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高考改革具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强调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新教学“四新”联动,协同推进。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深入思考。

正确看待“教”与“考”的关系,加强教考衔接

长期以来,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并存。相对课程标准而言,《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更为具体化,加上高考的高利害性,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奉《考试大纲》为圭臬,“以考定教”,即教学时对照《考试大纲》,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点就不教,教育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遭到了众多专家和社会舆论的批评。

然而,有关高中教学与高考之间关系的争论并未停止。一些人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该反过来“以教定考”。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部分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这就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两者共同的源头和上位的遵循。课程标准中不仅有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提示,也有考试命题建议。教学和考试命题都必须服从于课程标准,也就是“以标定教”“以标定考”。教学和考试命题二者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

如果从内容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教什么”,“以教定考”不仅不符合逻辑,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课标对“课程内容”“学习要求”的阐述,相对而言是比较宏观和抽象的(比如高中语文的18个学习任务群),而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对课标的细化落实,由课标生发而来,各学校和不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延伸的范围与深浅亦不尽相同,甚至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也可能不一样,要在细化的知识内容上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一个科学的参照标准。如果一定要讲“以教定考”,那么这个“教”只能理解为“应教”(课标规定的内容)而非“实教”(学校教学实际),其实质还是依标教学、依标考试。

其次,考试评价对教与学天然具有“指挥棒”作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更是如此。正因如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一起列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如果从方式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怎么教”,则应以高考命题改革促进教学方式改革,以新的素养考查方式引领新的学习方式,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而不是反过来,否则,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让课程教学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到素养为中心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课程标准不仅是知识内容标准,也是教学活动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教学以课标为遵循,但是学校在落实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紧迫感,而考试则为其提供了倒逼的动力机制和牵引。由此,笔者想到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逆向设计”教学理念。逆向设计教学的核心是“以终为始”“评价先行”,就是从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出发,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再据此开展教学,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

过程。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与“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可谓异曲同工。

由此可见,用“以教定考”来表述教与考的关系并不妥当,在具体阐释或教学实践中亦容易产生误解。

正确看待“新”与“难”的关系,有效破解“恐新症”

新高考之新,不仅体现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设计上,也体现在高考命题上。对考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题型变化大。进入新高考的省份,许多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最近几年,每年高考都有一些题目让考生和教师耳目一新,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这实际上是教与考的关系在备考环节的具体反映。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创新必然带来短期的不适应,一些考生及教师由此心生恐慌,其实大可不必。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高考命题的创新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

早在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亦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由此可见,高考命题的创新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某个部门的想法。高考命题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只会加强、深化而不会中止,因此,考生和教师应认清这一点,从思想上建立起对高考改革的认同感,而不应抵触新高考。

其二,以“渔”得“鱼”,可有效破解“恐新症”。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命题理念和考查方式也有了若干年的“示范”,为何还是有很多学生不适应、“怕新不怕难”?笔者相信,广大教师和学生为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高考命题“新”,有些学校和教师采用老办法应对——总结题型套路、采用题海战术,把所有见过的题都做绝、做尽,新题不就变成旧题了嘛?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知识立意、试题形式固化的高考模式下,这样的题海战术是行之有效的,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笔者本人深有体会。但是时代变了,在新高考强调考查思维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强调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背景下,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机械刷题的“收益”越来越低。新高考命题向情境化、综合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考查方式和题型变化的空间,要想把题做绝、做尽越来越不可能了。破旧才能立新,这种抱残守缺的“以不变应万变”,只会与高考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相反,授之以渔,让学生以“渔”得“鱼”,才是破解“恐新症”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到位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要以情境化教学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让学生在“知识—情境—知识”的“拆解”与“还原”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以大概念教学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化,以综合化教学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开放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以开放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从基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题型套路总结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思维活跃了,知道如何以“渔”得“鱼”,才能遇到什么新的题型都能处变不惊、应变自如。

其实,不管高考命题如何创新改革,破解之策归结起来只有一招,那就是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

THE END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国教育考试网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打赢疫情防控和高考命题攻坚战,筑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高考改革纵深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高考也首次全国性延期一 https://gaokao.neea.edu.cn/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高考也首次全国性延期一 聚焦铸魂育人,助力教育评价改革—2021年全国高考试题评析 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功能—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评析 更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每年的6月https://testdaf-main.neea.cn/html1/folder/1509/4950-1.htm
3.中国教育网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造价师网课+面授并行授课终身免费重学! ·书法大学合作办学 征稿比赛活动评论/交流区 ·2018中国校服(学生装)设计… ·“中国梦”诗歌创作及朗诵网… ·2017青少儿编程创意大赛 ·中国教育报“我的高考”“我… ·首届“沁朗珍珠明目滴眼液杯”青年文学… http://www.chinaedunet.com/
4.四川站中国教育在线北京站(https://beijing.eol.cn/),依托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网共同打造的及时权威、准确的信息资讯的地方性教育门户网站。为北京用户提供全面、权威、准确、及时的教育资讯和服务。https://sichuan.eol.cn/
5.北京教育考试院2024-10-31北京市2025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报考问答 2024-10-31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的通知 招考资讯更多> 2024-11-25关于做好2025年空军航空大学在京招收飞行学员工作的通知 2024-11-22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招飞简章(北京市) https://www.bjeea.cn/html/gkgz/
6.阳光高考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高校招生章程,提供学生名单公示、院校信息、分数线、填报志愿、选专业、高考咨询等服务。https://gaokao.chsi.com.cn/
7.中国教育考试官网中国教育考试官网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考试信息服务平台,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主办。该官网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考试信息和服务,包括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社会证书考试、海外考试等的报名、成绩查询、证书查询等功能。 以下是中国教育考试官网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功能: 一、考试项目全面 涵盖了多个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31622&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8.中国教育考试网教育部全面部署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09-07-01 每一份答卷的分数背后——探访2009年高考网09-06-24 采访札记:高考细节彰显教育公平09-06-24 关于2009年9月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报名的09-06-23 关于组织申报全国教育考试“十一五”科研规09-06-12 http://www.ciomp.ac.cn/tzgg/200803/W020090704451265522841.cn
9.中国教育考试网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网站 中国教育考试网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网站,是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官方网站。教育部考试中心系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教育考试专项职责任务。 中文名称 中国教育考试网 网站备案 京ICP备05064772号 https://www.80wzbk.com/siteinfo/66.html
10.考试吧(exam8.com)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百万考生首选,提供计算机考试、外语考试、资格考试、学历考试、会计考试、工程考试、医学考试类等56种考试信息及培训服务,是最好的考试网!https://www.exam8.com/
11.中国教育考试网注册登录入口中国教育考试网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网站,是国家教育考试、社会证书考试、海外教育考试官方网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系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教育考试专项职责任务。 考试项目: 国家教育考试 普通高考 成人高考 研究生考试 自学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https://m.18183.com/wp/qt/jyzs/3701247.html
12.教育考试信息网实时发布全国各省市最新招生考试信息,提供各省市教育考试院管辖范围内各招生单位历年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试、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及其他相关考试信息,本栏目所有信息均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信息为准。http://exam.chinakaoyan.com/
13.招生考试信息网ZK789招生考试信息网由四川招生考试信息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建立,力求用科技改变传统招考模式和改善教育评测体系。招生考试信息网为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生涯规划平台,平台设置招考工具、招考资讯、招考视频、生涯规划、院校风采等内容模块,资讯内容覆盖普通高考、艺术体育、https://www.zk789.net/
14.中国成人教育考试网官网首页中国成人教育考试网官网发布:2023成人高考专科、成考专升本、函授专科、函授本科、成人本科、成人学历、学历提升、成人教育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前培训、招生院校、招生专业、复习资料、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成绩查询、录取分数线、准考证打印、加分政策等等http://www.xueli9.com/zgcrjykswgw.html
15.准考证查询打印入口高考,高考准考证电子版在哪里找到?进入百度浏览器,在搜索栏搜索”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 2、点击考试报名 进入中国教育考试官网首页后,找到“考试报名”选项。 3、点击普通高考 进入“普通高考”之后,进行身份证信息填写登录,即可查看报名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面向系统委托开考专业准考证办理流程:系统考生在县(https://www.beijinzikao.cn/zkzkz/8447.html
16.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s://www.lzk.hl.cn/
17.内江市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政策资讯 官方 高考成绩证明 四川高考成绩证明 更多服务 政策&公告 关于本科第一批预科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7月28日 关于本科第一批第三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7月27日 关于我省2024年艺术体育类本科批未完成计划院校第三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http://www.njszk.net/
18.2024年全国各省市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官网入口全国各省市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官网入口和报考信息查询入口 提示:各省报考系统均不支持手机访问,请报考学生使用电脑打开,并切换为极速模式,确保可以正常访问 以上报名系统入口均为教育考试院官方网址,请广大考生放心注册。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成人高考: https://www.zikaoben.cn/archives/3238.html
19.中国招生网中国招生网(ZhaoSheng.net)提供研究生专业,考研,专科本科大学,MBA,高考,留学,成人自考,艺考,职业学院,高职,中专,技校,卫校录取分数,招生简章,成绩查询等报名考试培训信息http://www.zhaosheng.net/
20.速看!7种高考成绩查询通道请收好中国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利用大数据应用技术,推出了“小明填志愿”服务,向全国考生提供在线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大家可通过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微信获取相关服务。 9.观看《高考360》栏目 《高考360》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联合举办的一档面向社会,发布高考信息的我省唯一一档高考专栏。栏目每年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97401
21.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为全国各地提供自学考试教材,成人高考教材,职业资格考试教材,中小学辅导教材,这里有最新最全的教材,同时发布最新教育资讯,找教材就上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http://www.exambook.cn/
22.教育网高校招生专业教育门户教育网是集高校动态招生信息一体的综合教育信息平台。教育网主要提供学校展示,全国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美术高考、高考分数线、查分、考研分数线中外合作办学、军校、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育部相关政策等,教育网,学历认证,学籍学历,求职招聘,高考,自考。www.chhttp://www.chinaed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