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教育局电话多少,集美教育{"message":"success","data":[{"keyword":"集美教育公共服务平台","info":{"wordid":"6809287848785614087"}},{"info":{"wordid":"6661887169793103107&quo

昨日,集美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分析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师资配备等工作谋实策、出实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厦门日报记者王火炎摄

《集美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正式发布,以优厚的政策待遇、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引、育、留”措施,向高层次教育人才和优秀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嘉庚故里,为集美教育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本次会议为未来集美教育工作擘画蓝图,并细化分解五年目标、分步落实。预计到2023年,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要处于岛外领先位置;到2025年,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要力争与岛内基本均衡。

会议提出

作为嘉庚先生故乡的集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办好教育事业是集美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全区上下将坚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狠抓落实各项责任任务;将抓好班子的业务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自身文化建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埋头苦干,为加快推进集美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而努力奋斗,创造新时代集美教育的新辉煌。

亮点1:表彰优秀先进教师营造重教兴学氛围

老师授课(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园博分校供图)

本次会议为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代表、为捐资兴学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弘扬捐资兴学、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老师授课(三社小学供图)

据悉,在刚刚落幕的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集美区共有147名教师获奖,其中19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老师授课

今年4月,集美区教育基金会成立,旨在团结各方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通过扶贫帮困、奖教奖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240多家爱心企业和一批爱心人士主动慷慨捐资,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在集美蔚然成风。

亮点2:聘请“大咖”当顾问把脉学校教育质量

集美区聘请了9位在教育界举足轻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士任教育发展顾问,为辖区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把脉问诊、出谋献策。

昨日,教育发展顾问们现场接受聘书。

这些教育发展顾问分别是

福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校长“国培计划”专家,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首席专家郭春芳;

厦门第一中学原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杰出教师,省名校长,市特级校长,市拔尖人才周君力;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乔建中;

集美大学教务处处长,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闽江学者李雪;

厦门第一中学原副校长,厦门第一中学集美分校荣誉校长,高级教师林安怀;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教育部“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备案”评审委员会专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省杰出教师,省特级教师林伟庆;

厦门实验小学原校长,省特级教师,省名校长培养指导专家组核心成员,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荣誉校长尤颖超;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原校长,省特级教师,省名校长曾建胜;

厦门市第十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省名园长,省特级教师,市拔尖人才,市本土领军人才姚莉娜。

他们将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辐射、示范带动和决策咨询作用,为集美教育发展赋能。

亮点3:实施集团化办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华侨大学附属集美学校(林志杰摄)

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美区决定实施集团化办学工程——以一所优质学校带动若干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输出优质学校教育资源,激发乡村办学活力,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

昨日,集美区为集团化办学试点学校授牌。

【政策解读】

《集美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

提高引才优惠待遇最高安家补贴120万元

集美区小学名校长工作室赴外地考察学习

全新发布的《集美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以真金白银提高引才优惠待遇,多层次、多渠道吸纳教育人才,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对象包括在职高层次教育人才和优秀应届毕业生。高层次教育人才包括引进的在职高层次教育人才和本区培育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引进的在职高层次教育人才

将按照五个层级分别享受120万元、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40万元的安家补贴;

分别享受每年5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的政府薪酬补贴(发放5年);

另外,还分别享受每月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的租房补贴(最长期限5年)。

也就是说,最高可享受共计181万元的安家补贴、政府薪酬补贴、租房补贴。

可优先推荐福建省优秀人才、闽江学者计划、厦门市拔尖人才、集美区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荣誉称号的评选。其子女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可在区属公办学校各择校一次。

经本区培育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获评正高级职称教师、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名校(园)长、市级卓越教师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

获评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校(园)长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5万元奖励;

获评专家型教师、市级名校(园)长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获评市级专家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德育学科带头人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新录聘的优秀应届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

在集美区购买首套商品房,分别给予70万元、60万元和50万元的购房补贴;

录用后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人8万元、5万元、1-3万元的生活补贴;

以及每月3000元、2500元、2000元的租房补贴(不超过5年)。

新录用非本市户籍部属免费优秀应届师范生可享受安家补贴20万元。

(具体细则以正式发布的文件为准)

【亮点点击】

《集美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学位更加充足:新建2.9万个中小幼学位

双塔小学学生写书法(双塔小学供图)

未来集美区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学位更加充足,学位供给进一步适应与日俱增的教育需求。

力争到2023年新建1.2万个中小学学位,新建0.43万个幼儿园学位,到2025年再新建1万个中小学学位,新建0.27万个幼儿园学位。

2.学习环境更舒适:明年实现教室空调全覆盖

推进清凉工程,让学习环境更加舒适,确保2022年春季开学前实现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

3.教师队伍更出色:新建30个名师发展工作室

苏巧真上课生动有趣(厦门日报记者林桂桢摄)

加快提升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预计到2023年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编外教师比例降低至12%;到2025年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编外教师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健全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建设30个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30个名师发展工作室;5年内培养600名区级教学新秀、400名区级骨干教师、400名市级骨干教师、300名区级学科带头人。

在新教师培养方面,争取把30%入职2-3年的新教师培养成为校级骨干教师;20%入职4-5年的新教师培养成为区级以上青年骨干教师。

4.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公办园占比持续提高

诚毅幼儿园与中科院幼儿园合作办学(诚毅幼儿园供图)

提高公办园比例。力争到2023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公民办示范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到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公民办示范园在园幼儿占比再提高10个百分点。

培育更多示范园。争取到2023年,新培育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9所区级示范性幼儿园;到2025年,再培育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9所区级示范性幼儿园。

推进普惠优质工程。以新办园扩容、公办园学位余额辐射、鼓励国企举办普惠园和回购已开办为民办园的小区配套园等形式,不断扩充优质和普惠教育资源。

实行小片区管理,监督和指导民办园办学行为。选派骨干教师到民办园指导教学工作,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

5.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落实“壮腰”工程,实现“学有优教”。力争到2025年,小学在全国、全省的教学质量监测成绩持续保持优秀水平,区均值基本达到岛内平均水平;中学教学质量基本达到岛内平均水平;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6.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力争进入全国中职教育发展500强

集美职校学生在实训中(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摄)

力争到2023年,通过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期验收,厦门职业教育高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成为长学制试点校,双师型教师达75%。

力争到2025年,集美职校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位居全省中职学校一流行列;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力争进入全国中职教育发展500强。

以集美职校机电LED实训中心实训基地为抓手,对标世界技能大赛体系,打造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两岸融合特色样板。

实施名匠引智工程。推动以“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并行的双队伍建设,建设3-5个以名师为核心的省、市级教学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7.探索多元合作办学:新引进2-3个省内外名校

探索多元合作办学模式,将优质校打造成品牌校,将乡村校培育成优质校。力争到2023年,深化与名校、高校的合作办学,开展乡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的集团化办学实践,形成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并全面覆盖。

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2-3个省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或新成立合作办学体。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向薄弱学校延伸,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不少于10所有特色、有品位、高质量的乡村学校。

实施高位嫁接工程,加大引进省内外名校、高校或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在新建城区开展合作办学或兴建办学。

8.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诚毅”育人体系

构建以“嘉庚精神”为载体的中小幼一体化“诚毅”育人体系,形成“集美模式”的德育品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9.开展聚美融艺工程: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

依托文艺影视产业区域优势,以普及中小学电影教育为切入点,每年开展“看见集美”青春影展、“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品嘉庚故事”等活动。

持续创建“闽南戏曲示范点”学校,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鼓励学校与艺术场馆开展校馆合作,建设一批美育实践基地。

10.实施劳动赋能工程:评选10个校企合作示范点

落实“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科渗透,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评选10个劳动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点。

11.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侨英小学亲子足球嘉年华(侨英小学供图)

建立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和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生态圈。力争到2023年,创建集美区家庭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10只以上专项教育基金;到2025年,建立20只以上专项教育基金。

12.实施家庭教育工程:定期评选示范校(社区)

每2年评选一批家校社共育示范社区、家校社共育示范校(园)及先进个人,打造家庭教育服务品牌。

(厦门日报记者:林桂桢通讯员:苏燕婷)

投稿人:曹琬雨

2023-09-19

上一篇

下一篇

购买咨询,新片场场课小助手,请备注:“课程”方便了解您的需求。

THE END
1.2024年2024-08-29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07-1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2024-03-09 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2024-03-01 介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和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2024-01-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
2.新闻资讯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2024-09-10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09-10 高考首日 怀进鹏通过国家教育考试指挥平台检查全国高考工作2024-06-07 丁薛祥在检查2024年高考准备工作时强调 https://www.neea.cn/html1/category/16093/615-1.htm
3.教育·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在新疆喀什举办(2024-09-24) ·青海多举措加强绿色算力本土人才培育(2024-09-19)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2024-09-11)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1/137/2736 http://www.chinapolicy.net/list.php?fid-77-page-1.htm
4.教育中国官网12月3日,正值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版块正式上线。 特殊教育版块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浪潮,聚焦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诉求与身心发展特性,以“全学段、多角色、深融合、高质量”为建设目标,打造适配性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首期上线“特教政策”“特教师资”“特教经验”“特教教材”“http://jiaoyuchina.org.cn/home/page/3090
5.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聚焦全国教育大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职业教育部分) 两会代表委员谈职教(2024) 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职业教育这十年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福建篇 2024 | 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 聚焦全国教育大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职业教育部分) 两会代表委员谈https://www.cvae.com.cn/
6.小學教育我們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則會入讀普通學校。教育局為相關類別的資助特殊學校提供額外的教師、專責人員和額外資源,以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部分資助特殊學校更附設宿舍部,提供寄宿服務。教育局一直秉持「及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primary/index.html
7.教育部网上服务大厅(试运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含口试)成绩查询:https://cjcx.neea.edu.cn/html1/folder/21045/4883-1.htm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合格证明查询:https://zwfw.moe.gov.cn/qualificat?activeType=4&addrid=a87d9521316442258d3275fe1e790bee&type=hothttps://www.peihua.edu.cn/jwglzx/info/1087/7147.htm
8.中国教育之窗心理健康教育 书画社 服务平台 清北研学营 徐州医科大学举办校长面对面之“成长·对话”活动 东北大学荣获3项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 喜报!西南医科大学陈跃教授获四川省人才最高荣誉奖 安徽省教育厅调研组专题调研合肥(新站)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 2024年甘肃省资源环境与安全类专业毕https://jyzc.com/artlist-zxrd-1.html
9.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2月16日星期一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10.中国外文局在线教育平台2023年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暑期高级翻译研修班.. 学习次数17 2023年中英笔译商务班.. 2023年中国外文局暑期高级翻译研修班.. 学习次数4 2023年中英口译高级1班.. 2023年中国外文局暑期高级翻译研修班.. 学习次数1 2023年中英笔译审定稿班.. 2023年暑期高级翻译研修班.. https://www.celaic.cn/
11.理工光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一方面公司拟建立全国营销与服务体系,构建一个与光纤传感监测系统产业化 应用相配套的、有特色的营销网络和工程服务平台,以满足客户本地化的服务 需求,促进公司发行人(由武汉工大光纤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系经教育部下 发的《关于同意设立“武汉工大光纤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的批复》(教 技发函[2000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900000004_53.shtml
12.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于2021年4月经省委编办批复成立。中心主要职能职责为:建设管理省教育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研制全省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负责数字教育资源生产、汇聚、监制、评价和推荐指导;承担“四川云教”、在线教https://www.scedu.net/
13.首页泸州市叙永县司法局:预防校园欺凌 共筑“平安校园” 宿州市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衡阳市衡阳县实验学校:关注青春心灵律动,护航学子心理健康 共享资源更多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国家应急广播 https://www.xueanquan.com/
14.教育大市黄冈如何上好防溺水这节“必修课”?——中国青年网4.防溺水“黄冈经验”可走向全国 8月12日,黄冈市教育局通过“学安在线”防溺水平台进行了防溺水专题直播讲座,听课人数接近32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科科长张小勇表示,传统防溺水工作,主要通过开家长会、发《安全告知书》等方式,存在知晓率低、抵达性差等缺点。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xs.youth.cn/xw/202108/t20210830_13194587.htm
15.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网测试员走基层 宣传视频 宣传文稿 宣传图片https://www.clt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