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平台投简历、选公司,已经是越来越多求职者的求职途径,既便捷又高效。
但杭州刘女士最近通过一家APP进行网络求职时却发生了件她感受很不愉快的事,“真是气得晚上都睡不着觉。”
APP上求职,
招聘方劈头盖脸几句话挺伤人
什么时候电商人力资源也能来合伙了啊?
36岁来碰瓷公司啊?
刘女士是在今年6月份离开前公司的,目前处于待业状态。
在前公司,刘女士已经做到了人力资源总监的位置,月收入3.5万元左右。但由于公司的项目需要刘女士更换工作地点,再加上身体原因,她选择了离职。
▲刘女士在APP上登记的求职意向。
“可能是平台自动匹配的吧,很快就有一家公司的执行董事主动来联系我。但这个人劈头盖脸地就对我说了上面那些话,我很不能接受。我又没有主动联系他,甚至两人还没有展开过对话他就这样说。要是我在接受面试时,他表达他的意见我表示都能接受。但现在这样真的有点莫名其妙,搞得我心情很差。”刘女士说。
不过,当时刘女士与对方并没有进行过多争辩,她想着既然理念不同也没必要再沟通。
▲刘女士提供的对话截屏。
“但对方接着又说了好几句关于贬低我工作能力的话,比如我人力资源一个月1万2最多了,比如对于我能否有成为合伙人资质的质疑等等……我之前做人力资源,从业也有10年,其实形形色色的人见了不少,我肯定是不会跟他吵的,但我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刘女士表示气愤。
在这个APP上,也有这家公司的大致介绍,成立日期在2022年7月18日,位置在杭州余杭。
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维护自己权益
“求职,本就是讲求你情我愿、势均力敌的战场。公司如果觉得我不够格,大可以不要我啊,这样跟我说话,有什么必要呢?”刘女士是这么想的。
对于该公司执行董事的这一番话,她猜测对方一方面认为人力资源师就是文员,所以薪资1万2差不多了,另一方面刘女士在简历中提及对于人才结构调整、战略目标规划等方面的介绍,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夸夸其谈。
职业技能方面,刘女士一直都比较有自信。而这次的对话,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她对未来的判断,“来这个APP投简历本身就是有想试一试的想法,有几家公司聊上去还不错。此外,其实我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目前,刘女士已经在这个APP平台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诉。
刘女士表示,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希望有些自视甚高的招聘方对求职者能有起码的尊重。她已经向临平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对方道歉和赔偿。
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蓝白律师事务所刘昕律师。她表示,“对于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发表贬低性、侮辱性言论的行为,能否构成人格权侵权,需要结合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引人不适”的言论都会被认定为违法,这也就赋予了裁判者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除了通过法律维权以外,目前许多大型招聘平台对于招聘乱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若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不当言行,应聘者亦可直接向平台举报,由平台进行封号等处理。
公司回应:我这里没有pua,愿意应诉
王先生表示,“我没有任何歧视人力资源岗位的意思,但我也知道杭州有不少人力资源师是会比较夸大的。”
王先生还强调:“我以个人和公司的名义发声,不用隐掉我们公司的名称。”
杭州达斯维哒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18日,王先生是执行董事,也是公司的法人。
王先生告诉记者,“那天我是无意中翻到刘女士的简历的,我一直在刷联合创始人,有离谱的但是我没有抨击,因为至少沾点边。但是刘女士一个人事的简历来做联合创始人,简历全是水分,包括具体落地执行一点没有。比如有一句话‘协助各部门领导完成规章制定’,相当于各部门的制度是领导来决定的,跟人事没有关系,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再比如这句话‘从0到1搭建团队’,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招聘了几个人手?”
王先生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向刘女士说出“什么时候电商人力资源也能来合伙了啊?”“36岁来碰瓷公司啊?”等话语的主要原因。
“我性子是比较急,脾气也很直,所以对刘女士说了那些话。”另外,王先生表示,事发后这个招聘平台对自己施行了禁言的处罚,“与之而来的,是其他人对我和我公司的语言攻击。”
对于公司的理念,王先生这样说:“我开公司,我这里没有PUA,我也有大三学生来实习,进来的时候很腼腆很小心,相处了两个星期,开始活泼、大胆起来了,技术也开始成熟了,可以做到我们这个精度的项目了。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我们愿意去培养,所以我们根本不是很多人口中的那种次等公司。”
最后,王先生得知刘女士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道歉以及赔偿1万元作为精神损失,他表示:“我所说的那番话也并不是针对刘女士,对方是谁我都是这样的,她到法院起诉,我也愿意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