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大家都知道“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说法,也就是说,每年春节后的2、3、4月,以及9、10月份,是投递简历最好的机会。春节后是一年中的开端,很多企业节前定好的招聘计划会在这时开始实施,所以是招聘旺盛期;9、10月份是一年中招聘的尾声,秋季很多公司会放开一批岗位进行招聘,因为10月份之后已经接近年底,就很少会再进人了。
其实决定你简历收到答复与否的关键,关键在于你投递简历的“姿势”是否正确,以及简历的内容是否足够优秀、亮眼。
否则,就算HR看到了你的简历,几秒钟之后就直接关掉再也不打开了,这样的简历被看到又有什么用呢?
1.简历起名要规范
正确的简历命名方式是这样的:
王小华—上海财经大学—数据分析岗(突出学校);
牛萌萌—上海交通大学—咨询师助理—每周可实习3天(突出学校、实习天数);
张大力—Java开发岗—2年工作经验,曾就职于华为(突出工作经验);
李明—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产品开发岗(突出学校和专业)。
一个好的简历标题,能够恰当地突出自己的特质,让HR在一堆简历中把你挖掘出来。
通过上述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当你在一个求职期内要投递多家公司、多个岗位的时候,你要清楚,每一份简历的命名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要分析每家公司的岗位JD,如果这家公司的岗位跟你的专业对口,就需要突出专业背景;如果公司对学历有硬性要求、钟爱名校生,那你就得突出学校名称;再如果公司看重你的工作经验是否丰富,那简历标题里的工作经验x年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2.简历关键词要精准
HR在看简历的时候,找的是最能适合他们招聘岗位要求的人,而不是所有投简历的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个。大家应当先对自我和应聘岗位形成清晰的认识,搞清楚招聘单位的HR希望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职业技能,然后再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筛选出能够对应得上的内容。
在招聘前,HR会根据目标岗位的完美人选分析出候选人需要具备的各个条件,并赋予各个条件相应的权重。在招聘系统中,同样也会根据关键词来对候选人进行打分排序,如果关键词含量过少,将会直接影响到你被HR看到的概率。
下面是一些使用关键词的小技巧:
(1)开门见山,在简历个人信息的位置写清楚意向岗位的名称,如产品助理、销售助理、分析师助理等,不要写实习生、intern等笼统的职位;
(2)工作或实习的公司名称写品牌名或知名度高的名称,如IBM显然比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更容易理解。如工作或实习的公司知名度不高,可在标题后加括号或者在正文中进行简要说明;
(3)英语四六级成绩比较优秀,如六级550分以上,就直接写上个人的成绩;
如果你对自己的简历把握不准,可以借助职徒简历免费的”一键评分“功能,给自己简历的整体竞争力做个评估,根据AI提出的优化建议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最后,把握好投递简历的渠道也非常关键。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大家要尽可能扩大简历投递的范围,最大限度提高收到心仪Offer的概率。可以选择的简历投递渠道如下:
1.传统的招聘网站投递求职简历
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现在还有脉脉、boss直聘、58同城等等,填好自己的简历后可对意向企业主动投递。
这里也要注意,不同平台的调性和定位都会有所差异,还是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
2.应届生实习可以选择的招聘网站
虽然传统招聘网站也有应届生实习专区,但是应届生想要找实习的话,最好还是去针对应届生的网站,这些网站上发布的实习岗位也更多一些,比如:
职徒简历官网、应届生求职网、牛客网、实习僧等等。
3.有人脉有资源的可以找熟人内推
结合自己的求职意向,可以找熟人进行推荐,内推有人进行背书,进入面试的环节相对比较快。这种办法适合在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建立了一定人脉关系网的职场人士,内推的资源和渠道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