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风行动之百场农民工招聘大集,为农民工提供各类就业岗位
市北区人社局创新精准服务,推进高质量就业。健全重点建设项目和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向重点群体提供跟进式和定制式援助,组织“2018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84场,提供岗位需求5.2万余个,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抓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打造市北区·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站,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推进定点培训机构和街道招生联动机制,探索技能体验课堂推介服务模式,确保我区职业培训走在全市前列。2018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102人,组织就业技能培训1948人,学员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2018年市北区第六届创业大赛签约仪式
还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市北区创业大赛,并特设了新材料行业专项赛,吸引的82个参赛项目中有5个拥有核心专利和知识产权,并有1家参赛企业成功落户;组织了“创业咖啡吧”“中韩青年创客PK”等一系列创业活动,促进创业企业落地生根。目前全区已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0家,创建数量居全市各区市之首,覆盖全区的“省、市、区、街、社区”五级大众创业孵化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区实现创业培训2450人。
聚焦动能转换引育高端人才提质提效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是一家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于一体的专业研发机构。市北区人社局到橡胶谷走访调研,发现该企业的科研实力、人员层次比较好,便帮助其规划专家平台,成功申报了青岛市专家工作站。邀请市级评审专家入企业进行讲解,为企业量身制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育计划。先指导企业于2016年成功创建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再于2018年,全程指导帮助企业修改申报材料,和企业一起到市人社局对申报进一步审核完善。最终通过国家人社部的审核获评。
市北区人社局在橡胶谷设立劳动监察联络站,送维权服务进基层
市北区人社局积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建立赴外引智常态化机制,组织企业主动通过“博士行”“海洽会”和“蓝洽会”等方式对接高端智力。截至目前,共引进硕博人才两千余人;推荐齐鲁首席技师2人、市北区拔尖人才(技能组)8人;组织17家单位参与国家、省、市高端人才评选奖励、智力成果立项等工作。
优化人才服务配套体系。以做好“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为重点,于6月召开了城市生长力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增强人才引进、积分落户、职称评审、人才公寓、硕博住房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扩大市北区人才新政影响深度。通过制发《2018年市北区人才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丰富全区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聚焦保障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质提效
市北区人社局推进劳动关系和谐机制建设。积极开展“两个备案”,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审核通过工资备案企业5164户,工资指导线备案5118户;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累计检查企业421家,行业内单位平均受检率达200%以上。
推进劳动监察效能建设。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积极推进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用人单位10780户,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77起,按期结案率达100%,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215万余元。
推进高效劳动争议仲裁。大力推广“要素式”办案模式,在浮山新区等街道设立“劳动仲裁派出庭”,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35起,涉案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按期结案率为100%。
聚焦载体品质加快平台升级提质提效
80后月嫂徐丽娟,刚开始从事的保洁工作,在生态圈接单大约半年之后,在生态圈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母婴护理师培训,取得了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徐丽娟已经加入到母婴护理师行业2年有余,服务了16个家庭。2018年10月,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举行了“2018青岛家庭服务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徐丽娟一举获得“首席家庭服务员”、“首席婴幼儿营养烹饪师”、“首席母婴护理师”三项殊荣,也成为本次评选中唯一一位大满贯选手。目前徐丽娟的工作已经排到明年2月份。
市北区人社局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打造全市首个区市级综合柜员制人社服务平台,率先实行区、街两级综合柜员制服务
市北区人社局局长张泳表示:“我们这一年,全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但在实现市民所想所需、满足群众多元化人社服务需求方面还要更加努力,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努力打造具有市北特色的就业创业生态圈,引进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让广大市民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