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移动式的特点方面考虑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为防止操作平台倾覆,其高度不应超过5m;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稳定性,其高宽比不应大于2:1;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安全,其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1.5kN/m2。
(2)施工现场操作平台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常常是没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有方案不执行。因此当操作平台面积、高度或荷载超过上述规定时,必须由专业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作业人员在使用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时,为了防止平台移动宜将立柱与地坪间垫实,因此立柱底部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或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固定措施。
(4)操作平台采用φ48.3mmx3.6mm钢管扣件连接,亦可采用门架式部件,按产品要求进行组装。
(5)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的扶梯。
(6)操作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7)移动式操作平台在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8)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应满铺5cm厚的木板或竹笆。
(二)落地式操作平台
落地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落地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15m,高宽比不应大于3:1。
(2)施工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2.0kN/m2,接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3.0kN/m2。
(3)落地式操作平台应独立设置,并应与建筑物进行刚性连接,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5)落地式操作平台应从底层第一步水平杆起逐层设置连墙件且间隔不应大于4m,同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连墙件应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并应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三)悬挑式操作平台
(1)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连接。
(2)未经专项设计的临时设施上,不得设置悬挑式操作平台。
(3)悬挑式操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定可靠,且其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要求。
(4)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5m,均布载荷不应大于5.5kN/m2,集中载荷不应大于15kN,承载力需经设计验收。
(5)当悬挑式操作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卡环连接,钢丝绳卡数量应与钢丝绳直径相匹配,且不得少于4个。
(6)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外侧应略高于内侧,外侧应安装固定的防护栏杆并应设置防护挡板完全封闭。
(7)不得在悬挑式操作平台吊运、安装时上人。
补充:《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1.移动式操作平台检查项目
①操作平台按规定进行设计计算
②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连接牢固可靠或立柱底端距离地面不超过80mm。
③操作平台的组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⑤操作平台四周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或设置登高扶梯
⑥操作平台的材质符合规范要求
2.悬挑式物料钢平台检查项目
①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设计计算
②悬挑式钢平台的下部支撑系统或上部拉结点,设置在建筑结构上
③斜拉杆或钢丝绳按要求在平台两侧各设置两道
④钢平台按要求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或挡脚板
⑤钢平台台面铺板满铺或钢平台与建筑结构之间铺板满铺
⑥在平台明显处设置荷载限定标牌
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
施工方案、架体基础、架体稳定、杆件锁件、脚手板、交底与验收。
一般项目应包括:架体防护、构配件材质、荷载、通道。
补充:《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1.根据施工进度,脚手架应在下列环节进行检查与验收:
①施工准备阶段,构配件进场时
②地基与基础施工完后,架体搭设前
③首层水平杆搭设安装后
④双排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投入使用前
⑤模板支撑架每搭设完4步或搭设至6m高度时
⑥双排脚手架搭设至设计高度后
⑦模板支撑架搭设至设计高度后
2.脚手架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基础应无积水,基础周边应有序排水,底座和可调托撑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空
②基础应无明显沉降,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③立杆、水平杆、斜撑杆、剪刀撑和连墙件应无缺失、松动
④架体应无超载使用情况
⑤模板支撑架监测点应完好
⑥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无损坏缺失
3.地基基础检查验收项目:地基处理、承载力;地基顶面平整度;垫板铺设;垫板尺寸;底座设置情况;立杆与基础的接触紧密度;排水设施;施工记录、试验资料。
其中,应重点监察和验收下列内容:
①地基的基础、承载力应符合方案设计的要求。
②基础顶面应平整坚实,并应设置排水设施。
④地基基础施工记录和试验资料应完整。
4.脚手架架体检查验收项目:可调底座;模板支撑架可调托撑;碗口节点;立杆;水平杆;斜撑杆、剪刀撑;双排脚手架连墙件的竖向和水平间距;模板支撑架与既有建筑结构连接点的竖向和水平间距;架体全高垂直度;门洞结构。其中,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下列内容:
①架体三维尺寸和门洞设置应符合方案设计的要求。
②斜撑杆和剪刀撑应按方案设计规定的位置和间距设置。
③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应连续设置,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应满足本规范要求。
④模板支撑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不应超出本规范的上限要求。
⑤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应按方案设计规定的位置和间距设置,并应与建筑结构和架体可靠连接。
⑥模板支撑架应与既有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⑦上碗口应将水平杆接头锁紧。
⑧架体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应在本规范允许范围内。
5.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验收项目:作业层、作业平台;梯道、坡道;模板支撑架门洞安全防护其中,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下列内容:
①作业层宽度、脚手板、挡脚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水平防护的设置应齐全、牢固。
②梯道或坡道的设置应符合方案设计的要求、防护设施应齐全。
③门洞顶部应封闭,两侧应设置防护设施,车行通道门洞应设置交通设施和标志。
6.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两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载荷标准总和不得超过5kN/m2。防护脚手架应有限载标识。
7.模板支撑架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混凝土应在签署混凝土浇筑令后进行。
2)混凝土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框架结构中连续浇筑立柱和梁板时,应按先浇筑立柱、后浇筑梁板的顺序进行。
②浇筑梁板或悬臂构件时,应按从沉降变形大的部位向沉降变形小的部位顺序进行。
1.门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
施工方案、架体基础、架体稳定、杆件锁臂、脚手板、交底与验收。
2.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
施工方案、架体基础、架体稳定、杆件设置、脚手板、交底与验收。
一般项目包括:架体防护、杆件连接、构配件材质、通道。
3.满堂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
施工方案、安全装置、架体构造、附着支座、架体安装、架体升降。
一般项目包括:检查验收、脚手板、架体防护、安全作业。
选择资料思维导图高频考点精品课程历年真题获取全部资料
选择地区北京北京河北江苏江西山东浙江河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云南重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新疆
立即领取资料
地区:北京北京河北江苏江西山东浙江河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云南重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