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1.为什么要出台“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答:为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体系,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扩大培训资源供给,满足城乡劳动者培训需求,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10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24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20〕6号)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线上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政策规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20〕57号)。

2.哪些企业职工培训项目可以采取线上培训方式开展?

3.企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金蓝领”培训的有何要求?

答:企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金蓝领”培训的,需按照青人社规〔2018〕18号和青人社规〔2019〕18号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信息登记,并需要在实施方案中明确线上培训平台、线上培训内容、线上培训课时以及线上培训结果的应用等内容。

4.企业职工线上培训内容如何确定?

答:企业是职工培训的主体。培训内容由企业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生产经营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可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考核测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理论课程,也可将适合线上授课、居家练习的实训课程纳入线上培训内容。

5.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线上培训的,对培训过程管理有什么要求?

6.企业通过线上开展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有那些要求?

7.企业通过线上实施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的,培训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对新录用人员实施岗位技能培训,对按照青人社规〔2018〕18号有关规定进行培训信息登记,且实际培训课时不低于20学时的,经线上考核合格后,符合补贴条件的按每合格1人2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补贴。补贴申领拨付程序按照青人社规〔2019〕18号有关规定执行。

对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课时80课时以上,且线上理论培训课时不超过总培训课时40%,并按照青人社规〔2018〕18号有关要求组织培训结业考核的,其培训补贴标准仍按照每合格1人6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补贴申领拨付程序按照青人社规〔2018〕18号有关规定执行。

8.劳务派遣公司新招用人员在向用工企业派遣前,是否可以开展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

9.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在到用工企业工作前,已由劳务派遣公司组织开展了1次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到用工企业后,是否可以再参加用工企业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117号)等有关政策规定,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补贴,是指符合条件人员在一年内享受各类培训补贴的总次数不超过3次。但同一人员在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同一个职业(工种)等级或岗位技能培训不得重复享受补贴。

劳务派遣人员被派遣到用工企业后,由用工企业又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属于同一人员在不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可按照“谁用工、谁培训、补贴谁”的原则由用工企业按规定申领培训补贴。

10.劳务派遣人员在同一用工企业的多个岗位工作,是否可以根据每个岗位的技能需求参加1次政府补贴的岗前技能培训?

答: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为确保资金安全,劳务派遣人员在同一企业的多个岗位工作的,参照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只能参加1次岗前技能培训并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

11.劳务派遣人员先后在多个用工企业工作,是否可以根据企业要求在每个企业都进行1次岗前技能培训?

答:劳务派遣人员先后在多个企业工作的,在每个企业只能参加1次岗前技能培训,在派遣单位(即劳动合同单位)不变的情况下更换用工单位的,每人每年最多可参加3次政府补贴培训(以各项培训开班信息登记为准),两次申请培训开班信息登记之间,需要间隔六个月及以上。

12.企业新录用的人员属于就业困难人员,是否可以先按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参加培训并享受补贴,然后再按照“以工代训”的政策申领一次“以工代训”补贴?

答:根据我市现行的有关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规定,同一人员在同一企业的以工代训补贴只能享受一次,且不得与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补贴重复享受。

13.企业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参加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金蓝领”培训,进行培训信息登记时与其他人员有何区别?

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已对有关培训项目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了修改完善,企业在办理培训信息登记时,不再要求其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在用工企业缴纳社会保险。但对其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有要求,即劳务派遣公司必须是青岛市区域内注册、已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并在市公共就业一体化信息系统中备案,且劳务派遣人员需在劳务派遣公司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

14.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组织职工通过线上开展了岗位技能培训是否可以申领培训补贴?

答: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要求,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职工培训,实现企业停工不停训,劳动者停工不停“功”。2020年2月10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20〕13号),鼓励企业利用疫情防控停工停产期间,组织职工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15.复工复产企业申领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线上岗位技能培训补贴的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6.复工复产企业哪些职工符合申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岗位技能培训补贴?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培训”所说的职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规就业人员;二是与企业未建立劳动关系但通过平台提供服务获取劳动报酬人员(灵活就业人员)。

根据我市现行有关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复工复产企业申领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线上岗位技能培训补贴的,其职工应属于在企业正规就业,且申领补贴时仍与企业保留劳动关系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

对于企业组织与企业未建立劳动关系但通过平台提供服务获取劳动报酬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如何申领补贴的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台具体的操作办法,待办法出台后执行。

17.复工复产企业如何申领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线上岗位技能培训补贴?

18.复工复产企业职工中符合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的人员,是否可以同时参加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岗位技能培训?

答: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符合条件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补贴。对此,复工复产企业职工中符合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条件的人员,可以在参加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后,再参加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岗位技能培训。但需在上一个培训项目结束后,方可参加下一个项目的培训,同一个职业(工种)等级或岗位技能培训不得重复享受补贴。

19.就业技能培训都有几种方式?

答:根据青人社字〔2020〕57号等有关政策规定,目前,我市就业技能培训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⑴线上培训(全程):参训人员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完成就业技能培训,不设定线下实训过程。线上培训结束并经平台进行线上考核合格后,参训人员即可申领线上培训补贴。

⑵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参训人员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完成理论课程培训并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可通过线下完成技能实训,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方可申请培训鉴定补贴。

⑶线下培训:参训人员理论培训和技能实训全部在线下进行,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方可申请培训鉴定补贴。

20.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是否受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限制?

答:为加大培训供给,充分利用线上培训资源,鼓励城乡各类劳动者通过线上培训提高技能,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线上培训职业(工种)不受负责组织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限制。

21.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等级,超出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的,如何办理?

答: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等级,超出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的,需向与其签订培训服务合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增加培训职业(工种)的申请,由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其新增职业(工种)维护到市公共就业一体化信息系统。

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超出许可证范围职业工种线上培训的,需在培训信息登记时上传线上培训方案,方案内容应至少包括选取的线上平台名称、培训职业(工种)、线上培训主要课程内容、培训课时等信息。

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超出其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的职业(工种),只能进行线上培训不能进行线下培训。如参训人员确需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培训的,需选择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22.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线上培训合格的,其培训信息由谁负责录入青岛就业网?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符合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线上培训合格的,须由培训机构负责将线上培训平台提供的参训人员在线学时记录、培训合格证明等信息录入青岛就业网,作为参训人员申领培训补贴的依据。

23.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是否可以收取参训人员一定的线上培训费?

答: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线上平台在疫情期间,所有课程对城乡劳动者个人提供免费线上培训服务。疫情结束后,平台要维持运营,对线上培训人员必定会收取一定费用。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培训,也需要专人提供服务。对此,我们认为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收取参训人员一定的线上培训费,具体收取费用额度和收取方法,由培训机构与参训人员协商确定。

24.线上培训补贴如何计算?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对经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参加线上培训,参加培训的职业(工种)在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的48个职业(工种)和59个专项职业能力目录范围内,且按规定进行培训开班信息登记的符合培训补贴条件人员,培训合格后依据参加线上培训学时数(线上培训课时数,原则上不超过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的相同职业工种课时数的40%),按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的相同职业(工种)初级培训费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40%),采取先垫后补的方式给予参训人员线上培训补贴。

线上培训补贴=现行初级补贴标准×(线上培训课时数/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的初级培训课时数)。

25.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后,再要求参加线下培训的,培训课时有何要求?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经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其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合格后,再要求参加线下培训的,培训人员的线上培训课时(线上培训课时数,原则上不超过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的相同职业工种课时数的40%)和线下实际培训出勤课时之和,不低于本职业(工种)等级培训总课时的60%。

26.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后,再要求参加线下培训的,其培训补贴如何计算?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训可采取“分段培训、分段考核、分段申请补贴”的方式。对于已申领线上培训补贴的人员经线下实训且考核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线下实训补贴,其线下实训与线上培训补贴之和,不超过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的同职业(工种)等级的培训补贴标准。对未申领线上培训补贴的人员,其培训补贴按照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的标准执行。

对于经线上培训合格,再参加线下实训但实训不合格,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只能申领线上培训补贴,其线下实训不给予补贴。

27.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在本通知出台前,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且合格,是否可以申领线上培训补贴?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对在2020年2月17日后至本通知实施前,经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参加线上培训,且按规定进行培训开班信息登记的符合培训补贴条件人员,经线上培训平台考核合格,培训机构将线上培训平台提供的参训人员在线学时记录、培训合格证明等信息录入青岛就业网的,可按本通知规定给予线上培训补贴。对虽参加线上培训,但未进行培训开班信息登记的,不给予线上培训补贴。对青人社字〔2020〕13号规定的农民工、离校2年内未就业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线上培训,并已按规定给予线上平台培训补贴的,不再给予参训人员本人线上培训补贴。

28.对于青人社字〔2020〕13号文件规定的重点群体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线上,疫情结束后又参加同一职业(工种)等级线下实训的,如何享受培训费补贴?

答:对青人社字〔2020〕13号规定的农民工、离校2年内未就业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线上培训,并已按规定给予线上平台培训补贴的,不再给予参训人员本人线上培训补贴。但疫情结束后又参加同一职业(工种)等级线下实训,经鉴定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其培训费补贴按照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标准的80%给予补贴。

29.青人社规〔2019〕12号规定的享受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的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其培训期间是否享受生活费补贴?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经认定的青岛市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线上培训的职业(工种)在青人社规〔2019〕10号明确的48个职业(工种)和59个专项职业能力目录范围内,且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合格的,依据参加线上培训的学时数,按照每学时5元的标准给予线上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

30.青人社规〔2019〕12号规定的享受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的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合格后,又参加线下实训的,其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如何计算?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经认定的青岛市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合格后,又参加线下实训的,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补贴,线上与线下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总额不超过青人社规〔2019〕12号规定标准。

31.“两后生”中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疫情期间参加线上培训的,其线上培训期间是否享受生活费补贴?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技工院校组织“两后生”中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疫情期间参加线上培训的,享受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其补贴标准依据参加线上培训的学时数,按照每学时5元的标准给予线上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其线上与线下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总额不超过青人社规〔2017〕9号规定标准。

32.线上培训生活费补贴如何申领?

答:为进一步简化申领流程,更好的服务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线上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与线上培训补贴实行同步申请。生活费补贴实行政策找人,不需要个人申领,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申领培训补贴时,系统同时对其提示。其生活费补贴和培训补贴,由参训人员户籍所在地区(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规定发放至参训人员的社会保障卡或个人银行账户。

33.青人社规〔2019〕12号规定,符合条件人员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最高不超过30天;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符合条件人员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补贴,如何理解?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经认定的青岛市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合格后,又参加线下实训的,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线上职业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

如果符合享受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人员,首先通过线下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享受期间生活费补贴,但补贴天数未达到青人社规〔2019〕12号规定的最高30天的标准。国家省政策规定,“生活费补贴政策每人每年只享受1次”。对此,如果符合条件人员先参加线下培训然后再通过线上参加职业技能,其线上培训期间不享受培训期间的生活费补贴。

34.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合格后,参训人员又要求参加线下实训的,其实训职业(工种)是否受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限制?

答:承接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组织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合格后,参训人员又要求参加线下实训的,本机构组织其实训的职业(工种)应在办学许可证业务范围内。

35.培训机构如何选择线上培训平台?

答:培训机构选择线上培训平台,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是线上培训平台提供的培训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大典和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是否适应青岛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

二是线上培训平台是否实行“随堂提问、模拟练习、结业测试”,并且每个培训课件(每个课件时长原则上应不超过45分钟)都设置随堂提问或测试,具备提问回答不正确或测试不合格,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课件学习的功能。

三是线上培训是否能够实现督促学习、记录学习、数据统计、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功能。

五是线上培训平台是否能够为区市职业培训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员账号。

36.线上培训课时数如何计算?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参训人员线上学习时长统一按照每45分钟换算为1个学时。线上培训平台需要把参训人员线上培训学习的课件时长,按照每45分钟换算为1个学时换算成课时数。区市按照培训课时数计算培训补贴或生活费补贴。

37.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且合格,申领线上培训补贴是否需要提供培训机构的收费票据。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培训补贴申请实行“不见面、零跑腿”全程网办。青人社规〔2019〕10号规定培训范围和条件的五类人员,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且合格,其申请培训补贴,不再需要提供培训机构出具的收费票据。对于参加线下实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领鉴定补贴的,需将鉴定机构出具的收费票据扫描,通过青岛就业网上传至市公共就业信息系统。

38.青人社字〔2020〕57号实施后,原青人社字〔2020〕13号涉及到政策是否仍然执行。

39.对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职业培训补贴如何理解?

答: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职业培训补贴。且同一个职业(工种)等级培训不得重复享受补贴。为防止骗取、套取培训补贴资金,确保资金安全,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在开展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时已进行控制。不论何种情况每人每年享受各类培训补贴的总次数不超过3次,在上一个岗位技能培训结束后,方可参加下一个岗位技能培训,且同一个职业(工种)等级培训不得重复享受补贴。对于企业职工,对于同一类型的培训,同一人员在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40.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的线上培训政策何时实施?

答:青人社字〔2020〕57号规定,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涉及的补贴政策暂定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

THE END
1.网络文明评论文章网络平台:助推高质量就业的舞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求职者和招聘方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便利,成为了助推高质量就业的新渠道。 首先,网络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信息。通过各类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求职者可以轻松获取各行业、各职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308
2.大型金秋网络招聘服务火热进行中,“粤就业”职等您来!广州从化区将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与本次活动相结合,依托全省一体化信息平台举办从化区2024年“粤就业”大型金秋网络招聘月暨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网络招聘会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失业人员的专兼职岗位,涉及餐饮、医药、房地产、养老、仓储等多个行业领域,助力城镇失业人员更好更快就业。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d16fadb650/8e7f4827ed.shtml
3.十大热门兼职副业,热门兼职平台排行榜,认真做,一定有收获2024年热门兼职盘点:奋斗的道路上,成功近在咫尺 一、创意内容制作 平台: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等 内容形式:视频、图文、音频等多样化呈现 亮点:透过分享知识、才艺、生活https://www.jianshu.com/p/fd07390f23f7
4.“粤就业”网络招聘服务火热进行,实时40万个岗位等你来自11月27日“粤就业”大型金秋网络招聘服务月正式启动以来,广东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省就业一体化平台作用,以“粤就业”小程序为“主渠道”,以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同时面向各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岗位信息。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动2万多家企业线上参会,提供岗位超100万个,实时在线有效招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444090171965990/
5.哪些行业适合零基础的新人?轻松入门,快速上手!财务自由餐饮外卖行业为零基础的新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无论是做外卖配送员,还是在餐厅从事服务工作,入行门槛都比较低,并且有很多培训机会。 适合岗位: - 外卖配送员:通过平台注册成为外卖配送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工作,非常适合零基础的新人。 - 餐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通常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沟https://www.hongmengge.com/5959.html
6.青海省人才人事政策“百问百答”答:一是申请人必须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二是现聘任岗位专业、拟转换职称专业及所学专业应相同或相近;三是申请人在拟转换职称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合格;四是申请人须完成转换当年或上一年度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五是教师转系列须取得拟转换系列所应具备的教师资格证;六是国家明确规定的以考代评系列暂https://www.xntv.tv/xw/164695
7.2015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网(5)市、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为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公共服务。积极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招聘月等活动,及时提供就业政策、招聘活动安排和就业岗位信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https://www.hailian.cn/M/Policy-View-177-1985.html
8.各地高技能人才补贴职业技能补贴就业补助资金可线上领(附申领职工应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目前,部分地方开通了网络平台,职工可以在线提交技能提升补贴申请,如北京市、广东省。 企业注意!吸纳就业有补贴! (一)职业培训补贴 1.补贴对象: 对企业新录用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70605456&efid=PWuoQC2SrOWtmAJ0NRU5uw
9.第36期旗文周报(2022.7.117.17)通知强调,要重点完成推动社会组织开发就业岗位、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参与就业培训等五项任务。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激励、宣传引导和统计评估,确保工作顺利推动。在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参照通知落实相关部署、开展相应工作,发挥应有示范效应。 http://www.qizhijiaofu.com/newsInfo-4608-127.html
10.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几大主流电商平台下的个人网络创业。 (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要求 本专业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及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工作岗位及要求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批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销售人员、商务咨询服务人员等职业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11.网站/App推荐(求职渠道及流程+适合人群+待遇+面试)新西兰求职网站有哪些? 1、Seek 图片来自于seek.co.nz,版权属于原作者 【网站地址】https://www.seek.co.nz/ 【基本信息】Seek是新西兰最大的求职网站,它可以搜索城市、郊区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SEEK不是新西兰的公司,它是一个总部在澳大利亚的、全球性的在线招聘公司。目前,SEEK在全球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开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811580
12.《众志成城抗疫情》图文直播APP动态新闻会议强调,要提前摸清用工求职底数,为企业复工做好前期准备;要做好就业信息推送和技能培训工作,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好体检及“点对点”交通服务;要做好贫困人口产业就业摸排,各尖刀班成员要做好入户登记工作,切实做好相关服务,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https://www.cjbd.com.cn/APPdtxw/1922655.htm
13.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2020年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2 号)、《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 号)等文件规定,企业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https://emse.ucas.ac.cn/index.php/zh/ezsjy/ejyxx/115-2020
14.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计划范文(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劳动者素质与就业岗位不适应,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 状况并存,结构性矛盾成为影响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2011年就业服务工作计划 https://www.gwyoo.com/haowen/80637.html
15.劳动保障工作总结(20篇)劳动保障机构健全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政策宣传、就业服务、岗位开发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基本能做到底数清楚,政策明确,工作细致周到。他们已成为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员、就业岗位的信息员、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协管员,他们的工作,不仅从最基层保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64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