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经营主体,不再是自然人,这会让外卖小哥直接丧失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借此规避劳动关系。”皮剑龙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令人庆幸的是,苏州劳动法庭没有支持该公司的诉请,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这个案例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很好的司法指引。”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也注意到外卖小哥“被个体户化”现象,并对此进行深入调研。
基于平台、代理商、从业者三方关系复杂多变的特点,孙洁提出,“将社会保障与传统标准劳动关系‘解绑’,是解决平台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她建议,把劳动者权益保护作为重点,淡化劳动关系认定。
孙洁说,“在加强平台就业管理方面,既要防止过度干预,忽略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多样性,强制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又要防止放任自治,忽略新业态从业者结构性的弱势地位,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平台经济的发展和对劳动者的保护。”
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今年提交的大会发言,也聚焦外卖小哥等新兴平台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说,新兴平台就业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事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他建议立法机关修改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明确劳动者、劳动关系等基本概念,为新兴平台就业群众的劳动权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国家层面的协作联动机制,确保政策法律的落实,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起权益防护网,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