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谢华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任鹏、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走进直播间,针对“最特殊就业季”献出一个个锦囊,并现场解答部分求职网友提出的问题。
01
新业态蕴藏新机遇
如何让求职的大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取第一份工作,能够带着比较舒畅的心情首次踏入职场,成了昨天直播间里热议的话题。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说,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3月份以来,中央、上海都拿出了一系列硬招实招,各部委、市政府先后下发通知和政策性文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释放了许多政策红利。复旦大学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一揽子“干货”政策,通过广泛宣传、精准指导,研透用好这些政策红利,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保障。
“每年,我校有超过七成的毕业生会留在上海工作,为本市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这是复旦大学的重要使命。”尹冬梅表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蕴藏了新的就业机会,在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的战略驱动下,可以预计,未来上海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公共卫生等领域,将对优秀人才有更大的需求。学校始终把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摆在战略性位置,通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习实践活动等,把这些信号传递给毕业生,鼓励他们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投身产业新生态和新业态的变革中。
02
积极支持基层就业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受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骤增的影响,今年既是史上最特殊的就业季。同样,今年更可以说是最暖心的就业季。从全国到上海,从政府层面到各高校、各企事为单位,正在打出的稳就业的“组合拳”颇见成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谢华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谢华清一口气讲出了学校的多项促就业举措,包括全员发力、摸清底数,精准调研、暖心服务,挖掘新资源、择业有情怀,云招聘、云求职,个性答疑、独家定制等。他说:“学校提出要全方位全员发力,为2020届3550名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我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非常注重研判新时代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积极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目前我校有16位毕业生在西藏和新疆基层就业。近两年,我校100多名毕业生走上‘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西部志愿计划等乡镇基层岗位,有159位毕业生光荣参军入伍。”
二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曹澄莹,在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办实习已两个多月。这个读工科专业的女孩将成为那里最年轻的新员工。连曹澄莹自己都没想到,促成这个结果的,竟是她在今年二月的一次防疫志愿者经历。
当时,她在网上看到招募青年防疫志愿者的信息。在上海火车站,她穿上防护服,扯着嗓门指引旅客,一站就是六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就在志愿服务结束后没几天,小曹同学就收到了来自静安团区委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最终她选择了市北高新,用她勤劳踏实的表现,很快就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03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作为国有企业,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就积极储备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任鹏透露,截至目前,企业已通过校园招聘完成了400名毕业生的三方协议签订,并希望在这个就业季再招聘50名新员工,使新招员工数量达到全公司员工总数的10%左右。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任鹏
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任鹏提到了三个关键词——持久、合用性、超预期。“年轻人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应该是想明白这份工作是否能作为终身职业追求来持久耕耘。”他以管理学“一万小时定律”作解释,一万小时是任何平凡人锤炼成大师的必要条件,如果每天工作学习8小时,需要五年才能完成一万小时的积累,才能从“菜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士。“有人说年轻人吃不起苦,我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是需要想明白为什么要吃这个苦,那样才会义无反顾,一马当先地去投入。”
快递小哥找工作容易,大学生却不容易?任鹏表示,企业用人是讲究“合用性”的,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他鼓励大家尽早通过实习等方式步入社会,真正走进感兴趣的行业、岗位,近距离感知职业。
“超预期”也是企业喜欢的员工必备特点之一。“如果能够超过老板的预期完成任务,这样的员工会非常抢手。”任鹏解释,“跨学科的学习通常能带来这样的效果,例如,我们招聘的毕业生里有跨界土木工程和法学的,也有的是学土木但对信息化技术又非常感兴趣,他们往往能给企业带来超预期的工作绩效。”
专家建言
求职者应先问自己“有什么优势?想做什么?”
以更开放更乐观心态初入职场
“是挑战,也是机遇。”出席直播对话的专家和企业HR纷纷,应届求职者更要积极调整好心态,认清自我,以更开放的思路和更乐观的心态,迎接人生的第一份职场履历。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给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们提出了多项建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谢华清说,
求职者应当问清楚自己几个问题:有什么优势?毕业后想做什么?自己已经为毕业后做了什么准备?
他建议,求职前要查漏补缺精心准备,目的是通过对每个准备过程的查漏补缺给自己增值,要加强简历制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针对岗位需求加强职业特长培养。此外,求职者还应当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建议大家多和学长交流,多和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反馈信息,多和辅导员讨教,多和老师同学分析政策,多听听他人意见。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
即使疫情之下,有招聘大学生意愿的雇主仍然是大多数,但是疫情也使得大学生找工作中的“心态”进一步加强,国企校招额简历职位比平均在8.3:1,供需机构的矛盾进一步扩大。这很可能正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
建工四建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任鹏认为,
毕业生进入职场是进去了社会大学,要按照社会的规则行事,知行合一,要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听到来自企业真实的呼声,理解用人单位真实的需求。
用人需求逐渐释放,国企收到简历最多
互联网领域人才招聘逆势增长
眼下正值“最特殊”求职招聘季,职场行情有哪些“风向标”?哪些岗位用人需求最多?哪些岗位正在努力寻求突围,在吸纳更多应聘者时表现出了积极向好态势?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昨天在直播间透露,“51job”平台新增职位比上月增加10.3%,截至5月25日,在线职位信息超过412万条。房地产开发和物流/运输行业领跑环比增速达到18%和15%,多个行业“网上工作”的招聘量增长超过25%。应届生求职网本月已收到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信息达到69.9万条,实习信息9.7万条,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培训生、技术类和销售类岗位用人需求最多,分别占到岗位总量的23%、16%和13%。在拉勾网,电商、企业服务、文化娱乐为代表的10大互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出现逆势增长。
冯丽娟介绍,进入5月,用人单位基于正常运营的业务和管理用人需求逐渐释放,而新业务或者业务转型带来的招聘需求也已出现。今年2至3月,制药生物和医疗设备行业的招聘量增长最快,一度位居招聘量最多行业的第7位。4月份,因5G和数据中心为标志的新基建项目和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招聘量领涨。到了5月,房地产开发行业新增岗位11万个,比4月份的新增量高出18个百分点,增幅列各行业之首,仅“储备干部”一职的招聘量就比上月增加了35%。
视频带货的热度让很多行业和企业增设了“在线”岗位。5月,房地产和培训/教育行业“网络销售”的招聘量,比4月增加了65%和28%,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在线销售”和“在线客服”岗位招聘增加了31%和22%,设计/美工类岗位招聘增加了26%,贸易/进出口和快消行业“电商运营”类岗位招聘增加了62%和23%,服装/纺织品行业“新媒体运营”招聘增加了36%。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2020年应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难于往年,但是大学生的求职行动尚未达到去年5月的峰值。相比较一个社招职位可以收到12.6份简历,校招的简历职位比为3.8:1(2019年5月简历和职位比最高达到5.6:1)。国有企业收到的简历最多,占雇主总数10.3%的国有企业,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占到了招聘总量的23.1%。
老总“带货”
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
邀请100多位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主管走进直播间,让他们带着岗位招才。这种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凸显“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理念。这里,我们先选取10位老总,听听他们雪中送炭的“带货”感言。
赛诺菲中国副总裁、人力资源负责人李菲
赛诺菲作为法国第一大医药公司,全球最佳杰出雇主,在华耕耘已经有38年了。我们致力于将创新的药品和疫苗引进中国,领军数字化创新。我们将会提供全球的工作机会以及全方位的学习发展平台。现在,赛诺菲正在全力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快来加入我们吧。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人用药品供应副总裁殷雪林
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
我们已经跻身为中国一流的医药创新企业,我们也在上交所、港交所两地上市。我认为我们目前还会长期处于创新创业的高速发展期,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因此我们特别需要有创新精神、有想法、有干劲、想折腾、想发展的优秀年轻大学生加入我们,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展。
04
商汤科技人力资源执行总监张春娟
商汤科技取名于三千年前,人类古文明空前进步的时代。今天的商汤作为人工智能变革时代的赋能者、引领者,如果你对原创技术有极深的热爱,加入我们吧,一起创造人工智能的最美好时代。
05
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颜水成
作为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创新研究的企业,依图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创新力、有团队精神,追求独特的年轻人。我们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边界,期待有你一路同行。
06
深兰科技创始人、深兰科学院创始院长陈海波
深兰科技是“科学院+公司”的机制,如果你致力于人工智能行业,欢迎你来深兰。深兰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人工智能服务民生。
07
晓黑板创始人卜江
晓黑板是国内最大的家校沟通和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疫情期间,我们覆盖了上海70%的家庭和学生。我们正在打造以班级教育为基础,基于兴趣、能力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的混合式教育模式。我们需要大量技术和教育方面的人才,如果你富有激情,并且热爱教育,欢迎你的加入,我们一起让科技赋能教育。
08
奥雅纳校园招聘负责人
09
大华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潘江
大华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我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设计、工程、成本、营销、运营、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等多专业岗位,并提供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欢迎广大优秀应届毕业生加入大华集团。
10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R朱志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我们是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建设的引领者,在全国下辖8个事业群和4个直属中心,员工规模接近5000人。现在有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精尖研发岗位虚位以待,诚邀优秀的你加入我们,共同点亮金融科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