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民间高考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发布了《上大学网第五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共揭露全国73所虚假大学。榜单显示,73所虚假大学涉及16个省市。其中北京最多,有23所,其次是山东,有8所,上海、四川各7所。广东、陕西、山西、江苏、天津、辽宁、河北、江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北也有“野鸡大学”存在。
高考专家谢云峰老师提醒:擦亮眼睛,高度防范,认准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各省招生办或考试院的官网。牢记以下三条和六个防骗手段:
①教育部规定,各地和高校要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请勿相信“内部指标”。
手段一: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防范技巧】
手段二:谎称有“内部指标”/“特殊关系”
教育部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各大高校招生指标和计划均需教育部核准后统一下达,省级招办和高校也严格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且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内部指标”/“特殊关系”都是骗局。
手段三:以“自主招生”为幌子
高考结束之后,一些中介公司或者个人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长承诺,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去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后,参加试点高校考核,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并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高考成绩后,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且录取时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录取,“搞到自主招生指标”属于骗局。
手段四: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
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这样的学校国家不承认学历,毕业之后拿不到普通高校毕业证。
考生和家长就要提高警惕,首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院校真实身份,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以实地去参观,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手段五:冒充军校招生
骗子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等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通知书,伺机诈骗钱财。
【防范技巧】一是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实行提前批次投档录取,录取应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前结束。各招生院校严禁在招生章程外附加录取条件,严禁点招和违规调整招生计划。二是全军招生办公室依托国家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军队人才网、中国军网等媒体,公布年度招生计划、院校招生章程等。如有人声称“计划外招生指标”、“军校扩招”等,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向当地招生部门、省军区招生办和有关院校反映,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
手段六: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在录取信息公布之前,一些诈骗分子以可以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名,骗取考生及家长的钱财。
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考试部门官方网站或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千万不要轻信提前获知结果的谣言。
手段七: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通过网站域名“一招”识别
其次可看这些网站是否有备案号。一些虚假学校可能会编一个备案号,可通过工信部查询网站查询。
当然,辨别“野鸡大学”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到最权威的网站“查伪”,步骤如下:
2、选择阳光高考平台首页上方的“院校库”,进入下一个页面,
3、在页面上方的“按院校查询”框中输入要查询的院校的准确名字,点击“查询”,如果查到院校结果,那这所院校就是正规大学,如果显示“无查询结果”,那只能是两种原因,一种是院校名字输入错误,另外一种就是这所院校是一所假大学、野鸡大学,家长和考生就要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