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发文:将留学归国人员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省会及以下城市全面放开对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确保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其中提出“省会及以下城市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将留学归国人员、港澳台青年全面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同等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等惠及留学人员的政策措施。

《通知》提出的政策措施共分4个方面

一积极拓宽就业领域。

支持多渠道就业,对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择优聘用到服务地乡镇事业单位;对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创新。

二大力加强就业服务。

将组织毕业生参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企业和创业园区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建立职业指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组织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活动,向毕业生普遍推送政策清单、服务清单、服务机构联络清单。将留学归国人员、港澳台青年全面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同等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将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强化就业权益保护。

省会及以下城市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加强招聘领域监管,严肃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违规检测乙肝项目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求职、就业、创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就业签约。

四全力做好兜底保障。

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及时摸排锁定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帮助他们获得岗位实践机会。将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补贴发放调整为毕业学年10月底前完成。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实施“一对一”援助,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送岗位上门活动。

《通知》全文如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9〕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委、局)、公安厅(局)、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拓渠道、优服务、强保障,确保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拓宽就业领域

(一)支持多渠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择优聘用到服务地乡镇事业单位。对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符合学位论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本科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以及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信用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者,原则上取消反担保。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对到贫困村创业符合条件的,优先提供贷款贴息、场地安排、资金补贴。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入驻实体数量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给予一定奖补。

二、大力加强就业服务

(三)提前启动信息交接。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同步启动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交接工作,7月底前全面完成,并确保高校毕业生个人基本信息完整和信息安全。完善实名信息服务系统,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部门信息共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平台,及时记载就业状况、政策服务落实等内容,实现动态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实名制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措施。高校要持续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等服务,及时通知他们参加线上线下校园招聘,各院系也要主动与他们联系,推荐岗位信息。

(四)强化针对性职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将组织毕业生参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企业和创业园区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实践,开展模拟求职、现场观摩、职业体验等活动,增强其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统筹资源,建立职业指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每个班指定一名职业指导师,讲解就业形势政策、求职方法,加强就业观念引导,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理性择业。加强深度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支持发展专业化、行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好满足高校毕业生多元化服务需求。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专场招聘、就业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职业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编制本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加大宣传推介,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七)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接就业意向和重点行业领域发展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其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三、强化就业权益保护

(八)简化就业手续。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安排毕业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尽力避免手续繁琐、重复体检。

(九)加强招聘领域监管。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禁止招聘信息发布中含有性别、民族等歧视性内容。指导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同等学历不同培养方式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健全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严肃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违规检测乙肝项目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求职、就业、创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十)规范就业签约。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参与签订不实就业协议。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用人单位不得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得出具虚假用人证明,不得随意违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健全就业状况反馈、评估机制,真实反映就业情况。

四、全力做好兜底保障

(十一)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全面推进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及时摸排锁定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有针对性地开发见习岗位,做好见习服务对接,帮助他们获得岗位实践机会。承担援藏援疆援青任务的省市要根据受援地见习对象需求,组织一批人员到内地见习。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十二)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将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补贴时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补贴发放工作在毕业学年10月底前完成。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要确保同等享受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做好政策申办、凭证简化、资金安排等工作,确保补贴按时发放到位。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实施“一对一”援助,量身定制求职就业计划,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送岗位上门活动,集中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

五、狠抓工作责任落实

(十三)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各有关方面推动工作落地,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保障“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公安、财政、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要发挥职能优势,密切协作,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十四)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解读,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全面精简政策凭证,凡可联网查询或承诺保证事项,一律不再要求申请人出具证明。加快政策申请、审核、发放全程信息化,确保政策及时兑现。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十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把职业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结合,面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培育弘扬奋斗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就业预期,营造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THE END
1.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运营的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lzy.ncss.cn/
2.就业索引号:717823004/2024-00034 文号:人社部发〔2024〕49号 发文日期:2024年06月17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索引号:717823004/2024-00026 文号:人社厅发〔2024〕26号 发文日期:2024年05月11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强化人社支持举措https://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fg/gfxwj/jy/
3.2024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活动新闻人社部举办2024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地方报道: 河北:河北开展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山东青岛: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大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暨名企好岗推介活动顺利举行 黑龙江拜泉:职引未来—拜泉县开展2024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https://www.newjobs.com.cn/html/web/xinwenzixun/xinwenleixing1/1866006126802280450.html
4.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操作指南(毕业生)(2024年3月修订(2024年3月修订版)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操作指南(毕业生).pdf电话:0731-84074400 (办公室) 0731-84074167 (招生) 0731-84074362 (就业)传真:0731-84074156 邮箱:webadmin@cseptc.net地址: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盼盼路(泉塘) 邮编:410131 长沙电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号 http://jyxx.cseptc.net/c/2024-12-10/11504.shtml
5.人社部新规明确:预备技师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待遇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近日,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规划》首次明确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 全国技校年培训量500余万人次 但中高级技工人才数量不足 https://news.cctv.com/2016/12/17/ARTI4xFtyXOH4PxZ5xAWt7D8161217.shtml
6.人社部落户没通过审批重新提交。这个是要看具体城市,有些城市,参加工作买了社保就能落户。而一线城市,社保只是其中一个条件而已,还有其他条件。人社部审查材料并不多。和人社局不同,人社部的户口接收函是绿色的,一般是毕业当年的5到9月拿到手。一般审批程序是:1.人资在5月份之前填报人社部系统,输入你的基本信息之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5762828008581259.html
7.刚刚!人社部发声正研究延迟退休方案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人社部副部长李忠:2021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国企招聘、稳定升学渠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2021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出新高,还有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今年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2261823130655.html
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高校毕业生服务专栏 更多 暂无数据 考试咨询 报考指导 校园宣讲 岗前培训 案例分析更多 案例分析 详情: 来源: 无 时间:考试基地博物教育服务集团 进度查询 申请 成为考试基地 全国事业单位链接北京 合作单位 (按照合作时间顺序排序) 请选择指引流程类型http://www.gjzhaopin.cn/
9.人民日报专访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加力巩固就业向好态势中国政库人民日报专访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加力巩固就业向好态势 2023年11月4日,河南郑州,郑州大学在体育馆举办秋季大型招聘会助力毕业生就业,约200家各行业企业报名参加,校园招聘会场内人头攒动。IC photo 图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国就业总体形势如何?推出哪些稳就业举措?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206567
10.卓帆数字化考试服务领先者2022年12月17日下午,卓帆公司顺利完成北京市2023年度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在线居家面试高标准技术服务工作。疫情特殊时期,为保障参选考生健康安全,根据北京市市委组织部和人考中心公务员选调面试统一要求,近3000多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线上居家面试。此次服务,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客服系统提供主动式跟踪服务,考前http://www.zhuofan.net/cases
11.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技能证书查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48号) 关于做好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工作的通知(人社鉴函〔2019〕20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2017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关于印发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管理技术规程的通知(人社鉴发〔2013〕2号) 共11 条 1 鉴定机构联系方http://jndj.osta.org.cn/
12.高校就业工作总结(精选22篇)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https://mip.ruiwen.com/zongjie/2945133.html
13.青海省人才人事政策“百问百答”专业技术人员、用人单位分别按要求在“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签署《诚信承诺书》,实事求是提供申报人员基本信息、业绩材料等各种佐证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申报人员签订的诚信承诺书存入个人档案,承诺制度贯穿于申报评审各环节。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规定》(人社部令第40号),申报人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https://www.xntv.tv/xw/164695
14.关于印发《济南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40条)实施细则》的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工商登记注册,招用毕业年度和择业期内的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签订1年(含)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须到人社部门备案)并缴纳4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费(不含补缴)的小微企业。 https://m12333.cn/policy/bydu.html
15.内蒙古包头市教育局直属系统2024年引进人员岗位表1.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教研函﹝2022﹞1号文件公布的147所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应届毕业生; 2.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及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应届毕业生; 3.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592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