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过程;教育生态体系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正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各领域的优化与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如何革故鼎新,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生态,成为当今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共同课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必然回应和选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和发展,教育也正朝着更具开放性、更加个性化、更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逐步进入了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在线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转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典型实践,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态。

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源于舶来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理念。由于我国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使得高校在线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仍然以知识传递策略和行为主义教学方式为主,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尚未实现较大突破。教育发展不均衡、终身教育体系缺失、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在线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待建立。

“互联网+”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使得人才成为当下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为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供技术和理念支撑(陈丽等,2016)。从理论高度探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关联与深层机理,有助于认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本土化建设所面临的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发现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

随着“开放、共享”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和认同,开放的教育资源逐渐走向更加科学、系统、多元的在线课程开放与共享。我国是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成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和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开放教育资源由于实现了在线课程的开放和共享,有效整合了现有的教育资源,盘活了教育资源存量,成为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使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同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在线课程建设,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在线课程的开放、共享和建设进行规范与促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蕴含着国际、国内教育环境和教育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时代变迁。

1.“重建轻用”阶段

2003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国内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其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解决高校扩招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是应对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关键途径。

表1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主要政策文本统计

截至2010年,我国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3910门,其中本科课程2515门,高职高专课程1043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43门(王友富,2015)。我国精品课程在建设理念上主要强调资源建设的“求多求全”,更多注重“教学管理”而非“教学应用与服务”;更加注重课程的“引领示范”,却使在线课程“开放共享”的目标异化。在课程建设中更多是将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简单叠加,而并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的革新,以及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和高阶学习。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于“放任学生”,将“自主学习”等同于“个人学习”,将“协作学习”等同于“小组学习”,将“探究学习”等同于“上网检索资料”(黄荣怀,2008)。“重建轻用”成为这一阶段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显著特点。

2.“建用一体”阶段

3.“建以致用”阶段

三、从整合到融合: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理念演化路径

自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历经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翻转课程、微课程、MOOC等多种实践模式。在线课程平台汇集了优秀教育资源,拓展了知识传播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共享的学习空间。随着数字化时代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在线课程的数量直线上升。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变迁,还是数字时代学生正式与非正式学习需求的变化,都使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成为必需。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随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化,历经“重建轻用”阶段、“建用一体”阶段和“建以致用”阶段。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表明了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的决心: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学习”和“技术应用”层面,必须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内化机制。这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趋势,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

1.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2.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时期,精品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展示于互联网上,树立“标杆”作用,为国内高校广大教师所借鉴和模仿。课程建设理念在此阶段更多是引领与示范,应用对象主要局限于高校教师。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着力于课程开放,将服务群体拓展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以融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潮流,提升社会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线开放课程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立足自主建设,着力于鼓励国内高校之间共享课程资源并促进课程向国际开放。只有基于开放,在线课程才能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才能避免陷入“建设-待用-闲置”的资源浪费,而进入“应用-改进-再应用”的教育生态良性循环。

3.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4.从技术整合到技术融合

四、从共享到共生: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1.教育与技术相化,创新教学模式

2.多领域相融,创新服务模式

3.教与学相长,创新管理模式

五、总结与反思

由于“重建设轻应用”“重评估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建设理念偏差导致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长期存在“静态共享”与“悬置开放”的问题。另外,以评价驱动为导向、精品示范为目标、资源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原则又导致我国精品课程目标异化、课程趋同、学习对象缺失等弊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逐步超越了精品课程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资源建设”向“课程建设”、由“精品示范”向“普及共享”、由“教师中心”向“用户中心”、由“有限开放”向“充分开放”的转变。但是,以评价驱动为导向而造成的功利化、表面化建设问题依然存在,管理重心过高而导致的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自主权迷失,以及教师应用课程积极性不高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本土化、情境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在线课程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与发展,由“重建轻用、建用脱节”理念缺陷引起的应用实效弊端日益凸现。自2013年开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高校得以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应用驱动、建以致用”逐渐成为这一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微课、翻转课、SPOC等在线课程创新实践以其适用性和实用性为着力点,植根于真实的教学实践,采取“化整为零”“自下而上”“以草根影响草根”的民主化、平民化建设理念,成为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发生转向的另一开端。

纵观我国高校在线课程的理念演化和发展历程,其实质是在既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框架内进行的有限试点和探索,是从信息技术与课程由整合走向融合发展的过程。单纯依靠技术支撑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其价值取向也与当前“互联网+”推动教育整体变革的改革逻辑与重构教育生态体系相去甚远。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需要从“资源共享”转向建设“智慧共生”的教育新生态。要利用“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起点与要素,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生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生态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2016).“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3-9.

ce2f24fb.html.

0117_47115.shtml.

[5]罗江华(2015).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演变与实践创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

[6]单美贤(2011).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

[7]王友富(2015).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7):56-59.

[8]杨英霞,田爱奎,夏天等(2007).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3):17-21.

作者简介:许欢,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四川绵阳621000)。张诗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罗江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研究”(mjzxyb1407);西南科技大学继续研究与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回归与重塑——大数据时代在线教育的价值探寻”(17JYF07)。

引用:许欢,张诗亚,罗江华(2018).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兼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59-65.

THE END
1.中小学网络党校·[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的通知 2024-11-29 ·[通知]关于举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网络培训的通知 2024-11-26 ·[通知]关于开展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干部和教师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的通知 2024http://www.zxxdx.com.cn/wangxdongtai/dxdt/
2.首页资源中心教师发展会议活动学术科研学生发展考试测评新标准系列 贯穿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英语课标教材 Join In 系列 适用于小学1—2年级的英语预备级教材 新视角系列 外研社全新打造,覆盖小初学段的英语课标教材 拓展教材 新拓展系列 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国际化英语拓展教程 剑桥系列 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国际化英语拓展教程 https://www.unischool.cn/?tid=7
3.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铸魂育人、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2024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校 2024-12-03 ? 华东师大校工会举办附校行活动 2024-11-22 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申领及盖章流程 ? 非学历教育委托协议模板 ? 非学历教育结业名单模板 ? 非学历教育培训方案、日程安排模板(课 https://jzb.ecnu.edu.cn/main.htm
4.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首页>我是教师 2023年度 2023/07/27【教师】目前公布的PDF版目录(学科课程类)中的节点都可以选吗? 2023/06/19【教师】忘记账号、密码怎么找回? 2023/06/19【教师】没找到学校怎么办? 2023/06/19【教师】学校名称变更怎么办? 2023/06/19【教师】学校调动,信息如何修改? https://jpk.basic.smartedu.cn/newteacher2023/index.html
5.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官网入口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开放平台,在平台内可以看到各科的教育精品课堂,在课外之余巩固知识,了解更多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登录入口,以及登录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官网入口(附登录方式) 基础教育精品课网址:https://jpk.eduyun.cn/portal/html/jpk/1.html https://m.wuhan.com/xinwen/93022.html
6.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官网入口(附登录方式)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无需繁琐注册,即可轻松访问。作为国家级教育资源平台,它为师生提供了直接的访问途径。访问入口:直接点击基础教育精品课网址,即可开始您的学习之旅。登录方式:由于是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无需通过注册账号。直接访问即可享受2422节部级精品课的丰富资源。在平台首页的微课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3804312742078525.html
7.@夏邑教师,河南教师“基础教育精品课”公开遴选!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3〕11号)要求,决定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以下简称精品课)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k5MjQ1MA==&mid=2651431675&idx=6&sn=e1bfad0536be2132daa0b23a06b7a923&chksm=bcce0f168bb986006172f831ab0e9c848838c13ab09916961c879c05aead064babd8d53cb904&scene=27
8.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指导建设,面向课程改革实验区、各级教研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专业平台。旨在为课程改革树立标杆和引领示范作用;为学校提升内涵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教师提升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聚焦于一线教师和学校的https://coursechina.cn/
9.学堂在线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发起建立的慕课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是国家2016年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单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的在线教育平台。目http://xuetangx.com/
10.基础教育精品课官网mb64a2dd422e24f的技术博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软考基础教育精品课官网应运而生。该平台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精品课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将对软考基础教育精品课官网的特点、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https://blog.51cto.com/u_16178075/8020287
11.基础教育精品课:由教育部组织学习资源AI工具导航站5.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学习借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 基础教育精品课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还通过电子证书和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教学支持。https://ai.ipkd.cn/sites/jpk.html
12.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通过“跨界·融合·创新”的模式实现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大协同,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或个性化服务,是具有浙江特色的云大学平台。https://www.zjooc.cn/
13.山西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基础教育精品课”制作注意事项 对“精品课”视频制作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要求。从课前录制准备工作、课程录制阶段的要求、到后期编辑都做了详细的讲解。 “精品课”平台上传与管理介绍 主要对平台如何使用;教师传课的流程、方法;审核管理;支持服务四个方面演示了详细的操作流程。 https://www.shxbe.com/front/node/55993/contentPage
14.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4.1网络教学云平台要求 4.1.1网络课程建设 4.1.1.1利用慕课纸编辑器可以制作富媒体课程,选择不同的模板就可以建设慕课或精品课程的个性化课程网站。 4.1.1.2提供多套精美网络课程建课模板,教师可依据个人资料的丰富程度及喜欢的风格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支持教师在建课程自动生成课程网站。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
15.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安徽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 [2024-08-28] 关于公布202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软件 [2024-08-26] 关于举办全省普通高中作业设计大赛的通知 [2024-08-15] 关于开展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 [2024-08-09] 关于转发第一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据创新应用活动工作的通 https://www.ahedu.cn/EduResource/index.php?app=resource&mod=Homepage&act=news&level3=57
16.龙哥风向标20230214~20230228GPT拆解小红书加微信群日本苹果官网,购买教育机平板返礼品卡,可赚差价 盈利点:利用日本苹果官网购买教育机平板返礼品卡的商机,可以通过购买教育机平板并返礼品卡,再通过卖给日本线下外卖公众号平台:用于变现操作 微信:用于公众号推广和变现操作。 拆解抖音账号优趣优品 盈利点:利用抖音账号优趣优品的流量和粉丝基础,通过定位布艺家居和绒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18806
17.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方案(通用14篇)主要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xx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xx教育云平台”,教师、学生使用平台帐号登录平台,借助以上平台可以获取学科资源、线上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翻转课堂、一师一优课、高三微课等教学资源。 同时,多渠道借助、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以简单学习网、炎德文化网等网站为依托,将从本校实际出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3889.html
18.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搭建涵盖核心应用的教育云平台,同时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及应用,面向教育机构、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的教学服务。https://jpk.hner.cn/
19.坦途教育网[天津浩天云会计]初级会计职称畅学课 [天津仁和会计]财略主管会计提升课程 [天津仁和会计]注册会计师网络课程 [天津浩天云会计]会计上岗就业精品课 [天津仁和会计]会计入门基础提升课程 [天津仁和会计]中级会计职称特色课程 [天津浩天云会计]会计继续教育精品课程 https://www.tantuw.com/
20.天籁在线官网天籁在线是一个面向全国所有艺术生在线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美术培训、播音主持培训、在线编导培训等艺术培训的综合网络教育培训机构,拥有先进的教学内容开发与制作团队,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化、互动化、专业化的艺术在线教育平台。http://www.tianlailive.com/
21.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专题教育 学科教育 教师资源 家庭教育 科学教育 主题展示 业务平台 工作后台https://www.gzjyc.org/
22.2022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推进“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落实思政课建设协作机制。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积极参加泉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1+1+N”联盟活动,有效推动了思政课建设水平。积极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工部门干部协同育人,实现育人目标的一致性;https://www.qzfzfz.com/newsinfo/6902287.html
23.有道精品课有道精品课是网易旗下的知名教育培训品牌,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升学、兴趣素养、围棋、象棋、大学、兴趣技能、小语种、托福雅思、英语口语、考证考级、职业培训技能等全面课程。有道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你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薄弱方向,取得学业进步。https://xue.you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