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OS)课后习题答案.pdf

1.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特点是以顺序计算为基础,根据程序规定的顺序依

次执行每一个操作,控制部件根据程序对整个计算机的活动实行

集中过程控制,即为集中顺序过程控制。这类计算是过程性的,

实际上这种计算机是模拟人们的手工计算的产物。即首先取原始

数据,执行一个操作,将中间结果保存起来;再取一个数,和中

间结果一起又执行一个操作,如此计算下去。在遇到多个可能同

时执行的分支时,也是先执行完一个分支,然后再执行第二个分

支,直到计算完毕。

2.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批处理系统是在解决人一机矛盾以及高速度的中央处理

机和低速度的I/O设备这两对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出

现改善了CPU和外设的使用情况,其特点是实现了作业的自动定

序、自动过渡,从而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得以提高。

在多道系统中,若采用了分时技术,就是分时操作系统,它

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任务服务。对用户都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

间,并提供交互会话功能。它与批处理系统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

3.实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和一

个分时系统从外表看来很相似,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领域,配置上实时监控系统,便组成各种各样的专用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按其使用方式不同分为两类: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信息

处理系统。实时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实时过程进行控制和提供

监督环境。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实时数据进行处

理的系统。实时系统大部分是为特殊的实时任务设计的,这类任

务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

与分时系统相比,实时系统没有那样强的交互会话功能,通

常不允许用户通过实时终端设备去编写新的程序或修改已有的

程序。实时终端设备通常只是作为执行装置或询问装置,属专用

系统。

4.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试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

征。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

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地运行。

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如下:

(1)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

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3)微观上串行:从微观上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地

或分时地占有处理机,交替执行(单处理机情况)。

5.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操作系

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

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与回收,控制与协调等并发活动,实现信息

的存取和保护。它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用户扩展新的系统功能提供软件平台,操作系统使整个计算机

系统实现了高效率和高度自动化。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它们可归

为四类: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等。

6.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

征?

答: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性,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

性。

其中并发性和共享性是其主要特征。由于操作系统建立并控

制着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完成着同时进行的几项任务,进程之

间相互制约,并且共享着系统的某些资源,进程的这些活动便形

成了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许多事件的产生是随机的,而且

事件产生的先后顺序又有许多可能组合,但操作系统必须能处理

任何一种可能的事件序列。所以,操作系统又具有不确定性。另

外,操作系统中还广泛使用了虚拟技术,使得配备了操作系统之

后的系统在资源的使用上更加自由和灵活,不受物理设备数量的

限制。

7.设一计算机系统有输入机一台、打印机两台,现有二

道程序同时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运行,程序B后运行。

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nls,打印信息100ms,再计算50ms,

打印信息100ms,结束。程序B运行的轨迹为:计算50ms,输

入数据80ms,再计算100ms,结束。要求:

(1)用图画出这二道程序并发执行时的工作情况。

(2)说明在二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

(3)程序A、B运行时有无等待现象?在什么时候会发生

等待现象?

答:

(1)工作情况如图。

5100ms5100ms

计打计打

程序A

5582100ms

甯il输等计

051015182030

b

工作情况的另一种描述形式如下:

程--------------------

程------------------------------

输入-----------------

打--------------------

15,20

------------------------1U---------------------------------------------------------------------t

进程管理习题

1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有什么

区别?

答:之所以要引入进程的概念,是因为在一些可以并发

的程序段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个程序段的执行

不仅要受到其它程序执行的制约,而且还要动态地依赖系统资源

的分配情况,因此每个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段就会因外界条件的

限制而不能运行,被迫处于阻塞状态。仅用程序的概念无法表示

程序的走走停停以及程序运行过程中对资源的竞争现象,因此需

要采用一种动态的概念描述并发程序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这就

产生了进程的概念。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1)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属

于一种动态概念。程序是一组有序静态指令和数据的集

合,用来指示处理机的操作,是一种静态概念。

(2)从结构上看,每个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和相

应的数据段两部分构成,并且进程结构中还要包含PCB,

即进程控制块。

(3)一个进程可以涉及到一个或几个程序的执

行;反之,同一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即同一个程序

段可以在不同数据集合上运行,可以构成不同的进程。

(4)进程能真实地描述并发执行的过程,而程序

仅仅是静态指令堆积的序列。

(5)进程有可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一般的程

序不具有创建其它程序的功能。

(6)每一个程序都是在一个进程现场中运行的。

2叙述进程的并发性和制约性。

答: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即多道程序中多个进程同时

向前推进的过程,没个进程总是与其它进程并发地执行的。进程

的制约性是指一个进程的运行受到另一进程的制约。比如有的进

程可能正在等待另一进程的计算结果而无法运行,或者进程所需

的资源被别的进程占有而无法运行。

3进程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构造和描述进程?

答: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进程由“进程控制块+程序+

数据”构成,用进程控制块描述进程。

4有三个并发进程,R负责从输入设备读入信息并传送给M,M将

信息加工并传送给P,P将打印输出,写出下列条件下的并发程

序。

(1)双缓冲区,每个区大小为K。

(2)单缓冲区,其大小为K。

(1)双缓冲区,每个区大小为K,信号量初值

如下:

mutexR=mutexP=l;

emptyR=emptyP=k;

fullR=fullP=O;

变量的初值如下:

inR=outR=inP=outP=0;

用类Pascal编写程序如下:

var

mutexR,mutexP,emptyR,fullR,emptyP,fullP:

semaphere;

inR,outR,inP,outP:integer;

buffer:array0..k-1ofitem;

bufferP:array0..k-1ofitem;

procedureR

begin

whiletruedo

输入数据datal;

P(emptyR);

P(mutexR);

bufferR(inR):=datal;

inR:=(inR+1)mod(k);

V(mutexR);

V(fullR);

end

end;

procedureM

P(fullR);

data2:=bufferR(outR);

outR:=(outR+1)mod(k);

V(emptyR);

对data2进行加工;

P(emptyP);

P(mutexP);

bufferP(inP):=data2;

inP:=(inP+l)mod(k);

V(mutexP);

V(fullP);

procedureP:

P(fullP);

P(mutexP)

data3:=bufferP(outP);

outP:=(outP+1)mod(k);

V(emptyP);

打印data3;

seminitinal(mutexR.v,1;mutexP.v,1;empty

R.v,k;fullR.v,0;emptyP.v,k;fullP.v,0);

inR:=0;outR:=0;

inP:=0;outP:=0;

cobegin

R;

M;

P;

coend

end.

(2)单缓冲区,大小为k

empty,full,ok,mutex:semaphere;

procedureR:

P(empty);

P(mutex);

buffer(inR):=datal;

V(mutex);

V(full)

procedureM:

whileturedo

P(full);

data2:"buffer(outR);

对data2加工;

buffer(inP):=data2;

inP:=(inP+1)mod(k);

V(ok);

proedureP:

P(ok);

data3:=buffer(outP);

outP:=(outP+l)mod(k);

V(empty);

seminitial(empty,v,k;full.v,0;ok.v,0;mutex,v,1);

P;

5在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的算法中,交换两个V操作的次序

会有什么结果?交换两P操作的次序呢?说明理由。

答:交换两P操作的次序有可能造成死锁。例如,当无空缓

冲区时,如果此时生产者先做互斥操作,即:P(mutex),然后才

做同步操作P(empty),由于此时empty=-l造成生产者被阻塞。

当消费者执行到互斥操作P(mutex)Ht,由于生产者已执行过

P(mutex)并未作释放,所以此时mutex=-l,造成消费者也被阻

塞,生产者等消费者释放空缓冲区,而消费者则等待生产者释放

临界资源的使用权,所以两个进程都无法向前推进而造成死锁。

交换两个V操作的次序不会发生死锁。

6设有三个进程A、B、C,其中A与B构成一对生产者与消费

者(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共享一个由n个缓冲块组成的缓

冲池;B与C也构成一对生产者与消费者(此时B为生产者,C

为消费者),共享另一个由m个缓冲块组成的缓冲池。用P、V操

作描述它们之间的同步关系。

mutexA,emptyA,fullA,mutexC,emptyC,fullC:

i,j,a,b:integer;

bufferA:array0..n-1ofitem

bufferC:array0..m-1ofitem;

procedureproduceA:生产者进程A

Producenextproduct;

P(emptyA);

P(mutexA);

bufferA(i):=products;

i:=(i+l)mod(n);

V(mutexA);

V(fullA)

procedureconsumer_procedurerB:消费者和生产者进

程B

P(fullA);

Goods:=buffer(j);

j:=(j+l)mod(n);

V(emptyA);

ConsumegoodsandProducenextproductC;

P(emptyC);

P(mutexC);

BufferC(a):=productC;

a:=(a+1)mod(m);

V(mutexC);

V(fullC)

procedureconsumerC;消费者C进程

P(fullC);

Goods:=bufferC(b);

b:=(b+l)mod(m);

V(emptyC);

Consumeproduct;

Seminitsal(mutexA.v,1;mutexC.v,1;

emptyA.v,n;emptyC.v,m;fullA.V,OjfullC.V,0);

i:=0;j:=0;a:=0;b:=0;

produceA

consumer_procedurerB;

consumerC

7有一阅览室,共有100个座位。读者进入时必须先在一张

登记表上登记,该表为每一座位列一表目,包括座号和读者姓名。

读者离开时要消掉登记内容。试用P、V操作描述读者进程的同

步结构。

mutex:semaphere;信号量,用于互斥

full:semaphere;信号量,用于同步

table:array0..n-1ofitem;登记表

procedurereader;读

者进程

Register_name(table);

Reading;

Deletname(table);

seminitsal(mutex,v,1;full,v,100);

初始化

reader;

8.引入线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引入线程的目的是提高程序执行的并行度。

9引入管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引入管程的目的把分散的临界区集中起来管理,为每个

可共享的资源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一管理各进程对该共享

资源的访问。这样使互斥操作更安全,既便于系统管理共享资源,

又能保证互斥访问。

10用管程实现读者与写者关系。

管程部分描述如下:

monitorrw;

conditionwrt;

varreadcount:integer;

procedureentryread_start();

readcount:=readcount+l;

procedureentryreadfinish();

readcount:=readcount-l;

ifreadcount=0thensingal(wrt)

procedureentrywrite();

ifreadcount>0thenwait(wrt);

performwriting;

readcount:=0

主程序部分:

procedurewritter:

repeat

rw.write();

untilfalse;

procedurereader:

rw.read_start();

performreading;

rw.read_finish();

writter;

coend.

11何谓进程通信?

答: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12消息通信机制中应设置哪些基本通信原语?

答:应设置send(A)(发送消息)原语,A是原语的参数,

表示发送区的起始地址。

receive(B)(接受消息)原语,B是接受进程提

供的接收区起始地址。

13何谓死锁?举例说明之。

答:两个以上的进程相互等待一个永远不可能发生的条件而

无法向前推进,这种僵局称为死锁。例如:如图所示的单行道上

的交通阻塞。

存储管理习题

1.何谓名字空间?何谓地址空间?何谓存储空间?

答:名字空间:程序中符号名的集合。

地址空间:在目标模块中的地址的集合。

存储空间:实际内存地址的集合。

址重定位

连接

名字空间地址空间

存储空间

2.在分区分配方案能用于实现虚拟内存吗?

答:不能,因为虚拟存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离散性,而分区分

配方案只适用于连续分配方式,即全部程序都放在内存,而不允

许程序运行时一部分在内存、一部分在外存。所以,无法提供内

存的逻辑扩充功能。

3.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动态重定位便于程序浮动。由于在目标模块装入内存

100

某程序的地址空

动态重定位示意图

口寸无需对其进行任何修改,因而装入之后再搬迁也不会影响其正

确执行。

实现时,需要采用动态重定位硬件机构:重定位寄存器和加

法器。如图所示。

4.请详细说明,引入分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

需求?

答:1、为了充分利用空闲的存储空间,采取内存的不连续分

配;

2、为了消除外零头,采用等分内存;

3、为了程序的浮动方便,采用动态地址重定位;

4、为了从逻辑上扩充内存,按照逻辑地址空间来访问程

序,采用了虚拟存储管理。

5.为什么说分段系统较之分页系统更易于实现地址变换

答:因为分段是按照逻辑功能分段,这样在地址变换时,针对

的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功能段,所以可以在实际需要时进行动态连

接。而分页则是按照物理页的大小划分所以一定要事先将所有的

页面联接成一个整体后才能实现地址变换。

6.分页存储管理中有哪几种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试比较

它们的优缺点。

(1)先进先出(FIFO)

(2)最近最少使用的淘汰算法(LRU)

(3)最近不经常使用的淘汰算法(LFU)

(4)最优算法(OPT)

FIFO算法最简单,但效率不高。LRU的近似算法和LFU是

较为实用的算法,效果较好,实现也不难。OPT算法是最佳算法,

但并不实用,因为要跟踪各页面方可预测未来,而这种预测往往

是困难的。

输入施出系统习题

1.设备管理的目标和功能是什么?

答: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1)选择和分配输入/输出设备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2)控制输入/输出设备和CPU(或内存)之间交换数据;

3)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透明接口,把用户和设备的硬件

特性分开,使得用户在编制应用程序时不必涉及具体设备,系统

按用户要求控制设备工作;

4)提高设备和设备之间、CPU和设备之间以及进程和进程

之间的并行操作度,以使操作系统获得最佳效率。

设备管理程序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和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当进程申请设备资源时,

该接口将进程的请求转送给设备管理程序;

2)进行设备分配;

3)实现设备和设备、设备和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

4)进行缓冲区管理。

2.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答:外部设备和内存之间的常用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四

种。它们是:

1)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控制简单,所需硬件支

持少。其缺点是CPU和外部设备只能串行工作,CPU的利用率低;

不能实现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只适用于那些CPU执行速度较

慢,而且外部设备较少的系统。

2)中断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所需硬件支持较少,与程序

直接控制方式相比,使CPU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且能支持多道程序

部I/O设备的增多和速度的提高,可能会造成CPU无法响应中断

和出现数据丢失现象。

3)DMA方式;其优点是I/O速度较快,大大减少了CPU

进行中断处理的次数;排除了因并行操作设备过多时CPU来不及

处理或因速度不匹配而造成数据丢失等现象。其缺点是所需硬件

较多;多个DMA控制器的同时使用会引起内存地址的冲突并使

得控制过程进一步复杂化。

4)通道方式;其优点是I/O速度快,进一步减轻了CPU

的工作负担和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能力。其缺点是控制

较复杂,所需的硬件最复杂。

3.何谓通道?试画出通道控制方式时的CPU、通道和设备

的工作流程图。

答: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管输入/输出控制的处理机,

它控制设备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可

由CPU执行相应指令来启动通道,并在操作结束时向CPU发中断

信号。在运行的时候,通道有自己的总线控制部分,可以进行总

线操作。在有了通道之后,CPU仅需发出一条I/O指令给通道,

说明要执行的I/O操作和要访问的I/O设备。通道接到指令后,

就启动相应的通道程序来完成I/O操作。如下图:

c

4.何谓中断?何谓中断处理?何谓中断响应?

答: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期间,系统内发生任何非寻常的

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事件,使得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

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

被中断处继续执行的过程。

CPU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的过程称为中断处理。

CPU收到中断请求后转到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称为中

断响应。

5.何谓开中断?何谓关中断?何谓中断屏蔽?

答:尽管产生了中断源和发出了中断请求,但CPU内部

的处理机状态字PSW的中断允许位已被清除,从而不允许CPU响

应中断。这种情况称为禁止中断,也称为关中断。CPU禁止中断

后只有等到PSW的中断允许位被重新设置后才能接收中断,PSW

的中断允许位的设置被称为开中断。

中断屏蔽是指在中断请求产生之后,系统用软件方式有选择

地封锁部分中断而允许其余部分的中断仍能得到响应。

6.何谓陷入?何谓软中断?试述中断、陷入和软中断之间

异同。

答:陷入是指中断指令造成中断;而由程序运算引起的各

种错误,如地址非法等称为异常。软中断是通信进程之间用来模

拟硬中断的一种信号通信方式,它的处理过程类似于中断过程,

但不需要通过硬件来产生中断请求。中断则是指外部设备发出的

中断;

中断与陷入除在优先级设置方面有区别之外,还有如下区

别:

(1)陷入通常由处理机正在执行的现行指令引起,而

中断则是由与现行指令无关的中断源引起的。也即:对处理机来

说,陷入是主动的,而中断是被动的。

(2)陷入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为当前进程所用,而中

断处理程序提供的服务则不是为了当前进程的。

(3)CPU在执行完一条指令之后,下一条指令开始之

前响应中断,而在一条指令执行中响应陷入。

中断与陷入都可以看作是硬中断,而软中断则不然,它是

通信进程之间用来模拟硬中断的一种信号通信方式。

软中断和硬中断相同的地方是:其中断源发中断请求或软中

断信号后,由接收进程在适当的时机自动进行中断处理或完成软

中断信号所对应的功能。

7.描述中断控制方式时的CPU动作过程。

答:

8.何谓缓冲区?为什么要引入缓冲?

答:缓冲即是使用专用硬件缓冲器或在内存中划出一个区域

用来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

据的地方.

引入缓冲是为了匹配外设和CPU之间的处理速度,减少中

断次数和CPU的中断处理

9.在对缓冲队列em(空缓冲区),in(输入缓冲区)和out

(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时,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存取缓冲区,

即在把一个缓冲区分配给进程之后,只要不是所有其它的缓冲区

描述过程take_buf(type,number)^!Iadd_buf(type,number)0

structbuffer{

inttype;

intaccess_time;

type*next_element;

}em,in,out;

take_buf(type,number);

(

buffer*p,number;

p=get_the_head_of_thequeue(type);

while(ponull)

if(number.access_time>p.access_time)

return*p;

else

p=p.next_element;

)

returnnumber;

add_buf(type,number);

p.next_element=number;

}

10.用于设备分配的数据结构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

答:用于设备分配的数据结构有:设备控制表DCT、系统设

备表SDT、控制器表C0CT和通道控制表CHCTo

SDT整个系统一张,每个设备有一张DCT,每个控制器有一

张C0CT,每个通道有一张CHCToSDT中有一个DCT指针,DCT中

有一个C0CT指针,C0CT中有一个CHCT指针。

11.设计一个设备分配的安全检查程序,以保证把某台设备

分配给某进程是不会出现死锁。

答:参见任爱华主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由科学出版

社出版的教材4.5.2节设备分配策略和4.5.3节图4.16o

12.何谓I/O控制?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I/O控制是指从用户进程提出输入/输出请求开始,到

为用户进程分配设备和启动有关设备进行I/O操作,并在I/O操

作完成之后响应中断,直至善后处理为止的整个系统控制过程。

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进程提出的I/O请求,实现对外设的分配和控

制。

13.DO控制可用哪几种方式实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I/O控制过程在系统中可以按三种方式实现:

1)作为请求I/O操作的进程的一部分实现。这种情况下,

请求I/O进程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且系统应能根据中断信号的

内容准确地调度对应I/O请求的进程占据处理机,因为在大多数

情况下,当一个进程发出I/O请求命令之后,都被阻塞睡眠。

2)作为当前进程的一部分实现。作为当前进程的一部分实

现时,不要求系统具有高的实时性。但由于当前进程与完成的

I/O操作无关,所以当前进程不能接受I/O请求命令的处理,因

此,如果让请求I/O操作的进程调用I/O操作控制部分(I/O请

求处理、设备分配、缓冲区分配等),而让当前进程负责调用中

断处理部分也是一种可行的I/O控制方案。

3)I/O控制由专门的系统进程—I/O进程完成。在用户进

程发出I/O请求命令之后,系统调度I/O进程执行,控制I/O操

作。同样,在外设发出中断请求之后,I/O进程也被调度执行以

响应中断。I/O请求处理模块、设备分配模块以及缓冲区管理模

块和中断原因分析、中断处理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模块等都是

I/O进程的一部分。

14.潞驱动程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设备驱动程序?用户

进程怎样使用驱动程序?

答:设备驱动程序是驱动物理设备直接进行I/O操作的

控制程序。它负责设置与相应设备有关的寄存器的值,启动设备

进行I/O操作,指定操作的类型和数据流向等。

设备驱动程序作为输入/输出软件中的一个层次,用于把软

件的设备操作指令转换为相应的设备控制的机械操作命令,以实

现用户软件的设备无关性。

当用户进程发出输入/输出请求时,系统把请求处理的权限

放在文件系统,文件系统通过驱动程序提供的接口将任务下放到

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对设备控制器进行操作,设备控制器再去控

制设备本身。通过这种层层隔离的方式,用户不必了解设备的各

种特性,使用户的操作简单易行。

文件系统习题

1.说明下列术语:记录、文件、文件系统、特殊文件、目录

文件、路径、文件描述符。

文件中一个学生的所有数据项的集合就是一个学生情况记录,学

生情况记录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成绩等数据项,而姓名、

年龄、性别、成绩等数据项则由若干个字符组成。

文件:所谓文件是指具有符号名的数据信息的集合。该符号

名是用以标识文件的,称为文件名。

文件系统:所谓文件系统是指在操作系统中专门负责存取和

管理外部存储器上目录或文件信息的程序部分。

特殊文件:在UNIX系统中,所有硬件设备也作为文件系统

中的文件统一管理,这些硬件设备文件称为特殊文件,分为字符

设备特殊文件和数据块设备特殊文件两类。

目录文件:目录文件是保存目录结构信息的文件,在目录文

件中保存着该目录所包含的目录或文件记录,每个记录包括目录

路径:在层次(树状)目录结构中,最高层的目录称为根目

录。每个目录又可以包含目录或文件,称为枝节点。每个文件是

数据信息的集合,在其下面不能再包含目录或文件,称为叶节点。

表示一个文件的从某个目录开始直到该文件的路径描述,称为一

个文件的路径。

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是文件的标识符,文件系统通过文

件描述符访问文件。每个文件描述符与一个实际要打开的文件信

息结构相联系,在文件信息结构中包含文件的各种属性和标志。

在UNIX系统中,当用户启动一个进程时,系统会自动分配三个

标准输入输出文件的文件描述符0,1,2,文件描述符0代表标准

输入设备(缺省为键盘),文件描述符1代表标准输出设备(缺省

为显示器),文件描述符2代表标准错误输出设备(缺省为显示

器。

2.文件系统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基本操作?

答:一个文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使用户能建立、修改和删除一个文件;

(2)使用户能在系统控制下共享其他用户的文件,以便于用

户可以利用其他人的工作成果;

(3)使用户能方便地建立文件;

(4)使用户能在文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5)使用户能通过符号文件名对文件进行访问,而不应要求

用户使用物理地址来访问文件;

(6)为防止意外系统故障,文件系统应具有转储和恢复重要

文件的能力;

(7)为用户文件提供可靠的保护和保密措施。

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对文件的操作和对目录的操作。

对文件的操作主要包括打开文件、关闭文件、建立文件、撤

消文件、复制文件、文件换名、文件列表、打印或显示文件等。

对目录的操作主要包括创建目录、删除目录、打开目录、关

闭目录、读目录项、目录换名、目录链接、删除目录项等。

3.文件按其用途和性质可分成几类,有何特点?

答:一.按文件用途分类

数据)所组成的文件。

(2)库文件:由系统提供的可供用户调用的各种标准过程、

函数和应用程序等。

(3)用户文件:由用户的信息(程序或数据)所组成的文件。

二.按文件中数据分类

(1)源文件:从终端或其它输入设备输入的源程序和数据,

以及作为处理结果的输出数据文件。

(2)相对地址目标文件:源程序文件通过各种语言编译程序

编译后所输出的相对地址形式的目标程序文件。

(3)可执行程序文件:相对地址目标文件通过链接装配程序

链接后所生成的可执行程序文件。

三.按文件保护方式分类

(1)只读文件:仅允许对其进行读操作的文件。

(2)读写文件:有控制地允许不同用户对其进行读或写操作

的文件。

(3)不保护文件:没有任何存取限制的文件。

(1)临时文件:批处理中从作业开始运行到作业结束,或是

在分时处理中从会话开始到会话终止期间所保存的临时性文件。

一旦这些作业终止,其相应的临时文件也被系统自动撤消。

(2)永久文件:在用户没有发出撤消该文件的命令前,一直

需要在系统中保存的文件。

4.有些文件系统要求文件名在整个文件系统中是唯一的,有

些系统只有要求文件名在其用户的范围内是唯一的,请指出这两

种方法在实现和应用这两方面有何优缺点?

答:文件系统目录组织可以分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多

级目录。在单用户系统中,文件系统可以采用一级目录。在这种

情况下,只有一级目录,所以文件名在整个文件系统中必须是唯

的,不能出现重名。在多用户系统中,可采用二级目录,第一

级目录作为根目录,每个用户的文件目录作为二级目录。由于每

个用户的文件都分别保存在各自的目录中,所以不同用户可使用

相同的文件名。多级目录文件系统与二级目录文件系统类似,只

不过目录层次更多更复杂而已。现代操作系统大多采用多级目录

文件系统。前者实现起来简单,因为只需要单级目录,后者应用

起来更加方便。

5.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什么是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

的逻辑组织有几种形式?

答:从用户的观点出发,需要文件系统提供一种逻辑结构

清晰、使用方便的逻辑文件结构,这种逻辑文件结构称为文件的

逻辑组织。从系统实现的观点出发,需要为文件系统设计一种在

外存储器上存放有效的、实际的物理文件结构,这种物理文件结

构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常见的文件逻辑组织有以下三种形式:

(1)顺序结构的定长记录。

(2)顺序结构的变长记录。

(3)按关键字存取记录。

6.文件的物理组织常见的有几种?它们与文件的存取方式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常见的文件物理组织有以下形式:

(1)顺序文件结构:顺序文件结构是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一

种文件结构。顺序文件是根据记录中某一公共的属性,把一个由

逻辑上连续的记录分配到连续的物理块中,即用物理上的顺序存

THE END
1.四期免费资料四期准,高速响应方案设计苹果款74.917热点在本次服务中,我们特别引入了苹果款74.917作为高速响应方案的核心工具。苹果款74.917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平台。 1. 高性能:苹果款74.917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满足企业对高速响应的需求。 2. 稳定性:苹果款74.917以其稳定的性能,确保了信息处理的连续性https://topbug.cc/post/8483.html
2.并发数和构建时长如何计费,有什么计费规则当您的企业在使用Flow的过程中,发现流水线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可能是您企业的并发数或者构建时长达到了企业套餐上限。 计费规则 流水线是由多个任务组成,而一个任务则是由多个步骤组成,如下图所示,该流水线包含两个任务: Java 构建上传。 主机部署。 https://help.aliyun.com/zh/yunxiao/user-guide/concurrency-and-build-time-management
3.快速响应:提升互联网软件开发效率的关键某电商平台的快速响应实践:某电商平台在面对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时,采用了敏捷开发方法和自动化测试工具。通过短周期的迭代开发和全面的自动化测试,该平台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和修复问题。同时,该平台还通过持续集成和性能优化等手段,提高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http://test.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45779655720747008
4.深入解析:及时响应率如何计算?(及时响应率如何计算)在服务行业,及时响应率是一项重要的服务质量指标。那么,及时响应率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 一、定义及重要性 及时响应率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响应的次数与总响应次数的比值。它直接反映了服务团队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算方法 https://www.zaixianjisuan.com/jisuanzixun/shenrujiexi_jishixiangyinglvruhejisuan_.html
5.智能客服的平均首次响应时长是否包含客服未响应的会话?智能客服的平均首次响应时长是否包含客服未响应的会话?有赞帮助中心将为您提供有关微商城、小程序等相关产品的详细解决方案。https://help.youzan.com/displaylist/detail_4_4-1-84942
6.京东客服咨询指标咚咚平均响应时长指客服人工回复的消息与用户消息之间时间差的平均值。平均响应时长=响应总时长/响应总https://www.shuaishou.com/ask/61747.html
7.esb响应时长51CTO博客已为您找到关于esb响应时长的相关内容,包含IT学习相关文档代码介绍、相关教程视频课程,以及esb响应时长问答内容。更多esb响应时长相关解答可以来51CTO博客参与分享和学习,帮助广大IT技术人实现成长和进步。https://blog.51cto.com/topic/0af6bf426d472db.html
8.站点长时间无响应什么意思是由于程序在运行时向系统请求资源,但一直处在资源不足的状态下而导致网站页面打不开。也有可能当前网络https://iask.sina.com.cn/jxwd/6fHP7xsnawP.html
9.github响应时间过长是什么?Worktile社区造成GitHub响应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网络问题:网络连接不稳定、带宽不足、延迟高等问题都可能导致GitHub的响应时间变慢。这可能是由于用户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用户所在地区的网络环境或GitHub服务器存在问题所致。 2. GitHub服务器负载过高:当许多用户同时访问或使用GitHub时,GitHub的服务器会承受较大的负载https://worktile.com/kb/ask/535596.html
10.淘宝客服响应时间要求(介绍淘宝客服首次响应时间多少才合格)现在淘宝平台对于客服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淘宝客服是最能直接接触到顾客的,能够非常直观的影响到他们的购买欲望,影响店铺的成交率,你们知道淘宝客服首次响应时间是什么意思吗? 一、淘宝客服首次响应时间是什么意思? 客服首次响应时长意思是指统计所选周期内,所有人工客服第一次回应用户的响应时长。首次响应时间是指https://www.jianshu.com/p/1fe4a7e98549
11.淘宝新灯塔指标旺旺人工平响时长数据是什么?附常见问答为什么我按每天的旺旺人工响应时长算出来的均值与考核数据中近30天的旺旺人工响应时长数据不同呢? 首先,所有考核旺旺人工响应时长都以考核数据看板的展示为准(商家中心或客户之声)。客户服务平台、生意参谋、第三方工具(赤兔、客道等)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因此数据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现象。 https://m.taopuwang.com/article/48215
12.远去的时代,难忘的岁月腹有诗书气自华,唐诗宋词趣味长。八十年代的后期,文凭升温学知识。领导重视办夜校,子校老师做师长。青工勇跃进学堂,中学课程重新上。长夜漫漫苦用功,弥补荒废好时光。功夫不负有心人,文韬武略心铸成,七五五五名气生,成就无数卓越人,铮铮铁骨铸忠魂!豪情万丈激情昂。长风破浪会有时,天涯海角放眼量!https://www.meipian.cn/3440mrur
13.终极对决!长时储能VS短时储能,谁更胜一筹?说到储能,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是什么,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长时储能和短时储能,哪个更胜一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什么是长时储能和短时储能? 储能就是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长时储能是指将能量储存较长时间,如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而短时储能则是指将能量http://www.yl1001.com/article/5621694738811719.htm
14.科普:增程式真的落后?发动机热效率短板解决后,还买什么插混?增城车型实际上是电车,因此,其动力表现更像电车的特色,中低速加速迅猛,高速加速相对差一些,动力响应比较快。 动力响应迅猛,对于智能驾驶更加友好 相对来说,电机的瞬间响应时间只有几毫秒,这对于智能驾驶来说,拥有着更短的反应链,更加友好。 电池相对较大,纯电续航里程较长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073371087259721932.html
15.激光雷达相机…万字长文带你入门无人驾驶车硬件机器之心除此之外,线控系统需要能够及时响应控制命令。响应时间是指从无人驾驶车发出控制命令到汽车执行完成的时间,如果响应时间太长或者响应时间不稳定,会影响无人驾驶车的控制。 线控系统发送的数据帧不能丢失或者出现错误,如果数据帧丢失或者数据帧出错,可能会造成控制失效,这也是不能接受的。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0-10-13-5
16.如何修复ChatGPT不工作的一些常见错误ChatGPT在长回应时出现网络错误 顾名思义,网络错误意味着您在访问ChatGPT时可能有连接问题。基本上,您的设备无法正常连接到ChatGPT,因此出现错误。这可能是由于您设备上的服务器、互联网或防火墙问题。有时,它也会显示 “Network error on long responses” 的错误,这意味着在试图从ChatGPT接收响应时,连接正在计时https://www.wbolt.com/how-fix-chatgpt-not-working.html
17.京喜开放平台咚咚缺陷率细则及规则商家未按照《咚咚服务使用管理规则》提供咚咚在线咨询及400热线服务的情形。京喜将通过对咚咚满意度、咚咚平均响应时长及咚咚留言率三项指标考核商家的咚咚缺陷率。 京喜商家在运用咚咚的时候,要知悉以下京喜开放平台咚咚缺陷率细则,避免因为不了解规则而受到平台处罚,来了解以下规则解读: 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19137
18.一文了解氢储能,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储氢在100MW光伏发电场配储15%功率的情况下,当储能时长大于4小时的时候,氢储能装机成本相较锂电储能有明显优势;当储能时长大于6.5小时的时候,氢储能的度电成本相较锂电池储能有明显优势。场景举例:若单单光伏离网项目,晚上无日光,晚上大约8小时的耗电量都需要储能提供,则用氢储能或有经济性。 https://h2.in-en.com/html/h2-2435435.shtml
19.电脑一体机触摸屏没反应触摸屏电脑一体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但触摸一体机屏幕容易发生故障,如触摸屏不准、触摸屏无响应、触摸屏响应时间很长、触摸屏局部无响应等等,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触摸屏电脑一体机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触摸屏电脑一体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1、触摸屏不准 一台五线电阻触摸屏,用手指触摸显示器屏幕的部位不能正常地完成对应的操作。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8136.html
20.航空业运营指标白皮书一次会话用户,即只使用过一次移动应用,且会话时长低于规定阈值(建议阈值为2分钟)的新登录用户。 解决问题 ? 推广渠道是否有刷量作弊行为; ? 渠道推广质量是否合格; ? 用户导入是否存在障碍点, 如:网络响应时间、页面加载时间等。 备注 ? 周一次会话用户数(WOSU)为本周7天日一次会话用户数累计之和; http://mi.talkingdata.com/report-detail.html?id=489
21.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笔记(一)1.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长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 2.降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购物车、结算)。降级也需要根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31/15/75568644_979831853.shtml