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来的“面对面”到如今“屏对屏”
也为企业和求职者
带来更多机会与便利
2月27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创业孵化基地直播间,面试指导老师(左)和主播通过网络直播指导求职者如何应对职场面试。杨敏摄(人民视觉)
2月1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人力资源大厦“云就业”直播招聘平台,用人企业工作人员(左)介绍企业信息、招工需求、薪酬待遇等情况。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外地毕业生来求职包住一年!
招收百名实训学员面向集成电路企业就业
记者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社局获悉,该区即日起面向全国范围招收符合条件的实训学员100名,免费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成电路设计实训,实训不仅免学费,还有专项补贴,合格后还推荐就业。
本次实训项目不仅免学费,还将为学员提供人才公寓、基本食宿、生活用品、意外保险等后勤保障,并为每个学员提供每个月2000—3000元的专项补贴,实训合格的学员将纳入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库,推荐至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就业。
一张入职照有点暖
“这真是一份特别的五四礼物”。刚在照相馆拍完照片的宁波大学孙同学说,“入学我们拍了一张照,毕业了学校送了我们第一张职场照,这张照片就像是母校的最后一个祝福。”对来孙同学而言,虽然是小小的一张照片,但充满了来自母校的暖意。
五四青年节前夕,宁波大学团委给学校毕业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青年节礼物——初入职场的第一张证件照,让毕业生怀揣着学校的祝福走向社会。
各级团组织促就业有新办法
辽宁
共青团辽宁省委扎实做好应届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去年以来,全省40所高校860名团干部精准帮扶2505名应届困难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开展“百校千岗”网络招聘会、“空中双选会”高校专场、“直播带岗”等系列活动388场,累计8000家企业提供岗位11.7万个,吸引大学生求职者投递简历9.2万份。
黑龙江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依托“我为青年办实事”,面向省青联、青企协发邀请函募集岗位、面向线上招聘平台募集岗位,并结合毕业生实际筛选出企业200余家,岗位2万余个。组织各高校按照指引统筹建立高校团委与县级团委、高校团支部与社会领域与社会领域基层团组织两个层面的组织结对,帮助在校学生了解熟悉社会、提高社会化能力、更好实现就业。全省已发动3500余个团支部与社区结对,社区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展开。
上海
共青团上海市委、市青联、市学联主办上海共青团助力复工复产“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深入开展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首批吸引5281家企业参会,共提供用人需求岗位98283个,确保共青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和就业服务工作“双促进”。
福建
山东
共青团山东省委在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举办2022年“创业齐鲁优选山东”青年人才服务周活动,将“精准对接”作为服务青年就业的关键词。在优质岗位供给方面,面向地方经济园区、行业企业、支柱产业,拓展岗位供给,尽可能满足来鲁留鲁人才对岗位的多样化需求,找到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岗位。
湖北
共青团湖北省委上线“湖北省青年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信息网”,提供政策解读、岗位发布、维权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总浏览量突破226万人次。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具操作性、更接地气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动员约30万名大学生参与寒暑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广东
广西
共青团广西区委依托青联、青企协等力量持续提供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组织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举办“千校万岗”广西大中专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招聘会,共组织约500家用人单位,提供2835个就业岗位和实习见习岗位,提供职位数约6000个,面向全区高校毕业生举办师范类、本研类、高职类3场空中双选会,组织645家用人单位,提供6229个就业岗位和实习见习岗位,提供职位数120588个。
海南
共青团海南省委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工作要求,其中海南大学在校园内举办了共青团“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海南大学2022届毕业生双选会,吸引了92家企业参加,共提供就业岗位2656个。
宁夏
共青团宁夏区委面向宁夏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征集招聘岗位3298个,在宁夏大学、银川科技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青年成长型企业校园专场招聘”活动,意向签约772人。增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数量志愿者数量至640个。
多地重启公务员省考笔试,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
近日,多省份重启此前因疫情而暂缓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笔试。当前正值大学生毕业季,今年不少地区出台政策,明确大力开发政策性岗位,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录规模。
促进大学生就业,多地扩大政策性岗位供给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期,不少省份明确将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的开发供给。
6月9日,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光亚在该省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共开发各类政策岗位3.7万余个,并均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招录招聘工作。”
今年5月,吉林省发布《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据介绍,今年吉林省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招聘人数约2.2万人,比去年增长10%。
河南省则透露,今年将稳定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公务员招录计划不少于7500名,事业单位招聘不少于4万人,国有企业招聘1万名左右。
今年特岗计划招6.7万人
记者6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今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2022年,中央“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倾斜;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体音美、外语、科学、劳动、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做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要认真开展特岗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岗前培训。
冲刺就业季,高校搭好桥
挖掘岗位资源
不久前,一场科创就业促进行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近30家科创企业的创始人和招聘负责人为毕业生带来了近500个工作岗位的就业机会。
据上海交大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与招聘活动的科创企业从创始到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如今这些企业反哺学校、开辟岗位,带动了一批大学生就业。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周畅,在求职季中放弃了多家互联网企业的工作邀约,选择向中船集团七二六研究所投递简历,成为一名海洋事业的建设者。
“我还记得4年前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时的经历。大家对海洋装备的热情和坚持,让我有了参与海洋事业的梦想。”周畅说。
开拓求职机会
今年5月,教育部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活动,各地各高校持续举行招聘活动、万企进校、精准帮扶、访企拓岗、就业指导等专项行动,为毕业生求职之路护航。
中国人民大学点对点邀请重点单位入校开展招聘活动,共举办大中型双选会43场,包括本科生专场等;学校领导通过双选会走访52家重点用人单位,九成以上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各学院通过实地走访、视频洽谈等多种形式走访用人单位109家,拓展岗位400余个。
山东大学近日举行校友企业2022年人才引进空中双选会,吸引了170家校友企业参会,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说,校友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为母校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主动吸纳毕业生就业创业,令人感动。
做细就业服务
关于毕业生就业,各部门发声
推出“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2022年,教育部推出“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战线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截至目前,面向2022届毕业生,平台汇集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并上线“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和系列就业指导培训课,提供大量职业测评、职业百科和职业案例,已有数百万毕业生注册使用。
杜绝高校在就业上弄虚作假!
近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就业工作压力越大,越要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对通过核查和举报等发现的问题,教育部将责成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逐一核实,并严肃追责问责。
人社部致信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日前该部公开发布《致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对高校毕业生求职、自主创业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信中写道,如果你有志自主创业,可以参加创业培训,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家庭困难、身有残疾等有特殊难处的毕业生,人社部将开展结对帮扶、就业援助,优先推荐岗位、提供服务。
信中特别提示毕业生,要防范黑职介、乱收费、扣证件等求职陷阱。如发现侵权行为,请立即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