便秘在消化系统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加快了生活节奏,改变了饮食结构,增加了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以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产生的并发症较多[3]。现在对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4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效果,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4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4-5]:经过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经过消化道钡餐和电子肠镜等检查对于直肠器质性病变患者进行了排除;通过生化检查显示对全身性疾病能够对胃肠道动力造成影响的患者进行了排除。14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男性患者占68例,女性患者占74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到74岁之间,病程在1年到20年之间。回顾性分析14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效果。

1.2方法

1.2.3判定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指患者经过治疗排便的次数恢复正常,大便的性状也恢复到正常;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大便的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有1项恢复为正常;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排便的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都没有恢复正常,但是和治疗之前相比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排便的次数以及大便的形状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

1.2.4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

2结果

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13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经过治疗,治愈患者占22例,显效患者占54例,有效患者占48例,无效患者占18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从结肠传输的实验分析,24小时钡条的排除例数在治疗之前为25例,排除率为17.6%,治疗后24小时钡条排除的患者占88例,钡条排除率为62.0%,在治疗前后,功能性便秘患者在钡条排除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

3讨论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加快了生活节奏,改变了饮食结构,增加了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部分慢性便秘患者没有出现肠道器质性病变,被称为功能性便秘,属于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以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毒副作用较多。生物反馈治疗指的是把松弛疗法和生物反馈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不易或者不能够被人体所感知的病理和生理活动转化为图像和声音等容易被感知的信息[6]。生物反馈机制能够让患者感觉到自身的生理活动信息,有利于对自身的生理活动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生物反馈治疗能够通过对患者无数次的反馈,以及不断更新和锻炼,达到对生理活动进行控制的效果,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所具有的依从性,能够对临床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前要让患者了解解剖挂图、肛管直肠的解剖和粪便排出的过程,对生物反馈治疗的操作程序进行了解,能够让患者进行心理自我调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应用于治疗便秘中效果确切,具有无创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并发症以及毒副作用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7-8]。降低了通过上述结果显示: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13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经过治疗,治愈患者占22例,显效患者占54例,有效患者占48例,无效患者占18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从结肠传输的实验分析,24小时钡条的排除例数在治疗之前为25例,排除率为17.6%,治疗后24小时钡条排除的患者占88例,钡条排除率为62.0%,在治疗前后,功能性便秘患者在钡条排除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王燕,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周丽荣.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4(02):113-114.

[2]林琳,朱芬芬,林征,王美峰,丁美红.生物反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胃肠病学,2008,03(02):98-99.

[3]刘彦琦,苏秉忠.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2(09):253-254.

[4]孙光军,林爱珍.益肠通秘汤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便秘6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5(02):121-122.

[5]廖江涛,李娟,范树元.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21(31):352-353.

[6]李荣先,尚秀娟,张波,吕保洲.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的治疗[J].中外医疗,2009,26(24):289-290.

关键词:睡眠障碍;脑电图;回归复杂度;神经反馈

中图分类号:TP38文献标识码:A

NovelTherapyDeviceforSleepDisorderBasedonNuerofeedback

ZHANGYuxiang1,ZHUTianqiao2,HUANGLiyu2

(1.EarthquakeMonitorCenter,ShaanxiEarthquakeAdministration,Xi′an,710068,China;

2.ShoolofElectronicEngineering,Xidian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

Abstract:Sleepdisordertormentsmanypeoples.Sideeffectobviouslyexistsbyusingdrugsfortherapy.Nodoubtnovelmethodsordevicescapableofcorrectinginsomniawouldbeofgreatvalue.Apromisingapproachbasedontheinformationinteractionofcomputerandthebrainispresented.Firstly,theweakelectroencephalogramisextractedandtherecurrencecomplexityiscomputedforestimatingdepthofsleep.Thenstimulationpatternsaredecidedaccordingtothesleeplevel.Clinicalexperimentsshowtheproposedsystemiseffectivefortherapyofsleepdisorder.

Keywords:sleepdisorder;electroencephalogram;recurrencecomplexity;nuerofeedback

0引言

本文提出一种由计算机与脑信息交互实现对睡眠障碍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试图研制一种个性化睡眠障碍矫治仪器。

1方法

1.1系统概述

近年来,睡眠脑电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睡眠脑电的分析,已可定量判断睡眠的质量。人们通过不同方法,如时频分析、小波变换神经网络、信息熵等理论对睡眠脑电进行了处理,发现随着睡眠深度的增加,睡眠脑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3,4]。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睡眠分类,就是按照脑电图的特征将睡眠分成所谓的快眼动(RapidEyeMovement,REM)睡眠和非快眼动(Non-rapidEyeMovement,NREM)睡眠两大类,而NREM睡眠又可分为程度不同的四个期,按其深度分别标为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加上睡前清醒期,睡眠共可分为六个不同的状态。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睡眠的加深,睡眠脑电的回归复杂度持续下降,睡眠脑电的回归复杂度可作为衡量睡眠质量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指标[5]。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睡眠深度定量分析的个性化自适应神经反馈电刺激睡眠障碍治疗装置。第一,用安放在人体头部的电极提取受试者12s的脑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第二,提取受试者不同睡眠期四道脑电回归复杂度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是睡眠深度的量化结果;第三,根据受试者睡眠深度的定量值,经过分析生成下一次电刺激的刺激模式,包括刺激波形和波形参数;第四,在该模式下的刺激信号通过与脑电采集时的同一组电极,作用于脑部,60s后停止刺激,开始再次采集12s脑电并计算回归复杂度,了解新刺激条件下睡眠质量的定量值,对比本次刺激与前次刺激对睡眠的影响情况,决定下一步刺激模式的调整方案。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流程图

1.2脑电提取与放大

脑电提取所用电极是采用Ag/Cl圆盘电极,分别置于头皮顶叶的四个部位F3,F4,C3,C4处,参考电极A1和A2则置于耳垂。借助于一个双向电子开关74LS245,利用放置在受试者头皮的同一组电极,交替执行12s脑电采集和60s大脑刺激任务。双向电子开关74LS245开通的方向是由CPU的一个输入/输出端口控制的。

脑电放大器的第一级由运放电路构成电压跟随器,以提高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输入阻抗。考虑到供电与功耗的问题,放大电路可选用微功耗可低电压工作的四运放运算放大器芯片LM324,其结构紧凑,功耗低。放大电路的第二级选用了功率放大芯片LM386。后级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通带为0.5~70Hz,可以滤除脑电的高频分量和一些高频干扰信号。电路中应设置60Hz工频滤除电路,即工频陷波。经过放大调理后的脑电信号,幅值应在0~5V之间。

1.3回归复杂度

i=(ui,ui+τ,…,ui+(m-1)τ)

(1)

在数学上,回归图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9]:

Ri,j:=(εi-i-j),i,j=1,2,…,N

(2)

RR=1N2∑Ni,j=1Ri,j

(3)

该回归复杂度的取值在0~1之间。根据回归复杂度与睡眠的深度基本成正比的关系,可判断睡眠质量越好,回归复杂度越小;睡眠质量越差,回归复杂度越大。图2(a)为睡眠质量较高时,回归复杂度为0.17的回归图;图2(b)为睡眠质量不高时,回归复杂度为0.71的回归图。

根据计算的脑电信号的回归复杂度指数值,直接将睡眠的深度量级用回归复杂度指数代表。即提取受试者不同睡眠期四道脑电回归复杂度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睡眠深度的量化结果。

图2睡眠质量较高和睡眠质量不高时的回归图

1.4刺激波形的产生

本文提出的个性化神经反馈失眠治疗装置,是由一个CPU为C8051的单片机控制的。C8051单片机内部集成了一个12位模/数转换器、5个通用16位定时器、内部可编程振荡器、低功耗128B的非易失数据存储以及丰富的输入输出资源,扩展系统中还包含64KB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64KB的只读存储器ROM[11]。运用系统中的数/模转换电路通过编程可以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等不同波形和参数的刺激模式,通过在程序中加入延时程序可以改变刺激波形的频率,通过改变数/模转换的数字信号值调节刺激波形的幅度。

利用单片机内部可编程振荡器作为单片机系统时钟,内部的参考电压作为数/模转换电路的参考电压,其中数/模转换电路的寄存器的值分别在定时器的中断服务程序中设定,并启动转换,转换结果经过由功率放大器进行幅度放大。

1.5刺激模式的确定

根据睡眠深度的定量评价值,可以采取不同的刺激策略。

(1)如果是首次刺激,预先确定一个固定的刺激模式作为起始刺激。该起始刺激根据回归复杂度的大小来确定,当回归复杂度小于0.2时,无需刺激;当回归复杂度大于等于0.2且小于0.4时,采用1Hz,1V的正弦波作为起始刺激;当回归复杂度大于等于0.4且小于0.6时,采用5Hz,5V的正弦波作为起始刺激;当回归复杂度大于等于0.6时,采用10Hz,10V的正弦波作为起始刺激。

(2)如果目前实施的刺激不是首次刺激,则通过将本次刺激与上次刺激产生的睡眠效果相比较而确定。

①如果发现本次刺激随着刺激参数的改变,第一次判定为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则维持这个刺激模式。

②如果在本次刺激模式条件下已是第二次判断为改善,则对该刺激模式进行步进递增,该步进递增,是指在容许的刺激参数范围内对刺激频率和刺激幅度分别增加1Hz和1V,如果对该波形使用的刺激参数已到容许的最大值,则换下一种波形从1Hz,1V重新开始。

③如果发现本次刺激随着刺激参数的改变,第一次判定为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则取消这次参数调整,回到先前的刺激模式。

④如果在本次刺激模式条件下已是第二次判定为睡眠质量下降,则对本次刺激模式进行步进递减,该步进递减,是指在允许的刺激参数范围内对刺激频率和刺激幅度分别减少1Hz和1V,如果对该波形使用的刺激参数已减到允许范围内的最小值,则依次换一种波形从允许的最大值重新开始。

(3)按照确定的刺激模式,对受试者实施新一轮的60s电刺激。

上述刺激也可以采用图3说明。刺激模式包括波形和参数,本系统所用的波形共有三种,依次为: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参数每调整一次,就要在刺激60s后反馈采集12s脑电信号,分析了解刺激模式调整对睡眠的影响,即将本次刺激与前次刺激对睡眠的影响进行对比,决定下一步刺激模式的调整。

图3刺激策略流程图

2结果与讨论

经两例实验测试表明,系统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系统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的原因包括:

(1)电极在头皮上的分布位置安排是综合考虑了脑电采集、刺激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便利等多个因素的;

(2)采用脑电回归复杂度计算算法确定睡眠质量,耗时少,可达到实时处理脑电的要求;

(3)脑部电刺激和脑电采集是通过同一组电极完成的,使放置在受试者头皮上的电极大幅度减少,更切合临床应用实际;

(4)比较刺激参数调整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变,决定刺激参数的调整策略,这个反馈治疗方法与装置完全是个性化的,克服了过去失眠治疗仪刺激方法和参数千人一律的不科学状况;

(5)本文所提方法是用脑电来定量监测睡眠质量,在睡眠好时,可能不产生刺激或产生的刺激会进一步维持这个好的睡眠;在睡眠不好时,会有多种刺激模式可自适应改变,包括刺激的波形(如三角波、矩形波、正弦波)和刺激参数(包括幅度、频率等),脑刺激的效果随时受脑电监控,矫治效果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本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综合措施予以保证。在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该差动放大电路有良好的共模抑制比,一般达80~90dB。在程序设计时,多采用单字节指令,并在关键地方人为插入一些空指令,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复书写;在双字节和三字节指令之后插入单字节空指令操作,来保护在单片机CPU受到干扰时,程序可能出现的错误转移。当程序在受干扰的情况下可能转移到非程序区,指令冗余不再起作用,而软件陷阱可利用一条引导指令,强行将捕获的程序引向出错处理程序。软件陷阱一般安排在未使用的中断向量区,未使用的大片只读存储器ROM空间、程序区的断裂点处。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有效防止了干扰对本系统的影响。

当然,本文提出的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其进一步完善是必要的。

[1]于兰,贾占玲.睡眠与睡眠障碍[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池田谦一.医用电子技术[M].梁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黄力宇,王伟勋,程敬之.基于大脑皮层互信息理论的睡眠分级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1,17(1):98-104.

[4]刘建平,郑崇勋.基于BP网络的睡眠分阶方法及睡眠质量评估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33(6):281-284.

[5]黄力宇,王伟荣.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方法与装置[P].中国:200710018070.X,2007.

[6]TakensF.DetermingStrangAttractorsinTurbulence[J].LectureNotesinMath,1981(898):361-381.

[7]CaoL.PracticalMethodforDeterminingtheMinimumEmbeddingDimensionofaScalarTimeSeries[J].PhysicaD,1997(110):43-50.

[8]KennelMB.DeterminingEmbeddingDimensionforPhase-spaceReconstructionUsingaGeometricalConstruction[J].PhysicalReviewA,1992,65:3403-3411.

[9]EckmannJP,KamphorstSO,RuelleD.RecurrencePlotsofDynamicalSystems[J].Europhys.Lett.,1987,4(9):973-977.

[10]TrullaLL,GiulianiA,ZbilutJP,etal.RecurrenceQuantificationAnalysisoftheLogisticEquationwithTransients[J].Phys.Lett.A,1996(223):255-260.

[1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THE END
1.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bfa.ncss.cn/
2.华中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3、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在哪里查资料?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在网上查资料。 一、毕业生就业信息查询主要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新职业网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https://www.beijinzikao.cn/hbzkw/38908.html
3.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2. 从专业解析、专业与就业、报考指南等方面解读专业,展示丰富、直观、可读性强的内容。 查看 智能推荐志愿 根据个人高考成绩信息和兴趣偏好 基于往年录取情况 智能分类推荐不超过20个院校和专业 专业倾向测评 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专家共同研发 https://gk.chsi.com.cn/
4.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15.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 16.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政策有哪些? https://www.ahggzp.gov.cn/cms/web/su807yec/ff808081890bc00701890c96e1bd01ed.html
5.毕业求职就业资讯答:自2019年起,我市已取消派遣期内高校毕业生派遣改派手续,毕业生在青落实用人单位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登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通过“青岛人社”App办理就业登记手续。 7.哪些人员可参加就业见习? 答:青年见习对象包括派遣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及16-24周岁失业青年。 http://history.qdu.edu.cn/info/1074/3089.htm
6.承德护理职业学院答:不确定,按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定。 51、 问:志愿调剂会不会提前通知考生? 答:志愿调剂会提前通知考生。 52、 问:学校毕业后颁发什么文凭? 答: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的大学专科毕业证。 53、 问:学习哪些专业适合女生? 答:学校所有专业均适合女生,如护理、助产、药学、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 https://apps.eol.cn/1025/article/266273.html
7.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招生计划(中国人民公安4、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业后就业去向 5、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费多少钱 6、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与本部区别 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8、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211或985吗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官网 https://www.yanxiuedu.com/zzbs/10342.html
8.欢迎报考!同济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除专项计划外,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就业方式全部为定向就业,即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书,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不转入同济大学,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不纳入奖助体系,毕业生不纳入就业计划。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543191
9.怎么查询生源地档案大学生查询档案的6种办法,如下: 1、咨询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查询档案状态。学生毕业后,学校一般情况下会根据学生本人填写的档案转递信息进行转递档案,学校是有学生档案去向记录,如果确实找不到档案,直接让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查询档案转递记录,方可快速查找档案。 https://www.huatuxx.com/xinwen/8657.html
10.上海如何为企业纾困解难来看看这份“百问百答”91、我今年大学毕业,打算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6032401586340.html
11.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山东省 | “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 大赛相关 大赛组委会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教育部和上海市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秘书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https://cy.ncss.org.cn/
12.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置顶】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公安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05-1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11-14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10-24 http://www.ahbys.com/
13.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关注公众号 学生注册学生登录学校登录企业登录 首页 就业资讯 求职招聘 创新创业 网上办事 专题专项 人才专区 高校分站 全部职位分类https://www.cqbys.com/
14.吉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吉林省普通高校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吉林外国语大学举行 2024-10-25 吉林省普通高校光电产业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举行 2024-10-24 长春市高校综合类就业洽谈会暨长春大学2025届毕业生秋季第二场校园双选会成功举办 2024-10-24 快速导航 咨询电话:0431-84657570 http://www.jilinjo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