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院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所)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研究所,被教育部列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直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国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仪器器械研究所,1960年成立于北京。70年代,黄家驷(中国心胸外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老院长亲自引领该所开展生物医学工程学研究,主持建立了首个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基地,并于1978年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由于历史原因,研究所几经迁址,现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30亩,科研办公楼16000㎡,在职职工11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4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5人。
二、学科建设工程所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直属招生所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建设的牵头单位,专业覆盖医学、工学、理学三个学科门类。其招生培养的生物医学工程和药学学科,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和药学四个学科是协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屏障医学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招生科目为:083100工学类、107200医学类、077700理学类、085230工程硕士(0854电子信息);博士为:083100(材料类、医学电子类)。药学硕士招生科目为:100701药物化学、100702药剂学和105500药学(专业学位);博士为:100701药物化学和100702药剂学。工程所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工程所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两大领域。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在医用天然可降解材料、合成可降解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研制的生物材料已应用于药物缓释系统、引导/诱导组织再生膜、组织工程支架、载药物/基因纳米载体等研究。由5个实验室共同组建了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它们与生物医学材料表征与测试平台、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平台、动物实验中心组成了生物医学材料研发中心,为新型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评价与应用研究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
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包括以超声影像技术为重点的医学影像技术、生命信息检测与生理监护技术、医学物理测量方法、脑功能与神经工程研究、激光医学等,其中眼科超声影像技术、磁声耦合组织电特性功能成像(MAT)技术、高频脑神经磁刺激技术与体感诱发电位(SEP)实时检测、激光医学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